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讨论驾驶员主要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原因众所周知,影响道路的交通安全因素很多,包括道路、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因素、驾驶技能等等。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因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而交通行为的心理因素又是直接支配和影响 驾驶员交通安全行为的直接因素。因为在人与车之间,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是能动的,处于支配地位。一个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其心理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判断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得当、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行车。所以,人的心理因素直接支配着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系统。分析驾驶员的心理因素和季节因素,找
2、出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观原因,对于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驾驶员的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主要 表现 纵观庞大的驾驶员群体,存在的不安全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所谓心理。通常表现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觉得无所谓,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熟视无睹。这样的心态在国家权力机关的公用车辆驾驶员、私企领导的驾驶员体现得较多。他们虽然有充分的学习交通安全法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由于主观努力不够或单位缺乏组织督促学习系统的交通安全知识,所以,仅有的一知半解的知识或经验,与当前的交通安全形势需要相比,还存在
3、一定的差距。这些人仅凭自己的经验和自信心,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他们往往在交通法规面前觉得无所谓,把领导和交通民警的要求当成耳旁风,把交通安全置之脑后,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疏忽大意。他们在驾车行为上表现为频频违章,由此引发一些交通事故。2、侥幸心理。这是许多违章驾驶人员存在的主要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缺乏安全意识,多数表现为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例如:机动车不允许超速行驶,但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偏不按规定执行,明知故犯,这是典型的习惯性违章。这些人在行车时,看到路面没有交警执勤,就肆意违章行车,觉得自己 的行为不会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了,
4、也可以通过托关系、走后门,会侥幸逃脱,免于被处罚。3、情绪波动较大,注意力不集中。一些驾驶员受家庭、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烦操情绪,神志不安,思想分散,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或者心情高度喜悦、兴奋,驾车与乘员聊天,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部分驾驶人员由于单调繁重的重复工作,如搬家、运油、运粮、运煤,常年奔波在野外,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倦行为,感到生活乏味,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4、技术生疏,遇险慌乱。部分驾驶人员由于驾驶技术不熟练,或者驾龄短,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正常的思维被打乱,束手无策,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酿成事故。还有一些驾驶人员偶然感到自己“莫名其妙 “地违
5、章,这其实是人体心理幻觉所致。这样的驾驶人员由于驾车技术不高,晚间驾车精神高度紧张,容易产生错觉或者幻觉,造成判断失误,酿成交通事故。5、骄傲自大,争强好胜。自己工作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工龄长、驾龄长,虽然有时也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但为了在众人面前不失面子,争强好胜,图虚荣,因而不计后果,违章行驶。 6、盲目从众,逆反心理。部分驾驶人员看见别人行车违章,自己也跟着违章,对执行交通安全规章制度存有逆反心理,安全监督人员检查时遵章而行,事后照样违章。一旦违章被查处,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觉得自己“没人“ ,甚至谩骂殴打执勤交警,造成路人围观,给执勤交警造成不良影响。 7、惰性
6、心理,对车辆缺乏保养。部分驾驶人员工作图省事,能凑合就凑合,宁愿冒点险,也不愿按操作规程去办事,即使发现车辆有毛病,也让它带病继续工作。有的营运驾驶员,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买一些附厂的配件勉强凑合,由于机件磨损严重导致破损失灵,从而酿成交通事故。8、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在行车过程中,由于天气、气温、地形、路面、时间、灯光照明等因素超出人们感觉功能的限度时,会干扰人的思维判断,导致人的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而引发交通事故。比如,冬天,由于雪天路滑,使刹车距离延长,驾驶员操作判断出现偏差失误,使机动车发生追尾刮擦等交通事故。夏季,遇到雨天,由于视线不良,路面湿滑,遇非机动车强行猛拐,易与非机动车发生刮
7、碰等交通事故。暑天气温升高,驾驶员容易产生困倦、疲劳,判断失误,引发事故;轮胎在高温路面高速行驶时,容易引起爆胎等意外情况,驾驶员因慌乱,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翻车等恶性交通事故。 二、控制人的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主要对策 (一) 、突出抓好驾驶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驾驶员队伍 对驾驶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驾驶员手里掌握的是自己、他人的生命安全以及国家、企业的财产安全,因此,要求每一位驾驶员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做到敬业爱岗,遵章行车,文明驾驶。 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培育驾驶员的道德意识、服务意识、遵章守纪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驾驶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不断提高。其
8、次,在驾驶员队伍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本地区先进人物的事迹,定期邀请劳模、标兵等做职业道德建设报告会,激发驾驶员的上进心,形成“比、学、赶、超“ 的氛围。在驾驶员队伍中继续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标兵评选活动,形成赶超先进的激励竞争机制。(二) 、根据季节面向广大驾驶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路面行驶里程长;春季多风沙,路面行驶在季节交替时状况复杂;夏季气温高、车流量大,雨季多发,施工工地多,施工车辆多;秋季运煤、运粮、运油、运草车辆多,公路交通状况复杂。面对不同季节的道路状况,驾驶员所表现出的身体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驾驶员的
9、心理因素也因季节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宣教民警要针对不同季节,对驾驶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要重点疏导驾驶员所表现出的“季节心态”。冬季气温低、冰雪路面范围大,车辆密闭程度高,车速较低,由于路滑而导致的车辆刮擦事故呈多发态势,这个季节的驾驶员驾车心理易产生急躁情绪。针对这种情况,要教育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教育驾驶员正确理解冬季冰雪路面的超速和夏季正常水泥沥青路面超速的区别,正确理解市内冰雪路面和公路冰雪路面的驾车要求,要认识到冰雪路面超员超载的危害性,逐步教育培养驾驶员冬季驾车的“心理耐性“ ,做到不急不躁,谨慎驾驶。同时,要做好风、雨、雪天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使发生交通事故的驾
10、驶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以免发生二次交通事故,或者对驾驶员造成二次伤害,比如冻伤等。春季呼伦贝尔市风沙大,气候多变,雨夹雪天气增多,路面状况千变万化。晴天升温,市内路面冰雪逐步融化,驾驶员驾车由慢变快;阴天气温下降,融化的雪水又在路面结成一层冰,由于升温路况变好,驾驶员在驾车的良好感觉驱使下,车速很难降下来,这就在结冰路段容易造成驾驶员措手不及,酿成交通事故。要求宣教民警培养驾驶员的驾车应变能力,从提高驾驶技能入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夏季,旅游旺季来临,车流量、客流量增多,道路交通压力增大,由于路况好,易产生超速驾驶违法行为。夏季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季节,机体的损耗也最大,疲倦、食欲不
11、振、睡眠不佳、消耗增大,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在夏季也最容易出现失调现象,驾驶员心情易烦躁,由此带来不安全因素。另外,夏季雨天多,为了躲雨,人们会急匆匆赶路,在车空隙中乱穿,有些行人骑着自行车打伞,由于雨伞打得过低,伞面遮挡自己的视线,很容易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交通民警在宣传工作中,要针对旅游旺季不失时机地开展宣教活动。对于客运驾驶员,要教育他们杜绝疲劳驾驶现象,坚决抵制“酒驾“ 违法驾车行为,抵制超速违法行为,自觉遵守标志标线,主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以“告别陋习,从我做起 “为主题,经常在驾驶员队伍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公路上各种运草、运粮车辆急剧增多
12、,车辆超宽、超载现象屡禁不止。拖拉机是牧区牧民的主要生产作业工具,在运输饲草时拖拉机挂车搭担跨杠,夜间上路行驶不易被发现,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由于警力不足,市内交通压力大,分布在公路上的交警相对较少,极易造成驾驶员交通法规意识的麻痹和松懈,导致公路行车严重违章行为突出。牧民驾驶员的 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呼伦贝尔市地域辽阔,自然路纵横交错,大多数牧民驾驶员在野外驾驶机动车靠自然习惯,交通安全法的普及存在盲区,所以出现了一些农用运输车或拖拉机违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针对这种现象,要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进农村“ 活动。定期驾驶宣传车,携带宣传资料,深入农村、牧区、深入牧点、田间地头,送法下乡,送安全下乡,将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到农牧民手中,将交通安全意识深深根植于广大的农牧民心中。综上所述,驾驶员的心理因素和季节因素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交通民警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细分,归纳,总结,找出其中规律性的制约交通安全的不利因素,找出解决对策。有针对性地对驾驶员实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交警乃至全社会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