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二 章 疾 病 概 论五 、 判 断 题1 致 病 的 原 因 是 指 能 够 引 起 某 一 疾 病 不 可 缺 少 的 、 特 定 的 并 决 定 该 疾 病 特 异 性 的 因 素 。 ( )2 疾 病 发 生 、 发 展 中 原 因 与 条 件 是 相 对 的 。 ( )3 肝 炎 病 毒 是 病 毒 性 肝 炎 的 条 件 , 而 不 洁 饮 食 史 是 其 原 因 。 ( )4 损 伤 与 抗 损 伤 之 间 有 着 严 格 的 界 限 , 无 法 相 互 转 化 。 ( )5. 亚 健 康 状 态 是 介 于 健 康 与 疾 病 之 间 的 生 理 功 能 低 下 的 状
2、态 。 (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五 、 判 断 题1 低 容 量 性 低 钠 血 症 (又 称 低 渗 性 脱 水 )的 主 要 特 点 是 失 水 多 于 失 钠 。 ( )2 低 容 量 性 高 钠 血 症 (又 称 高 渗 性 脱 水 )的 主 要 特 征 是 失 水 多 于 失 钠 。 ( )3 细 胞 内 外 液 成 分 不 同 , 它 们 之 间 渗 透 压 的 关 系 是 , 组 织 间 液 低 于 细 胞 内 液 。 ( )4 严 重 呕 吐 和 腹 泻 持 续 时 间 较 长 而 未 经 任 何 处 理 可 引 起 低 容 量 性 高 钠 血 症 。 ( )5 低 容
3、 量 性 低 钠 血 症 (低 渗 性 脱 水 )的 患 者 , 体 液 丢 失 的 特 点 是 细 胞 内 液 无 丢 失 , 仅 丢 失 细 胞 外 液 。( )6 低钾血症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7 肿 瘤 晚 期 , 极 度 衰 弱 的 病 人 易 发 生 低 容 量 性 低 钠 血 症 。 ( )8 最 易 发 生 脱 水 热 的 水 与 电 解 质 紊 乱 是 低 容 量 性 高 钠 血 症 。 ( )9 低 容 量 性 高 钠 血 症 (高 渗 性 脱 水 )最 易 发 生 外 周 循 环 障 碍 。 ( )10 高 容 量 性 低 钠 血 症 又 称 为 水 中 毒 。 ( )11
4、 过 多 的 液 体 在 组 织 间 隙 或 体 腔 积 聚 称 为 水 肿 。 ( )12 水 肿 发 生 的 基 本 机 制 包 括 血 管 内 外 液 体 交 换 失 衡 和 钠 水 潴 留 两 大 类 。 ( )13 所 谓 “毛 细 血 管 有 效 流 体 静 压 ”是 毛 细 血 管 动 脉 端 流 体 静 压 减 去 毛 细 血 管 静 脉 端 流 体 静 压 。 ( )14 水 肿 时 钠 水 潴 留 的 基 本 机 制 是 肾 小 球 肾 小 管 失 平 衡 。 ( )15 心 房 利 钠 多 肽 主 要 在 心 房 肌 细 胞 线 粒 体 中 产 生 。 ( )16 各 种
5、 原 因 引 起 的 有 效 循 环 血 量 减 少 时 , 肾 小 球 滤 过 率 降 低 是 产 生 钠 水 潴 留 、 引 起 全 身 性 水 肿 的主 要 发 病 环 节 。 ( )17 血 浆 胶 体 渗 透 压 下 降 和 淋 巴 回 流 障 碍 是 引 起 心 性 水 肿 的 主 要 因 素 。 ( )18 妊 娠 后 期 发 生 下 肢 水 肿 的 主 要 机 制 是 : 毛 细 血 管 流 体 静 压 增 高 。 ( )19 发 生 左 心 衰 竭 时 引 起 肺 水 肿 的 机 制 是 : 肺 泡 毛 细 血 管 的 通 透 性 增 高 。 ( )20 过 多 过 快 的
6、给 病 人 输 液 、 输 血 可 以 引 起 肺 水 肿 。 ( )21 低 钾 血 症 时 , 必 定 有 细 胞 内 钾 和 机 体 总 钾 量 减 少 。 ( )22 低 钾 血 症 和 高 钾 血 症 都 能 够 引 起 酸 碱 平 衡 紊 乱 。 ( )23 低 钾 血 症 的 突 出 表 现 是 神 经 肌 肉 的 症 状 。 ( )24 高 钾 血 症 可 以 引 起 代 谢 性 酸 中 毒 而 尿 液 呈 酸 性 。 ( )25 低 钾 血 症 引 起 心 律 失 常 的 机 制 是 心 肌 兴 奋 性 增 高 、 传 导 性 降 低 、 自 律 性 增 高 、 收 缩 性
7、增 强(轻 度 低 钾 )。 ( ) 26 在 某 些 情 况 下 , 血 清 钾 浓 度 增 高 , 细 胞 内 可 以 缺 钾 , 机 体 总 钾 量 仍 可 以 不 足 。 ( )27 引 起 高 钾 血 症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代 谢 性 酸 中 毒 。 ( )28 镁 缺 失 可 以 导 致 肾 小 管 排 钾 增 加 而 导 致 低 钾 血 症 。 ( )29呼吸肌麻痹不是急性低钾血症的主要死亡原因。( )30 水肿是指细胞内液体过多聚积。( )31 三种类型的脱水中高渗性脱水病人最易出现口渴感。( )32大量出汗易引起低渗性脱水。( )33.高钾血症易引起心室纤颤。( )34
8、 急性水中毒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是可引起脑水肿。( )35 通气过度易引起高渗性脱水。( )第四章 酸 碱 平 衡 和 酸 碱 平 衡 紊 乱五 、 判 断 题1 代 谢 性 酸 中 毒 的 病 理 生 理 学 基 础 是 血 浆 碳 酸 氢 盐 原 发 性 减 少 。 ( )2 阴 离 子 间 隙 的 含 义 是 血 浆 中 可 测 定 的 阴 离 子 和 可 测 定 的 阳 离 子 差 值 。 ( )3 休 克 缺 氧 、 心 脏 停 搏 可 引 起 酮 症 性 酸 中 毒 。 ( )4 急 性 代 谢 性 酸 中 毒 时 , 机 体 的 代 偿 方 式 是 主 要 依 靠 肺 的 代 偿 。
9、 ( )5 肾 脏 排 酸 保 碱 功 能 增 强 是 慢 性 代 谢 性 酸 中 毒 的 重 要 代 偿 方 式 。 ( )6 代 偿 性 代 谢 性 酸 中 毒 时 , 血 浆 HC03-浓 度 和 pH明 显 降 低 。 ( )7. 呼 吸 性 酸 中 毒 时 主 要 依 靠 血 浆 缓 冲 系 统 进 行 代 偿 调 节 。 ( )8 呼 吸 性 酸 中 毒 时 , 有 血 pH下 降 、 PaC02升 高 和 血 Cl-减 低 。 ( )9 酸 中 毒 往 往 引 起 高 钾 血 症 , 碱 中 毒 可 引 起 低 钾 血 症 。 ( )10 任 何 引 起 肺 通 气 过 度 的
10、因 素 均 可 引 起 呼 吸 性 碱 中 毒 。 ( )11 呼 吸 性 酸 中 毒 合 并 呼 吸 性 碱 中 毒 是 临 床 上 常 见 的 酸 碱 相 反 的 混 合 型 酸 碱 平 衡 紊 乱 。 ( )12 临 床 上 原 发 性 或 继 发 性 醛 固 酮 增 多 时 , 可 引 起 代 谢 性 碱 中 毒 和 低 钾 血 症 。 ( )13 持续呕吐丢失大量胃液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1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常常表现为代偿不足或失代偿状态15 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机体中枢神经抑制。 ( )16气道阻塞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 )17代谢性碱中毒可引起呼吸加快。 ( )18严重糖尿病病人可发
11、生代谢性酸中毒。 ( )19乳酸产生过多可导致机体代谢性酸中毒。 ( )20通气过度可导致机体呼吸性酸中毒。 ( )第五章 缺氧五 、 判 断 题1 缺 氧 是 临 床 上 常 见 的 疾 病 , 是 引 起 死 亡 的 重 要 原 因 。 ( )2 氧 的 获 取 和 利 用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过 程 , 主 要 包 括 外 呼 吸 以 及 内 呼 吸 。 血 氧 是 反 映 组 织 的 供 氧 量 和 耗氧 量 的 重 要 指 标 。 ( )3 缺 氧 的 类 型 是 根 据 缺 氧 的 原 因 以 及 血 氧 变 化 的 特 点 分 类 的 , 一 般 可 以 分 为 四 种 类
12、型 。 ( )4 低 张 性 缺 氧 时 弥 散 入 组 织 细 胞 的 氧 减 少 , 主 要 是 由 于 弥 散 的 速 度 降 低 引 起 的 。 ( )5 毛 细 血 管 中 的 脱 氧 血 红 蛋 白 的 平 均 浓 度 增 加 到 5g/dl以 上 的 时 候 机 体 可 以 出 现 皮 肤 和 黏 膜 的 青紫 色 , 所 以 缺 氧 的 病 人 一 定 会 出 现 发 绀 。 ( )6 血 液 性 缺 氧 的 患 者 一 般 出 现 血 氧 容 量 和 动 脉 血 氧 含 量 的 降 低 , 但 是 由 血 红 蛋 白 与 氧 的 亲 和 力 异 常增 加 导 致 的 缺 氧
13、时 , 可 以 出 现 血 氧 容 量 和 动 脉 血 氧 含 量 的 正 常 。 ( )7 四 种 类 型 的 缺 氧 中 , 只 有 循 环 性 缺 氧 的 动 静 脉 血 氧 含 量 差 是 增 加 的 。 ( )8 低 张 性 缺 氧 的 时 候 可 以 刺 激 颈 动 脉 体 和 主 动 脉 体 化 学 感 受 器 , 反 射 性 地 引 起 呼 吸 加 深 加 快 。( )9 四 种 类 型 的 缺 氧 中 , 一 般 只 有 低 张 性 缺 氧 出 现 呼 吸 的 加 深 加 快 的 代 偿 反 应 。10 慢 性 缺 氧 的 患 者 导 致 的 红 细 胞 增 多 主 要 是
14、由 于 骨 髓 造 血 增 强 所 致 。 ( )11 缺 氧 时 如 果 同 时 伴 有 氧 合 血 红 蛋 白 解 离 曲 线 的 右 移 则 可 以 导 致 机 体 的 缺 氧 情 况 更 加 的 严 重 。 ( )12 脑 组 织 对 于 缺 氧 十 分 的 敏 感 , 尤 其 脑 灰 质 耐 受 性 更 差 。 ( )13 影 响 机 体 对 缺 氧 耐 受 性 的 因 素 可 以 归 纳 为 代 谢 耗 氧 率 和 机 体 的 代 偿 能 力 。 ( )14 氧 中 毒 主 要 是 指 吸 入 气 的 氧 分 压 大 于 0 5个 大 气 压 , 主 要 是 和 氧 浓 度 有 关
15、 。15 氧 中 毒 主 要 是 指 吸 入 气 的 氧 分 压 大 于 0 5个 大 气 压 , 可 以 分 为 脑 型 氧 中 毒 、 肺 型 氧 中 毒 以及 心 型 氧 中 毒 等 等 。 ( )16 缺 氧 引 起 的 缺 氧 性 脑 病 应 当 与 脑 型 氧 中 毒 区 分 。 ( )17. 对 于 机 体 而 言 出 现 缺 氧 时 主 要 是 通 过 循 环 系 统 以 及 呼 吸 系 统 进 行 代 偿 的 。18 对 于 机 体 而 言 急 性 缺 氧 主 要 是 通 过 心 血 管 系 统 以 及 呼 吸 系 统 进 行 代 偿 , 而 慢 性 缺 氧 则 主 要 是
16、通 过血 液 系 统 以 及 组 织 细 胞 来 进 行 代 偿 的 。 ( )19 氰化物中毒可导致机体血液性缺氧 。 ( )20亚硝酸盐中毒可导致机体血液性缺氧。 ( )21紫绀的病人一定有缺氧。 ( )22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机体血液性缺氧。 ( )第六章 发 热五 、 判 断 题1. 由 于 致 热 原 的 作 用 使 得 机 体 体 温 升 高 , 超 过 正 常 0 5 就 称 为 发 热 。 ( )2 内 毒 素 是 最 常 见 的 外 致 热 原 , 耐 热 性 高 (干 热 160 , 2h才 能 够 灭 活 ), 是 血 液 制 品 和 输 液 过 程中 的 主 要 污 染
17、物 。 ( )3 发 热 是 一 种 独 立 的 疾 病 , 同 时 也 是 其 他 疾 病 发 生 的 重 要 信 号 。 ( )4 革 兰 阳 性 菌 感 染 是 最 常 见 的 发 热 原 因 , 除 了 全 菌 体 致 热 外 , 其 代 谢 产 物 外 毒 素 也 是 重 要 的 致 热 物质 。 ( )5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是 重 要 的 内 生 致 热 原 , 小 剂 量 的 静 脉 注 射 可 以 引 起 单 相 热 , 大 剂 量 静 脉 注 射 可 以 引起 双 相 热 。 ( )6 干 扰 素 主 要 是 由 淋 巴 细 胞 所 产 生 , 有 多 种 亚 型 ,
18、具 有 抗 肿 瘤 、 抗 病 毒 的 作 用 , 反 复 注 射 可 以 产 生耐 受 性 。 ( )7 EP进 入 脑 内 后 直 接 使 得 体 温 调 定 点 上 移 。 ( )8 患 者 发 热 的 过 程 中 , 由 于 产 热 大 于 散 热 , 使 得 机 体 体 温 维 持 在 一 个 较 高 的 水 平 。 ( )9 一 般 认 为 体 温 每 升 高 1 , 基 础 代 谢 率 将 提 高 10 , 所 以 发 热 病 人 的 物 质 消 耗 明 显 增 多 。 ( )10. 发 热 时 , 病 人 体 内 蛋 白 质 分 解 增 加 , 如 果 没 有 及 时 补 充
19、足 够 的 蛋 白 质 , 将 产 生 负 氮 平 衡 , 造 成机 体 抵 抗 力 的 下 降 。11 发 热 可 以 使 机 体 的 神 经 系 统 兴 奋 性 升 高 , 容 易 出 现 全 身 或 者 局 部 的 肌 肉 抽 搐 。 ( )12 发 热 对 机 体 防 御 功 能 的 影 响 是 利 弊 并 存 的 。 对 于 中 等 程 度 的 发 热 , 有 利 于 提 高 宿 主 的 防 御 功 能 ,但 高 热 则 可 能 产 生 不 利 的 影 响 。 ( )13 由 于 发 热 能 够 加 重 病 情 或 者 促 进 疾 病 的 发 展 , 所 以 对 于 发 热 的 处
20、理 是 应 当 及 时 退 热 。 ( )14 多 核 白 细 胞 和 巨 噬 细 胞 在 40 条 件 下 , 化 学 趋 向 性 、 吞 噬 功 能 及 耗 氧 量 都 下 降 , 而 在 42 或43 则 相 反 , 所 以 临 床 使 用 发 热 疗 法 治 疗 肿 瘤 。 ( )15 在 发 热 的 过 程 中 要 及 时 地 补 充 水 、 电 解 质 等 , 特 别 是 在 发 热 的 体 温 下 降 期 。16 在 发 热 的 整 个 过 程 中 , 体 温 曲 线 变 化 往 往 反 映 病 情 变 化 , 对 判 断 病 情 、 评 价 疗 效 和 估 计 预 后 都有 重
21、 要 的 意 义 。 ( )17 临床上输血或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发热反应大多是由于污染内毒素所致。 ( ) 18白细胞介素-1 不是内生致热原。 ( )第九章 应 激五、判断题1应激是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特异性全身反应。( )2,全身适应综合征的警觉期,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糖皮质激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儿茶酚胺。( )4热休克蛋白是指只有经受热应激时细胞才能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 )5. 清蛋白为负急性期反应蛋白。( )6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7应激所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病和免疫功能增强。
22、( )8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胃黏膜缺血。( )9支气管哮喘是应激性疾病。( )10应激时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尿少,尿比重升高,水钠排泄减少。( )11应激反应对机体有利也有弊。( ) 12应激性溃疡可发生于病人受到严重创伤、感染及其他应激情况时。(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五、判断题:1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我们将这种缺血后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 )2输血输液后肯定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3组织器官需氧程度、有无侧支循环、缺血时间及再灌注液酸碱度和电解质浓度都是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因
23、素。( )4低温灌注、低钙灌注、低H 灌注、低钠灌注都能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5ATP 的减少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时,心肌收缩功能在较长期内不能恢复的主要原因。( )6H 2O2、OH、LOO都可称为活性氧。( )7黄嘌呤氧化酶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 )8在铁依赖性蛋白水解酶作用下黄嘌呤脱氢酶可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 )9启动的中性粒细胞也可产生氧自由基。( )10Na+Ca2交换加强是钙超载发生的主要机制。( )11启动磷脂酶是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12脑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的器官。( )13肠黏膜间质水肿是严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征。( )14还原型谷胱
24、甘肽是自由基活性氧的低分子消除剂。( )15细胞产生趋化物上升是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增多的机制之一。( )16血小板团块形成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微血管血流阻塞的主要原因。( )17能使染色体发生畸变的自由基主要是 OH。( )18再灌注血流的速度是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因素。( )19脑血管内血小板聚集是脑缺血时最明显的组织学变化。( )20最强力、最活跃的自由基是 OH。( )21自由基与蛋白质发生交联,从而引起细胞膜损伤,造成膜液态性、流动性改变,通透性增加。( )22Ca 2 依赖性蛋白水解酶被启动可减少自由基的生成。( )2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中黄嘌呤脱氢酶可增多。( )24钙
25、反常发生的钙超载与细胞膜外板和糖被的分离有关。( )25自由基是指极易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26Ca 2+能加速 Haber-Weiss 反应,产生大量的羟自由基。( )27钙通道拮抗剂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法之一。( )28心肌缺血时间超过 1h,再灌注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29心肌细胞肿胀压迫血管是形成无复流现象的原因之一。( )30钙超载不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31缺血组织、器官恢复血液灌流后一定会出现再灌注损伤。( ) 32白细胞不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 33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活性氧无关。( )34钙超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26、 )35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发生于心脏( )第八章 休克五、判断题:1休克是指动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脉搏细速及尿量减少而言。( )2血压下降是判断休克早期的指标。( )3在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中,细菌内毒素起着重要作用。( )4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持续强烈兴奋。( )5休克早期患者有动脉血压降低和脉压增大。( )6休克早期组织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7休克早期出现微循环血管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兴奋。( )8休克早期“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9休克中期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而微静脉、小
27、静脉扩张。( )10休克中期白细胞贴壁、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上,是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的重要因素。( )11休克中期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失多少,补多少” 。( )12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首要措施是扩充血容量。( )13在治疗休克时监测输液量是否恰当的最佳指标是中心静脉压。( )14休克时因 ATP 不足,细胞膜钠泵运转失灵,可导致细胞水肿和高钾血症。 ( )15青霉素过敏引起的休克与外周血管扩张无关。 ( )16严重脱水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 )17急性心肌梗塞引起休克的始动环节为血容量减少。 ( )18休克可逆性失代偿期(休克中期)微循环处于淤血状态。 ( )19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微血管
28、收缩主要与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有关。 ( )20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病人不易发生休克。 ( )21导致 MODS 的败血症主要是由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 )22MODS 和 MSOF 时,机体最早受累的器官是肝脏。( )23MODS 是指多发性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综合征。( )24. MSOF 患者免疫系统处于部分抑制状态。( )25MODS 最常见的病因是严重创伤和感染。( )26MODS 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低心排出量、高外周阻力。( )27MODS 病人可无明显的感染病灶,但血培养中见到肠道细菌,称为继发性感染。 ( )28对 MODS 和 MSOF 的防治上应提倡长期静脉营
29、养。( )29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综合征。( )30.促炎介质/抗炎介质平衡失调不参与 SIRS 的发生。( )31肠屏障功能受损及肠细菌移位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始动环节之一。( )3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常最先出现急性肾损伤。( )第十二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五、判断题1DIC 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2DIC 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有继发性纤溶亢进。( )3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只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4在严重外伤时,因释出大量组织因子主要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5异型输血可引起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并释放 ADP
30、 促使 DIC 的发生。( )6内毒素可促使单核中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组织因子而加速凝血过程。( )7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凝血酶等可直接损伤血小板,使其聚集并释放血小板内含有的丰富的促凝物质和血管活性物质,促使血液凝固。( )8一定量的羊水、转移的癌细胞、骨折时的脂肪颗粒或其他带负电的异物颗粒进入血液,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9严重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存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封闭。( )10肝功能障碍时,只能发生出血倾向,不会出现血液凝固性增加。( )11妊娠后期、应激、严重酸中毒等患者的 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 )12DIC 患者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微血栓形成,但其最初的临床表现常为出血。(
31、 )13FDP 可通过强烈的抗凝作用和增加血管壁通透性而引起出血。( )14DIC 常伴有休克,重度及晚期休克又可促进 DIC 形成,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15DIC 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出现裂体细胞。( )16D-二聚体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17严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病人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18急性胰腺炎病人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9严重创伤病人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十三章 心功能不全五、判断题:1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总是低于正常。( )2心力衰竭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心肌舒缩功能减弱。3心肌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都是由于严重缺氧等作用后细胞坏
32、死而导致的。( )4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包括能量的生成、储存和利用障碍。5决定心力衰竭是否发生以及发病的快慢和病情的轻重的因素主要是病因。( )6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心排血量,但这种代偿也有一定局限性。( )7根据 FrankStarling 定律,心肌收缩力和每搏量随着肌节长度增加而增加,这就称为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8心肌肥大是指心肌细胞数量上的增多。( )9心肌肥大始终发挥着强大的代偿作用。( )10心室舒张功能异常也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11ATP 不足不影响心肌舒张功能。12心肌顺应性降低主要影响心肌收缩功能。( )13ATP 不足不影响心肌收缩功能。( )14
33、心室发生心肌梗塞可引起心室壁舒缩协调障碍。( )15右心衰引起肺循环淤血。( )16左心衰引起肺循环淤血。(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五、判断题:1呼吸功能不全就是指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的临床病理过程。( )2海平面情况下将 PaO2 低于 8kPa(60mmHg),PaCO 2 高于 6.67kPa(50mmHg)作为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 )3肺换气功能障碍就是指气体弥散障碍。4影响呼吸道阻力以外的因素引起的通气障碍都称为限制性通气不足。( )5弥散障碍可导致 PaO2 降低且 CO2 增高。( )6由于肺叶的切除,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就会由于气体交换不充分而发生低氧血症。( )7肺泡通气与
34、血流比例失调时可通过健肺的代偿使 PaO2 和 PaCO2 维持在正常水平。( )8功能性分流就好比解剖分流,血液没有气体交换。( )9外呼吸功能障碍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也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10在缺氧情况下,机体会代偿性加强呼吸运动引起深快呼吸。( )11针对呼吸衰竭的低氧血症,吸人纯氧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 )12气道异物可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 )13全肺通气量减少会引起高碳酸血症。( )14麻醉药过量可引起通气功能障碍。( )15气道异物可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 )16颅脑损伤可引起肺通气不足。( )17肺性脑病的发生与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有关。( )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五、
35、判断题:1. 氨中毒学说对肝性昏迷发生机制有充分的解释。( )2肝功能不全引起低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醛固酮增加。( )3肝性脑病最常见的诱因是上消化道出血。( )4结肠内 pH 较高时,有助于肠道排氨。( )5假性神经递质的生理功能与真性神经递质相似。( )6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是指氨基酸含量明显减少。( )7肝性脑病病人突触间隙 GABA 水平增高。( )8氨中毒学说与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之间产生矛盾。( )9肝性功能性肾衰竭起病时肾并无器质性病变,肾小管功能正常。( )10肝性脑病病人血中支链氨基酸减少。( )11肝性脑病病人血氨增高的主要原因是氨清除障碍。( )12肝性脑病病人血氨增高的主要原
36、因是氨生成过多。(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五、判断题:1.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高钾血症。( )2.慢性肾功能不全时,钙、磷代谢障碍表现为血磷升高、血钙升高。( )3大出血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 ) 4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有出血倾向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所致。( )5血尿素氮是反映肾功能的灵敏指标。( )6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患者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代谢性酸中毒。( )7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原尿反流。( )8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毒性损伤的特点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膜均受损。( )9慢性肾功能不全较早出现的症状是少尿。( )10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尿毒症毒素。( )11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易发生低钙血症。( )12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的中心环节。( )13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少尿期一定有氮质血症。( )14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易发生高血压。( )15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少尿期最危险的变化的低钾血症。( )16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易发生骨折。( )17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易发生出血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