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级第 9 周定向测试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 3 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翠兰的爱情李伶伶翠兰看上了村里的单身汉马成。马成媳妇没了,自个儿带着儿子过,翠兰男人没了,自己带个女儿过,俩人走到一起,多好的一家!翠兰托媒人去马成家说媒,媒人回来说,马成不同意。翠兰问为啥?媒人吞吞吐吐不想说。翠兰直着急,让媒人尽管说。媒人才说,马成说翠兰太厉害,不敢娶。翠兰一听,心里这个气,心说,你不是不敢娶吗,我偏要嫁给你!翠兰家的米快吃没了,地里的活太多,她没时间去买,就想让谁上集帮她捎一袋回来。正在街上等着,马成骑车子过来了。翠兰叫住他,问他是不是上集去?马成说是。翠兰就说:“那
2、你帮我买一袋大米吧。 ”马成因为拒绝了翠兰,再见到她,有点儿不好意思。正犹豫呢,翠兰说:“咋,求你这点儿事都不行?”马成忙说“行” ,骑着车子逃也似的离开了。翠兰去地里干活,把大门从里面锁了,从后门走的。中午回来见大门被人动过,就知道肯定是马成送米来了,没能进来。翠兰洗洗手,换件衣服,想去马成家取米,想了想,又没去。吃了饭,歇一会儿,又去地里干活了。晚上翠兰刚吃过晚饭,就听见有人敲大门,马成的声音在外面喊,翠兰,翠兰。翠兰没作声,听了一会儿,没动静了,才脱衣服睡下。第二天一早,翠兰早早去了马成家。到了他家,也不进院,隔着墙喊:“马成,马成,你昨天是不是去我家了?”那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能听见。
3、翠兰喊完了就在外面等。马成还没出来,马成的邻居晓芳先出来了,看见翠兰,脸一沉,转身又回去了。翠兰见晓芳这样,就知道媒人说的是真的。媒人说,马成之所以不同意和翠兰的亲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心里惦着晓芳呢。晓芳男人也没了,晓芳对马成也有意思,可晓芳的家人不同意,俩人的事就一直悬着。晓芳已经回自个儿屋去了,马成才出来。见是翠兰,就说:“我昨天给你送两趟米,你都没在家。 ”翠兰说:“我昨天在地里干一天活,晚上吃完饭,到吴二婶家坐了一会儿。 ”马成也没细究,就把大米送到翠兰家。早饭后,翠兰又去地里干活,在地里碰见吴二婶。吴二婶悄声问她:“你跟马成啥时候到一起的?”翠兰说:“二婶你可别乱说。 ”吴二婶说
4、:“我怎么是乱说呢,马成上你那去,谁不知道啊。 ”翠兰笑着也不辩解。没过多久,翠兰听说晓芳和马成闹僵了,晓芳说马成心不诚,和别的女人不清不白。翠兰心里喜,可表面上却显得很焦急,她去找马成,问他传言是不是真的,晓芳是不是在说她,她可以跟晓芳解释清楚。马成说:“不用解释,越解释越不清。 ”夏天还没过完,晓芳就嫁了,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马成再也见不到她了。马成很失落,经常望着晓芳住过的院子发呆。翠兰见马成这样,也不去打扰他。秋天说来就来了,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恨不能一下子就把庄稼都收完。翠兰也忙,她割完了豆子想割高粱时,发现镰刀坏了,就去马成家借。一进院就听见一阵哭声,是马成的儿子小东。马成没在家,
5、小东饿了,想自己泡碗方便面吃,结果把暖壶弄倒了,暖壶里的开水把小东的手烫伤了。翠兰赶忙抱起小东往医院跑,医生把小东受伤的手包扎好了,马成才赶到。马成心疼地看着儿子,想抱抱他,被翠兰一把推开了。翠兰说:“有你这样当爹的吗?把孩子的手烫成这样!”说完,抱起小东就走。马成在后面跟着,几次想接过小东,翠兰都不给。翠兰把小东抱回了自己家,马成也要进来,被翠兰挡在了门外。晚上马成来接小东,小东不回。小东说:“翠兰婶做的饭比你做的好吃。 ”马成想进屋去坐会儿,被翠兰拦住了。翠兰说:“太晚了,你就别进去了。 ”小东住在翠兰家不愿意走了,马成来接了好几次,小东都不回。马成说:“这孩子,真不懂事。 ”翠兰说:“大
6、人比孩子还不懂事。 ”说完,又要关大门。马成说:“等等,等等,你怎么总不让我进门呢?”翠兰说:“我的门,可不是那么随便进的。 ”马成愣了愣,没说话,走了。当天晚上,媒人就来了,来替马成说媒。翠兰笑了,一脸的幸福。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篇小说以“翠兰对爱情的追求”为线索,情节环环相扣,首尾圆合。结尾处“翠兰笑了,一脸的幸福” ,与开篇翠兰对爱情的憧憬相呼应。B文章写到翠兰到了马成家, “也不进院,隔着墙大声喊,四邻八舍都能听见” ,这是翠兰有意为之,目的只是让晓芳听见并产生误会。C “我的门,可不是那么随便进的” ,翠兰这句话含义十分丰富,既
7、表达了她要挽回自己颜面的想法,又暗示了马成要找媒人来求婚。D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宏大的主题,但能够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翠兰复杂而细腻的心理状态,人物形象十分鲜明。2小说中的翠兰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3.小说中翠兰去马成家借镰刀,却遇到马成的儿子小东被烫伤了手。这一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二、古代诗词鉴赏(11 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45 题。回乡偶书贺知章其一 其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8、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第一首诗用“少小离家老大回”写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概括写出自己数十年来客居他乡的事实,暗含自己长期不能归乡的感伤情绪。B第一首诗后两句借儿童问话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儿童天真可爱的一面,也描摹出儿童因不认识诗人而故意捉弄诗人的狡黠心理。C第二首诗可以看作第一首诗的续篇,诗人回到家乡以后,耳闻目睹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感慨少小时的玩伴中有不少再也见不着面了。D第二首诗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故居门前镜湖水没有什么改变,实际上想要表达这样一种感慨:故乡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变化太大了。E两首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很多,如“少小、老大、近来、旧时”等,这些词语的运用使读者产生了在时空中
9、穿越的感觉,令人迷惘。5.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产生的?(6 分)三、语言文字应用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6 分)台风最高时速可达 200 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反之,离赤道越远的地方, 。台风的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也使热带地区的气温有所下降,从而使地球的热量保持平衡。
10、 ,热带地区的气候就会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四、情景默写: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以“劣马”为喻,强调坚持重要性的句子是“ , 。 ”(2)屈原在离骚里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违背准则,把取悦权贵或他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 。(3)李煜虞美人中描写词人遥望金陵宫殿,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句子是:“_,_” 。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述“高官厚禄如果不合礼义就不应该接受”这一道理的句子是“_,_”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高二级第 9 周定向测试答案1.解析:选 B
1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 “目的只是让晓芳听见并产生误会”错误,翠兰大声喊的目的还有让其他人也听到。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可从人物的言行等入手。小说主线是翠兰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主动出击、找媒人、失败后“偏要嫁给你”的心理活动,体现出她的坦率、执着;故意装作不在家,在马成家门外大喊,说明她心思细密、有心机;在地里干一天活、割完了豆子想割高粱、抱小东去医院,则表现出她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答案:坦率直白,大胆执著,勇于追求;为人精明,心思细密,颇有心机;勤劳朴实,心地善良,富有爱心。(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3解析:本题
12、考查探究作品情节结构的技巧。分析小说某处情节的作用,可以从小说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小东被烫伤手后,自然引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翠兰带小东去医院,细心照顾,同时使翠兰的形象更加丰满。从结构上看,翠兰遇到小东被烫伤手的情节,改变了马成对翠兰的认识,为下文马成接受翠兰做了铺垫。答案:推动情节发展,使翠兰对爱情的追求变得更加合理;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层面,使翠兰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为马成的心理转变做了铺垫,使他接受翠兰的理由更加充分。(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4.解析:选 BE B 项, “儿童因不认识诗人而故意捉弄诗人的狡黠心理”与诗文不符。E 项,“令人迷
13、惘”错,这些词主要营造了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5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品内容的能力。第一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表达了归家的欣慰,而“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则表达了一种不被儿童认识的伤感。第二首, “近来人事半消磨”表达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答案:第一首诗的情感:初回家乡的欣慰和老大体衰的感伤。(1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原因:欣慰于久别回乡,又闻乡音;伤感于离家太久,家乡后辈以我为“客” 。(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第二首诗的情感:物是人非的感伤。(1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原因:回到家乡后,耳闻目睹了家乡的“人事消磨” ,物是人非。(2
14、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6 (1). 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2). 气候就越寒冷 (3). 如果没有台风【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台风” ,第一处,前面说“台风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 ,这是说台风造成的灾难,一般“在同时”后面要表达的应是对立面,即前面说台风之弊端,此处应是说台风之益处,再结合后面的内容可以知道,此处应是说“台风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第二处,前面是说“靠近赤道的地区” ,而此处是说“离赤道越远的地方” ,且前面说“反之” ,可见后面的内容应与前面相反,前面说“气候也最为炎热” ,那么此处应是说“气候就越寒冷” 。第三处,后面说“热带地区的气候就会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 “就会” ,这是假设的情况,从关联词搭配的角度来看,前一句中应该有“如果”一词,而且前面都是说有台风会怎样,而根据后面假设的结果可以知道,此处应是假设没有台风。7.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3)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5)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