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太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32733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太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太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太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太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太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太湖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周 娟 审题人:吕周炳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

2、”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

3、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

4、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尚书中的“有容,德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 乃久”这些话表明古代统治者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5、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因此,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C.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模式具备以中华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要

6、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

7、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这是唐代文明鼎盛的重要标志。C.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说明唐朝统治者很注意吸收不同民族的人进入政府机构。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圣诞夜的歌声 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 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

8、切成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想来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 “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

9、 “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声轻盈,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 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你有这么多的孩子!” “

10、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 “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把你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 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生下的,怎能送人?” 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吃好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 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

11、爷。“不行,老爷。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 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 1000 本戈。随后回到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 1000 本戈,三步两步跑到楼上。 “老爷,请收回您的钱,让我们唱吧!我们高兴,这比 1000 本戈重要啊”没等富人反应过来,亚诺

12、什就将钞票放到桌上,转身跑回了家。他挨个亲吻孩子,屋里重新响起了优美而纯净的歌声 唱着唱着,望着简陋的厨房,想起锅里的白水煮土豆,亚诺什又为把钱送还感到一丝歉疚。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是不是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呢?孩子们的歌声很快淹没了他的不安。 富有的老爷在第九个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诧异着,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究竟寻到了什么快乐?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 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里的故事,语言质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张弛有度,主题耐人寻味。 B.“温馨的夜晚”之所以温馨,是因为整日为生计操劳的父亲“今晚不干活了”。 C

13、. 文中对孩子们面对诱惑时“怯生生”的神态描写,体现出他们对富人的提议既憧憬又恐惧的心理。 D. 作者写亚诺什还钱时,连续使用了“踢”“打”“翻”“跑”等动词来表现他动作的迅速与决心的坚定。 E. 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穷人和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穷人疲于奔命,但很快乐;富人衣食充裕,但并不快乐。 5.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5 分) 6.文中多处提到“歌声”,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5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2018 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制度。所

14、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浙江省外语种目和 3 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 70 分

15、),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满分 100 分),“一考两用”。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

16、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摘编自边新灿等中国考试:全国 30 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材料二:2017 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 1400 所高校里,有 500 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 3 门的占 33%,2 门的占 8%,1 门的占 5%。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 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 66%的专业,比现行高考 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各高校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比例 各科目考生选考比例材料三:国务

17、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后,学生在校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根据河南省高考方案,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以河南为例,有专家指出,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但也有其特色,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了违规违纪和有无违法情况的评价内容,便于学校管理与记录。不只河南,全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

18、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摘编自27 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综合素质成录取重要参考)材料四: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均明确要逐步减少、合并乃至取消录取批次。浙江从新高考首届学生毕业的 2017 年起,除特殊类型(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定向招生等)提前录取外,统一高考招生取消所有录取学校批次,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同时填报志愿、投档录取。按专业(类)还是按院校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志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各省级行政区域,基本上都明确高校按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基本上确定了“1

19、 门对应即可”的机制。但具体是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浙江在2014 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基于专业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选学校又要选专业的选择权。(摘编自“南昌教育信息网”刊文借读全国各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从已出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上看,各省在突破文理界限、设置“3+3”的考试科目、外语科目一年两考上取得了共识。B改革后,试题命制将实行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统

20、一命制必考科目试题,各省自主命制选考科目试题。C从 2017 届浙江考生选考数据看,考生选考受高校各专业指定的选考科目、科目组合可选考专业比例的影响较大。D改革后,考试成绩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从而打破“一考定终生”。E各省施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后,录取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投档到院校录取变为投档到专业录取,录取批次将逐步取消。9针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刚步入高一的同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 分)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

21、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22、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

23、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亡去不义 亡:逃跑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力:拼力厮杀C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D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11.下面加点字解释,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4、)(3 分)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臣为韩王送沛公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沛公默然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12.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沛公为项伯的侠义所感动,于是就与他结拜为兄弟,并结成儿女亲家。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刘邦道歉,与之和解。C范增老谋深算,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D项伯为人仗义,主持公道,所以他在项庄舞剑时挺身而出,保护刘邦。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0 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5 分)(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

25、三,项王默然不应。(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入昌松东界山行 高适鸟道几登顿 ,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 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登顿:指上下山。合沓:重叠聚集。顾刀环:看刀上之环。 “环” 与“ 还 ”谐音。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 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B. 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

26、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C. “犹前山 ”三字言简意丰,既写山之绵延,也流露出诗人走不出前山的急切。D. 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E. 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15. 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 再别康桥)(2)复为慷慨羽声, ,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27、3)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 记念刘和珍君)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猴年春节前夕的“极寒天气”给我国南北地区都带来了五风十雨,对交通造成极大影响,让旅客归家的路充满了艰辛。政协委员们将不忘初心,敬终如始,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以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提醒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一定要重视复试,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功亏一篑。他对喜爱京剧艺术的青年学生关爱有加,热情帮助,不胜其烦地给他们说唱腔、教身段,任其录音录像。黄大年秉持“祖国的需要至上”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

28、梦处心积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 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难题在于推动协同创新、突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限制、围绕大的产业价值链形成城市间分工协作。B. 此次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供给侧结构调整,主要关注学生在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方面能否有更多的实际获得是最重要的。C. 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远道而来,为现场的观众朗诵了鲁迅先生在厦大执教期间写下的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 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

29、决于它的先进的经营理念。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B. 本月二十六日,小女举行婚礼,届时请务必光临。C. 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D. 老朽退休多年,而获此殊荣,颇为羞愧,感谢诸位厚爱!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大量的观测事实显示,_,地震发生时均在震中及其邻区发现过大量与电磁(波)有关的异常现象。而这些电磁(波)的变化会最终反映在大气的电离层中,因此使用卫星监测电离层变化,_。所以,许多国家开展了地震电磁卫星(

30、简称地震卫星)的探索研究,_。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4 分)“熊孩子”打赏主播败光父母积蓄的案例,被报道的早已不是一起两起。事实上, “熊孩子”对移动支付没有直观概念,难以将手机上的数字变化与真实的钞票支付建立联系。现实生活中,他们花一元钞票买东西也许都舍不得;手机直播中,花万元“数字”打赏主播却可以完全无感。如果学校加强教育,就能够让“熊孩子”们具备金融常识和财商意识;如果父母以身作则,就可以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现实生活中,他们不一定花一元钞票买东西都舍不得。_。_。四、写作(60 分)2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

31、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一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B (A.“这些话表明古代统治者以 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偷换概念,应为“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C.“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模式以中华文明为核心 ”偷换概念,原文是“整合的

32、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D.表述不正确,“就逐渐消亡了”文中无根据。)2.C(“最早追溯”时间推断有误。)3.D (A.表述不正确,“致使”强加因果。B.“这是唐代文明鼎盛的重要标志”在文中并无依据。C.“说明唐朝统治者很注意吸收不同民族的人进入政府机构”不正确,应为 “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4. A D 5.因感被打扰而愤怒的富人见到孩子后动了恻隐之心,产生了打破孤独的冲动;在表达善意的时候,他表现得居高临下;遭到拒绝后,他感到无奈、失望、困惑。(共 5 分) 6.含义:第一处“歌声”体现出亚诺什一家单纯的节日快乐;(1 分:单纯的节日快乐)第二处“歌声”体现出

33、他们的亲情经受考验后的快乐。(2 分:受考验后的快乐) 作用:可使情节跌宕,前后呼应,人物鲜活,更能彰显主题。(2 分:情节、结构和主题答全了给 2 分,少一点扣 1 分。)7.【答案】C【解析】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有可能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8.【答案】A C (答对一项 2 分,答对两项 5 分)【解析】B 项,必考科目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D 项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作为录取参考,并非依据,“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 属无中生有; E 项录取方式“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9【参考

34、答案】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每点 1 分,共 4 分)10.B 戮力:合力11.C 介词:把12.C13.(1)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得分点:“所以”判断句式“备”和“非常”各一分,通顺一分)(2)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又举起佩戴的玉来多次向项王示意,项王默默地没有反应。(得分点:“数”“目”“以”“示”各一分,通顺一分)14.【答案】CD (答对一项 2 分,答对两项 5 分)【解析】C 项 “合沓” 写群山

35、重叠聚集之状,这在注中已作解释,“犹前山”由“合沓”延伸而来,如果解为“还在前山”“ 走不出前山” ,那群山“重叠聚集”之说就无从谈起了。可见“犹” 不当作“还是”理解,结合前后文,应是“犹如 ”之意。因此 C 项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D 项 “石激水流处”属于动景,暗写水声;“天寒松色间”属于静景,描绘颜色。这两句在写山行之难的同时,也写出了山景之美,说法合理。但由此推出“诗人心境因此改变 ”则缺少依据,因为从全诗看,诗人深觉山行之难的心情是贯穿全诗的,颈联的“绘声绘色” 虽然在客观上写出山景之美,但从诗人写作的主观意图来看,还是着眼于表现山行之难,诗人心境不可能因此改变。另外,从尾联表达的情

36、感看,前三联也只有一以贯之写山行之难,才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因此 D 项的分析与赏析是不恰当的。15.【参考答案】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2 分)异: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2 分)范词则重在表达诗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2 分)16.(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7. 【答案】B望文生义,“五风十雨 ”,形容风调雨顺。 使用正确,“敬终如始” ,在即将结束某项事情之时,应该像才开始一样富有朝气地干下去。使用正确,“功亏一篑” ,比喻做事

37、情只差最后一步,没能完成。不合语境,“ 不胜其烦”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句中应是说非常耐心,不嫌麻烦,应改为“不厌其烦” 。情感色彩不当,“处心积虑 ”,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此处应为 “殚精竭虑” 。使用正确,“天伦之乐”,指家庭团聚的快乐。18.【答案】C【解析】A 项,“形成城市间分工协作” 成分残缺,“形成”后面缺宾语中心词,文末加 “的格局”。B 项,“主要关注学生在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方面能否有更多的实际获得是最重要的”句式杂糅,“主要关注实际获得”和“ 学生在 是最重要的 ”两句杂糅,应删掉“是最重要的 ”。D 项,两面对一面。19. 【答案】D20. 【参答案】地震通常会引

38、起电磁波的变化 (2 分) 可以为人们准确预报地震提供参考 (2 分)把它作为监测地震的有效手段(或:用来监测地震)(2 分)【解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这段文字主要是说电磁波与地震的关联,第一处,前面说“大量的观测事实显示”,这说明此处应是结论性的内容,后面说“ 地震发生时均在震中及其邻区发现过大量与电磁(波)有关的异常现象”,由此可知,此处应是说“地震引起电磁波的变化” ;第二处,前面说 “而这些电磁(波)的变化会最终反映在大气的电离层中,因此使用卫星监测电离层变化”,后面应是“ 卫星监测电离层变化”的结果,即可以为准确预报地震提供参

39、考;第三处,前面说“许多国家开展了地震电磁卫星(简称地震卫星)的探索研究”,此处应是说这样做的目的,即监测地震。21 【参考答案】学校加强教育,不一定能让“熊孩子” 具备金融常识和财商意识。 (2 分)父母以身作则不一定可以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2 分)22.作文点评:采用寓言做材料的,从选才角度,增加了考生哲理思辨能力的考察。文体要抓住“水”和“鱼”的关系,鱼生活在水中,水是鱼最熟悉的环境和物质,但是鱼却分不清楚。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对极熟悉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这也提示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或事物。该作文题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调动考生平时积累,使其从

40、中发掘出一定的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的内涵。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裁,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考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叙事或抒情,有助于引导考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独特情感体验的理念2012 年天津高考作文题依旧延续了给材料自命题作文的命题样式。通过一则小寓言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不同感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如何从身边平凡的生活中体味到丰富的情感,如何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材料中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对话,今人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鱼儿对于它始终生活在其中的水却感之不多” 。其实我们人亦如此。我们往往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昼夜相

41、伴的环境熟视无睹,无所动于衷,其实他们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庄子“涸辙之鲋” 的寓言中说:“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意思是说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就难以生存下去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空气、阳光、水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这则寓言所表达的哲理也“看似寻常最奇崛” 。它提醒我们多去关注身边的那些平凡中的伟大、那些琐事中的感动。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而已。最近大江南北涌现出的那些“最美妈妈”“ 最美女孩”“最美教师”“ 最美司机 ”不都是实证吗?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擦亮观察生活的眼睛,培养一颗敏锐的心灵,多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多去观察周围

42、的生活,学会从简单的事情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从身边的平凡世界步入诗意的人生。2012 年全国高考天津卷作文题采用材料作文形式,由寓言及提示语两部分构成,其中寓言摘译自美国作家华莱士在肯尼恩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英文讲演稿。该题具有以下特点:1.清新活泼材料所给寓言中,老鱼问小鱼“水怎么样” ,小鱼由茫然不知所答到忍不住发问“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老鱼问得看似寻常却饱含关切之情,小鱼问得虽然懵懂而不乏天真之态,情节活泼,叙述灵动,会使考生感到亲切,写作心态轻松。寓言前后二问不是对答,却暗含联系,意味深长,情趣盎然,发人深思。2.意蕴丰富材料中简短的提示语“最常见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看似简单的事情

43、,能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不仅恰到好处地点明看似浅显的寓言中所深含的意蕴,而且可引发考生从人、社会、自然等不同层面,选择自己熟悉的切入点,如亲情、友情、幸福、传统、礼仪、道德和环境等,进行“我(或我们)忽视了什么” 、 “为什么会忽视 ”、“忽视了会怎样 ”、“怎样才能不忽视”等不同层次的深入思考,也可以小见大,对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理性探究和多元思考,为考生写作提供了积极的引导,开放有度,探究可控。3.贴近考生该作文题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调动考生平时积累,使其从中发掘出一定的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的内涵。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裁,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考生可以充

44、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叙事或抒情;长于理性思维的考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撰写议论文或哲思小品有助于引导考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独特情感体验的理念。【解析】根据提示内容,写作对象限定为:1、常见的不可或缺容易被忽视的而实际上不该忽视东西。材料中相对应的东西是存在其中的对于鱼的生存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又被鱼所忽视的水。2、看似简单实际上不简单的事情。材料中相对应的事情是鱼在水中游来游去。3、对上面两项内容中的一项或两项引发的思考的相关内容。材料中对应的是小鱼在老鱼的提示下开始思考“ 水是什么东西”。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会容易地想到有

45、四样东西及其组合而衍生出来的东西是符合第一个条件的,它们是土地、水、阳光、空气。人们在这它们组合而衍生出的很多种植物如粮食,及由它们和植物组合而衍生的一些动物如牛羊,都符合第一个条件。人生活在土地、水、阳光、空气中并依赖这四样东西生存,这个事情看似简单而实则不简单。这是符合第二个条件的。我们不容易想到的如亲情友情道德信仰,也构成我们个体的人的生存的精神环境,比如真诚守信,抽象一点,也符合常见不可或缺容易被忽视的条件。是可以作为写作对象的。从故事及提示中看,有一个隐含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写人类对于常见的东西或简单的事情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即那些东西或事情对于人类生存的无可替代的重要

46、作用。从而提醒人类应该懂得对平常简单的事物的感恩、珍惜和爱护。这应该成为作文的最佳立意。我写此文,可能会写“粮食是什么东西 ”,告诉人们粮食是土地水阳光空气变化而成的为人类生存提供身体和能量的人类的必需品。是跟父母一样给我们提供生命的东西。我们应该对粮食怀有跟对父母一样的感恩报恩之心之行,好好珍惜爱护粮食;可能会写“诚敬是什么东西 ”,告诉人们诚敬就是善行美德的源头,幸福人生的根基,像土地水阳光空气一样普通平常而不可或缺。一份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例子就用那个铁路巡路工的故事,用这个故事讲一讲对己诚对人敬,成就美好人生,赢得人人尊敬的道理,引导人们对工作对生活,对事业对爱情,“反身以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