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584810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泗阳县大兴小学 张士林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 会漂浮的针 实验准备:一根针,一只水杯,一张面巾纸,水。 实验过程: 1、在杯子里加入一些水。 2、将面巾纸撕小,使它能够放入杯中。 3、撕好后,将针摆在纸上,一起放入杯子中。 实验结果:面巾纸被水浸透后沉到杯底,而金属针则浮在水面上。 猜猜为什么:表面张力。如果将针直接放入水中,尖细的针会轻易地将水的表面张力破坏,而放入面巾纸后,水会慢慢地汉浸透,水分子就有时间重新在水面聚集起来,这样,针就漂浮在水面上了。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 纸蜘蛛 实验准备:一张报纸、一把剪刀、一条毛巾。 实验过程:1、剪下一块笔记本大小的报纸。 2、

2、把它的两边沿竖向各剪出八个窄条,剪成一个蜘蛛的形状。 3、把剪好的报纸放在桌上,用毛巾来回摩擦几次。 4、把报纸从桌上拿起来。 实验结果:这只纸蜘蛛好像有了生命,八个窄条来回摆动,就像蜘蛛的腿在动一样。 猜狠为什么:纸片被毛巾摩擦后带电,又因为每个纸片带的电荷都是一样的,根据同性相排斥的原理,它们一接触到对方就马上分开,我们就会看到蜘蛛的“腿”来回摆动。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3、 筷子提米 实验准备:一只塑料杯、一根竹筷、一杯米。 实验过程:1、将塑料杯中装满米。 2、用手将杯子里面的米使劲按按。 3、用手按住米,把筷子从指缝间插进去。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 实验结果:杯子和米一起被筷子提起来

3、了。 猜猜为什么:用手使劲按米粒后,杯内的米粒互相挤压,使杯内的部分空气被挤出去了。这时杯外的压强就比杯内大,就使得筷子和米粒紧紧结合在一起,所以就可以用筷子边杯带米一起提起来。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4、 神奇的墨水 实验准备:一支毛笔、一杯糖水、一支蜡烛、一张白纸 实验过程:1、用毛笔蘸着糖水(糖水的浓度要高一些)在纸上写字。 2、把纸晾干。晾干后,糖水字都消失了。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 2 3、用蜡烛稍微把纸烤一下。 实验结果:刚才你写的字又显现出来,是浅褐色的。 猜猜为什么:用糖水写在纸上的字,因为被火过后,糖分会脱水,便呈浅褐色,字就显出来了。

4、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5、谁的泡泡大 大家都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吧?如果组织一场吹肥皂泡比赛,看谁吹的肥皂泡个儿最大。你能得第一吗? 在这里,告诉你一个吹大肥皂泡的小窍门,只要掌握了这个窍门,你就可能在比赛中获胜。 先找来一根金属丝,把它放在一个酒瓶口绕上一圈,就弯成了一个圆圈,然后把它拧紧,做成一个带把的小圆坏。取一小碗,把一块肥皂头放进碗里泡上水,再在肥皂水里溶进一些白糖,这样吹出的肥皂泡更结实一些。 把圆环放进肥皂水里再小心地拿出来,你会看到圆环上有一层肥皂薄膜。把圆环举到嘴前,朝薄膜中央轻微地、缓慢地吹气,你会发现薄膜变成一个小口袋形状,你一边吹,它就一边鼓,最后, “口袋”的后部逐渐与其

5、余部分脱离,成了一个很大的肥皂泡。 掌握了一定技巧之后,你就能吹出真正的大肥皂泡了。这时,你可以再试着用另一种方法来吹:把手握起来放进肥皂水中,然后把手轻轻张开,使手指向外伸出,食指和拇指尖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环,把手小心地从肥皂水里抽出来。这时,手指形成的环形上就会留下一个肥皂薄膜。把手移到嘴边,使手心向上、小手指向外,轻轻对着手上吹气。如果你做得熟练,吹气时小心,就会吹出一个非常美丽的泡泡来。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7、 气体举重机 如果有人说,他能用呼出的气把 10 公斤重的东西升上一定的高度,你一定会认为他是在吹牛:“哪会有这样的事呢?根本不可能!” 可是,只要我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呼出的气

6、是完全可以举起 10 公斤重物的,你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不信,你自己试一试。 在桌子上放一个结实的长方形纸袋或是一个塑料袋,大小能放进两本厚书就行。再在上面放上一大堆书拿你能找到的最厚、最重的书。这时,你可以开始往袋里吹气了。要注意,吹气口应该很小,这样吹起来比较容易一些,不需要费很大的力气。 吹气要慢一些,吹得要匀一些。你会发现你吹出来的气,进到袋里以后,随着袋子慢慢地鼓涨,轻而易举地就把上面一大堆书举起来了。这时,你会兴奋起来原来我呼出来的气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呀! 其实,只要这个纸袋或塑料袋的尺寸是 10 厘米20 厘米(200 平方厘米),你只要吹出稍微比一个大气压大一点的气,就可以使袋子

7、得到一个 20 公斤的力。因此,很容易举起 10 公斤的重物。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8、 会浮动的手指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是眼睛偶尔也会欺骗你,不信看看下面的实验。 1、伸出双手分别握拳,把两根食指伸出来,手指尖相互接触在一起形成“一”字。 2、将手抬到离眼睛 1530 厘米左右的位置。 3、眼睛看着手指,并将视线望向远处,并略微向手指的下方。这时你会看到:在两根手指相接处还会出现第三个部分,有点像一小截“火腿肠”。嘻嘻!其实这是一个光学上的错觉,从离你眼睛很近的物体发出的光是散开的。从远处物体传过来的光是平行的,远处物体的光线传进了你的眼睛,近处物体就看不清楚,于是错觉就出现了。科技兴趣小组实

8、验 9不用嘴吹的气球 突然要玩什么吹气球?”小石头摇着头到民浩家去了。 “小石头,你不是气球吹得好吗?看咱俩谁吹得好,比比看怎样?不过有个规矩,不能用嘴吹,用鼻子吹也不行。 ”民浩又想出了新花样。到底该怎么做呢?怎么做呢?必备用品塑料瓶、气球、冰箱、热水、大器皿。1把没盖盖儿的塑料瓶放入冰箱(冷柜) ,约一个小时后拿出。2多吹几次气球,使气球懈松。3把气球紧紧地套在瓶口上后,用热水烫塑料瓶。 注意! 用热水烫塑料瓶时,要防止烫手。往器皿里倒入一半左右的热水后,注意别让水溢出。为什么会那样呢?能看到气球稍微鼓起。这次实验是利用了只要加热空气体积就会增大的原理。温度降低的话,塑料瓶里的空气就会被压

9、缩,从而使更多量的空气跑进瓶里。因此放到冰箱里的塑料瓶里会进入比平时多得多的空气。另一方面,从冰箱里取出瓶子,并往其外面倒热水时,瓶里的温度会迅速上升,使瓶里的空气活跃起来。由于温度的上升,进而使瓶里的空气体积增大,最终使气球鼓起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偶尔会看到利用这种原理的情况。如,乒乓球瘪了时,我们会把它放到热水里重新让乒乓球鼓起来;还有放热气球时,我们加热气球里的空气,使其减轻重量,从而飞到天空中去这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0消失的头发丝小石头和敏哲到乡下奶奶家串门去了。敏哲由于肚子疼正痛苦时,奶奶拿出小苏打让敏哲吃。更令人惊讶的是,敏哲吃完小苏打后肚子就不疼了。 “小苏

10、打在胃里起了什么作用,使肚子不疼的呢?” 怎么做呢?必备用品头发丝(可以从理发店、美容院要一些) 、漂白剂、小饮料瓶、匙。1在饮料瓶里放入 20 根左右的头发丝,再倒入 14 左右的漂白剂。2用匙摁头发丝,以便让头发丝完全浸在漂白剂里,并放置 30 分钟左右。注意!使用漂白剂时要小心。如果弄洒了,要马上用水清洗掉。为什么会那样呢?漂白剂表面产生泡沫的同时,在头发丝上可见到小泡。头发丝部分全部被溶化。漂白剂属碱性,头发属酸性。头发为什么是酸性啊?哈哈!我们的全身都是酸性啊!4 不管是什么纤维,只要它是酸性的话漂白剂都会溶化它。因此,漂白剂使用在棉制品上最安全,因为棉制品是碱性的东西。但是,漂白剂

11、使用在呈酸性的毛织制品的话,衣服就会被洗坏了。像这种酸和碱相遇所产生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利用。被蜂蜇时,过去涂大酱,现在是涂氨水,它用的就是中和反应的原理。含在蜂蛰针中的刺激性物质是酸性,所以为防止皮肤红肿而涂上碱性的氨水来进行中和。近来为防止环境污染,提倡不使用香波和染发剂而提倡用肥皂洗头,再用食醋护发,这也是中和反应的一种。如果只用肥皂洗头会除去头质中的全部油性而使头发变涩;但是再使用食醋的话,那么肥皂和食醋被中和,使头发变得较柔软。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1、 瓶子瘪了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材料:水杯 2 个、温开水 1 杯、矿泉水瓶 1 个操作

12、: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讲解:1.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创造:思考: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2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 1 个、手帕 1 条、橡皮筋 1 条流程: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2、让水冲在手帕上。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说明:1、

13、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延伸: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 ,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3、 蜡烛吹不灭思考: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材料:1 根蜡烛、火柴、1 个小漏斗、1 个平盘操作: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2.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3.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讲解:1.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2

14、.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 5 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4、 蜡烛抽水机思考:你知道抽水机是怎样将水抽出来的吗?材料:玻璃杯、蜡烛、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纸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许、火柴、水半杯操作:1、先将塑料管折成门框形,一头穿过硬纸片 2、再把两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3、将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同时将水注入右边玻璃杯中 4、在放蜡烛的杯子口涂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纸片盖上,并使塑料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杯子水中。5、水从右边流入左边的

15、杯子中讲解:蜡烛燃烧用去了左边杯中的氧气,瓶中气压降低,右边杯压力使水向左杯流动,直到两杯水面承受的压力相等为止。到那时左杯水面高于右杯水面。注意:蜡烛点然后固定在左边玻璃杯底部时注意安全,小心烧手。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5、 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16、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6、 可爱的浮水印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材料:脸盆 1 个、宣纸 12 张、筷子 1 支、棉花棒 1 根、墨汁 1 瓶、水(约半盆)操作: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上扩展成一个圆形。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4、把

17、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讲解: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6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创造: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7、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 5 个小孔(小孔间隔只在 5 毫米左右) 。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 5 股从 5 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

18、,5 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 5 股。 讲解: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8、 漂浮的针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

19、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19、 神奇的牙签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20、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0、 有孔纸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7 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

21、样。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1、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2、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

22、、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3、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 支铅笔;1 张报纸。 步骤: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

23、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 ,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8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4、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

24、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5、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 2 个、线绳 1 根、硬纸板 1 张 操作: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

25、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6、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 12 个、塑料杯 12 个、暖水瓶 1 个、热水少许 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将热水(约 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 20 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

26、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7、 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9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 个、蜡烛 1 支、平底盘子 1 个、打火机 1 个、水若干 操作: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 1 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1.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

27、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8、 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 1 个、细口瓶1 个、纸片若干、火柴 1 盒 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1、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29、 会跳远的乒乓球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

28、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 个、乒乓球 1 个 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科技兴趣小组实验 30、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1.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用垫板盖好杯口。 3.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 创造: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