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土方计算.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581291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计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土方计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土方计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土方计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土方计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方工程分两类,一是建筑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或称一次土方工程量;一是建筑、构筑物基础、道路、管线工程余方工程量,也称二次土方工程量。土方量的计算工作,就其要求精度不同,可分为估算和计算二种。估算一般用于规划阶段,而施工设计时,土方量则必须精确计算。计算土方量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体积公式估算法、断面法、等高面法、方格网法。体积公式估算法体积公式估算法,就是利用求体积的公式计算土方量。在建园过程中,把所设计的地形近似地假定为锥体、棱台等几何形体,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进行体积计算。这种方法简易便捷,但精度不够,一般多用于估算。各种近似于几何行状的土方计算公式如下所列。

2、圆锥体 V=1/3rh圆台体 V=1/3h(r1+r2+r1+r2)球缺体 V=h/6(h2+3r)棱锥体 V=1/3 V=1/3sh棱台体 V=1/3h(s1+s2+ s1 s2-2)式中 V-土方体积(m3)r-土体半径(m)s-土体底面积(m2)h-土体高度(m)r1-圆台上底半径(m)r2-圆台下底半径(m)断面计算法断面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多用于园林地形横纵坡度有规律变化的地段。当采用高程流水箭头法进行竖向设计时,用断面法计算土方量比较方便。但是这种方法的计算精度也不很高。采用断面法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方法和步骤如下:绘制断面图根据地形变化和竖向规划的情况,在向布置图上先绘出

3、横断面线,绘制方式见图 4-24。断面的位置应设在自然地形变化较大的部位;而断面图的走向,则一般垂直于地形等高线为宜。所取断面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地形变化情况和对计算结果准确程度的要求。地形复杂,要求计算精度较高时,应多设断面,断面的间距可为 1030m;地形变化小且变化均匀,要求进做初步估算时,断面可以小些,取断面的间距可为 40100m。断面间距可以是均匀相等的,也可在有特征的地段增加或减小一些断面。作断面图依据各断面的自然标高和设计标高,在坐标纸上,按一定比例作出如图 4-24 所示的 A-A、B-B、C-C等各处的断面形式。作图所用的比例视计算精度要求而异。一般在水平方向采用 1:500

4、-1:2000;垂直方向采用 1:200-1:100;最常采用的比例时水平方向 1:500,垂直方向 1:200。计算各断面挖填面积每一平面的挖、填面积,都可从坐标纸上直接求得。也可以根据断面上的几何图形,按一般常用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断面之间土方量计算相邻两断面之间的填方量和挖方量,等于两断面的填方面积或挖方面积的平均值乘以两者之间的距离,计算可用公式 V=1/2(F1+F2)L式中 V-相邻两断面间的挖、填方量(m3)F1-断面 1 的挖、填方面积(m2)F2-断面 2 的挖、填方面积(m2)L-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m)计算过程中,最好采用列表汇总的方法把计算结果随时记载下来,以免遗漏

5、和重复,也便于检查、校核和汇总。计算汇总表的格式如表 4-5。表 4-5 断面法土方计算表平均面积(m2)土方体积(m3)断面编号填方面积(m2)挖方面积(m2)断面间距填方 挖方 填方 挖方合计等高线计算法在等高线处取断面的土方量计算方法,就是等高面法。园林中多有自然山水式地形,地面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但采用等高面法来计算土方量,还是要方便一些。等高线是将地面上标高相同的点相连接而成的直线和曲线,它是假想的线,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是天然地形与一组有高程的水平面相交后,投影在平面图上绘出的迹线,是地形轮廓的反映。等高线具有线上各点标高相同,线不相交,总是闭合等特点。因此,利用等高线闭合形式的等

6、高面作为土方计算断面,是比较方便也有一定精度的。等高面法是在等高线处沿水平方向取断面(图 4-25) ,上下两层水平断面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值。等高面法与断面法基本相似,是由上底断面面积与下底断面面积的平均值乘以等高距,求得两层断面之间的土方量。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V=(S1+S2)/2*h+(S2+S3)/2*h+(Sn-1+Sn)/2+Sn/3*h=(S1+Sn)/2* S2+S3+ S4+Sn-1+Sn/3*h式中 V-土方体积(m3)S-各层断面面积(m2)h-等高距(m)采用等高面法进行计算时,一般的步骤如下:先确定一个计算填方和挖方的交界面-基准面:基准面标高是取设计地面挖掘

7、线范围内的原地形标高的平均值。求设计地面原地形高于基准面的土方量:先逐一求出原地形基准面以上各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因在自然地形上各等高面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所以其面积就可用方格计算纸或求积仪求取。将计算得出的各等高面面积代入公式,就可分别得出基准面以上各层等高面之间的土方量,再将各层土方量累计;即可得出准基面以上的合计土方量。计算挖掘范围内低于地形基准面的土方量:按照上述方式,分层计算基准面以下各等高面面积。并仍用公式分别计算各层的土方量,得出的结果再累计为挖掘范围内基准面以下的合计土方量。求挖方总量:以上两步所得出的挖掘线范围内基准面以上土方量与基准面以下土方量之和,即挖方工程的总土方量。计算

8、填方量:如果是以规则形状的土坑作填方区,则可按相应的体积计算公式算出填方的容积,此容积的数值即是填方量。如果是以不规则的自然土坑作填方区,或是推土成山,或是将自然形的平地平均填高,则仍以公式(4-8)分层计算土方量后,再累计为填方工程的总土方量。方格网计算法土方工程量方格网计算法将竖向设计图分成 20X20m 或 40X40m 的方格网(局部地形复杂多变时,可以加密到 10X10m) 。方格网最好与测量坐标网或施工坐标网重合设置。在每个方格网交点的右下角标出该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右上角标示该点的设计标高,左上角标示施工标高(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 ,填方为(+)号,挖方为(-)号(见方格

9、网土方计算图。)在方格网计算图上计算出并绘制零界点、零界线(不填不挖的点和界线) 。零界点的计算可用公式或查图表。求零界点公式:x=h1/(h1+h2)*aa-方格网边长h-方格网交点的施工标高(用绝对值)(4)用公式或查计算图表(表 4-6)计算土方工程量,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最好运用电子计算机,可节省大量人力,并使计算速度和精度大大提高。(5)方格网土方计算图示例。(6)由土方计算所得之填、挖方量,均须乘以土的可松系数,才得到实际的填、挖方工程量。这是因为土经过挖掘,孔隙增大,体积增加,即使挖方用作回填土,夯实后仍不能回复到原来体积。此时其体积与原土体积之比称之为松土系数(表 4-10)

10、。表 4-10 土的松土系数表土质类别 松土系数K1 K2砂土、亚砂土 1.081.17 1.011.03种植土、淤泥、淤泥质土 1.201.30 1.031.04亚粘土、潮湿黄土、砂石混碎石、亚砂石混碎石、素填土1.141.28 1.021.05老粘土、重亚粘土、砾石土、干黄土、黄土混碎石、亚粘土混碎石、压实素填土1.241.30 1.041.07重粘、粘土混碎石、卵石土、密实黄土、砂岩1.261.32 1.061.09软泥岩 1.331.37 1.111.15软质岩石、次硬质岩石(爆破法开挖之石方) 1.301.45 1.101.20硬质岩石 1.451.50 1.201.30注:K1 为

11、最初松土系数,用来计算挖方工程量及装运车辆数用。K2 为最后松土系数,用于计算填方时需要的挖方工程量土方工程量方格网近似计算法将竖向设计图分成 25X25m 或 50X50m 的方格网,在每一个方格网的交点标出施工标高,填方为(+) ,挖方为(-) 。近似画出填、挖方的分界线(连接方格网中某些对角线近似代替)按每个交点的施工标高与几个方格的施工有关,将各交点分别编上h0.5, h1, h1.5, h2, h2.5, h3, h3.5, h4。其中 h0.5 表示该点施工标高与两个方格施工有关,依此类推。用近似土方计算公式分别进行填方量和挖方量的计算所得值仍应乘以松土系数。近似土方计算公式台地及

12、边坡土方量的计算场地设计成台地时,可按台地逐个计算土方量。台地之间如用边坡连接,边坡的土方计算公式和图 4-27 如下:余方工程量估算一般多层民用建筑,无地下室的,基础余方可按每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 0.10.3m3 估算;有地下室的余方可按地下室体积 1.52.5 倍估算。道路路槽的余方按道路面积乘以路面结构层厚度估算。路面结构层厚度一般为 2050cm。管线工程的余方可按路槽余方量的 0.10.2 倍估算。当有地沟时,按其 0.20.4 倍估算。土方平衡竖向涉及地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设计的挖方工程量和填方工程量基本平衡。土石方平衡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已经求出的挖方总量和填方总量相互比较,若

13、二者数值接近,则可认为达到了土方平衡的要求。若二者差距太大,则是土方不平衡,就应当调整设计地形,将地面再垫高些或再挖深些,一直达到土方平衡要求为止。在进行土石方平衡时,除了考虑地面施工的土石方量以外,还要考虑各种园林设施如园路、管线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各种地下构筑物、地下建筑物及有关设备的基础工程开挖的土石方量等。由于在初步土石方平衡时还不可能取得其他工程有关土石方的较准确的资料,所以,其他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可采取估算的方法取得。例如:园林建筑物的地下工程挖方量可用每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估算;园路、场地的土石方量可根据路堑、路堤、放坡等具体情况来估算等。在初步平衡土石方时,管线工程的土石方量可以暂

14、时不考虑。园林中全部土石方量的平衡,可以采取列表的方式进行。表格的格式见表 4-11。表 4-11 土石方平衡表序号 土石方工程名称 单位 填方量 挖方量1 挖湖、挖水池及沟渠 m 32 堆土山 m 33 建筑物、构筑物基础 m 34 园路、园景广场 m 35 合计土壤松散系数增减量总计土方施工土方工程概况园林用地设计地形的实现必然要依靠土方施工来完成。任何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广场等工程的修建,都要在地面作一定的基础,挖掘基坑、路槽等,这些工程都是从土方施工开始的。在园林中地形的利用、改造或创造,如挖湖堆山,平整场地都要依靠动土方来完成。土方工程量,一般来说在园林建设中是一项大工程,而且在建

15、园中它又是先行的项目。它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程,所以它和整个建设工程的进度关系密切。土方工程的投资和工程量一般都很大, ,有的大工程施工期很长。如上海植物园,由于地势过低,需要普遍垫高,挖湖堆山,动土量近百万方,施工期从 19741980 年断断续续前后达 67 年之久。由此可见土方工程在城市建设和园林建设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使工程能多快好省地完成,必须做好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安排。土方工程的种类及其施工要求土方工程根据其使用期限和施工要求,可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但是不论是永久性还是临时性的土方工程,都要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密实度,使工程质量和艺术造型都符合原设计的要求

16、。同时在施工中还要遵守有关的技术规范和原设计的各项要求,以保证工程的稳定和持久。土壤的工程性质及工程分类土壤的工程性质对土方工程的稳定性、施工方法、工程量及工程投资有很大关系,也涉及到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安排。因此,对土壤的这些性质要进行研究并掌握它,以下是土壤的几种主要的工程性质:土壤的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单位为 kg/ m 3,土壤容重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易程度,容重越大挖掘越难,在土方施工中把土壤分为松土、半坚土、坚土等类, ,所以施工中施工技术和定额应根据具体的土壤类别来制定。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安息角)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

17、夹角(图 4-28) ,就是土壤的自然倾斜角,以 表示。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使工程稳定,其边坡坡度数值应参考相应土壤的自然倾斜角的数值,土壤自然倾斜角还受到其含水量的影响,见表 4-12。表 4-12 土壤的自然倾斜角(单位:度)土壤的含水量土壤名称干的 潮的 湿的土壤颗粒尺寸(mm)砾石卵石粗砂中砂细砂粘土壤土腐殖土40353028254550404045323530354035352527252015302522020200120.510.050.50.0010.005土方工程不论是挖方还是填方都要求有稳定的边坡。进行土方工程的设计或施工时,应该结合工程本身的要求(如:填方或挖方,永久性或临

18、时性)以及当地的具体条件(如:土壤的种类及分层情况压力情况)使挖方或填方的坡度合乎技术规范的要求,如情况在规范之外,必须进行实地测试来决定。土方工程的边坡坡度以其高和水平距之比表示如图 4-29.则:边坡坡度=h/L=tan工程界习惯以 1:M 表示,M 是坡度系数。1:M=1:L/ h,所以,坡度系数是边坡坡度的倒数,如:边坡坡度1:3 的边坡,也可叫做坡度系数 M=3 的边坡。在高填或深挖时,应考虑土壤各层分布的土壤性质以及同一土层中土壤所受压力的变化, 根据其压力变化采取相应的边坡坡度,例如填筑座高 12m 的山(土壤质地相同) ,因考虑到各层土壤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可按其高度分层确定边坡

19、坡度见图 4-30,由此可见挖方或填方的坡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土方工程的质量与数量。从而也影响到工程投资。关于边坡坡度的规定见下列各表。表 4-13 永久性土工结构物挖方的边坡坡度项次 挖方性质 边坡坡度1 在天然湿度,层理均匀,不易膨胀的粘土, ,砂质粘土,粘质砂土和砂类土内挖方深度3m1:1.252 土质同上,挖深 312 m 1:1.53 在碎石土和泥炭土内挖方,深度为 12 m 及 12 m 以下,根据土的性质,层理特性和边坡高度确定。1:1.51:0.54 在风化岩石内挖方,根据岩石性质,风化程度,层理特性和挖方深度确定1:1.51:0.25 在轻微风化岩石内的挖方,岩石无裂缝且无

20、倾向挖方坡角的岩层1:0.16 在未风化的完整岩石内挖方 直立的表 4-14 深度在 5 m 之内的基坑基槽和管沟边坡的最大坡度(不加支撑)边坡坡度机械施工项次 土类名称 人工挖土并将土于坑、槽或沟的上边在坑、槽或沟底挖土在坑、槽或沟的上边挖土1 砂土 1:0.75 1:0.67 1:12 粘质砂土 1:0.67 1:0.5 1:0.753 砂质粘土 1:0.5 1:0.33 1:0.754 粘土 1:0.33 1:0.25 1:0.675 含砾石卵石土1:0.67 1:0.5 1:0.756 泥灰岩白垩土1:0.33 1:0.25 1:0.677 干黄土 1:0.25 1:0.1 1:0.3

21、3表 4-15 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项次 土的种类 填方高度(m)边坡坡度123456粘土、粉土砂质粘土、泥灰岩土粘质砂土、细砂中砂和粗砂砾石和碎石块易风化的岩石66768101012121:1.51:1.51:1.51:1.51:1.51:1.5表 4-16 临时性填方的边坡坡度项次 土的种类 填方高度(m)边坡坡度1234砂石土和粗砂土天然湿度的粘土、砂质粘土和砂土大石块128651:1.251:1.251:0.751:0.55 大石块(平整的)黄土3 1:1.5土壤含水量。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土壤含水量在 5%以内称干土,在 30%以内称潮土,大于 30%称

22、湿土。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对土方施工的难易也有直接的影响,土壤含水量过小,土质过于坚实,不易挖掘;含水量过大,土壤易泥泞,也不利于施工,无论用人力或机械施工,工效均降低。以粘土为例,含水量在 30%以内最易挖掘,若含水量过大时,则其本身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丧失其稳定性,此时无论是填方或挖方其坡度都显著下降,因此含水量过大的土壤不宜做回填只用。土壤的相对密实度。它是用来表示土壤在填筑后的密实程度的,可用下列公式表达: D=(1-2)/(1-3)式中 D-土壤的相对密实度1-填土在最松散状况下的孔隙比;2-经碾压或夯实后的土壤孔隙比;3-最密实情况下土壤孔隙比。(注:孔隙比是指土壤孔隙的体积与固体颗

23、粒体积的比值)表 4-17 土壤的工程分类级别编号名 称 天然含水量状态下土壤的平使用30mm 钻头钻入 1m开挖方法、工具均容量(kg/m3)所需时间 123砂植物性土壤壤土150012001600用铁锹挖掘 1234黄土类粘土15mm 以内的中小砾石砂质粘土混有碎石与卵石的腐殖土1600170016501750用锹和略用丁字镐翻松 123稀软粘土1540mm 的碎石及卵石干黄土180017501800用锹和镐局部采用橇棍开挖 123重质粘土含有 50kg 以下块石的粘土,块石所占体积10%含有 10kg 以下块石的粗卵石195020001950用锹、镐、橇棍局部采用凿子和铁锤开挖 12密实

24、黄土软泥灰岩18001900由人工用撬棍、镐34各种不坚实的页岩石膏20002200或用爆破方法开挖在填方工程中土壤的相对密实度是检查土壤施工中密实程度的标准,为了使土壤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可以采用人力夯或机械夯实。一般采用机械压实,其密实度可达 95%,人力夯实在 87%左右。大面积填方如堆山等,通常不加夯压,而是借土壤的自重慢慢沉落,久而久之也可达到一定的密实度。土壤的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体积增加的性质。这一性质以土方工程的挖土和填土量的计算及运输等都有很大关系。土壤的可松性可用下列式子表示:最初可松性系数 Kp=开挖后土壤的松散体积 V2/开挖前土壤

25、的自然体积 V1最初可松性系数 Kp=运至填方区夯实后土壤的体积 V3/开挖前土壤的自然体积 V1最初体积增加百分比=(V2- V1)/ V1 *100%=(Kp-1)*100%最后体积增加百分比=(V3- V1)/ V1 *100%=(Kp-1)*100%各种土壤体积增加的百分比及其可松性系数见表 4-18表 4-18 各级土壤的可松性体积增加百分比 可松性系数土壤的级别最初 最后 Kp Kp(植物性土壤除外) 817 12.5 1.081.17 1.011.025(植物性土壤、泥炭、黑土)(泥灰岩蛋白石除外)(泥灰岩蛋白石) 2030142824302632333730454550341.

26、5547691115102020301.201.301.141.301.241.301.261.321.331.371.301.451.451.501.031.041.0151.051.041.071.061.091.111.151.101.201.201.30土石方施工准备土石方工程施工包括挖、运、填、压四方面内容。其施工方法可有人力施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施工等。施工方式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现状、工程量和当地的施工条件决定。在规模大、土方较集中的工程中,应采用机械化施工;但对工程量小施工点分散的工程,或因受场地限制等不便用机械化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工施工或半机械化施工。施工计划与安排在土石方开始

27、前,首先要对照园林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和地形图,在施工现场一面踏勘,一面核实自然地形现状,了解具体的土石方工程量、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施工的有利因素和现状地形能够继续利用等多方面的情况,尽可能掌握全面的现状资料,以便为施工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奠定基础。掌握了详实的现状情况以后,可按照园林总平面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土石方工程的施工计划。要根据甲方要求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符合本工程要求及特点的各项施工方案和措施。对土方施工的分期工程量、施工条件、施工人员、施工机具、施工时间安排、施工进度、施工总平面布置、临时施工设施搭建等等,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力求使开工后施

28、工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由于土石方工程在园林工程中一般是影响全局的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因此它的施工计划或施工组织可以直接按照园林的总平面施工进行组织和实施。土石方调配在做土石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安排时,还要确定土石方量的相互调配关系。竖向设计所定的填方区,其需要填入的土方从什么地点取土?取多少土?挖湖挖出的土方,运到哪些地点堆填?运多少到各个填方点?这些问题都要在施工开始前切实解决,也就是说,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土石方调配计划。土石方调配的一个原则是:就近挖方,就近填方使土石方的转运距离最短。因此,在实际进行土石方调配时,一个地点挖起的土,优先调动到与其距离最近的填方区;近处填满后,余下的土方

29、才向稍远的填方区转运。为了清楚地表示土石方调配情况,可以根据竖向设计图绘制一张土石方调配图,在施工中指导土石方的堆填工作。图 4-31 就是这种土石方调配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挖、填方区之间,土石方调配方向、调配数量和转运距离。施工及现场准备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做一些准备工作,进行现场的清理,以便于后续的施工工作正常开展。有一些土石方施工工地可能残留了少量待拆除的建筑物或地下构筑物,在施工前要拆除掉。拆除时,应根据其结构特点,并遵循现行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操作时可以用镐、铁锤,也可用推土机、挖土机等设备。施工现场残留有一些影响施工并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砍伐的树木,要

30、进行伐除工作。凡土方开挖深度不大于 50cm,或填方高度较小的土方施工,其施工现场及排水沟中的树木,都必须连根拔除。清理树苋除用人工挖掘外,直径在 50cm 以上的大树蔸还可用推土机铲除或用爆破法清除。大树一般不允许伐除,如遇到大树古树很有保留价值时,要提请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对设计进行修改,以便将大树保留下来。因此,大树的伐除要慎而又慎,凡能保留的要尽量设法保留。如果施工现场内的地面、地下或水下发现有管线通过,或有其他异常物体如地下文物、地下矿物或地下不明物时,应事先请有关部门协同查清。未查清前,不可动工,以免发生危险或造成严重损失。准备好施工工具和必要的施工消耗材料,做好调用工程机械、运土车

31、辆的台班计划,落实机械设备的进场时间。按照施工计划,组织好足够的劳动力和施工技术人员,落实施工管理责任。做好一切进场施工的准备。土方施工作业土方的挖掘人力施工施工工具主要是:锹、镐、钢钎等,人力施工不但要组织好劳动力,而且要注意安全和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一般平均每人应有 46m2。开挖土方附近不得有重物及易塌落物。在挖土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土质情况,要有合理的边坡。必须垂直下挖者,松软土不得超过 0.7m,中等密度者不超过 1.25m,坚硬土不超过 2m,如图 4-32。挖方工人不得在土壁下向里挖土,以防坍塌。在坡上或坡顶施工者,要注意坡下情况,不得向坡下滚落重物。施工过程中

32、注意保护基桩、龙门板或标高桩。机械施工主要施工机械有:推土机、挖土机等。在园林施工中推土机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在挖掘水体时,以推土机推挖,将土推至水体四周,再行运走或堆置地形。最后岸坡用人工修整。用推土机挖湖堆山效率较高,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推土机手应识图或了解施工对象的情况,在动工之前应向推土机手介绍拟施工地段的地形情况及设计地形的特点,最好结合模型,使之一目了然。另外施工前还要了解实地定点放线情况,如桩位、施工标高等。这样施工起来司机心中有数,推土铲就象他手中的雕刻刀,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按照设计意图去塑造地形。这一点对提高施工效率有很大关系,这一步工作做得好,在修饰山体(或水体)时便可省

33、去许多劳力物力。注意保护表土。在挖湖堆山时,先用推土机将施工地段的表层熟土(耕作层)推到施工场地外围,待地形整理停当,再把表土铺回来,这样做比较麻烦费工,但对公园的植物生长却有很大好处。有条件之处应该这样做。桩点和施工放线要明显,推土机施工进进退退,其活动范围较大,施工地面高低不平,加上进车或退车时司机视线存在死角,所以桩木和施工放线很容易受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高桩木的高度,桩木上可做醒目标志(如挂小彩旗或桩木上涂明亮的颜色) ,以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经常到现场,随时随地地用测量仪器检查桩点和放线情况,掌握全局,以免挖错(或堆错)位置。(二)土方运输一般竖向设计都力

34、求土方就地平衡,以减少土方的搬运量。土方运输是较艰巨的劳动,人工运土一般都是短途的小搬运。车运人挑,在有些局部或小型施工中还经常采用。运输距离较长的,最好使用机械或半机械化运输。不论是车运人挑,运输路线的组织很重要,卸土地点要明确,施工人员随时指点,避免混乱和窝工。如果使用外来土垫地堆山,必然会给下一步施工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小搬运,从而浪费了人力物力。(三)土方的填筑填土应该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土壤的质量要依据填方的用途和要求加以选择,在绿化地段土壤应满足种植植物的要求,而作为建筑用地则以要求将来地基的稳定为原则。利用外来土垫地堆山,对土质应该验定放行,劣土及受污染土壤,不应放入园内以免将来影响

35、植物的生长和妨害游人健康。大面积填方应该分层填筑,一般每层 2050cm,有条件的应层层压实。在斜坡上填土,为防止新填土方滑落,应先把土坡挖成台阶状,然后再填方(图 4-31A) ,这样可保证新填土方的稳定。辇土或挑土堆山,土方的运输路线和下卸,应以设计的山头为中心结合来土方向进行安排。一般以环形线为宜,车辆或人挑满载上山,土卸在路两侧,空载的车(人)沿路线继续前行下山,车(人)不走回头路不交叉穿行(图 4-32B) ,所以不会顶流拥挤。随着卸土,山势逐渐升高,运土路线也随之升高,这样即组织了人流,又使土山分层上升,部分土方边卸边压实,这不仅有利于山体的稳定,山体表面也较自然。如果土源有几个来

36、向,运土路线可根据设计地形特点安排几个小环路(图 4-32B) ,小环路以人流车辆不相互干扰为原则。土方的压实人力夯压可用夯、硪、碾等工具;机械碾压可用碾压机或用拖拉机带动的铁碾。小型的夯压机械有内燃夯、蛙式夯等。为了保证土壤的压实质量,土壤应该具有最佳含水率(表 4-19)表 4-19 各种土壤最佳含水率土壤名称 最佳含水率 土壤名称 最佳含水率粗砂细砂和粘质砂土砂质粘土810%1015%622%粘土质砂质粘土和粘土重粘土2030%3035%如土壤过分干燥,需先洒水湿润后再压实。在压实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压实工作必须分层进行。压实工作要注意均匀。压实松土时夯压工具应先轻后重。压实工作应自边

37、缘开始逐渐向中间收拢。否则边缘土方外挤易引起坍落。土方工程施工面较宽,工程量大,施工组织工作很重要,大规模的工程应根据施工力量和条件决定,工程可全面铺开也可以分区分期进行。施工现场要有人指挥调度,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以确保工程按期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修坡工程的施工场地准备对修坡工程而言,场地准备涉及四个方面:计划保留的现有植被和结构的保护、表层土的移走和储存、侵蚀和沉积控制以及清除和拆除。植物的保护对于计划保留的树,应尽可能地避免在滴水线之内的任何干扰。这不仅是指开挖和回填,而且也指材料的存放和设备的移动,因为这将引起树和灌木根区压缩的增加以及透气性的减少。表层土的移走应该对场地进行勘察,以

38、确定表层土的数量和质量是否适合存放。表层土应仅仅在施工区域被剥去,若适合的话,可以在场地上堆积起来以备使用。如果表层土要堆放很长一段时间,应该种上一年生的草以减少侵蚀损失。侵蚀和沉积控制恰当地把雨水从受干扰区域引出,维持表面稳定性,过滤、收集沉积物等。这些措施必须符合调整的需要和规范。清除和拆除如果建筑物、道路或别的结构影响拟定的开发项目,必须在施工开始前移走。对于有干扰的树和灌木以及任何可能在场地发现的杂物应同样处理。对一个要开挖的场地来说,准备的最后一步是布置坡度如图 4-33 标桩。坡度标桩表明了要完成拟定地基所需的开挖和回填量。大开挖在大规模或初步的土方平整阶段,主要进行土方挖掘和成型

39、工作。大开挖的范围取决于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大开挖包括基本地形和基角的修整以及所有结构的基础开挖(见图 4-33) 。回填和精整在初步坡度已经完成,结构已经建造好后,就要进行精整工作,这包括回填建筑物开挖的部分,如挡土墙和建筑基础,回填公共水管、污水管等的地沟。所有的回填材料必须正确压实,最大程度上减少将来的沉降问题,同时必须在不损坏公共设施和结构的方式下进行。最后一步是要确保土的形状和表面正确的成型,以及地基达到正确的标高。表面平整为完成这项工程,必须铺设表面平整材料,通常是首先铺坚硬的表面(如铺面) ,然后再铺表面土。因为表面土和铺面代表竣工材料,这些材料最后的坡度必须和修坡平面图上所示的拟建竣工坡度(等高线和点高程)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