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梯与通道(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 一 2005)66 台阶、坡道和栏杆 661 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 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 2 级,当高差不足 2 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 0.70m 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662 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 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 1:10;2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 15m 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缓冲空间而定;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
2、应大于 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 1:8;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 6m,坡度不宜大于 1:5;5 机动车行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 的规定;6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663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 临空高度在 24m 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1.05m,临空高度在 24m 及 24m 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 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
3、.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 0.45m 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 0.10m 高度内不宜留空;4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11m;5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 0.11m。 67 楼 梯 671 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672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
4、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 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 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673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674 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 18 级,亦不应少于 3 级。 675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 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2.20m。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 0.30m 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67,6 楼梯应
5、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677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 0.50m 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1.05m。678 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679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 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11m。6710 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表 6710 的规定。6711 供老年人、残疾人使用及其他专用服务楼梯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名词解释1 楼梯(
6、Stair)由一个或若干连续的梯段和平台的组合,用以连通不同标高的平面。2 楼梯间(Stair enclosure)用以容纳楼梯,并由墙面或竖向定位平面限制的空间。3 楼梯间开间(Stair opening)楼梯间定位轴线之间宽度的水平距离。4 楼梯梯段(Flight)两个平台之间若干连续踏步的组合。5 梯段宽度(Width of stair flight)梯段边缘或墙面之间垂直于行走方向的水平距离。6 坡度线(pitch line)楼梯梯段中各级踏步前缘的假定联线。7 坡度(Pitch)坡度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Q,或以夹角的正切表示踏步的高宽比。8 平台(Landing)连接楼地面与梯段端部的
7、水平部分。9 中间平台(Intermediate Landing)位于两层楼面之间的平台。10 平台净高(Headroom of landing)平台或中间平台最低点与楼地面的垂直距离。11 楼段净高(Headroom of flight)梯段之间垂直于水平面踏步前缘线处的净距。12 踏步(Step)踏步面和踏步踢板(或不带踢板)组成的梯级。13 踏步面(Tread)踏步的水平上表面。14 踏步踢板(Riser)与踏步面相连的垂直(或倾斜)部分。15 踏步宽度(Going)相邻两踏步前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16 踏步高度(Rise)相邻两踏步面之间的垂直距离。17 踏步前缘(Nosing)踏步前
8、面的边缘。18 矩形踏步(Rectangular step)踏步面的宽度相同其长度也相同并成矩形的踏步。19 扶手(Handrail)附在墙上或栏杆上的长条配件,也可以在梯段中单独设置。20 栏杆(Balustrade)布置在楼梯梯段和平台边缘有一定刚度和安全度的栏隔设施。21 楼梯井(Stair well)四周为梯段和平台内侧面围绕的空间。22 楼梯走线(Walking line)通过楼梯的最频繁的人流线。5.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7.4 楼梯间、楼梯和门7.5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一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
9、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非燃烧体: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非燃烧材料系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建筑中采用的金属材料和天然或人工的无机矿物材料难燃烧体: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难燃烧材料系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沥青混凝土、经过防火处理的木材、用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等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燃烧材料系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等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 1.2h 的防火门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 0.9h 的防火门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 0.6h 的防火门安全出口:消防规范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封闭楼梯间: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的楼梯间。高层工业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面积不小于 6m2,并设有防排烟设施)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