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2014 年 2 月 19 日 星期三 授课班级:高一五班 授课者:张昌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对材料的揣摩,了解多角度立论后选取最佳角度的方法;通过对文中有关延伸性思考题的研讨,初步掌握方法的运用;通过课堂迁移训练和课外作业形成和巩固这些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重点与难点:1、从多个角度中选取最佳角度和围绕材料作多角度分析思考。2、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出
2、示课件,提问: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图画?(这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花瓶或者是两个人的脸。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出示课件 横看成岭侧成峰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作文,以立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句则为其裨将,字则为其兵卒,材料则为其器械,当使兵随将转。 ”二、立论的定义:提问: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立论?明确: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
3、文章,都必须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那么,如何开阔思路多角度立意呢?什么才是议论文的最佳立意呢?有什么标准呢?我们在写作中怎样确立最佳立意呢?首先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则故事。 (出示幻灯片)三、话题探讨(一)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yu)之,廪食(s)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
4、个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寓言新探:想一想, “滥竽充数”的故事能从哪些角度切入立论?必修三“话题探讨”提示的思考角度:21.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2.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3.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二) 、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于是向伯乐求助。伯乐围着马转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次回
5、头看这匹马。马随即被人买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1.卖马人: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2.买马人:盲目崇拜名人 。3.伯 乐:相马有术。名人应谨言慎行。4.千里马:要学会宣传与包装。(三) 、古希腊神话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提示:从三个人物入手)从安泰角度分析:无敌英雄安泰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忘掉并因此失去了自己力量的来源。可以提炼出的论点: 人只有不离开根本,才能有所作为; 自知
6、者明,只有自知,才能无往而不胜; 要扬长避短; 要不断完善自己。从母亲角度分析: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培 养孩子自立的能力;让“安泰”们早些独立;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从赫拉克勒斯角度分析: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出奇才能制胜;要讲究方法。四、小结: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 、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 (肯定)和 “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 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 因” 的材料,有几 “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五、课堂训练材料一: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
7、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难道不是吗?”第一步: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1、教授 2、青蛙 3、动物们。第二步:找出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1、教授最后被青蛙反驳得哑口无言。3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3、动物们反驳教授。 第三步:由果及因
8、,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1、教授被驳得哑口无言是因为:(1)理论与实践脱离:得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2)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得出: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说话过于绝对:得出: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或说话不能过于绝对。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是因为:(1)勇于质疑。 (2)敢于挑战权威。3、动物们反驳教授是因为:教授只信自己,小看他人。得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六、教师总结并引申多向思维就是要发挥思维的灵活性,尽可能多的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只有善于从不同的方面来立论,立论才有多向性。 七、学会选取最佳角度(1) 、切口要小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2) 、思想要
9、新所发议论不同凡响,给人以新的启示;(3) 、针对性要强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增强现实意义。总结:总之,我们思考问题,一定要多方面进联想想象,突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多思善想,横向纵向对比分析,进而选取最佳角度,取得好观点。八、巩固训练:1、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 ,而攻坚者又莫胜于“水” 。 “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韵味。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思考角度:1、从坚持的角度,论点可提炼为:水滴石穿,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从舟行水上的角度,论点可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志者当做时代的弄潮儿。3、从时间如流水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有志者应惜时如金
10、。4、从流动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5、从浇灌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滋润了绿叶,滋润了生命,也造就了自己。6、从水只向前流的角度,论点可以是:水遇到阻碍,不但不退缩,反而激发出更大的气势。7、从水的作用引申角度: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九、操练起来: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只蚂蚁想往玻璃墙上爬,可一次次都失败掉了下来,可它依然执著地往上爬。一个人看到后,感慨地说:“多伟大的蚂蚁,失败了毫不妥协,继续向目标前进。 ”另一个人看到后也感叹地说:“多么可怜的蚂蚁,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难题,是执着追求,还是果断放弃?
11、4请以“执着追求和果断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不多于 1000 字。立意指导:人生总是在追求中生存,我们总是感叹那些有毅力的人,面对困境艰苦卓绝,不断进取的精神,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小的,有时放弃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比如壁虎在遇到危险时,放弃小的尾巴,为自己赢得生命。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可以从执着追求的角度如笔,歌颂这种精神,同时也要顾及到果断放弃的智慧。也可逆向思维,从“放弃”的美好切入,写放弃的伟大,其实,放弃更是一种进取,更是一种执着,是退一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