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抽油机井常见问题的分析 和解决办法,抽油机井常见问题的分析 和解决办法,4.1.1抽油机常见问题 4.1.2判断分析问题的方法 4.1.3解决问题的方法,4.1.1抽油机井常见问题,表面现象 油井不出 油井产量下降 油井负荷上升(电流上升) 实质情况 泵:双漏、游漏、固漏 管:管断、管漏、管脱 杆:杆断、杆脱 摩擦负荷变化、油井含水变化,4.1.2判断分析问题的方法,利用理论排量公式(在站内根据资料判断) 利用示功图 井口憋泵 测电流 测液面,4.1.2.1利用理论排量公式,理论排量公式:V=1440(/4) D DS nQ=V 液 排量系数:单位冲程、冲次抽油泵的理论排量单位:方(吨)/米*
2、次,常见抽油泵的排量系数,有效冲程,有效冲程:下冲程时,游动凡尔打开到下死点之间的距离 图例:,静69-33的有效冲程,胜23-013的有效冲程,产出液比重,产出液比重: 公式:产出液比重=产出液含水+(1-产出液含水)油比重,理论排量在现场中的应用,判断油管漏失 判断泵漏失 判断量油资料的准确性下面几个实例,冲次的选择,选择示功图测出的次数 不要选理论的次数,实例1(油管漏失),该图是03年2月12日静69-143的实测示功图,功图反映正常,当天液量21.2吨,油量1.5吨,含水0.93;57mm,5m,4次 该井实测冲次4.16次 从图上测出有效冲程2.8米,静69-143计算,根据下面的
3、公式: V=1440(/4) D DS n=3.67 2.5 4.16=38.12(方) 液=0.93+(1-0.93) 0.85=0.99(吨/方) Q=V 液=38.12 0.99=37.7吨 该井量油产量21.2吨小于37.7吨80% 由此初步判断该井油管有可能漏失,经量油和验油管,证明油管漏失,实例2(泵轻微漏失),该图是02年11月4日静68-052的实测示功图,功图反映轻微漏失,当天液量9.4吨,油量1.4吨,含水0.85;44mm,3m,4次 该井实测冲次5.51次 从图上测出有效冲程2.0米,静68-052示功图特点,该井示功图有以下特点: 增载线长度大于减载线长度 增载线不平
4、行于减载线结论:游动凡尔漏失,静68-052计算,根据下面的公式: V=1440(/4) D DS n=2.19 2.0 5.51=24.13(方) 液=0.85+(1-0.85) 0.85=0.98(吨/方) Q=V 液=24.13 0.98=23.6吨 该井量油产量9.4吨小于23.6吨80% 由此初步判断该井泵有可能漏失,经量油和验油管,证明泵漏失,判断量油资料的准确性,如果管和泵都不漏失; 若该井量油产量/功图计算的产量,不在0。8-1.2之间 则量油有可能有问题,4.1.2.2利用示功图,理论示功图,定义:在理想状况下,只考虑驴头所承受的静载荷引起抽油杆柱及油管弹性变形,而不考虑其他
5、因素影响,所绘制的示功图叫理论示功图。,考虑惯性影响时的理论示功图,当考虑惯性载荷时,使理论示功图沿顺时针方向转了一个角度,有震动载荷的实测示功图,震动载荷逐渐减小,分析示功图注意的问题,要画出理论示功图,至少要画出最大和最小载荷线; 要结合油井的动态和静态资料; 要避免拿来个实测的示功图,盲目分析。,胜23-更12游漏,2月23日,液15.7、油8.9、含水0.43;44、4.8m/2.8次 图形特点:增载线大于减载线;增载线不平行于减载线; 若根据理论排量的方法,同样可以知道该井存在问题,静67-53游漏,2月13日,液8.9、油2.1、含水0.70;44、5m/3次 图形特点:增载线大于
6、减载线;增载线不平行于减载线; 若根据理论排量的方法,同样可以知道该井存在问题,静观7游漏,02年9月23日,液21.4、油1.9、含水0.91;44、3m/6次 图形特点:增载线大于减载线;增载线不平行于减载线; 若根据理论排量的方法,同样可以知道该井存在问题,静68-052游漏,02年11月4日,液9.4、油1.4、含水0.85;44、3m/4次 图形特点:增载线大于减载线;增载线不平行于减载线; 若根据理论排量的方法,同样可以知道该井存在问题,静71-337固漏,3月12日,液3.7、油2.0、含水0.46;38、3m/4次 图形特点:增载线小于减载线;增载线不平行于减载线; 若根据理论
7、排量的方法,同样可以知道该井存在问题,静69-161固漏,02年12月12日,液10.4、油2.5、含水0.76;44、3m/6.5次 图形特点:增载线小于减载线;增载线不平行于减载线; 若根据理论排量的方法,同样可以知道该井存在问题,静69-359固漏,02年10月11日,液2.9、油1.9、含水0.33;44、3m/4.5次 图形特点:增载线小于减载线;增载线不平行于减载线; 若根据理论排量的方法,同样可以知道该井存在问题,供液不足和气体影响,在现场分析这两种示功图时,往往混淆; 实际上,这两种功图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下:1、减载线:供液不足-减载线平行于增载线;气体影响-减载线不平行于增载
8、线。2、减载线有明显的拐点。3、刀把的宽度:供液不足-无明显变化;气体影响-逐渐增宽。,实例对比,井下负荷的增加的判断,井下负荷增加的判断,基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根据示功图,其二是:跟据电流。 由于仪器的影响,往往所测出的示功图最大载荷对比性较差;测电流更由于人为地因素,造成电流的偏差更大,更缺乏对比性。 这样井下负荷的变化幻,不宜掌握。,及时发现抽油机井下负荷的增加,可以有效避免抽油杆断脱和结蜡造成的卡泵事故。如何能及时发现抽油机井下负荷的增加,是我们抽油机生产管理中的一个课题,以前我们用示功图的最大载荷对比,电流对比等,可是同时存在着由于测试仪器误差大和人为因素,对比效果不佳,对生产指导
9、意义不大的问题。,为解决以上存在的生产难题,经过收集大量的抽油杆断脱资料,对比分析后,发现了一些规律,就是油井在抽油杆断脱前,冲程损失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反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油井的冲程损失增加,有可能造成抽油杆断脱和蜡卡事故,也就是当发现冲程损失增加时,我们要及时洗井来降低抽油机的负荷。,通过对五口抽油杆断前情况的对比,不难发现以下问题: (1)抽油杆断前冲程损失都比正常时有明显的增加(从后面的附图上可以明显看到); (2)抽油杆断前冲程损失都大于110米(从后面的对比表上可以明显看到);,理论依据,从理论上讲,油井的动载荷主要有活塞以上液柱重量、惯性载荷和摩擦载荷组成,对
10、于同一口抽油机井,在一段时期内活塞以上液柱重量、惯性载荷是相对不变的,变化的只有摩擦载荷。冲程损失的相对增加代表井下摩擦负荷的相对增加。在现场实际应用中可以这样认为,对于同一口油井,当冲程损失的相对增加时,则代表井下摩擦负荷的相对增加。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冲程损失的变化指导我们的洗井和大排量工作。,胜21-13示功图,静67-339示功图,静65-329示功图,静69-139示功图,静69-553示功图,如何选择正常时的示功图,复产排液正常的后,马上测的功图 洗井正常后,马上测的功图,管理方法的内容,(1)当油井冲程损失超过12米时,必须对油井进行洗井和大排量循环;冷抽、热线井洗井三天排液正常后测示功图,闭抽井大排量后马上测示功图;测的示功图要与洗井或大排量前的示功图对比,看冲程损失是否恢复正常。(2)当油井冲程损失在10至12米之间时,每旬测一次示功图,当发现冲程损失增加到12米以上时,马上按第一条执行。该档次的油井有自然站站长测电流,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3)当油井冲程损失低于10米时,油井按正常管理方法进行日常管理。,供液不足功图刀把的意义,对于供液不足油井的功图来讲,都有个刀把。 如右图所示 刀把的的宽度,间接反映了摩擦阻力的大小,静69-559(3月13日),静69-559(3月13日),4.1.3解决问题的方法,检泵 洗井 碰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