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襄垣概况.docx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581320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垣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襄垣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襄垣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襄垣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历史沿革与地理概貌襄垣县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考证,早在二、三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修养生息。在禹时代,襄垣属冀州之域;到虞舜时,为并州之地;春秋时归属黎国;战国初,赵、韩、魏三家分晋,襄垣始属韩国,后归赵国,因而历史上有“古韩”之称。公元前 260 年,秦王龇攻赵,赵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今北关贵江沟),因城系赵襄子所筑,故名“襄垣”。1940 年 4 月,襄垣县曾分设襄垣县和襄西县。1941 年年辖区曾多次调整。1958 年 9月,襄垣县和沁县合并为襄沁县,后沁源又并入,称沁县,原襄垣称沁东。1959 年 9 月又恢复襄垣县建制,隶属晋东南行署。1985 年 5 月,实行市管县

2、体制,归长治市管辖。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之北,地理坐标在东经 1124211314,北纬 36233644之间。东以仙堂山、黄岩山与黎城分界;西以石磴山和沁县相连;南以五阳山、麓台山、磨盘山、五赞山分别与潞城、长治郊区、屯留接壤;北和武乡为邻。襄垣城位于长治市主城区北约 50 公里处,为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襄垣全境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山岭重叠,沟壑交错,地质复杂,属半山丘陵地区,平均海拔在 1000 公尺左右,属内陆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全县东西长 48 公里,南北宽 40 公里,总面积为 1160 平方公里,折合 174 万亩。按地貌划分:丘陵占 5

3、7.5%,山区占31.9%,平川占 10.6%。襄垣盆地为境内最大盆地,南北长 10 公里,东西长宽 8 公里。魏灰山(下良镇井背村)海拔 1725 米,为境内最高山峰;合河口(北底乡石惰村)海拔 800米,为境内最低点。县城平均海拔 875 米。襄垣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候气温 8-9,四季分明。七、八、九月气温最高,平均达 23.4,极端最高气温为 38.1。十二月、一月、二月气温最低,平均为-8.1,极端最低气温为-29.1。年平均降雨量在 550 毫米左右,大部分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全年无霜期一般为 166 天左右,最短 118 天,最长可达 195 天。襄垣属海河流域,地处

4、浊漳河上游。浊漳河的三大干流西源、南源、北源,分别从境内的贺家垴、南沟、吴北入境。西源、南源在古韩镇甘村汇合,至北底乡合河口与北源汇合,注入黎城。境内还有史水、郭水、郝水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数百条小溪,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河流总长度为 90.5 公里。全县共有水库 14 座,其中后湾水库为全县最大,是山西六大水库之一,年进水量 1.3-1.5 亿立方米,总库容量 9890 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 7.8 亿立方米。二、行政区划与人口襄垣从 1984 年恢复乡镇建制,辖有六镇十四乡。六镇即:城关、王桥、夏店、侯堡、虎亭、西营。十四乡即:善福、北底、八里庄、原庄、九庄、南邯、榆林、上马、东岭、史北

5、、王村、龙王堂、下良、强计。2001 年撤乡并镇时,缩编为 8 镇 3 乡,即八里庄并入城关镇,更名为古韩镇;原庄乡并入王桥镇;南邯乡、九庄乡并入夏店镇;东岭乡并入虎亭镇;王村乡、史北乡、龙王堂乡合并,编为王村;下良乡、强计乡合并,编为下良镇;榆林乡并入上马乡。侯堡镇、西营镇、善福乡、北底乡原建制不动。襄垣现辖 8 镇 3 乡,323 个行政村,1088 个自然村,1463 个村民小组。根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 年底总人口 247097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61151 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220.4人,全县耕地面积 38569 公顷,约折合 58 万亩,人均耕地 2.4 亩。三、物产与资

6、源襄垣物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大豆、马铃薯、花生等。主要瓜果作物有:西瓜、苹果、梨、葡萄。乔木主要有:杨、柳、榆、槐、楸、黄芽树、皂角树和松树。灌木类主要有:沙棘类(醋柳)、荆条、玛瑙等。药草类主要有:党参、桔梗、马斗铃、知母、何首乌、女贞子、透骨草、甘草、黄芩,柴胡等一百余种。兽类主要有:豹、狼、豺狐、黄鼠狼、山猫、野猪、岩松鼠、花鼠等。鸟类主要有啄木鸟、野鸭、捞鱼鹳、猫头鹰、石鸡、山斑鸠、喜鹊、麻雀、小燕等。虫类主要有:蛇、蝎、蜈蚣、壁虎、蜂、蝇、蜻蜓、蚊子等。鱼类主要有:草鱼、鲤鱼、鲢鱼、虾、蟹、鳖、蛤蚌、水螅等。其中豹和啄木鸟为珍稀动物。襄垣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7、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锡、硫磺、石膏、云母、石英砂、石灰石、铝土矿、白云石、大理石、磁土等三十余种。其中煤、铁矿极为丰富。全县煤田南起阎村,北至南岩,长 45 公里,宽 10 公里,共计 450 平方公里,煤田属沁水煤田,现已探明地质总储量 75.8 亿吨。煤质以中灰、低硫、高发热量、高熔灰份的贫煤为主。铁矿主要分布在王桥、北底、下良、善福、西营等乡镇,总储量约 3300 万吨,氧化钙品位 55%以上,是水泥、电石及其它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石膏石总储量为 150 万吨,分布在我县东南部,是全省优质石膏矿点之一。铝土矿、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砂的矿产资源储量均在 100 万吨以上。丰

8、富的地矿资源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四、交通与城市建设襄垣县境内铁路纵贯西南,太焦线过境 37 公里,从王桥镇的南沟站入境,到虒亭镇的小河村出境。铁路专用线 7 条,全长 12.1 公里。公路干线有 2005 年建成通车的太(原)长(治)高速路、国道 208 线及其附线、省道榆长线过境段共计 151.324 公里。1996 年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油路,2002 年开始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使全县通车里程达到 922 公里,全县通水泥(油)路村达到 323 个,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 100%,形成了高速路、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村三级公路为网络的公路交通

9、体系。2005 年,全县客运量为 275 万人,周转量为 10500 万人公里;货运量为 730 万吨,周转量为 39500 万吨公里。近年来,高标准新建了环城长兴路、开无东西大街和府前南路,初步构筑起县城“三纵三横”的城市框架,为县城的城市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县 11 个乡镇、323 个行政村,村村接通了程控电话,全县安装电话总量达 4.7 万余部,其中农村电话 3 万余部。2005 年末移动电话达到 6.1 万余部,国内互联网达到 6700余户,城镇住宅电话拥有率达到 90%以上。近几年来,襄垣多方筹资,大力实施以城建、交通电力、供水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年年有项目,年年办

10、实事,并完善了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等腰三角形城市保障体系,提高了县城品位,扩大了县城规模。五、历史人文襄垣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可圈可点。古有八景即:宝丰晴雪、狮山晚照、凉楼盛观、漳江春渡、市桥怀故、韩山独秀、仙堂旧隐、甘泉嗽玉。仙堂山峰峦俊秀、森林茂密、风光秀丽、气候凉爽,通过不断改造,已在为全省有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同时凉楼盛景和后湾水库旅游区也初步得到了开发。襄垣人杰地灵,许多仁人志士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张良(?前 189 年),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据襄垣县志(乾隆版与民国版)载:张良,按史记及西汉书称良,韩国人,查一统志,良生城甫,城甫及襄垣也。法显(约 3374

11、20 年),东晋著名高僧、旅行家、翻译家。本姓龚,系现上马乡龚家庄人,他是我国极端困难人到天竺取经的先驱者,早于唐玄奘取经 230 年。他曾先后游历三十余国,行程九万里,比哥伦布到达美州大陆的墨西哥早 1080 年。连楹(13541402 年),字子聪,号栋宇。系现古韩镇阳泽河人。明洪武时,官拜监察史,以专于职守、耿直忠贞著称,入国史。刘龙(14761553 年),字舜卿,号紫岩,系现下良镇肖家垛人。明嘉靖六年升为南就礼部尚书,后转为吏部书,在任期间,军需齐备,军纪严明,曾奉诏讨伐盐徒,一举平息。六、经济现状襄垣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结构协调。2005 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52.55 亿元,三次产

12、业比例为 7.2:76.4:16.4;财政收入达到 72569 万元,其中国税收入 39444 万元,地税收入 27500 万元,一般预算收入 1869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80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33 元,职工平均工资 29333 元。工业:襄垣工业以煤焦、化工、建材为主,轻重工业之比为 10:90,呈倚重之势,煤焦经济占到工业基础经济总量的 80%左右,居主导地位。2005 年全县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工业基础总产值 90.96 亿元,销售产值 88.67 亿元,增加值 47.59 亿元。主要工业基础产品有原煤、焦炭、洗精煤、电力、生铁、

13、化肥、电石等,其中煤炭产量达到 2748.16 万吨,焦炭产量达到 118.59 万吨。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大力发挥资源优势,使以襄垣煤矿为代表的不少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为发展襄垣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襄垣是山西省 28 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每年上交国家粮食占到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类和麻类。2005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 150023 吨,其中夏 18468 吨,秋粮 131555 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9432 万元,实现增加值 37747 万元;畜牧业品种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及家禽。200

14、5 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 51884 头,猪存栏头数为 82107 头,羊存栏只数为 130873 只。肉类总产量 12035 吨,禽蛋产量 5665 吨,奶类总产量 1905 吨。近年来,襄垣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上,新开发了以农产品为原料,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黄土蛋”、“红土米”、“糯玉米”、“手工挂面”、“仙堂山面粉”、“襄王牌陈醋”等特产品,醇香可口,享誉上党;畜牧业上,特种养殖方兴未艾,前景可观。贸易、金融:襄垣商贸经营网点密布,市场繁荣。2005 年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46 亿元,完成增加值 16305 万元;金融机构齐备,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业务。2005 年末,全

15、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达 50.89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33.72 亿元。土地资源优势 全县有耕地 59 万亩、宜林荒山 80 万亩,农民人均三亩田、四亩山。矿产资源优势 境内有煤、铁、铝、锰等矿产 30 余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 75.8 亿吨,可开采 22 亿吨。2010 年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共保留煤矿 17 座,其中百万吨以上矿井 6 座,核定产能 1750 多万吨。水资源优势 全县有 10 多条支流、数百条小溪、14 座大中小型水库,其中宝峰湖总库容 1.45 亿立方,兴利库容 3100 万方,是山西省六大水库之一。省水利厅批复农业用水指标 2400 万方。工业用水指标 1928 万方。交通优势 太焦铁路、太长高速公路、国道 208 线、省道榆长线以及即将建设的霍黎高速穿境而过。距山西长治机场 45 公里,太原机场 160 公里。襄垣已规划入长治市“1+6”城市群,正在建设的襄垣到长治一级路通车以后,车程仅 30 分钟,与长治享有同城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