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滁州竞赛复习题库.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84112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竞赛复习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滁州竞赛复习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滁州竞赛复习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滁州竞赛复习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滁州竞赛复习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滁州市气象局防雷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竞赛复习题库一、填空题:1、通常雷暴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云底荷少量正电荷。2、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412 号令)规定的 377 项对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定由中国气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378 项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国务院 412 号令的 377、378 项)3、电磁感应是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由雷电引起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统称为雷电感应。 (GB50057-2010

2、附录)4、地闪的第一闪击是指由梯式先导到回击这一完整的放电过程。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是国家法律,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于 2000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中国气象局颁布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是 部门规章 。 (法律常识)6、雷电的破坏作用有 热效应 、机械效应 、 电动力效应 、 静电效应 、 电磁感应 。7、防雷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监督管理。在施工中变更和修改设计方案的,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审核。(8 号令第十六条)8、加油站、液化气站金属储油(汽)罐壁厚 4 毫米时,应装设避雷针(网) 。壁厚 4 毫米时,可不装设避雷

3、针(网) ,但应接地,在年平均雷暴日 40 天的地区仍应装设避雷针(网) 。(P349 GB50074-2002 之 14.2.3 条 14.2.12 条)9、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不知道电子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接地系统,并应在需要之处预埋等电位连接板。 (GB50057-2010 之 6.1.1 条)10、高度不超过 40m 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 40m 时应设两根引下线。烟囱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4、12 mm;采用扁钢时,截面不应小于 100mm2 ,厚度不小于 4mm。(GB50057-2010 之 4.4.9 条 5.3.3 条)11、SPD 的接地端应采取尽可能的 短 而 直,接线长度一般不应大于 0.5 m。 (P463 QX3-2000 之 8.7.1 条)12、建筑物的防雷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GB50057-2010 之 3.0.1 条)13、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监测与预警、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防雷产品等五个方面做作了规定。(8 号令各章题目内容)14、雷云形成必须具备 充沛的水汽、热力抬升或地形

5、抬升、不稳定定的大气层 三个条件。15、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检测应当 每年一次 ,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 每半年 检测一次。(8 号令第十九条)16、气象台(站)的雷电防护分为 三级 ,气象信息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分为 四级 。(P491 QX4-2000 之 4.4 条 P463 QX3-2000 之 4.2 条)17、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 地理 、地质、土壤、气象、环境 等条件和 雷电活动规律 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GB50057-2010 之 1.0.3条)18、

6、电 子 计 算 机 房 电 源 进 线 应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防 雷 设 计 规 范 采 取 防 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 地下直接埋设电缆 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 低压 避雷器。(P383 GB50174-93 之 6.1.9 条 6.1.12 条)19、采用 M 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系统的 金属部件 不应于 共同接地系统部件 绝缘。(P237 GB/T 19271.12003 之 3.4.2.2 条)20、外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装置 组成。 (P463 QX3-2000 之

7、3.8 条)二、单项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 太阳能热水器雷击隐患,不仅表现在损坏位于室外的热水器,雷电流还会 被引入室内。A.通过水管、连接线等渠道 B.通过有线电视天线(答案:A)2. 地闪是指 (A)A. 云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 B. 不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 C. 云内电荷间的放电现象。3.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 C )米。A1000; B.1500; C.2000; D.3000答案:;依据 GB18802.1-2002 的 2.1.34. 通常, 大气中的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平均值为(C)A.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平均值大致相当; B

8、. 负离子大于正离子; C. 正离子大于负离子,D. 负离子远大于正离子。5.在雷电防护 LPZ1 区 ( B )A.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B.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C.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6.建筑图样(平、立、剖面)中所标注的尺寸以( )为单位。A、米 B、分米 C、毫米 D、厘米 (答案:C)6. 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避雷器属于(B)避雷器。A.开关型 B.箝压型 C.复合型答案:;依据 QX3-2000 的 3.157.下面哪种闪电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 C )A、片状雷 B、爱尔马圣火 C、线状雷 D、球

9、行闪电(答案:C)8.地面的金属矿物质释放出自由电子主要是因为下面那种原理( )A、光电效应 B、电磁感应 C、摩尔定律 D、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A)9.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c ) 。A 防雷系统 B 避雷系统 C 引雷系统 D 消雷系统 E 避雷针系统10. 绘制直线的命令是( A )A:LINE B:C C:ARC D:ML 11.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由下列单位统一制作和发放( A ) (10号令第五条)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B.省级气象主管机构C.市级气象主管机构12通常, 晴天自由大气电势随高度(D)A减小;B. 迅速减小;C. 少变;D. 增加.

10、13.通常雷电侵入室内有三条主要途径:(A)A.从电源线入侵、信号线(如通讯线路、电视天线、计算机网络)入侵、雷击大地使地电位升高形成的反击B.从窗户入侵、从阳台入侵、从墙面入侵 14. 对防止大气过电压(由间接的、远处的雷击引起的)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是通过装设电涌保护器来提供。通常这种保护设备是通过( A )试验的;必要时需要通过级试验的。A级; B.级; C.常规; D.一般性(依据 GB16895.22 的 534.2.1)15.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A、B、C)A: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B:浪涌保护器接地C: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D: 信号线缆的金

11、属铠装层接地16. 在 TT 系统或 TN 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 PE 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后流过工频续流, 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 B )。A50A; B.100A; C.30A; D.150A答案:B; 依据 GB16895.22 的 534.2.3.517.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在检测过程中, (C ) (8 号令第二十一条)A.执行自己的规定 B.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 C.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18地面的金属矿物质释放出自由电子主要是因为下面那种原理(A)A、光电效应 B、电磁感应 C、摩尔定律 D、热力学第二定律19. 当设有防雷装置时,符合级

12、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 D )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与其等效。A4; B.10; C.6; D.16答案:;依据 GB16895.22 的 534.2.1020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的有效期为( B ) (10 号令第二十条)A.一年 B. 三年 C.五年 D.长期21大气离子扩散起电机制主要解释( B )A对流云粒子荷电;B. 云雾小粒子荷电;C. 冰雹粒子荷电;D. 降水粒子荷电。22. 为保护雷达免遭直击雷危害,雷达站采用的一段高强度玻璃钢管避雷针进行防护,其内使用截面不小于( C )平方毫米多股铜线与金属支撑杆电气连接。A25; B.35; C.50;

13、D.95答案:;依据 QX2-2000 的 7.323. 安装在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或靠近进线端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 B )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与其等效。A10; B.4; C.6; D.25答案:;依据 GB16895.22 的 534.2.1024. 利用气象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地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C )。A1; B.2; C.4; D.10答案:;依据 QX3-2000 的 6.825.( B )等电位连接结构,对于高频来说,也获得了相对低阻抗的信息网络系统。A型(星型) ; B.型(网格型); C.组合型; D.复合型答

14、案:;依据 GB/T19271.1-2003 的 3.4.2.226. 通常, 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应为(B)A向上;B. 向下;C. 向内;D. 向外。答案:雷电学原理 59 页27. 在气象信息系统内,使用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水平距离( A )米以上。A10; B.5; C.20; D.100答案:;依据 QX3-2000 的.4.228. 在 TT 系统或 TN 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 PE 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后流过工频续流, 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 B )。A50A; B.100A; C.30A; D.150A答案

15、:B; 依据 GB16895.22 的 534.2.3.529. 通常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为( D )A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B. 上部负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C. 上部负电荷,下部正电荷,底部少量负电荷;D. 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30. 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附近的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C )米。A.3 B.10 C.5 D.8答案:; 依据 GB50057-2010 的 4.2.531. 地闪中电场的 L 变化是指 (D)A地闪回击电场变化;B. 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化;C. 地闪间歇阶段的电场变化;D.梯级

16、先导时的电场变化。32. 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 B )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A.0.05 欧姆 B.0.03 欧姆 C.0.1 欧姆 D.0.3 欧姆答案:;依据 GB50057-2010 的 4.2.233. 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定律是下面哪个科学家研究的成果(B)A、爱尔马 B、法拉第 C、楞次 D、麦克斯韦 34.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自( B )起正式施行。A.2001 年 6 月 22 日 B.2005 年 4 月 1 日C.2002 年 8 月 1 日 D.2002 年 7 月 1 日35. 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

17、接受( D)的监督检查。 (8 号令第三十条)A.部门经理 B.技术负责人; C. 公司经理; D.气象主管机构;36. 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 b)米。A 20m B40m C60m37. 甲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 B ) (10 号令第九条)A.一名 B.三名 C. 四名 D. 五名38. 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 B )规定的使用要求。(气象法第三十一条)A.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C.中国气象学会 D.中国防雷研究会39. 人工钢质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C) ,其间距宜为 5m。A.5m

18、B.3m C.2.5m D.1.5m答案:;依据 GB50057-2010 的 5.4.340.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 B )A.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设备和地之间的电位差。B.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C.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通信线路和设备之间的电位差。依据 QX32000 的 6.141. 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 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防直击雷,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 hr可取( D ) 。A.30m B.45m C.60m D.100m答案:;依据 GB500

19、57-2010 的 3.0.342.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5 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 )m。接地体宜远离由于烧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A.1m B.0.5m C.1.5m D.2m答案:A;依据 GB50057-2010 的 5.4.44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的接地装置之间不相连结时,且当 Lx7m故 该避雷针能有效保护该易燃物品罐。2、有一栋高 15 层二类防雷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该楼设有 15 根引下线,(1)在邻近 100 米情况下发生首次雷击(首次雷击雷电流强度为15OkA) ,求大楼附近的磁

20、场强度。(2)直击雷击中该大楼(注:首次雷击) ,求大楼第四层单根引下线的雷电流强度。解:1、二类建筑 i0=15OkA H0=i0/(2 Sa)=15OOOO/ (2 1OO)=238.85 (A/m)3(Gs) 2、四楼以下 Kc=1/n=1/15i=kci0=(1/15)15O=1O(kA) 答:大楼附近的磁场强度为 3Gs;大楼第四层单根引下线的雷电流强度为 10kA。3、有一高 7 米的建筑物,楼顶有环形避雷带,在一侧地面有一个卫星天线,天线为圆形,工作时最高点距地面 4 米,直径 3 米,中心距建筑物 5 米,见下图。问天线能否保护,如不能,请提出最经济的保护方案。 (提示:二类防

21、雷建筑物) 解:避雷带相当于避雷线,带上任意一点相当于一支针的作用,故取针高 h=7m,hx=4m, hr=45m, r x5+1.5=6.5m, 才能保护卫星天线。rx= - = -)2(r)2(rxh7(90)4(= - =24.1-18.55=5.55(m)58134rx6.5m,故该楼高 7m,不能保护卫星天线。应在距卫星天线侧的楼顶上安装一支避雷针保护卫星天线。rx= -18.5)90(h6.5= -18.5h2-90h+625=0h= = =625490260928.749取负号 h= =7.6(m)8.7答:h7.6m 才能保护卫星天线 ,现建筑物高 7m,所以建筑物上安装针的高

22、度0.6m,取安装针高 1m.4、有一座一类防雷的建筑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安装独立避雷针,只能在屋面安装避雷带,按规定围绕建筑物敷设了环形接地体,接地体长 25 米,宽 10 米,实测该地土壤电阻率为 850m,问该环形接地体要不要补加接地体?如要补加,水平接地体应补加多长?垂直接地体应补加多长?解:已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为 5003000m时,对环行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 r=(A/)1/2(11 -3600)/380m 的情况,环行接地体不需补加接地体;对等效圆半径 r=(A/) 1/2(11 -3600)/380m 的情况,每一引下线处应补加水平接地体或垂直接地体。该题 =850m ,等效圆半径 r=(A/) 1/2=(2510/3.14) 1/2 =79.61/2=8.9(m) 而 (11-3600)/380m= (11850-3600) /380 =15.1(m)r=8.915.1(m)所以需要补加接地体。若补加水平接地体,应补加LS=(113600)/380 (A/) 1/2=15.18.9=6.2(m)若补加垂直接地体,应补加 LZ=(11-3600 )/380- (A/) 1/2/26.2/2 =3.1(m )答:应补加水平接地体 6.2m 或垂直接地体 3.1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