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7278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选修)试卷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历史(选修)2018.11(本试卷共 25 题,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 II 卷时,考生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2、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2.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3.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揉合到儒家思想中,下列董仲舒的观点借鉴了法家的是A. “春秋大一统” B. “天人合一” C. “天人感应” D. “三纲五常”4. 蒋传光在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中指出: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

3、。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宋明理学以“礼”为核心构建儒学体系 通过强化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使儒学上升为官方的正统思想A. B. C. “ D.5. 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6. 在公元前 9 至公元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4、,。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7. 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8. 马丁 路德指出:“俗世的权力既然是上帝派来惩罚恶人,保护善人的,所以它应在整个基督徒中自由地行使它的职务,无论对教皇、主教、神甫、修士、修女或对任何人,都不徇情面。”在此他强调的是A.信仰即可得救 B.建立民族教会 C.简化

5、宗教仪式 D.王权高于教权9.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提倡人民主权 B.主张三权分立 C.主张社会契约 D.反对君主专制10.“不平等的现象在自然状态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它之所以产生和继续发展,是得助于我们的能力的发展和人类知识的进步,并最终是由私有制的出现和法律的实施而变得十分牢固和合法的。”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 B.卢梭C.孟德斯鸠 D.康德11.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12.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13.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

7、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14. 右表所列内容介绍的是某一科学理论。据此推断该理论是A.经典力学体系 B.相对论C.光量子假说 D.生物进化论15.近年来,我国量子科学研究成绩斐然。京沪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机、量子卫星“墨子号”交付使用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更是因中国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上的突破,在 2017 年 12 月登上了自然杂志封面。诞生百余年的量子理论正在中国绽放风采。一百多年前,首次提出量子假说的是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普朗克16.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一书中认为,19 世纪是近

8、代科学的鼎盛期,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可以为他的论点提供依据的是A.生物进化论 B.经典力学 C.自由落体定律 D.量子论17.“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台这一规律的是A. 牛顿力学体系 -蒸汽机 -工业革命B. 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 相对论一电子计算机一一第三次工业革命D. 宅磁感应理论 -电动机、发电机 -电力工业18. 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

9、,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19.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近代中国持有上述观点的是A. 顾炎武 B.张之洞 C.康有为 D.李大钊20. “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明确阐述这一思想的是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蔡元培二、材料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10、,第 21 题 14 分,第 22 题 13 分,第 23 题 9 分,第 24 题 13分,第 25题 11 分,共 60 分。21. (14 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

11、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三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晶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

12、王夫之思问录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4 分)(2)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6 分)(3) 据材料三,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3 分)(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1 分)22.(13 分)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并在近代发展成为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苏格拉底材料

13、二 在 14 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扌立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绩、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材料三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四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

14、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完成下列要求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1) 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一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指出他认为一个“好人”的标准是什么? (3 分)(2)据材料二,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3 分)(3)材料三关于“教皇募款”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

15、什么?(2分)(4)概括材料四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4 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精神信仰发展变化的根源。(1 分)23. (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二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 29000 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 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 1500 种,该五路即

16、占 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 103 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 种。材料三 16- 18 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 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

17、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 19 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玄奘、鉴真两位高僧最有可能带去中国古代哪些发明并指出这些发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4 分)(2) 据材料二,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并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3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2 分)24. (13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96 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

18、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他说:“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人视之,已为陈言矣”。因此,他认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 据饮冰室合集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 年

19、)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3 分)(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和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8 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 分)25. (1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 1915 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材料二 20 世纪 10 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

20、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表 3 内容为新词汇示例。表 3创造新词的方式 音译外来词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其他繁体字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西學、洋錢材料三 在北京大学 1918 年 11 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 年 12 月 6日完成下列要求(1) 阅读材料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史实扼要论述。(3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2 分)(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