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古代西亚的文化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古代伊朗的文化 一、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文字 文学法律宗教科学艺术,文学神话 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苏美尔时期产生的人类最早的一部史诗;其基本内容是传说中的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战天斗地的神话故事;是研究古代西亚苏美尔时期历史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资料。 宗教多神教 自然崇拜 城市主神宗教仪式,艺术建材的局限:粘土。多级寺塔。悬苑。雕塑Aristotle 哲学的起源: 惊异闲暇自由 犹太教,二、古代伊朗的文化琐罗亚斯德教 创始人琐罗亚斯德 经典阿维斯塔(Aveste)。 该教认为:世界上有善、恶二神,它们始终处于斗争之中。崇拜阿胡拉马兹达。要人们站在善神一边,去同恶
2、神斗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阿胡拉马兹达。该教崇拜光明,崇拜火,故也称拜火教或祆教。它是一种伦理的宗教。它的教义是以下述这些观念为基础的:人有自由的意志;他们可以犯罪或不犯罪;他们在后世将按其一生的行为受到奖赏或惩罚。要求人们应该忠诚,应该互爱互助,应该亲近穷人。 影响深远:对罗马帝国时代形成的基督教有影响;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两河流域历史的难点问题两河流域地区由城邦到统一王国的发展过程。更迭演进 ? 北部(亚述)早期亚述(2500-1500BC):期间被Hammurabi打败,继而又被米坦尼王国统治。中期亚述(1400-1078BC)新亚述时期(前十世纪末-612BC)迦勒底人、米底人灭之。
3、,南部(巴比伦尼亚) 1、埃利都欧贝德文化(4300-3500BC) 2、乌鲁克文化(3500-3100BC) 3、捷姆迭特那色文化(3100-2800BC) 4、苏美尔城邦(2800-2371BC) 5、阿卡德王国(2371-2191BC)库提人灭之。 6、苏美尔人与库提人斗争,得以复兴。 7、乌尔第三王朝 (2113-2006BC)埃兰人和阿摩利人灭之。 8、其后一百余年间,伊辛、拉尔萨、巴比伦、埃什嫩那、马瑞、亚述各方分立、混战。 9、古巴比伦王朝(1894-1595BC)赫梯人灭之。 10、其后巴比伦、亚述(即南北方)陷入此消彼长时期,一直至新亚述帝国统一。其间,巴比伦又先后建立了若干
4、王朝(DYN. IV-XI),但国势日衰,并曾被亚述征服 。加喜特巴比伦王朝(15951157BC)被埃兰人所灭 伊辛第二王朝(11561025BC) 11、新巴比伦王国(迦勒底王国,626-539BC)波斯人灭之。,阿萨尔哈东(新亚述国王)冈比西斯(古波斯国王)埃及第三章 古代埃及,Herodotus herdts 希罗多德 “Egypt is a gift from the Nile.” the longest river brain twister brainteaser Why is a river very rich? Two banks. Egypt Aiguptos Greek
5、Hi-ku-ptah “普塔神灵魂的官邸” 孟菲斯,One of the ancient Egyptian names of the country, Kemet (kt), (from kem “black“), is derived from the fertile black soils deposited by the Nile floods, distinct from the deshret, or “red land“ (dt), of the desert.,埃及学的产生王朝的更迭 古代埃及的文化,参考书目古代西亚北非文明刘文鹏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
6、世界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埃及的遗产英J.R.哈里斯 著 田明 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守望和谐:古埃及文明探秘颜海英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法老的国度蒲慕洲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重点问题1、统一王国的形成。埃及最初形成的是小国寡民的诺姆,它们之间的征战、兼并使得诺姆越来越少,国家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统一的王国。2、上古埃及的历史大体上是由稳定、集权的时期和混乱、衰落的时期组成的。稳定的时期王权比较强大,州长的势力较小。混乱是由于政权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人民起义,同时又遭到外族入侵所致。3、政权和神权的相互利用和斗争。为维护其统治,政权往往借助神权,但当神权强大而威胁到政
7、权时,政权又要对神权进行打击削弱。4、古埃及文化。金字塔 太阳历。,第一节 埃及学的产生一、自然环境 位置利比亚沙漠、努比亚沙漠、阿拉伯沙漠、地中海。 交往通道西奈半岛。,地理位置的相对闭塞性与历史进程的相对连续性即非中断性。区别于两河流域。干旱的气候与特定的水源。河谷与沙漠。广袤的瀚海与绿色的丝带。人烟稀少与人口稠密。北非土著与西亚塞姆人的融合。上埃及与下埃及。尼罗河:农业与纽带。,The Nile has two major tributaries, the White Nile and Blue Nile, the latter being the source of most of t
8、he Niles water and fertile soil, but the former being the longer of the two.,The Blue Nile rises in the mountains of Ethiopia and joins the White Nile at Khartoum.,二、埃及学的诞生 “A solider who does not want to be a general is not a good solider.” Napoleon I1798年 远征埃及 学术团队 100多人搜集和记录埃及的古迹古物 1809-1813年间出版了
9、24卷本文字和12卷本图录的埃及记述罗塞达石碑1799年7月 法军上尉布夏贺 三角洲港湾城市罗塞达(Rosetta,今日称为el-Rashid, 拉希德) 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 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法国 商博良(Champollion 17901832年)1822年,罗塞达石碑(Rosetta Stone)埃及祭司为国王树立的黑色玄武石颂德碑,长3英尺9英寸,宽2英尺4英寸半,厚11英寸。 前18世纪末被侵入埃及的法国军队在罗塞达要塞偶然发现。其上用相同内容的三种文字埃及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字记载了孟斐斯祭司于公元前195年献给托勒密五世的一篇颂功文告,内容主要是
10、叙述托勒密五世自父亲托勒密四世处袭得的王位之正统性,以及托勒密五世所贡献的许多善行,例如减税、在神庙中竖立雕像等对神庙与祭司大力支持的举动。 法国学者商博良1822年破译了石碑上的埃及象形文字,自此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埃及学。,埃及象形文(又称为圣书体,代表献给神明的文字) 埃及草书(又称为埃及通俗体,是当时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 古希腊文(代表统治者的语言,这是因为当时的埃及已臣服于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之下,来自希腊的统治者要求统治领地内所有的此类文书都需要添加希腊文的译版。),曼涅托(Manetho)公元前三世纪古代埃及著名的底比斯僧侣、历史学家,其所著的埃及史把从传说中的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到埃及被亚历山大征服的三千年时间划分为三十一个王朝,是今天研究埃及历史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