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10月13日 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72745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10月13日 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10月13日 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10月13日 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10月13日 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10月13日 周末培优-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周末培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基层是沃土,群众是老师。2018 年新春,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用脚板去丈量、去领悟,用镜头去记录、去贴近,为新时代放歌,在与基层群众“零距离”的接触中,不仅提升了新闻深度,也增强了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认同感。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原因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 B C D【答案】D 1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借鉴、融合的关系(1 )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2、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要正确处理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的关系,必须反对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 )文化创新与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关系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3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立足于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

4、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文化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我们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3正确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之间的关系 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区别社会实践一是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二是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联系进行文

5、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都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两条基本途径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过程中,离不开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为什么 怎么做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与继承)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6、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与借鉴、融合)意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态度: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5文化工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时代精品(1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谁

7、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2 )只有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6文化事业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第一,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必须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第二,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就是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

8、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新的文艺作品。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挖掘广大群众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全社会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勤于创新的良好风气。这是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 21 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它们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这说明A文化的自我淘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创新

9、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中国展示了惊艳世界的“北京 8 分钟” 。人工智能和演员一起表演,并通过互联网与国人互动。科技国宝熊猫特使和轮滑演员们用曼妙的身姿,画出了中国结、巨龙、北京冬奥会会微,向世界传达了“北京欢迎你”的声音。由此可见科技的运用规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实现民族文化的世界化进行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A B C D3婚丧嫁娶、迎来送往中的人情风俗承载着人们交流互动、情感沟通等功能,但现阶段,随着人情风气的变味,一些人

10、情消费逐渐变异为人们攀比、炫富的“工具” 。为此,需要我们A加强管理,依法取缔 B移风易俗,废除陈规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参考答案】1 C 【 解析】 题中材料的意思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又相继消亡的文明都是由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的,说明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故 C 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故 A 表述错误;B 、 D 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 D 【解析】对于腐朽文化要依法取缔,而材料体现的是落后文化,故 A 错误;陈规也有适合社会发展的,笼统的说废除陈规是不恰当的,故 B 错误;求同存异强调的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强调的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可见,材料没体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故 C 不符合题意;随着人情风气的变味,一些人情消费逐渐变异为人们攀比、炫富的“工具” ,为此,需要我们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 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