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使用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使学生明白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1师讲汪得净读书不做笔记的故事。2生听后讨论:听了故事
2、后你明白了什么?3引导学生说说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4教师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二观看插图,让学生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 1 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上的学生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什么意思?(2)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园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2指导观察第 2 页和第 3 页的通版图。(1)第 2 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第 3 页下面的图
3、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要用钢笔做笔记;书写要工整;笔记要做在专用的卡片上等等)(3)第 2 页下面的 2 幅图和第 3 页上面的 3 幅图,都是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1)摘抄。 (精彩词句)(2)编写提纲。 (概括主要内容)(3)写读后感受。三引导学生说说学习收获。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2第二课时一看图揭题,了解工具书的意义1出示教学挂图,读读椭圆形框内的两行文字,说说图上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以明确该图的主题。2指名回答。3教师小结。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的常识。1先观察第 4 页的图画,说说图上有
4、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教师小结。3然后观察第 5 页上部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5教师小结。6最后观察第 5 页中间和下面的两面三刀幅图,说说这两面三刀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举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使用工具书。7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到“收款台”交款。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他不理解“温馨
5、”这个词语的意思,用上了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 ,准确地理解了这信词语的意思,并在课本上摘抄了这个词语的解释。5总结。第三课时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二引导学生浓度尝试做读书笔记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2)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3)摘抄重点词句,读后感以三言两语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3教师巡视指导,多做点拨。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5展示同学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三教师小结。四训练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浩 hn”这个词语,要求查出“hn”的字形和这个词语的意思。2出示:“洋溢”这个词
6、语中的“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在字典里查找的?3学生动手查工具书。4总结评比。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3五总结全课,勉励鞭策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本学期中,班级将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教后记: 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41、师恩难忘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
7、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3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二、初读全文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四、理清
8、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一(1 )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 “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 1、2、3。2、认真诵读课文。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5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1、读一读。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1、速读第 3 至 7 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
9、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指名朗读。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反复阅读第 5 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桌讨论;自由练读;指读,相机引导。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五、朗读全文。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师恩难忘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0、: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辨字组词:尾( )炊( )歇( )诲( )娓( )吹( )息( )海( )二、总结全文。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61、朗读课文。2、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
11、、诲” 。2、指读。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4、描红临写。5、评价:学生互评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四、布置作业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3、课后练习 4 提示: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
12、中一般。教后记: 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72、陶校长的演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2、学会使用关联词。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揭题:(26、陶校长的演讲)介绍陶行知: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 、 “育才”等一
13、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二、初读课文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 ,分别从“健康” 、 “学问” 、 “工作” 、 “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
14、词语健康 本钱 寻求 崇高 理想 否则 持久 锻炼 合理 作息 树立 筑起 坚固 堡垒 造福 专心致志 坚忍不拔意志力 彼岸 担任 影响 承担 值日 值勤 管理 培养 责任心 基础 稳定 公德 私德 激励 鞭策 即使也 既要也要三、指名读课文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8第 25 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 、 “学问” 、 “工作” 、 “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3、自由读课文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四、指导写字陶、演、
15、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 、 “金”第九画是竖折。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 、 “学问” 、 “工作” 、 “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26、陶校长的演讲。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精读课文(一) 、讲读第二自然段、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指名回答出示: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
16、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两个离不开” ,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看清设问的是什么。读一读,找出解答。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找出怎样才
17、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读读背背,复述。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9(二) 、讲读第三自然段、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读读背背,复述。(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交代方法。
18、、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四)学习最后一段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 。第三课时一、总结课文1逐段朗读。2指名说说第 25 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归纳全文大意。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4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二、读训练:1自由朗读,体会感情。2指名朗读,适当评点。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三、复述训练: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3再指名复述。四、迁移练笔:根据文中“四问” ,以某一天为例作出问答。苏 教版小学 语 文第九册教案10五、板书:26 陶校长的演讲健康寻求幸福 实现理想每天四问 学问造福社会工作培养责任心 锻炼能力道德社会稳定 国家发展(激励 鞭策)(长 足 进 步)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