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数值随着总体范围大小发生增减变化的统计指标是( ) 。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2、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 ) 。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 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3、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 。 工业企业总数 工业职工总人数 工业设备台数 工业增加值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无关 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是相对的 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单位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单位总量指标 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
2、标志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标志总量指标 5、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 ) 。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6、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 。 随总体范围增大而增大 随总体范围增大而缩小 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7、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时期指标( ) 。 森林面积 新增林地面积 减少林地面积 净增林地面积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 国内生产总值 劳动生产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 人口出生数 人口总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育龄妇女数10、相对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个别指标可以相加,如
3、( ) 。 结构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11、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 3%,实际比基期下降 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 85.7% 99.5% 100.5% 116.7%12、宏发公司 2006 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 2005 年增长 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 2005 年增长了 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 83% 120% 101.8% 98.2%13、按照计划,宏发公司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 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 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12% 17% 40% 60%14、宏发公司第一季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
4、 5 公斤,第二季度计划降低 5%,第二季度实际单耗为 4.5 公斤,计划完成程度为( ) 。 90%,差 10%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90%,超额 10%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95%,差 5%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95%,超额 5%完成单耗降低计划15、宏发公司 2006 二季度完成销售额 551 万元,三季度完成销售额 600 万元,完成计划的96%。则三季度计划比二季度增加销售额( ) 。 4 万元 49 万元 74 万元 84 万元16、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 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 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 。 133.3% 101.4% 101.6%
5、 98.4%1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102%,实际比基期增长 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 ) 。 10% 9.8% 8.5% 6%18、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 。 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 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 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 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同一总体的单位数对比1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 。 权数绝对数大小 权数相对水平大小 权数平均值大小 权数总和大小20、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 。 集中趋势 离中趋势 变动趋势 分布特征21、由相对数指标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 ) 。 算术平均法 调和平均法 几何平
6、均法 根据所掌握资料而定22、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 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 增加 25% 减少 25% 不变化 无法判断23、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 ) 。 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 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 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24、SRL 服装厂 2003 年三季度共加工了三批服装,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 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 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 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 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 30%,则平均废品率为( ) 。 1.5% 4% 4.5% 1.6%25、SR
7、L 服装厂为了了解某类服装的代表性尺寸,最适合的指标是( ) 。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26、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和众数27、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 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 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 。 降低 不变 提高 无法决断28、分配数列中各组变量值都增加 3 倍,每组次数都减少 1/3,中位数( ) 。 增加 3 倍 减少 3 倍 减少 1/3 不变29、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
8、标是( ) 。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30、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 78.6 分和 83.3 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9.5 分和 11.9 分,可以判断( ) 。 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代表性 无法判断3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 。 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32、若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大小时,应采用( ) 。 全距 平均差 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33、由
9、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 。 极差 平均差 标准差 方差34、平均差和标准差属于( ) 。 平均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35、标准差系数( ) 。 将各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抽象掉了 将不同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抽象掉了 反映绝对差异程度 一般在平均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使用36、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 。 1 1/2 1/3 1/4二、多项选择题1、以某地外资企业为总体,则该地区特点时间的( ) 。 外资企业总数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外资企业员工总数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外资企业员工总数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外资企业增加值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外资企业员工工
10、资总额是总体标志总量2、总量指标( ) 。 是认识现象总体特征的起点 实行管理的基础 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是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3、相对指标可以由两个( ) 。 总量指标对比得到 相对指标对比得到 平均指标对比得到 时期指标对比得到 时点指标对比得到4、检查长期计划完成情况时( ) 。 可以使用水平法 可以使用累计法 水平法和累计法使用的场合相同 水平法和累计法使用的场合不同 水平法和累计法可用于对同一计划的检查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 旅客周转量 旅客运输平均运距 运输线路长度 铁路电力机车数 货运量6、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 人口数 死亡人
11、口数 社会劳动者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年平均人口数7、时期指标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其指标的数值( ) 。 可以连续计数 只能间断计数 可以直接相加 与时期长短毫无关系 与时期长短密切相关8、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两种( ) 。 当研究目的确定以后,一个总体只能有一个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一个总体因其数量多样性,有多个标志总量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随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同一总体中可能有若干个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标志总量指标等于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之和9、在相对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下列哪些( ) 。 动态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比
12、例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某地区有零售商业网点 200 个,总人口数为 10 万人,则下列正确的是( ) 。 每商业网点服务人数 500 人/个 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 2 个 前者是逆指标后者是正指标 前两个指标都是强度相对指标 前两个指标都是总量指标11、平均指标( ) 。 是将总体中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掉了的抽象化数值 是一个代表性数值 是一个典型数值 是一个可以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 是一个可以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特征值12、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数指标的区别是( ) 。 前者反映数值的一般水平,后者主要反映数量联系程度 前者可以反映现象的普遍程度,后者可以反映现象的强
13、弱程度 前者是有名数,后者是无名数 平均数指标基本公式中分子与分母属于同一总体,分母是分子的承担者,后者则不然 有些强度相对数指标带有平均的含义,但从本质上说不是平均数13、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 。 人均 GDP 人均耕地面积 农民人均纯收入 职工人均工资 产品平均单位成本14、下列指标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指标是( ) 。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15、由总体所有单位的变量值计算的平均数有( ) 。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16、当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相等时,则( ) 。 算术平均数等于调和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
14、数等于几何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等于中位数 算术平均数等于众数17、中位数是( ) 。 由变量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根据变量值出现的次数计算的 总体各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18、计算几何平均数应满足的条件是( ) 。 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之和 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的乘积 总速度等于若干个速度的乘积 被平均的变量值可以为任意数 被平均的变量值不得为负数19、标志变异指标中反映平均差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 。 全距 平均差 标准差 平均差系数 标准差系数20、计算标准差系数可以在以下哪些情况下进行( ) 。 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各
15、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 已知变量的标准差和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 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各变量值对任意数的方差 已知变量各变量值的平均数和平均数的平方21、当 SK 大于零时,则变量分布为( ) 。 右偏 左偏 负偏 正偏 对称22、与变量值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 。 全距 平均差 标准差 方差 标准差系数三、填空题1、实物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 )总量;价值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 )总量。2、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单位、 ( )单位和( )单位。3、指标数值能够直接相加的总量指标是( ) ;指标数值不能够直接相加的总量指标是( ) 。4、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必须注意分子与分母的( ) 。5
16、、按说明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和( ) 。6、相对指标采用( )和( )两种表现形式。7、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中各变量值分布的( ) 。8、简单算术平均数是( )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9、用组中值计算平均数是假定各组内标志值是( )分布的,因此所计算出的平均数只是一个( ) 。10、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必须保证所选用的权数与标志值乘积的总和具有经济意义,并使其等于各组的( ) 。11、平均指标按确定和计算方法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根据总体各单位的变量值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而根据变量值在分布数列中的位置确定的,称为 ( )。12、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
17、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应采用( ) ;如果掌握了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应采用( ) 。13、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称为( ) 。14、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等于( )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之和为( ) 。15、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指标时,必须注意现象总体应具有( ) 。四、思考题1、为什么要将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2、为什么说总量指标是认识事物的起点?3、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哪些特点?4、相对指标有那几种?其中可以是有名数的是那一种?5、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为什么必须注意分子和分母的可比性?可比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6、什么是平均指标?有何作用?
18、7、平均指标怎样反映总体的集中趋势?8、什么是权数?它是怎样影响算术平均数的?如何正确选择权数?9、在什么情况下需用几何平均数反映被研究现象的集中趋势?10、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1、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有何作用?12、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13、什么是是非标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是什么?14、对统计数据分布的特征,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反映?五、计算题1、宏发公司下属三个子公司,2005 年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计划产值(万元) 实际产值(万元)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第一子公司第二子公司第三子公司450055009800500062001000046506000950050
19、0068809500根据资料计算相对数指标,并对该公司计划完成情况做出分析。2、某车间四个生产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日产量资料如下:组别 工人数(人) 日产量(件)123420253025300280310320(1)计算平均每个小组的日产量;(2)计算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3、某乡所属 25 个行政村的农户年收入资料如下表:按农户年收入分组(元) 行政村数(个) 各组农户占农户总数(%)2000 以下20004000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10000 以上23669481015302512合 计 30 100计算该乡农户的年平均收入。4、某公司下属三个企业上季度生产计
20、划完成情况及一级品率资料如下:企业 计划产量(件) 计划完成( %) 实际一级品率(%)甲乙丙50034025010310198969895根据资料计算:(1)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2)平均一级品率。5、某企业本月分三批购进某种原材料,已知每批购进的价格及总金额如下:购进批次 价格(元/吨) 总金额(元)一二三200190205160001900028700计算该种原材料的平均购进价格。6、投资银行某笔投资的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25 年的年利率分配是:有 2 年为 5%,有5 年为 6.5%,有 6 年为 8%,有 8 年为 10%,有 4 年为 14%。求平均年利率。7、某企业生产工人本月完成生产定额的资料如下:生产定额完成程度( %) 工人数(人)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0222854402818根据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8、已知甲班的概率论期末考试成绩,见下表:按考试成绩分组(分) 人数(人)60 以下60707080809090 以上415302710合 计 86又知乙班概率论平均考试成绩为 78 分,标准差为 12 分。试比较甲乙两班概率论平均考试成绩的代表性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