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現代化的開端,第節 自強運動甲午戰爭 第二節 戊戌變法與立憲運動, 制度、文化、器物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自強運動,自強運動(18601895)維新運動(1898) 興中會(18941905) 庚子新政(1901) 同盟會(19051911)立憲運動(1904) 皇族內閣(1911),.自強運動的背景1.背景:3點2.推動者:奕、曾、左、李、張3.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二.自強運動的內容1.洋務機構2.軍事工業3.西式教育4.民生工業5.新式軍隊,三.失敗檢討1.倡導者知識不足,缺少通盤計劃2.反對者眾: 保守派民智未開3.政治敗壞四.影響:2點,知兵事而不知有民事, 知有外交而不知
2、有內務, 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 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評自強運動,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 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 今求一藝之末, 而又奉夷人為師, 無論夷人詭譎, 未必傳奇精巧。倭仁,甲午戰爭 .背景:1875江華島事件中引進各國勢力1882大院君政變日駐兵使館1884親日派政變天津條約(中自毀立場) 二.導火線:1894東學黨之亂 三.經過:戰力分析?陸戰?海戰? 四.議和:馬關條約 伊藤vs.李內容?影響?,伊藤博文vs李鴻章 中國代表:兩國比鄰不必如此決裂,總須和好。 日本代表:賠款讓地猶債也,債還,兩國自然和好。 中國代表:牽債太狠,雖和不誠我說話甚直,台灣實不易取,法國
3、前次攻打,尚未得手,浪海湧大,台民強悍。 日本代表:我水師兵不論何苦皆能承受!,馬關條約內容:,10-2 戊戌變法與立憲運動,.戊戌變法 二.庚子拳亂八國聯軍 三.庚子新政 四.立憲運動,.戊戌變法 1.背景:4點 2.發起:公車上書宣傳見帝 3.內容:政、經、文、軍 4.政變經過 5.失敗檢討:4點 6.影響:2點,二.拳亂與八國聯軍1.義和團:崛起?口號?發展?2.八國聯軍:起因?經過?東南自保訂約.影響,一.戊戌變法 二.庚子拳亂與八國聯軍 三.庚子新政 四.立憲運動,三.庚子新政1.背景:2.改革範圍:4點,四.立憲運動1.背景:康梁海外宣傳日俄戰爭刺激清廷的妥協2.過程:改官制,設議政機構宣佈預備立憲宣佈憲法大綱成立內閣人民失望3.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