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74751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单元测试1有学者认为, 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C 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 “中体西用”思想2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3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

2、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有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由此可见 ( )A民权主义是民主革命的核心 B民族主义可以促进政治革命C民生主义是民主革命的目标 D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缺一不可4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C意味着资产阶

3、级革命的胜利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5有人将五四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捍卫国家主权而不排外的群众运动” 。这一评价表明 ( )A五四运动是对义和团运动的继承 B科学理性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 “内除国贼”成为最为迫切的呼声 D五四运动是一场组织严密的民众爱国运动6八七会议决议中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地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材料主要表明八七会议 ( )A继续在执行“城市中心道路” B明确以开展土地革命为总方针C仍然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将革命的矛头指向国民党7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

4、,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治安肃正 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 ”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8据 1948 年 3 月的统计,我南线三路大军共调动和吸引敌 90 个旅于自己的周围,而大别山地区敌人兵力最多时(1947 年 12 月)为 33 个旅。这说明 ( )A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大别山根据地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C刘邓大军是参加淮海战役的主力军 D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形势已经成熟91948 年 9 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说,战争进入第三年后,全国作战的“重

5、心在中原” , “北线重点在北宁路” , “应准备若干次带决定性的、大的会战” 。这表明 ( )A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B人民解放战争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成熟C人民解放战争后期决战的起点应在中原 D人民解放军人数已超过国民党军10.20 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11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 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

6、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12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 10%的地主富农手 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13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

7、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14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 ,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 ,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15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在武宣民间,流传有“洪秀全智惩清兵”等故事和“妹莫愁,卷起包袱

8、上柳州,跟着天军打仗去,太平天下乐悠悠”等歌谣。这些资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功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 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1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17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

9、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1824 个字的时评短论杀 , “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19清朝某官员在评价某部文献时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 )A 天朝田

10、亩制度 B 资政新篇C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0有人说:洪仁玕是个具有强烈两面性的政治角色,或者说,整个太平天国历史上,恐怕还没有第二个如他一般,先进性和落后性如此戏剧性地集于一身。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他 ( )A创建了太平天国 B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为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D领导后期的反清斗争21 “10 月 10 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认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谣言有时候能推

11、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22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23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其历史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红军长征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D抗日战争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24 1853 年,马克思

12、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上述观点主要说明鸦片战争 ( )A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B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C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D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25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辛丑条约签订于 1901 年,西方列强勒索巨额赔款所谓“依据”是 1900 年的“团民事件” ,1900 年应是A甲子 B庚子年 C戊戌年 D己亥年26近代以来,国共两党虽然有过激烈的对抗,但中共领导人始终对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充满敬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孙

13、中山先生生活在 19 世纪后半叶至 20 世纪初叶,那时我们历史悠久的祖国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蹂躏和侵略,中国人民遭受着封建制度的腐朽统治和压迫,中国的民族独立受到严重侵害、主权不断丧失,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愿意忍受奴役和压迫的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奋起反抗,向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生 14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 。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

14、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后来,孙中山觉得资本主义西方不行了,提出“以俄为师” ,学习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开始了国共合作,导致北伐战争的胜利。摘编自邓小平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材料三 孙中山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四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根据材料

15、一、二,指出孙中山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先后走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各自的原因及孙中山进行的斗争。(12 分)(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孙中山一生的主要功绩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山的“缺点”是什么?它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何影响?(7 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 年 5 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2)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