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分校-言语-省考-主体排除法玩转陕西省考言语题-赵丹.doc

上传人:pw17869 文档编号:583581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分校-言语-省考-主体排除法玩转陕西省考言语题-赵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陕西分校-言语-省考-主体排除法玩转陕西省考言语题-赵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主体排除法 ”玩转陕西省考言语题“主体排除法”即正确答案的论述主体与原文段一定要保持一致。在2014年陕西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 ”模块中,很多片段阅读的题目都可以运用“主体排除法”排除论述主体不一致的干扰选项,迅速锁定正确答案。例如下面两道真题:1. 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对乌托邦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反乌托邦主题则是将其逻辑进行推演,最终会发现理想(主要是对制度和技术的崇拜)往往会导致种种无法控制的弊端:极权主义、非人性社会、精神压抑等。与乌托邦批判“旧”或允诺“新”的热度相比,反乌托邦的语汇更加冷峻,也更尊重人性的真实。大多数反乌托邦作品都充满想象力和黑色幽默,其辛辣的讽刺让我们哭笑不得

2、,然后冷汗涔涔。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揭示乌托邦理想的弊端B.介绍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C.描述理想与现实的鸿沟D.指出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作品的差异1.B.解析这道主旨概括题通篇在论述的主体都是反乌托邦,那么正确答案的论述主体也应该与其保持一致,而ACD三个选项的论述主体“乌托邦”、“理想与现实”、“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均与文段主体不符,排除。正确答案为B选项。2. 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从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的历史中消失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2.B.解析这道题属于意图主旨化的题目,设问方式虽为意图判断题,但实际还是考查主旨概括的能力。该文段的论述主体一致是城墙,先讲城墙的防御效果,接着讲城墙在蒙古兵团攻击下作用消失。可见正确答案的论述主体需与原文段保持一致,只有B选项符合。3. 传统理论认为,

4、人类先祖由于气候变化、树木减少、被迫离开树栖环境,选择在地面上直立行走。一项最新研究则认为,早期人类直立行走源自现今非洲东部和南部崎岖山脉地区,该地形是上新世纪时期火山喷发和构造板块移动形成的。人类的祖先被岩石地形和峡谷所吸引,这里可提供很好的庇护栖息地,同时有机会有诱捕猎物;这种环境要求早期人类具备直立行走和攀登的能力,因此人类祖先最终逐渐进化为两足直立行走。下列与最新研究的结论相符的是:A.气候变化致使早期人类选择直立行走B.人类祖先选择直立行走是为了更好适应地形环境C.地质条件的变化改变了人类早期祖先的行走方式D.人类祖先由于食物匮乏被迫离开最初的生活环境3.解析这道题从设问上来看虽然属于细节理解题,但其同样可以运用主体排除法。设问针对“最新研究结论”提出,那么可以直接从文段的“一项最新研究则认为”这句开始,其论述的主体是人类祖先为什么选择直立行走,所以对应选B选项。主体排除法被认为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当中屡试不爽的一种方法,在后期的语句表达学习中,同样可以用主体和话题一致来找寻突破口。亲爱的同学们,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华图教育网的相关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