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4414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精神症状1、相关概念(术语)(1)意识、心理、精神是同义语。精神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2)精神疾病(障碍)是各种原因引发的,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疾病。(3)精神症状是精神疾病时的精神异常现象,是诊断精神疾病的依据。1精神症状是与患者的过去、同龄人、心理测验均数相比较而言。2精神症状的“异常”与“正常”交错在一起,随病程(或演变)而变化。3确定精神症状,首先要区分是人格特征还是症状表现。4区分一般精神症状还是精神病症状(有社会功能、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的障碍) 。5区分是原发还是继发。6区分“机能性”还是“器质性” 。7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8学习

2、症状学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病人内心体验,用日常用语尽可能地精确描述。(4)社会功能包括:1日常生活能力;2工作、学习、业余活动能力;3社交能力;第 2 页 4遵守规则的能力。(5)自知力的核心是对自身疾病的自省力(病感及判断性认知能力) 。(6)预后1症状缓解与不完全缓解;2症状的复发与恶化。3缓解的标准:症状消失程度;自知力恢复程度;社会功能恢复程度;与病前人格相比有否变化。(7)起病形式1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二周,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日。2亚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三个月,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3慢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通常只能说清起病的年份。(8

3、)病程1进行性的,分波动性和持续性进行的,如精神分裂症。2非进行性的,如神经症。3迁延性的,如老年人的躁狂或抑郁持续二年以上。4间歇发作性的,如双相障碍。5特殊的病程,如 CO 中毒的清明期、创伤后应激反应、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阶梯性病程。第 3 页 2、幻觉(1)概念与分类1幻觉:即虚幻的知觉,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2按不同的感官可分为听、视、嗅、味、触、内脏性及运动性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2)幻觉与知觉、表象的比较知觉 表象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当时有无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 有 无 无 无映像的清晰、鲜明和生动程度 高 低 高 高或中度当事人是否感到映像是自己意志的产

4、物否 是 否 否映像来源有无明确的定位 有 无 有 无假性幻觉与真性幻觉的主要区别是病人不能体验到映像的来源有明确的定位。(3)有特殊意义的幻觉1争议性幻听;病人听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说话声,它们意见分歧,似乎在争辩。2评论性幻听:病人听到的说话声在评论他的为人或行为,甚至连续对病人的一举一动进行评论。3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声:病人思考的时候,感到或者听到他的思想本身发出声音, “想什么说什么” , “想什么有回声” 。4性幻触。(4)近似幻觉现象的鉴别1机能性幻听与错觉:机能性幻听指在出现幻觉的同时出现幻听。错觉是知觉,如把树看成人,树的知觉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仔细一看,看清是树,人的知觉也就消失了

5、。第 4 页 2机能性幻听与反射性幻听:反射性幻听涉及两种感官。例如在听到狗叫时,感到小腿剧痛,像被狗咬了一口一样。3幻听与牵连观念:幻听指听到声音,是一种感性体验。牵连观念是一种推理或猜测,属于思维活动。第 5 页 3、感知综合障碍(1)定义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事物能正确认识,但是对部分属性如大小比例、形状结构、空间距离、物体的动静等产生错误的知觉体验。(2)分类1时间感知综合障碍2空间感知综合障碍3运动感知综合障碍4体像感知综合障碍(躯体变形障碍、神经性厌食属心理障碍,与精神病性体像障碍不同。 )4、思维障碍(1)正常思维的特征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2)思维障碍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

6、障碍第 6 页 1. 思维形式障碍1 接触性离题:交谈中不是完全离题,而是基本切题,倾向于“打擦边球” ,给人“若即若离”的感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2 思维散漫:谈话不切题,联想明显松弛,但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尚可。3 思维破裂:在没有智力障碍、意识障碍、情绪激动和精神运动性兴奋的情况下,孤立地就病人的任何一句话来看,语法与措词都没有问题、意思完全可以理解,但句与句之间缺乏可理解的联系。4 思维奔逸与思维迟缓:前者是思维联想速度加快和量的增加,表现为思维和谈话都非常快。后者联想缓慢,表现为言语速度缓慢,应答迟钝。5 思维贫乏:是联想数量的减少,概念缺乏。表现为回答问题时言语内容简单空洞,自觉脑中空

7、虚。6 思维阻隔:表现思维突然中断,谈话时话题突然中断,片刻后以新的话题内容出现,患者对此不能解释。第 7 页 7 赘述:叙述一件事时加入许多不必要的细节,无法使所要讲的事简单扼要。8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是用无关的、不被共同理解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9 持续言动:回答问题时持续重复第一次答语。语词新作,患者自创新词、新语、新字、图形、符号等,代替已被大家公认的概念。10 被洞悉感: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未经过言语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别人都知道了。1) 一个人如果有隐私生怕别人知道,愈害怕就愈觉得可能别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事。如果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和解释,当事人冷静

8、下来,被洞悉感就不存在了。2) 一些人格障碍者因敏感、猜疑而有此症。3) 精神分裂症的特殊被披露感:不是根据别人的言行做出这种判断,也不是妄想、幻听或猜疑、恐惧心情所致,而是“直觉地”感到别人已经知道了他的思想。第 8 页 11 强迫观念和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强迫观念见于强迫症,有三个特点:主观上受强迫的体验;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有症状自知力。强迫观念通常是心理冲突的常形已经发生了变形,或者说强迫症状已经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冲突。强制性思维是病人的思想不受意愿的支配,强制性的涌现出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无自知力。1

9、2 言语障碍1) 持续言语:思维粘滞,并在某一概念上停滞不前。2) 重复言语:病人常重复他所说的一句话的最末几个字或词。3) 刻板言语:病人机械而刻板地重复某一无意义的词或句子。4) 模仿言语:病人模仿周围人的话,周围人说什么,病人就重复讲什么。5) 缄默:在与病人交流时,病人闭口不言,或在整个检查第 9 页 过程中对答不超过几个字。6)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言语能力丧失或受损。分运动性失语(Broca 失语)即表达性失语,病灶在左额下回后部;感觉性失语(Wernicke 失语) ,病灶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命名性失语(健忘性失语) ,以命名不能唯一为主要症状,常见于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10、。2. 思维内容障碍1 妄想真正的妄想应该是在意识清晰、智能相对完好的情况下,持续一周以上,否则便是“短暂性妄想” 。妄想按内容分为被害、关系、夸大、自罪、虚无(否定) 、疑病、嫉妒、钟情、影响(被控制) 、释义、非血统、宗教妄想。原发性妄想,是在精神相对正常(至少还没有任何明显精神症状)时出现的妄想,突然发生,与病人的文化背景及其心理活动极不相称,无任何联系。典型的原发性妄想: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妄想知觉(真实的知觉加妄想解释) ;突发性妄想。第 10 页 不典型的原发性妄想如钟情妄想、非血统妄想、受孕妄想。2 超价观念:是一种带强烈情感色彩的观念,并在较长时间内占优势地位,使当事人以此来解

11、释一切现象。3 附体与中魔附体是一种鬼神或精灵入侵,入侵者变成了自我或自我的一部分。中魔指某种魔力从外面作用于人,而没有变成自我或自我的一部分。附体和中魔是发作性的,多见于癔症、迷信。4 神秘体验:如奇迹体验、预兆体验、预定调和体验。5 迷信(原始与现代)1) 宗教信徒特殊精神状态时的胡言乱语:多见于癔症或癔症色彩的迷信者及人格特征偏离正常者。2) 神汉、巫婆的“神媒”行为时的胡言乱语。第 11 页 5、情感障碍情感、情绪、心境、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感的特征:指向性、稳定性、深刻性。(1)情感高涨 易见于躁狂,主要特征:1. 心境欢欣喜悦,自我感觉良好;2. 表情较生动、丰富,有相当的感染力

12、;3. 伴联想、话多,夸大、行为过度。(2)欣快 易见于器质性精神病,主要特征:“傻乎乎,乐哈哈” 。1. 面部表情呆滞,内心体验肤浅,难以引起共鸣。2. 伴智能及记忆障碍。(3)情感低落 易见于抑郁症,主要特征:1. 心境低沉,忧心忡忡,自我感觉不良;2. 表情阴郁,愁眉不展(抑郁表情) ;3. 伴联想缓慢、负性思维、活动少。(4)焦虑 是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惧或担心,特征有三:1. 焦虑心境,惶恐不安、提心吊胆、忧虑重重。2. 精神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震颤,搔首顿足、坐立不第 12 页 安。3.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口干、心慌、气急、晕倒、窒息感。(5)易激惹:是一种剧烈但持续较短的情

13、感障碍,急躁不安或发怒,常引起攻击行为。1. 器质性的(如痴呆):小事上易激惹,大事上漠然置之。2. 精神分裂症:一种是受幻觉妄想影响所致的易激惹,一种是无缘无故、来去突然,是不可理解的易激惹,总的特征是不协调。3. 躁狂病人的易激惹:病人认为“急眼”事出有因,骂人打人有理,情感反应与环境大致协调。(6)情感淡漠 程度较轻的是情感迟钝,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特征有三:1. 对外界任何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2. 面部表情变化少,内心体验平淡;3. 眼神接触差,表达性姿势缺乏,语调缺乏变化。(7)情感反应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特征有二:第 13 页 1. 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环境)不

14、协调;2. 情感体验与表情之间不协调、不配合。(8)情感脆弱(情感失禁) ,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和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一般在不大的外界刺激下极易迅速引起情绪波动,甚至哭泣。(9)情感爆发 常见于癔症。是一种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爆发性、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障碍。 “暴风骤雨”式的怒骂喊叫、捶胸顿足、打人毁物,甚至裸体外奔。也可手舞足蹈,狂笑不已。有的伴有撒娇、做作、幼稚以及表演样的表情动作。(10)病理性激情 突然暴发,极端强烈,短暂的情绪反应。表现“怒发冲冠” ,暴怒不可遏制,伴危险的攻击行为,常为小事诱发,常见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主要特征是存在意识障碍,事后不能回忆,不承认已发生的事实。(11)

15、情感幼稚 喜怒易形于色,痴笑或傻笑,易受本能、直觉影响而波动,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常见于精神发育迟滞、癔症,前者有智能障碍,后者则夸张、做作。第 14 页 (12)强制性苦笑 主要特征:无明显诱发因素,无相应内心体验,表情呆滞,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血管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病等) 。(13)病理性心境恶劣 主要特征:无任何因素诱发;突然出现的情绪低落、恐惧紧张、忿忿不平、处处不顺心;伴攻击行为及纠缠行为;持续 23 天或更长,有别于易激惹;多见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4)矛盾情感:指同一病人对同一事情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相互矛盾的情感体验,病人对此既不能自觉又不能加以批判地认识,也不因此而感到焦虑或痛苦,见于精神分裂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