收藏 分享(赏)

6 厥阴病篇.ppt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5849258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 厥阴病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6 厥阴病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6 厥阴病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6 厥阴病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6 厥阴病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概 说一、厥阴病概念:厥阴病为六经病传变的最后阶段,常用表现为寒热错杂、阴阳混淆的证候。出现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为主证的疾病。,二、厥阴病的病因病机(一)病因:1、他经失治、误治,传入厥阴(包括 三阳和太阴、少阴)。2、脏气虚衰,邪气直中厥阴。(二)病机:邪入厥阴,阴尽阳生,寒热错杂;肝失 条达,木邪乘胃犯脾。,三、证候类型:1、上热下寒证(代表证型)。2、厥证、热厥、寒厥、血虚寒凝厥、痰厥、水厥。3、下利证。4、呕哕证。四、厥阴病治则:代表证上热下寒证:清上温下。其它各证应辨证论治,随证治之。,第一节 厥阴病提要,【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

2、, 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326),【提要】厥阴病提纲。,第二节 上热下寒证,【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 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 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 ,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 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 丸主之。又主久利。(338),一、乌梅丸证,【提要】辨脏厥与蛔厥,以及蛔厥的证治。,【词解】藏厥:是指内脏真阳极虚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蛔厥:因蛔虫内扰,气机逆乱而致的四肢厥冷。藏寒:些指脾脏虚寒,实际是肠中虚寒,即脾虚肠寒。,【释义】本条文可分三段进行理解。,真阳虚极, 脏

3、气垂绝。,1. 脏厥的症状:,脉微 厥 全身肤冷 躁无暂安时,纯阴无阳。,此为脏厥,【方药】乌梅丸,乌梅(醋渍) 细辛、桂枝、附子 蜀椒、干姜 黄连、黄柏 人参、当归,酸敛安蛔,益阴柔肝。,辛温助阳散寒。,苦寒清热。,3. 乌梅丸又主久利:,益气,和血,扶正。,久利而见寒热错杂证者用之效。,【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词解】 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柜。,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提要】寒格吐利的证治。,【释义】本自寒下本是肠寒下利。医复吐下误用吐下,脾胃更伤,造成寒热格柜。上热则胃失和降 呕吐下寒则脾不升清 下利食入口即

4、吐寒热格柜,胃热气逆尤甚。 病机:上热下寒,寒热相格。,【治法】辛开苦降,清上温下。,【方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干姜三两辛温通阳祛寒。人参三两补中益气。,苦寒以清上热。,辛开苦降法,第三节 辨 厥,一、厥证的病机与证候特点,【原文】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 【提要】厥逆的病机与证候特点。 【释义】 凡厥者包括一切厥逆证,不单指寒厥而言。 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失其平衡,气血不能贯通。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是指手足逆冷而言。,二、热厥,【原文】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

5、5)【提要】热厥的证候特点、治则及禁忌。,【释义】,厥者必发热 前热后必厥,热厥与发热的关系前热后厥,前热里热炽盛。 后厥阳郁不得外达。,厥深者热亦深 厥微者热亦微,厥的轻重与热郁程度成正比。,【治法】,厥应下之(包括清泄里热之法。),【方药】,承气汤、白虎汤。,【治禁】,禁汗 若发汗阴 阴液更伤,邪热上攻 口伤烂赤。,【原文】,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 主之。(350),【提要】,里热炽盛致厥的证治。,【释义】,脉滑主里热(真热) 厥热邪深伏于里,阻遏阳气不达四末(假寒) (当见胸腹灼热、口干舌燥、烦渴引饮、舌红苔黄、小便黄等里热证。) 【治法】清解里热:白虎汤。 【方义】见阳明篇。,

6、三、血虚寒凝厥,【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提要】 论血虚寒凝致厥的证治。,【释义】,手足厥寒血虚寒凝,气血不畅,四末失温。 脉细欲绝血虚则脉道不充,寒凝则脉行不利。,主证:,或可见:,四肢关节疼痛, 身疼、腰痛,遇寒加重 月经衍期、痛经、 量少色暗,寒凝经络,寒凝胞宫。,病机:血虚寒凝。,【治法】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方药】当归四逆汤。,当归三两、芍药三两养血和营。 桂枝三两、细辛三两温经散寒通脉。 甘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补中益脾养营。 通草通行血脉。,内有久寒素体寒邪较重。 据临床所见,本证常见巅顶

7、痛、腹痛、喜温喜按、干呕、吐涎沫,或寒疝、癥瘕等证。,【治法】 养血通脉,温阳散寒。,【方药】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吴茱萸 生姜温阳祛寒。,四、痰厥,【原文】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355),【提要】痰厥的证治。,【释义】,主证: 手足厥冷痰食停滞,胸阳被遏,不达四末。 脉乍紧实邪内结,气血运行不畅。 心下满而烦痰食内阻,胸阳被郁。 饥胃中无邪。 不能食实邪壅滞。 病机:痰食阻滞,阳气被郁。,【治法】涌吐痰食。,【方药】瓜蒂散:瓜蒂一分性升催吐,涌吐痰食。赤小豆一分酸苦涌泄香豉一合清轻宣

8、泄,以助涌吐之功。,五、水厥,【原文】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比作利也。(356),【提要】论水厥的证治,【释义】,主证: 厥水停心下,阳气被遏,不达四末。 心下悸水气凌心。 治法: 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温胃散水)却治其厥,后治其厥。 不必再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 必作利也。,六、厥证治禁,【原文】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加宜然。(330),【提要】虚寒厥证,禁用下法。,【释义】,诸四逆厥指因虚寒引起的厥证。 不可下之误下会使虚寒加重。 虚家亦然互文见义,所有正虚之厥, 皆不可下。,第四节 辨下利,【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9、,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词解】下重:即里急后重。 【提要】厥阴热利的证治。,【释义】 主证: 热利下重 欲饮水,湿热下迫,秽浊壅滞不通。,便脓血 腹痛 发热、口渴、舌红 苔黄、脉弦数等证,病机: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损伤肠络。,热邪伤津。,邪热下迫,蒸腐肠络。,还可见:,热壅气滞。,热邪为患。,【治法】 清热燥湿,凉肝止痢。,【方药】 白头翁汤:,白头翁二两 秦皮三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清热燥湿止痢。,清热解毒,凉肝止痢。,第五节 辨呕哕,【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提要】肝寒犯胃,浊阴上逆的证治。,【释义】干 呕肝寒犯胃,胃寒气逆。吐涎沫胃阳不足,阴浊上逆。头 痛阴浊上犯,清阳被扰。 【病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治法】暖肝温胃,泄浊降逆。 【方药】吴茱萸汤,复习思考题: 1、试述蛔厥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方义。 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的主治证候、病机、治法、方义各是什么? 3、吴茱萸汤在伤寒论中主治哪些证候?试述其病机、治法、方义。 4、白头翁汤主治何证?其病机、治法、方义各是什么? 5、伤寒论中厥证分几种?其机理、治则有何不同? 6、如何理解“诸四逆厥者,不可下”和“厥应下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