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陈默:好爸好妈是怎样炼成的.pps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78911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S 页数:52 大小:5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默:好爸好妈是怎样炼成的.pps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陈默:好爸好妈是怎样炼成的.pps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陈默:好爸好妈是怎样炼成的.pps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陈默:好爸好妈是怎样炼成的.pps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陈默:好爸好妈是怎样炼成的.pps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好爸好妈 是怎样炼成的,陈默,2,好爸好妈是教育观念正确的人 好爸好妈是真正理解孩子的人 好爸好妈是善于和孩子沟通的人,父母思考题,你想塑造你的孩子?为什么?因为他是你的?你想把他塑造成什么样?人人羡慕的社会精英?社会精英等于幸福人生?等于?不等于?什么样的人生比较幸福?,4,回答,身心健康,有不低于社会平均的收入。内心的愉悦感不仅仅来自他人的评价。能欣赏自然美、艺术美,会为美而感动。有助人的能量,独处时不焦虑,群处时也不焦虑。有亲密的能力,能与伴侣亲密相处,愿意为社会奉献。,孩子成长的条件,基因 生物遗传家庭学校,结构 经济 信念 亲子关系,教师 同伴,遗传,环境,6,你了解现实中的孩子

2、吗?,天生的孤独感 沉重的情感负担 空前的学业压力 话语权要求 现实感弱 个性化生活要求 第三只笼子里的鼠,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孩子心理安全的保证 孩子成长的力量源泉 孩子健康情感的培育者,7,8,母爱的检验,母爱的动机 母亲愿不愿意与她的孩子分离 超越自我的追求,9,好母亲的标准,大气的 自然的 轻松的,热爱生活的人,父爱是孩子的成长推手,孩子生理安全保障感的来源 婴幼儿的大玩伴 孩子理性的促进者,10,11,父母对于孩子,父母的错误操作,12,13,父母是人不是神,不要忘记自己也会犯错误 不能抛开自己的各种需求,为孩子做牺牲,错误认为决不能犯自己父母犯过的错误。,14,虚假态度的有害性,

3、孩子感受到父母无声的责备 孩子收到矛盾的信息 孩子会陷入困境 长大后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孩子的坏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孩子学到:注意必须 靠争取才能得到孩子越来越少得到来自父母自发的关怀父母很气恼而且不情愿地注意孩子,孩子行为引人注意父母注意他孩子学到:引人注意的行为会被奖励孩子重复做出引人注意的行为,16,父母常犯的具体错误,说了不做 指责 比较 无原则宽容 辱骂 体罚,17,父母教育的原则性错误,忽视 溺宠 虐待 补偿,18,避免不恰当的压力,高期望 回避现实 一味竞争,父母的正确操作,19,20,培养好习惯的原则,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典范 正确操作,21,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有权拥有自己的情

4、绪 孩子有权拥有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 孩子是不再与父母粘连在一起的人 孩子是有独立身份的个体,22,幼儿教育递进法,温馨提示 黄牌警告 红牌警告 面壁思过 将功补过 竹笋烤肉,有效的行为管理,奖惩的原则和方法 惩罚的原则和方法 消退的原则和方法 训练的原则和方法,23,24,怎样培养孩子做作业的好习惯,小白兔和小灰兔 不要做老师 不要提具体要求 强化好习惯 消退坏习惯,孩子希望的父母,奖励和惩罚的一致性 关心他们但不用权利来限制 希望让他们自己来限制,25,请父母回答,你的孩子是否必须像你一样思考? 你为什么必须指导他? 你能容忍一个与你的想法截然不同的观点吗? 你能帮助他形成他自己的看法吗?

5、当他面临一个问题时,你能允许他留在原地吗? 你是否记得小时候对世上各种问题有着稀奇古怪的想法?,27,沟通从表达接受开始,接受: 当一个人感到真正被另一个人接受时,他就会从此起步、改变、成长、发扬潜能。 而评价、判断、批评、说教、警告、命令,则传递了对孩子自身不接受的信息,28,表达接受非语言方式,手势 姿势 表情,29,表达接受不干涉,不打扰孩子正在做的事,亲子冲突解决原则,让孩子有参与 把矛盾摊出来 矛盾双方是平等的,30,31,父母练习,32,练习1,15岁的小红吃饭时宣布:上学太没意思了,我不准备考高中,就进职校。有本事的人不一定要大学毕业,没本事的人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听了孩子这

6、句话, 你想说:,33,练习2,你10岁的女儿敏敏对你说:我的好朋友玲玲变心了,她现在不理我了,老跟圆圆一起玩。我恨死她们了。,听了孩子这句话, 你想说:,34,练习3,你12岁的儿子跟你说:为什么你老要我倒垃圾,人家隔壁程程妈妈从来不叫他倒的。,听了孩子这句话, 你想说:,35,练习4,你6岁的女儿在你和朋友谈得很起劲的时候,没有关注到她而难受,突然大叫:你们这些人真都是大笨蛋,我讨厌你们。,听了孩子这句话, 你立即对她说:,36,沟通障碍: 1.命令、控制、指挥,“我不管你想做什么,现在立刻回到房子里。” 这些信息告诉孩子,他的感受或需求并不重要:他必须服从他父母的感受或需求。 “别不停地

7、动来动去。” 它传达了对此刻的孩子的不接受感。 “到你的房间去如果你不去,我会负责让你进去的。” 它制造对父母权力的恐惧。孩子听到的是他就会被比他更大更强壮的人伤害的威胁。它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怨恨或愤怒的情绪,经常导致他表达敌对情绪:发脾气、反击、抵抗,测试父母的意志力。 “别碰那个盘子。”;“离我远点”。 它向孩子传达了父母不信任孩子自己的判断力或能力。,37,沟通障碍: 2.警告、训诫、威胁,“如果你这样做,你会后悔的” 这些信息会让一个孩子感到恐惧和服从 “如果你不立刻上床,我就打你屁股。” 它会像命令、指挥、控制一样激起怨恨和敌意。 “如果你不停止玩那个鼓,我就会很生气。” 它传达了父母

8、不尊重孩子的需求或愿望。 “不管发生了什么,我还是会这样想。”孩子有时候会用这样的话回应警告和威胁。 这些信息还会导致孩子测试父母的威胁是否当真。孩子有时候会尝试做一些他们已经被警告不要去做的事,只为了看看父母所说的结果会不会真的发生。,38,沟通障碍: 3.规劝、说教、布道,“你应该像你们学校尖子班的一样,你必须立志” 此类信息将外界的权威、责任或义务施加于孩子身上。孩子对这些“应该”、“必须”、“应当”的回应可能是更加激烈的抵抗和防卫姿态。 “你应该做正确的事情。” 它们会使一个孩子感到父母不相信他的判断他最好接受“他人”认为正确的决定。 “你不应该那样想。” 它们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内疚感认

9、为自己是个“坏”孩子。 “你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尊重你的老师。” 它们可能会使一个孩子感到父母不相信他有能力去评价他人的蓝图或价值观正确与否。,39,沟通障碍: 4.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此类信息常常被孩子当做父母对他们的判断力或寻找自己的解决方案的能力缺乏信心的证据。 “我应该做什么?爸爸。” 它们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使他变得依赖父母并停止独立思考。 “让我自己想办法;我不想让你告诉我该怎么做。” 有时候孩子非常憎恨父母的想法或建议 “你妈妈和我总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建议有时候向孩子传达了你的优越感 “我为什么没想到那个?;你总是比我更清楚该做什么。” 孩子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如果你真

10、的了解我的感受,就不会提出那个建议了。” 建议会使一个孩子感到他的父母根本不理解他。 建议有时候会导致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对父母的想法做出回应,从而没有时间形成自己的想法,40,沟通障碍: 5.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你总是认为你什么都知道。” 试图对另一个人进行教育,这种举动常常会使“被教育者”感到你使他卑下、处于从属地位、缺乏能力。 “你认为我连那个也不知道?” 逻辑和事实常常会使一个孩子摆出防御姿态和产生怨恨。 “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说服不了我。” 孩子,与成年人一样,很少喜欢被指出自己错误。因此,他们会拼命维护他们的立场。 “你们长篇大论地说,我只好坐在那里听。” 孩子通常憎恨父

11、母的说教。 “你的想法完全是过时的、守旧的。”“嗯,你太老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你是个怪人。” 孩子常常会用极端的方法去反驳父母的事实。 “我全知道不需要你来告诉我。” 很多时候,孩子已经非常了解父母坚持对他们进行说教的事实,并且憎恨这种说教暗含的意味,既,他们是无知的。 “我不管;那又怎样。”“那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有时候,孩子会选择忽略事实。,41,沟通障碍: 6.评价、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我常常听到他们说我坏,我开始感到我必须做个坏孩子。” 这些信息可能比任何其他信息更能使孩子感到自己缺乏能力、自卑、愚蠢、缺乏价值、低劣。一个孩子的自我观念是由父母的判断和评价打造的。当父母评

12、价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评价他自己。 “我见过你做同样的事情。”“你自己也没那么受欢迎。” 负面评价会引起反评价。 “如果我告诉了他们,只会受到批评。” 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他们不愿意透露他们的感受,或是对父母有所隐瞒。 孩子,与成年人一样,痛恨负面评价。他们会摆出防御姿态,只为了保护他们的自我形象。他们常常会感到气愤,并对评价他们的父母产生怨恨,即使这个评价是正确的。 评价和批评常常会使一些孩子感到他们不够好,父母不爱他们。,42,沟通障碍:7.归类、嘲笑、羞辱,此类信息会对孩子的自我形象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它们会使一个孩子感到缺乏价值、低劣、不被喜爱。 “你是个唠叨鬼。”“看看谁在说

13、谁懒。” 孩子对此类信息最通常的反应是对父母进行还击。 “我看起来不像个失败者。那样说是荒谬而且不公平的。” 当一个孩子从试图对他施加影响的父母那里得到这样的一条信息时,他不太可能理智地审视自己而有所改变。相反,他会将活力对准父母不公平的信息并为自己寻找借口。,43,沟通障碍:8.退出、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此类信息会向孩子传达你对他不感兴趣,不尊重他的感受,或者全然拒绝他 当孩子需要谈论某件事时,他们通常是十分严肃和专心的。当你用玩笑来回应时,你会使他们感到受伤害和被拒绝。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和转移他们的情绪可能会有暂时的效果,但是一个人的情绪并不总是会消失的。他们常常会在稍后的时候重

14、新出现。被拖延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孩子,与成年人一样,也希望他人用尊重的态度倾听和理解他们。如果他们的父母漠视他们,他们很快就会学会不再与父母分享他们的重要情绪和问题。,44,沟通障碍:9.解释、分析、诊断,此类信息向孩子传达了父母“看透”了他,知道他的动机是什么,或者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现。父母这样的心理分析对于孩子可能是具有威胁性的,并且会带来挫折感。 “你没有约会是因为你太害羞。”“你那样做只是为了获得注意。” 如果父母的分析或解释碰巧是正确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被看透而感到尴尬。 “我没有嫉妒这很荒谬。” 如果父母的分析或解释是错误的时候,就像很多时候那样,孩子会因为受到不公平的指

15、责而感到愤怒。 “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 孩子常常会在父母的态度中看到居高临下的感觉。常常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分析的父母向孩子传达了父母感到自己比孩子更优越、更智慧、更聪明。 “我知道为什么。”“我能看透你。” 这些信息常常会阻止孩子进一步发展。,45,沟通障碍:10.调查、质问、审问,“你有没有像我告诉你的那样去洗手?” 提问可能会向孩子传达你的缺乏信任感,你的怀疑或疑虑。 “你学习了多长时间?只有1小时。嗯,你考试肯定会不及格的。” 孩子也会看透一些父母试图使他们处于危险境地,掌握他们的把柄。 “你为什么问那个?”“你是什么意思?” 孩子常常会因父母的提问而感到威胁,尤其受到他们不理解父母为什

16、么问他们时。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感觉的?”“这与学校有什么关系吗?学校怎么样?” 如果你向一个与你分享问题的孩子提问,他可能会怀疑你正在收集信息来为他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自己寻找解决方案。 “如果我告诉我的父母,他们只会告诉我该怎么做。” 孩子常常不希望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提供问题的答案。 “你什么时候注意到这种感觉的?” 你是在告诉这个人只谈论这种感觉的开始时间,而不是其他东西。当你向一个与你分享一个问题的人提问时,每个问题都会限制这个人畅所欲言的自由每个问题都限制了他的下一条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律师式的询问方式会让我们极其不舒服你感到你必须按照他的要求来讲述你的故事。因此,询问根本不是一种

17、鼓励沟通的良好方式:这种方式会极大地限制他的自由。,46,正确的沟通听你说,不表达自己的判断、想法、情绪、让孩子说下去。 例: “真的?” “是么?” “噢。” “有意思。” “是这样。”,47,正确的沟通邀你说,传达邀请对方继续开口的意思 例: “给我讲讲” “你的看法呢?” “我在听呢。” “我很想听的。” “你好像很有想法。”,48,两种对话方式对比 举例:1.沟通障碍,小安:小马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论我做什么,他都是不想做。 妈妈:嗯,你为什么不提议做他想做的事?你必须学会跟朋友相处。(建议、说教) 小安:我不想做他希望做的事,此外,我不想跟他相处! 妈妈:嗯,去找别的人玩儿吧,如果你

18、还继续做一个被宠坏的小孩。(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归类) 小安:他才是被宠坏的小孩,我不是。而且没有其他人可以跟我一起玩。 妈妈:你感到心烦,只是因为你累了。明天你就会感觉好一点了。(解释、安慰) 小安:我不累,明天我也不会感觉好一点。你不明白我有多恨他。 妈妈:不许说这样的话!如果我再听到你这样说你的朋友,你会后悔的(命令、威胁) 小安:(生气的走开)我恨这个地方。只希望我们能搬走。,49,两种对话方式对比 举例:2.积极倾听,小安:小马今天不和我一起玩。不论我做什么,他都是不想做。 妈妈:你对小马有点生气。(积极倾听) 小安:是的。我再也不想跟他一起玩了。他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妈妈:你非常生气

19、,以至于你觉得再也不想见到他了。 (积极倾听) 小安:没错。但是如果他不做我的朋友了,我就再也找不到其他人一起玩了 妈妈:你讨厌自己一个人玩。 (积极倾听) 小安:是的。我猜我不得不试着和他相处。但是我还是很难不生他的气。 妈妈:你想跟他更好的相处,但你又觉得不生小马的气很难。 (积极倾听) 小安:我过去从来都不习惯但是那时候他总是做我想做的事。现在他不再让我指挥他了。 妈妈:小马不能一直赞同你想做的事。 (积极倾听) 小安:不现在他不再是个听话的小孩了。但是他变得更有趣了。 妈妈:你更喜欢他现在这样。 (积极倾听) 小安:是的。但是不再向他发号施令是很难的我已经习惯了那样。或许,如果我偶尔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做,我们就不会总是吵架了。你认为这样会有用吗? 妈妈:你在想如果你偶尔让步,就会有所帮助。 (积极倾听) 小安:是的或许是这样。我会试试。,50,正确沟通积极倾听,促成谈话者情绪宣泄 促成谈话者对自己情绪的了解 促成彼此温暖的关怀 促成谈话者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促成谈话者愿意听你的建议,51,正确沟通解码,孩子:需要 编码过程妈妈:解码过程 他饿了吗?爸爸:解码过程 吃饭后有人叫你出去玩?,编码 饭烧好了吗?,积极倾听 你很饿?,积极倾听 想去玩,你想要塑造你的孩子吗?,那就叫他照你做的去做,而不是叫他照你说的去做。,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