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 年河南名校联考模拟试题)阅读下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战国 117 29 西汉 238 54 13 47 东汉 467 95 14 138 29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情况表A汉代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B汉代的铁犁技术已经普及全国C南方农业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D长途贩运促进了农业技术传播【参考答案】A【解题必备】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朝代 表现 特征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江南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南宋时期 南强于北的
2、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1 )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2 )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 )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学科.网(2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 )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
3、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4 )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少数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为隋唐时期,政府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分离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政治重心不断东
4、移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郡县制度逐渐完善“儒学之盛,古称邹鲁,今在闽越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陇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 。对材料主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关中地区已经失去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B经济和文化重心整体上呈现南移的重要趋势C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得益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1 C【解析 】A 材料无从体现,排除;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故 B 错误;材料“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可知,政治军事重心并未南移,故 D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军事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选C。学科网3 B【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儒学之盛、今在闽越”指的是文化重心的南移, “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指的则是经济重心的南移,故答案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