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铜山区夹河中学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 一 年级 数学 教学案课题 不等式 1 编制人 李祥龙 审核人 张鹏 课时 一 日期 2017.6 教学目标:1、掌握不等式的基础知识; 2、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不等式的应用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自学评价:1设 M=5a2a+1,N=4a 2+a1,则 M,N 的大小关系为_2. 不等式 x(x1)0 的解集是 3. 不等式x 22x+30 的解集为 4.已知变量 x,y 满足,则 z=xy 的最小值为 互动探究 例 1. 已知 x,y 满足,求(1)可行域的面积 (2)z=x+3y 的最大值练习:若变
2、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求 z=x+2y 的最小值个性备课部分例 2. 已知集合 A=x|y= ,B=x|x 22x+1m 20(1)若 m=3,求 AB;(2)若 m0,AB,求 m 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 已知抛物线 f(x)=x 2+bx+c 与 x 轴交于 A(2,0),B(1,0)两点(1)求关于 x 的不等式 x2+bx+c0 的解集;(2)若不等式 f(x)3x+a 对任意实数 x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最大值;当堂检测若点(t 2,t)在直线 x+2y8=0 的下方,则实数 t 的取值范围是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二次函数 f(x)=x 2+bx+c 与 x 轴交于 A(1,0),B(2,0)两点,则关于 x 的不等式 x2+bx+c4 的解集是 课后作业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