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一轮 知识训练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中考考点说明1. 电荷:知道摩擦起电,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工作的原理。2. 简单的电路:知道电路的组成,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识别复杂的串、并联电路,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理解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知识复习建议1. 复习电荷的有关知识时,关键是要切实记住概念,并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 电路是电学的基础,所以复习时首先要记住各电学元件的符号,要知道常见的电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知道通路、断路、短路的概念。
2、3. 对于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要切实记住并理解,特别是在并联电路中注意分清支路和干路。考点一:电荷例 1 将 A、B、C、D 四个带电的通草球悬挂起来,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它们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D 带正电,试判断其余三个带电通草球所带的电荷。解析: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从 D 带正电入手进行逐个分析,C 与 D 互相排斥,C 带正电;B 与 C 互相吸引,B 带负电;A 与 B 互相排斥,A 带负电。答案:A 带负电,B 带负电,C 带正电。对应练习:1. 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A.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B. 能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
3、轻小物体C. 与带正电物体接触过的验电器D.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答案:D2.(2005怀化)小晴在镜前用塑料梳子梳理着自己的一头秀发,想再给头发打一点“水摩丝” ,当她把梳过头发的梳子接近从水龙头流出的细水流时,发现细水流偏向梳子,好像自动给梳子“上水”这一现象说明( )A. 带上电荷的梳子能吸引细水流B. 梳子有磁性C. 水带上电荷能吸引梳子D. 水有粘性答案:A考点二:简单电路例 2(2002贵州)如图所示,四个电路中,属于串联的是( )解析:A 图中只有一条路径,图中的交点也不是节点,故 A 图为串联,B 、C、D 图中的电流都有两条路径,有分流点和汇合点,故为并联。答案:A例 3(2
4、004大连)关于教室内的电灯、开关、插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盏灯之间是串联的B. 被不同开关控制的各盏灯之间是串联的C. 开关与被控制的灯之间是并联的D. 各盏灯与插座之间是并联的解析:教室内所有的电灯、插座都是并联的,开关与被控制的灯之间是串联的。答案:D方法宝盒:识别串、并联电路,首先要掌握识别方法:(1)电流法:从正极出发,如果电流仅有一条路径为串联;如果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是并联。 (2)节点法:如果没有电流的分流点和汇合点为串联;如果有电流的分流点和汇合点为并联。对应练习:3.(2006北京海淀区)图 A 是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与这个实验
5、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图 B 中的( )答案:A4.(2003黑龙江)下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1、L 2 是串联 B. L1、L 3 是串联C. L1、L 2、L 3 是串联 D. L1、L 2、L 3 是并联答案:D考点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例 4 一位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时候,本应使用“”和“3”两接线柱,但误将“”和“0.6”两接线柱接入电路,并使电流从“0.6”接线柱流入,他这样做的结果是( )A. 指针偏转的角度变小了B. 指针偏转的角度变大了,电流表可能被损坏C. 指针反偏,电流表可能被损坏D. 指针不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电流表的知识,该同学选
6、错了量程,应选大量程,说明电流较大,所以选用小量程会造成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有可能损坏电流表,所以应选 B,至于电流表反偏,那是由于没有注意正、负接线柱,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了,这样的错误接法应避免。答案:B例 5(2007南京)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 cba,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 cba,三处的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 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 ,三处的电流B. 改变开关 S 的位置,再次测量 三处的电流C. 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 cba,三处的电流D.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 三处的电流解析:
7、“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是一个探究性实验,这需要测量多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为使所测数据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测量,故正确的选项为D。答案:D对应练习:5.(2003武汉)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中哪种接法是会烧坏电流表的错误接法( )答案:A6.(2006扬州)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1、L 2 串联B. 开关 S 只控制 L2C. 电流表测干路中电流D. 电流表测 L1 的电流答案:D7.(2005江苏)请读出下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左表的读数为 A;右表的读数为 A。答案:2.7;0.448.(2007天津)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 A1 的
8、示数为 0.3A,通过灯 L1 的电流为 A,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 A。答案:0.3;0.3中考题型分析本章知识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实验题、画图或设计电路题形式出现,一般选择题、实验题的难度不大;设计电路题的难度适中,在知识的考查上,有非常多的题目涉及电路,单独考查电流的题目在减少,而是与电压、电阻一起考查,对电流表的使用的考查在增多,而且考查形式更加灵活。解题方法建议:1. 电路的识别是本章的重点,同学们画电路图或连实际的电路时,一定要搞清电流的路径,按一定的顺序(从电池的正极到负极)画电路或连接电路,电路图与实际电路元件连接顺序一定要相对应。2. 设计电路是本章的另一个重点,做此类题目时
9、,首先要确定该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流有一条路径就是串联,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就是并联,然后确定各个用电器之间的串、并联关系,用电器能独立工作就是并联,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就是串联,然后画出电路。3. 重要结论:当开关与用电器并联时,开关断开,用电器工作;开关闭合,用电器停止工作。综合能力训练:研习例题例 6(2004广安)如图所示,把玻璃珠和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会亮起来,这说明玻璃的导电性在加热时 (填“增强”或“减弱” )了。某同学在组成并联电路的实验中,发现电路连接正确,开关闭合,但有一盏灯不亮,他判断可能是灯丝断了或灯头、开关等处连线松动,造成接触不良
10、;从电路的组成来看,上述几种可能原因可以概括成一个,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实验时的总结归纳能力,当玻璃珠加热时,灯变亮说明电流变大,可归纳可导电性增强,灯丝断或灯头、开关处接触不良,即电路中没有电流,可归纳为断路。答案:增强;电路断路例 7(2002甘肃)学校举行智力竞赛活动,最后选出 3 组同学参加决赛,物理老师交给小梅等几位同学一个任务,让他们共同设计一个抢答器的电路,要求不论哪一组按开关,电铃都发声,而且指示灯告诉主持人是第几组按的开关,请你参与设计,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并根据你的电路图将图中的实物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解析:不论哪一组按开关,该组的指示灯都亮,这说明各组开关与
11、对应的指示灯必须是串联,且三组指示灯互不影响,即它们相互并联;而且不论哪一组按开关,电铃都发声,因此电铃必须连接在干路上。答案:如图所示。对应练习:9.(2003甘肃)物理学成果在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有一种称为石墨炸弹的武器在美国攻打阿富汗时被使用,此种炸弹在作战时被用来破坏敌方的供电设施,这种炸弹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而是在空中散布大量的极细的石墨丝,这些石墨丝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 ,飘落到供电设备上会造成 (填“断路” “闭合电路”或“短路” ) ,从而使供电系统瘫痪。答案:导体;短路10.(2003大连)如图所示,将开关 S1、S 2 闭合,电路正常工作,然后断开 S2,则下列说
12、法中正确的是( )A. 1A示数变小, 2示数变大B. 示数不变, 示数变大C. 1示数不变, 2示数变小D. 示数变大, 示数变大答案:C11.(2006兰州)如图所示,电路 S 闭合后,若 L1 灯丝突然烧断,会发生的现象是( )A. 321,L均熄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为零B. 均熄灭, 3仍然发光,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C. 除 1灯不亮外,其余一切照旧,无任何其他变化D. 32,均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答案:D12.(2002天津)如图所示,请把图中的电学元件连接成电路图,要求 S1 只控制 L1,S 2 控制干路。答案:如下图所示13.(2003山东)如图所示
13、的电路盒,盒面上有红、绿灯各一个,三个拨动开关 321,S,为了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探究盒内的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次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了下表。根据上述情况,画出盒内的电路图。答案:如下图所示【模拟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2006武汉)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导体的是( )A. 硬币、盐水、铅笔芯B. 橡皮、玻璃球、硬币C. 玻璃球、盐水、铅笔芯D. 橡皮、食用油、铅笔芯2.(2005怀化)在下图所示电路图中,灯 1L和 2并联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丙3.(2004丰台)在下图中的电阻 R 相当于用电器,那么四个电路图中,开关 S 闭合后,三个电阻都
14、是并联的是( )4.(2003浙江)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A. 0.26A B. 1.3A C. 可能是 0.26A,也可能是 1.3A D. 以上都不对5. 有 00.6A 和 03A 两个量程的电流表,某次测量中用 00.6A 的量程,从 03A 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正指在 2.4A 的刻线上,测得实验电流大小为( )A. 2.4A B. 0.44A C. 0.48A D. 0.8A6.(2004金华)下图所示电路,电表 ba,都是电流表,由图可知( )A. a测通过 1L的电流, b测通过 2L的电流B. 测通过干路的电流, 测通过 1的电流C. 测通过干路的电流, 测通过 2
15、的电流D. 测通过 1的电流, 测通过干路的电流7.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 321,L的电流分别为 1A、1A、1A ,则 321,A的示数分别为( )A. 1A、1A、1AB. 1A、2A、3AC. 3A、2A、1AD. 3A、3A、3A8.(2005怀化)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A 1 的示数为 0.1A,A 的示数为 0.5A,则 A2 的示数为( )A. 0.1A B. 0.5A C. 0.6A D. 0.4A9.(2004四川)某同学按下图 A 所示的电路图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两个电流表的连接及示数如图 B 甲、乙所示,关于通过灯泡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灯泡 L2
16、中通过的电流是 0.4AB. 灯泡 L1 中通过的电流是 0.2AC. 灯泡 L1 中通过的电流是 2AD. 灯泡 L2 中通过的电流是 0.6A图 A图 B10.(2006芜湖)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 R1 和 R2 组成并联电路,则应将( )A. S2 闭合,S 1、S 3 断开B. S3 闭合, S1、S 2 断开C. S1、 S2 闭合,S 3 断开D. S2、S 3 闭合,S 1 断开二. 多项选择题11.(2004大连)关于电路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使两盏灯同时亮,同时熄灭,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B. 金属中的电流的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C. 在电路中,电
17、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一般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12. 在四幅图中,属于正确的电路是( )三. 填空题;13. 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穿着化纤布料的衣服时,容易发生 现象,从而 轻小的尘埃所造成的。14.(2006南通)图甲中两个灯泡是 (填“串联”或“并联” ) ,用乙图中的水流可以类比该电路中的 (填“电压” “电流”或“电阻” ) 。15.(2007天津)从显像管尾部的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该电子束的电流方向是从 流向 。16.(2005江西)仔细观察图中的器材,你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其中一
18、类是用电器,另一类是 ,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17. 某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时,连成了如图所示电路,那么,当 S1、S 2 都闭合时,发光的灯泡是 ;当 S1 断开、S 2 闭合时,发光的灯泡是 。18.(2003甘肃)如图所示,若只需灯 L1 发光,则用导线连接 接线柱;若连接 B、C接线柱,则灯 L1、L 2 联;若使灯 L1、L 2 并联,则接线柱 A 与 B 连接,接线柱 C 与 连接。19. 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只闭合 S2 时, 灯亮;若同时闭合 S1、S 2、S 3 时,电路将发生 。20.(2003徐州)下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灯泡 L1 和 L2 是以 联方式连入电路的,电流表 A
19、测量的是 中的电流,该电流表连接的是 0.6A 量程,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 L1 的电流 I1= A。21. 下图所示的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的电路,其中的连接错误的是 。22.(2004湖南)某同学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验,正确连接了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使实验结果更为精确的做法是 。四. 实验探究题:23. 甲、乙两个验电器金属箔已张开,若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去接触它们。 (1)接触甲验电器,甲的两箔片张得更大,表明现在验电器上的电荷 ,说明验电器原来带 电。(2)接触乙验电器,看到乙两片金属箔正好闭合,表明现在验
20、电器上的电荷 ,说明验电器原来带 电。24.(2007天津)研究人员为了探究钨丝白炽灯的使用寿命与灯丝粗细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将灯泡内相同长度、不同粗细的钨丝,在灯泡内气体压强为 0.1 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通电加热到 2100,测量出维持这一温度所需的电流以及灯丝的平均使用寿命,如下表所示:(1)从表中已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该温度条件下,灯丝越粗,平均使用寿命越 。(2)表中漏填了两个数据,请根据表中已有数据的规律,将表格填写完整。25. 如图所示,把一根铁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铜丝相连接,再与一只小量程的电流表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铁丝的一个接点 D 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另一
21、个接点 G 用火焰加热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表明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像这样的电路叫做热电偶电路,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性质以及接点 D 和 G 间的温度差有关。下表中给出了通过实验得出的某铂一铑合金热电偶电路中电流大小与温度差关系的一组数据。(1)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将随着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增大而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个 ,它的 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3)利用热电偶电路中电流与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关系可以制成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预测:与通常的水银温度计相比,此铂一铑合金热电偶温度计的优点之一是 。
22、五. 电路设计与作图题:26.(2006江苏)知道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就可以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请在图中画出人体触电时电流经人体路线。27.(2007北京)小林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 S 后,发现灯 L1 较亮,灯L2 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级出发,经过灯 L1、灯 L2 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 较亮,灯 L2较暗,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下图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在虚线框中,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28.(2004聊城)为了改善
23、室内的通风情况,实验室安装了一个能双向旋转的(正转和反转)的电风扇,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决定通过模拟实验来揭开电风扇能双向旋转的奥秘。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1)只要改变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方向,就能改变电风扇的旋转方向;通常可以借双刀双掷开关的切换来改变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方向;(2)下图所示的虚线框内是一个双刀双掷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fedcba,是双刀双掷开关的 6 个接线柱,在图示情况下,六个接线柱是相互绝缘的,当闸刀 S 合到右侧时,可使接线柱b与 c, e与 f接通;当闸刀 S 合到左侧时,可使接线柱 b与 , e与 接通。经过进一步的摸索,同学们发现只要图中连接几根导线,就能
24、通过双刀双掷开关使电风扇双向旋转。试在图中的电源 E,电风扇 F 和双刀双掷开关的有关接线柱连接若干导线,使得闸刀 S 合到右侧时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方向与闸刀 S 合到左侧时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方向相反。【试题答案】1. A 2. B 3. D 4. C 5. C 6. D 7. C 8. D 9. D 10. C11. BCD 12. BC 13. 摩擦起电;吸引 14. 并联;电流15. 荧光屏;阴极 16.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17. L2;L 1 和 L218. C 与 D;串;D 19. 1L和 2;短路 20. 并; ;0.2821. 没有把电流表串联在 支路上22. 电流表所用量程太
25、大;换用 00.6A 量程23.(1)增多;负 (2)被中和;正24.(1)长 (2)0.45;800025.(1)增大 (2)电源;电 (3)测量范围大26. 如下图所示27.(1)如下图所示(2)按照小林的解释,闭合开关 S 后,电流从电源正级出发经过灯 2L、灯 1,电流逐渐变小,应该是灯 L较亮,灯 1较暗,但实验现象仍然是灯 1L较亮,灯 2较暗。这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28. 图略,电源 E 与 eb,相连,电风扇 F 与 c、 f相连, a与 f相连, c与 d相连。理清“短路”、识别串并联电路一、理清“短路”概念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
26、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 个难点。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实验原理如图 1(电路图粘贴不上):当开关 S 闭合前,两灯均亮(较暗);闭合后,L 1不亮,而 L2仍发光(较亮)。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 L1比作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 S 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二、识别串并联电
27、路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电流法;、等效电路法;、去表法。、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分支前后有两个节点)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无分支点),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
28、“电位”的概念,在初中物理中,电压的概念,是通过“水位差”的类比中引入的。那么,可借助于“高度差”进行类比,建立“一样高的电位”概念。可以通过类比手法,例如:如果某学校三层楼上有初三、初三、初三三个班级,二层楼上有初二、初二、初二三个班级,那么初三年级与初二年级任意两个班级之间的“高度差”是一样的,都相差“一层楼”。因为初三年级各班处于“一样高”的三层楼上,而初二年级各班级处于“一样高”的二层楼上。在电路中,也有“一样高电位”的概念。在电路中,无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都可以看成是同一个点,即电位“一样高”。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各元件两端的公共点画出简化的等效电路。图 2、图 3 是对各
29、电阻的连接情况分析。图 2图 3如上图 2 红线上各个点都与电源正极“电位一样高”,蓝线部分与电源负极“电位一样高”,可以简化为图 3。在图 3 中,R 1、R 2、R 3的并联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也可以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就是从电源的“+”极或“-”极出发,看电路是从哪里开始分支的,又是从哪里接在一起的,一路摸下去,问题迎刃而解。、去表法: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它的电流很小,可忽略不计。故在电路中去掉电压表,不会影响电路结构,电压表所在之处可视为开路。而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串联在电路中几乎不影响电路的电流强度,因而,在电路分析中,可视其为一根导线,去掉后改成一根导线即可
30、。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1.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2. 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3.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二、重点、难点:重点:会画串、并联电路图难点:设计电路三、考点分析:考试水平考试内容 知识点 分项细目 中考题型及分值 了解 知道 理解 会用1. 识别串、并联电路选择题、电路分析中体现,约占 4 分 2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电路分析、实验题中体现,约占 4 分 简单电现象电路3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综合计算、电路分析、实验题中体现,约占 6 分 知识梳理 电路的连接方式分别有串联、并联、混联。串联和并联是最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它们在生活
31、中能经常见到。串联电路是把各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并联电路是把各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混联是指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的特点1.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1. 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2. 只需一个开关,该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2.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3. 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一处断路其他部分都不能工作3. 各用电器互不影响;某一支路发生断路,其余支路仍能工作4. 没有分流点 4. 有分流点和汇流点典型例题知识点一:识别串、并联电路例 1. 下列各图中,A 图为_ 电路,B 图为_电路,C 图为_电路。A 图 B 图 C 图思路分析:1)
32、题意分析:判定三个电路图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2)解题思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逐个分析。解答过程:方法 1:用“电流流向法”判断,A 图中的电流分成 L1、L 2 所在的两条支路,所以 A 图为并联电路。B 图中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 B 图为串联电路。 C 图中的电流也分成了 L1、L 2 所在的两条支路,所以也为并联电路。方法 2:用“连接特点法”判断,A 图的 L1、L 2 是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的,所以为并联电路。B 图的 L1、L 2 是逐个顺次连接的,所以为串联电路。C 图的 L1、L 2 也是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的,所以也为并联电路。例 2. 节日里的小彩灯,每一串是
33、_联的;家庭照明电路中,电灯、电视、电冰箱等,是_联的;马路旁的路灯,是_联的。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判定三个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2)解题思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逐个分析。解答过程:用“断路法”判断,若断开电路,一整串小彩灯都会停止发光,所以其为串联电路;而家庭照明电路中,电灯、电视、电冰箱等各用电器都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其为并联电路;马路旁的路灯也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也为并联电路。例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判定四个电路图是否为并联 2)解题思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逐个分析。解答过程:用“找点法”判断,A 图无分流
34、点和汇流点,是串联;B 图有分流点和汇流点,但分流后下面支路的两盏灯之间无分流点和汇流点,故这两盏灯是串联,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连接方式是混联;C 图有分流点和汇流点,但上、下两盏灯汇流后与中间一盏灯并联,故也为混联;D 图有分流点和汇流点,每盏灯单独为一支路,故为并联。例 4. 判断下图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解答过程:用“两点法”判断。L 1 灯:连接在 A、B 两点之间; L2 灯:连接在 B、C 之间(B、A) ;L 3 灯:连接在 C、D 两点之间(A 、B);且 A、C 两点通过导线相连为同一个点,B 、D 两点通过导线相连为同一个点,括号内都为 A、B 两点,即 L1、L 2、L
35、3 三个灯泡均并联在相同的两点之间,为并联电路。解题后的思考:判断串、并联电路的方法:(1)连接特点法:据电路的连接特点,若各电路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的,则为串联电路;若各电路元件是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则为并联电路。(2)电流流向法:据电路的电流流向特点,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流向看,电路的电流只有一个路径,即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元件,则为串联电路;若电路的电流分成支路,即电流在一个分支点分成几个支路后,又在另一个分支点汇合,则为并联电路。(3)断路法:据电路的工作特点,若断开开关,电路中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则为串联电路;若断开一个用电器的开关,其他用电器仍能正常工
36、作,则为并联电路。(4)找点法:依据为有无分流点和汇流点(5)两点法:所谓点,就是电路中导线交叉相连的点,两点是指连接在电路元件两端的点。凡是用一根导线连接的两个点可视为同一个点,该点在电路中可拉长,弯曲,变形,所以同一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知识点二: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例 1. 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解答过程:因为实物图是串联电路,所以将电路元件按接线顺序摆好,逐个顺次连接即可。例 2. 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解答过程:先判断出实物图是并联电路,干路中有电源和开关,两支路各有一盏灯,没有开关。例 3. 根据图 1 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连接图 2 所示的实物图。
37、解答过程:先把干路连接好,再把各支路连接好,并联到相同的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知识点三:设计简单电路例 1. 用导线将电池组、小灯泡、电铃、两个开关连接成电路,要求:只闭合一个开关时,灯亮铃不响;只闭合另一个开关时,铃响灯不亮.请你画出对应的电路图。题意分析:由题意可确定,灯和电铃应为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并联连接,且各用一个开关控制。题解: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下:例 2. 有两个开关,红、绿灯各一只,电铃一个,电源一个,请你为传达室值班人员设计并组装电路,要求:前门来人按下开关铃响同时红灯亮;后门来人按下开关铃响同时绿灯亮。先设计出电路图,再将下图实物元件连接好。题意分析:由题意可确定,两灯应为
38、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并联连接,且各用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电铃为前后门共用,故应接在干路上。题解: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下:提分技巧1. 熟悉串联和并联的特点。2. 熟练掌握所学的 5 种判断串、并联电路的方法,可单一用也可综合用。预习导学一、预习新知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电压关系二、预习点拨探究与反思探究任务一: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怎么检验你的想法是否正确?探究任务二: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怎么检验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5 分钟)1. 街上的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A. 都是串联的 B. 都是并联的 C. 有的是串联 D. 有的
39、是并联2. 下列各图中属于串联电路的是_;属于并联电路的是_;属于混联电路的是_。3.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闭合开关,三盏灯并联的是4. 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A. 只能串联 B. 只能并联 C. 串联、并联都可以 D. 串联、并联都不行5. 如图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A. 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 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C. 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 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6. 由电源、开关 S 和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开关 S 应该接在A
40、. 电源正极和灯 L1 之间 B. 灯 L1、L 2 之间C. 灯 L2 和电源负极之间 D. 以上三种接法都可以7. 将下图中所给出的元件按左边所给的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8. 根据下面的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9. 病房里有 4 张病床,为了使病人呼唤医护人员方便,在每张床前都装有一开关,分别控制信号器(值班室的铃响,且该病床相对应的指示灯亮)。请你设计一个电路,使医护人员在值班室里能及时知道是哪位病人在呼唤,画出电路图。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 1. 会用“类比法”认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2.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 加深对电流表使用方法的了解,熟练判断电流表测的是哪一部分的
41、电流;4. 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5. 在实验探究中,要养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的探究能力,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与实验方案,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二、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难点: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三、考点分析: 本讲内容在中考物理中的要求如下:知识点 考纲要求 题型 分值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理解 填空、选择、实验、计算题 15 分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理解 填空、选择、实验、计算题 15 分科学探究的环节 理解 填空、选择、实验题
42、 13 分类比法 知道 填空、选择、实验题 13 分知识梳理一、用“类比法”认识电流规律:将“电流”与“水流”进行“类比”,从而更直观地认识电流的规律。“类比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1.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2.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二、科学探究的环节:1.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5)分析、论证;(6)评估;(7) 交流与合作。【说明】 “实验”与“科学探究”不同,“实验”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一个环节.2. 一个“科学探究环节”的例子:情境模拟: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上晚自习,突然教室里的灯全熄灭了。以下
43、是同学们进行的讨论:事 件 探究环节小明:灯为什么全灭了? 提出问题小红:可能停电了;小华:可能烧了保险丝。 猜想与假设小明:如何知道是停电了还是烧了保险丝?小红:我看看别的班或校园周围有没有电。小华:我看看保险丝去。制定计划、设计实验于是,小红和小华按自己的设想分头行动去了小红:全校的灯都熄灭了,但校外的灯却是亮的,没停电。小华:我跟学校的电工师傅一起去电工房看了,保险丝烧断了。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小明:嗯,根据小红和小华的证明,教室里的灯熄灭是由于学校的保险丝烧断了,我们等一下吧,学校的电工师傅会去处理的。 分析与论证【说明】进行科学探究时,可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探究环节,不一定要完全采用上
44、述七个步骤,可选取上述探究环节中的一个或几个来进行。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探究环节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什么?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1. 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 1. 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老师:看来教室里的灯熄灭的原因有多种,同学们要多思考分析。在这里,小红和小华做得同样出色,他们都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对还是错。这一点很好,不过小华去电工房要特别注意安全。评估小华:谢谢老师!我去电工房时,刚好看到学校的电工廖师傅在那里,我会
45、注意安全的,不会随意乱动电工房里的设备。小明:我觉得我们以后可以由几个人分工去处理交流与合作2. 把电流表分别接在 a,b,c 三处,测出 a,b,c 三处的电流;3. 整理器材2. 把电流表分别接在 a,b,c 三处,测出 a,b,c 三处的电流;3. 整理器材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次数Ia/A Ib/A Ic/A123实验次数Ia/A Ib/A Ic/A123分析与论证在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都相等:Ia=Ib=Ic 或 I=I 1=I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a=Ib+Ic或 I=I 1+I2评估1. 实验中如何防止偶然因素带来的影响?(答: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至少
46、需要两到三组由测量得到的数据)2. 如何来获取多组数据?(答:A. 换用不同的干电池:增加或减少干电池的节数;B. 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交流与合作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他人分享,看哪些地方仍需改进?所得结论与他人的是否相同?还存在哪些不足?典型例题知识点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例 1.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将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好以后,把电流表先后接在电路中的 a、b、c 处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测量处 a b c电流/A 0.78 0.8 0.8小明根据表格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在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都相等。 解析:验中,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凭空编造数据。本题中,I a与
47、Ib、I c的数据明显不相等,所以单从这组数据不能得出相关结论,不能由于误差这一原因而忽视客观存在的数据。本实验中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应进行多次测量。答案:不能【针对练习】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 a、b、c 三处的电流大小,并初步得到它们之间关系的结论。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该同学的下一步操作是( )A. 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B. 改变开关 S 的位置,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C. 将图中两只灯泡的位置对调,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D. 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 a、b、c 三处的电流 答案:D
48、知识点 2: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例 2.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 A、A 1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在实验中,忽略电流表接线柱的接线情况,则通过灯泡 L1的电流大小为 A,通过 L2的电流大小为 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 是测干路中的电流,A 1是测支路中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I=I 1+I2可知:电流表 A 的示数应大于 A1的示数。比较乙、丙两图,发现 A1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比 A 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要大,说明它们选用了不同的量程。A 为大量程:03A;A 1的量程为 00.6A,根据电流表量程读出示数:A 为 0.7A;A 1为0.5A,所以通过 L1的电流为 0.5A,通过 L2的电流为 I2=I-I1=0.7A-0.5A=0.2A.答案:0.5 0.2【针对练习】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小红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 A、 B、 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大小,并将数据填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