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下学期高一月考(2)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54 分)某地理学习小组,在野外某地垂直立杆。经观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日照杆影信息。据此完成 1-2 题。1若此刻北京时间为 13 时,则该地的地理坐标为A. (65S,105E) B. (6826N,105E) C. (6826S,120E) D. (6826N,120E)2在图示季节,下列可能会发生的地理现象是A. 日本樱花初放 B. 北极出现极夜 C. 地中海烈日炎炎 D. 澳大利亚大雪纷飞“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完成 34 题。3.“黄山四绝”反映了地球圈层的数量是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4.代表
2、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要素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雾霾是漂浮大气中的 PM 2.5 等微粒、粉尘等粒子,在一定的湿度、温度等天气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天气现象。下图为我国雾霾多发区。读图,完成 5-7 题。5.雾霾导致能见度降低,因雾霾A吸收地面辐射 B反射太阳辐射 C吸收太阳辐射 D增强大气逆辐射6.正常年份,我国雾霾天气最多的是A.黄淮海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河谷 D珠江三角洲7城市雾霾多于农村,是因为城市高楼林立,风力微弱 热岛效应,对流运动弱 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绿地面积小,空气湿度大A. B. C. D.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 8-9 题。8. 图中
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A. B. C. D. 9. 藏族同胞脸颊多呈黑红色的主要原因是A. 过多 B. 过强C. 过多 D. 过强小明暑假到山东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右图为房屋布局图,据此完成 10-11 题。10. 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A. 热力环流 B. 大气环流C. 温室效应 D. 季风环流11. 此时, “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 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C. 由北向南 D. 由南向北下图为北半球某地高空 500 百帕等压面分布剖面,a、b、c 为剖面上 3500 米海拔上三点。读图,完成
4、 12-13 题。12b 点的风向可能是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正西风 D. 正东风13与 a、c 两点相对应的地面上的 A、C 两点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 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B. 两地皆为阴雨天气C. A 晴朗,C 地阴雨 D. A 地阴雨,C 地晴朗下图为某区域 6 月 15 日7 月 15 日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14-15 题。14图中天气现象的成因主要是A. 冷锋 B. 准静止锋 C. 高压系统 D. 低压系统157 月中旬到 8 月中旬,该区域一般会出现A. 异常低温,阴雨连绵 B.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C. 气压较低,刮风多雨 D. 雨带北移,高温干旱 湖陆风是在
5、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6-17 题。16. 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A. 陆风转湖风8:309:30 B. 陆风转湖风 10:0011:00C. 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 湖风转陆风 13:0014:0017.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 湖陆的湿度差异 B. 湖陆的面积差异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右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回答 18-19 题。18. 图中地区雨季类型为A. 全年干旱多晴区 B. 夏半
6、年多雨区 C. 夏雨集中区 D. 夏雨区19. 图中 M 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A. 受台风影响 B. 受高压脊的影响 C. 多对流雨 D. 受西南季风影响下图为沿 20E 经线的地形剖面和某季节的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 2022 题。20该经线及 附近的地形特征是A以高原、盆地为主 B山高谷深,崎岖不平C东西高,中部低 D北部多火山、地震21.甲、乙、丙三地中A.甲和乙都为热带草原气候 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 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22此季节A甲地高温少雨 B乙地草木枯黄 C丙地森林茂盛 D丁海区台风频繁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 5 日的平均气温)
7、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 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 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读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完成 23-24 题。23. 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距海远,海拔低,风力小 B. 地势平坦,空气质量好C. 地形较封闭,云量小,日照强 D. 植被覆盖率低,温差小24. 乙区域 7 月的候温应A. 低于 10 B. 为12左 C. 接近 15D. 为 162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2015 年 4 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 16 个城市开始试点。 “海绵城
8、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 。读图回答 25-27 题。25.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A. 增加下渗B. 减少蒸发C. 增加地表径流D. 减少地下径流26. 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淡水不足 雨季内涝 用地紧张 热岛效应A. B. C. D. 27. 海绵试点城市不可能是A. 河北迁安 B. 江苏镇江 C. 福建厦门 D. 新疆乌鲁木齐二、综合题(46 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澳大利亚的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下图示意 7 月
9、1 日澳大利亚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1)说明 7 月 1 日该时刻澳大利亚大陆天气系统的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6 分)(2)比较 7 月 1 日澳大利亚南、北部沿海地区风速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4 分)(3)分析珀斯夏季的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6 分)2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 3300 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 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
10、原因。 (6 分)(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4 分)3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 ,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读右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8 分)(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 分)(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 分)(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