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产性粉尘定义和分类.docx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581233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性粉尘定义和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产性粉尘定义和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产性粉尘定义和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产性粉尘定义和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生产性粉尘的定义、形成和分类一、生产性粉尘的定义 生产性粉尘专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人类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可产生大量的粉尘,自然界的分化腐蚀随着气体的流动也会产生粉尘。生产性粉尘专指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它是污染生产环境、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危害因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会导致尘肺。生产性粉尘的治理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其一是由于许多生产性粉尘具有生物毒性作用,吸入后给接触者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其二是由于粉尘的广泛存在,受危害的人数相当庞大。其三是由于粉尘从呼吸道侵入人体,较其他侵入途径更难控制。而且生产性粉尘的弥散还是造成公共大气环境污

2、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粉尘的形成在各种不同生产场所,可以接触到不同性质的粉尘。如在采矿、开山采石、建筑施工、铸造、耐火材料及陶瓷等行业,主要接触的粉尘是石英的混合粉尘;石棉开采、加工制造石棉制品时接触的是石棉或含石棉的混合粉尘;焊接、金属加工、冶炼时接触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农业、粮食加工、制糖工业、动物管理及纺织工业等,接触植物或动物性有机粉尘为主。生产性粉尘产生源甚广,几乎所有矿山和厂矿在生产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如采矿和隧道的打钻、爆破、搬运等,矿石的破碎、磨粉、包装等;机械工业的铸造、翻砂、清砂等;以及玻璃、耐火材料等工业,均可接触大量粉尘、煤尘;而从事皮志、棉毛、烟茶等加工行业和塑料制

3、品行业的人,可接触相应的有机性粉尘。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有:(1)固体物料经机械性撞击、研磨、碾轧而形成,经气流扬散而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物质加热时生产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形成的烟尘。(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三、粉尘的分类 (一)按粉尘的成分分类1无机粉尘 (1)硅尘:是指含有相当量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如金属矿开采、岩石开采、隧道挖掘、煤矿掘井中产生的粉尘。硅尘是生物活性最强、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粉尘。 (2)硅酸盐尘:石棉、滑石、云母、高岭土、水泥粉尘均属此类,其中以石棉粉尘最重要。此类粉尘除含有二氧化硅外,还含有镁、铁、钙、铝等化学元素。(3)含碳粉尘:煤尘、

4、炭黑、石墨、活性炭等粉尘,其中以煤尘接触人数最多。(4)金属粉尘:金属冶炼、电焊时产生的烟雾,如铁、硅、铅、锌、铍、铜等金属及其氧化物粉尘。 (5)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玻璃及玻璃纤维、人造矿物棉(矿渣棉、岩棉、玻璃棉)等。 2有机粉尘 有机粉尘主要是农业生产、有机化学工业、医药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其多为动植物的蛋白及有机化学物,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引起机体过敏性疾病,如职业性哮喘、过敏性肺泡炎等。单纯的有机粉尘一般不会引起尘肺。有机粉尘包括以下 3 类。 (1)植物粉尘:如棉、麻、烟草、甘蔗、谷物、茶、木材等粉尘。(2)动物粉尘:如毛发、角质、皮革、骨粉等粉尘。(3)人工有机粉尘:

5、如炸药、有机染料、塑料等粉尘。3混合性粉尘 指上面各种粉尘,同时有两种或多种混合在一起,这种粉尘在生产中十分常见。如煤矿开采时,有岩石粉尘和煤的粉尘;金属制品加工研磨时,有金属和磨料粉尘;电焊时,有铁和硅酸盐,以及锰、铬、镍等其他金属粉尘;棉纺厂原料准备工序往往有棉尘和土壤等混合粉尘,棉麻和人造纤维混纺时也能产生两者混合的粉尘。(二)按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类 (1)硅尘(矽尘):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 10%以上的粉尘。(2)非硅尘: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 10%以下的粉尘。(三)按职业卫生观点分类 (1)总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各种粒径的粉尘总和,以前称为全尘。更确切的定义是指在正常呼吸

6、过程中通过鼻或嘴可吸入的粉尘。 (2)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被吸入呼吸系统的粉尘,其中的少部分进入到肺泡区,这部分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其余大部分粉尘由于鼻、咽、气管、细支气管的拦截、阻留作用不能进入到肺泡区,这些不能进入肺泡区的粉尘称为非呼吸性粉尘。 (四)按粉尘粒径大小分类 (1)可见粉尘:尘粒直径大于 10 微米,肉眼能够看到。(2)显微粉尘:尘粒直径在 0.2510 微米之间,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识别。 (3)超显微粉尘:尘粒直径小于 0.25 微米,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识别。 (五)按粉尘产生的来源分类 (1)原生粉尘:在矿物开采之前因地质作用和地质变化等原因而产生的粉尘。 (2)次生粉尘:在采掘、装载、转运、加工等生产过程中,因煤岩破碎产生的粉尘。 (六)按粉尘存在状态分类 (1)悬浮粉尘: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 (2)沉积粉尘:尘粒在其自重作用下,从空气沉降下来堆积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的粉尘。(七)按粉尘有无爆炸性分类 (1)有爆炸性粉尘:经过粉尘爆炸性鉴定,确定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在一定浓度和引爆热源的条件下,本身发生爆炸和传播爆炸的粉尘。(2)无爆炸性粉尘:经过粉尘爆炸性鉴定,确定不能发生爆炸和传播爆炸的粉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