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 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945 年21 世纪初)通史时空坐标时段特征概览总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时期,也是世界整体性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巨大政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 ;20 世纪 6070 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文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考 点 一 二 战 后 国 际 格 局 的 演 变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2)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3)美苏实力相对均衡。2表现3.“冷战”与“热战”(1)1948 年的 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2)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3)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主地位相对衰落。4
3、影响(1)双方剑拔弩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洲一体化(1)背景:在经济恢复过程中,西欧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2)过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罗马条约欧洲共同体。(3)影响:西欧国家加强政治联合,开始摆脱美国控制。2日本的崛起(1)原因: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进行民主改革;美国的大力扶植;重视教育。(2)结果: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后来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冲击了
4、两极格局。4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三、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两极格局的瓦解(1)东欧剧变:20 世纪 80 年代末,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2和平与动荡并存(1)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冲突。(2)国际 恐怖主义 呈泛滥趋势,各国都加强了反恐斗争。3多极化趋势加强(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实力增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战后两极
5、格局的基本框架,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表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3)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的形式是冷战,而冷战又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4)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2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对外政策(1)美苏对抗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 20 世纪 50 年代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冷战。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代替,伴随着冷战在世界各地进行争霸、对抗。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
6、强权政治的烙印。(2)美国的对外政策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表现为实行冷战;对中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封锁孤立;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 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力量;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逐渐走向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对日本:美国从独占日本到扶植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走向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3毛泽东的“中间地带”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剧烈变动。1946 年,毛泽东提出了“中间地带论”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7、,毛泽东不断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或者说是“两个第三世界” 。一个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 ,一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国家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和干涉,反对美苏称霸世界。“中间地带”理论对改变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对打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与封锁,对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4美苏争霸苏联的对外政策中也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以及意识形态的因素。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美苏争霸成为冷战的核心内容。(1)
8、第一阶段(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既有缓和又有争夺,美国占优。在缓和方面:1955 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同年,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 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 年苏联修筑“柏林墙” ,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霸权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2)第二阶段(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苏攻美守。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
9、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 1979 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 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 年从越南撤军,1979 年同中国建交。(3)第三阶段(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美国强硬,苏联全面收缩。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
10、,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5理解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查及其影响(1)调整 在“冷战”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以敌对和对抗为主调。 “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终结,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个大国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大国关系中出现了合作与对抗并存的新特点。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大国纷纷建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 “战略关系”同“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 “集团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冷战”时期
11、的同盟关系、集团关系是以军事合作为基础的,是共同对付第三国的,而现在这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则具有鲜明的“冷战”后的时代特点:不以军事合作为基础,而是侧重于政治、经济、军事、安全、贸易、环保、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合作;不针对第三国,不妨碍与第三国发展关系,而是推动整个大国关系的发展;不结盟,不搞对抗,而是以平等互利的对话解决存在的分歧与争端。(2)影响 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及重新定位,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它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大国关系这种重大而深刻的调整,有利于国际形势的继续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
12、平、稳定与发展。【典例 1】 (2017天津文综)1990 年 9 月 12 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D全球化进程加快题干三看一看时间空间:1990 年,苏、美、英、法、西德、东德外长在莫斯科二看关键信息: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三看答题方向:体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选项排查选项 判断理由 设障方法 查错补短A()此次国际会议,苏、美、英、法等参加,会议决定了德国的未来走向,说明战
13、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B()当时两极格局尚未瓦解提出与史实不符的结论因时空线索混乱而误选。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C()“两德”合并发生在此次会议之后无中生有因基础不牢而误选。 “两德”正式统一的时间是1990 年 10 月 3 日D()全球化强调的是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材料未体现顾左右而言他因材料理解不准而误选。本题材料主旨与全球化无关历史追问结合上题思考,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提示:二战后初期确立了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1991 年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14、的局面。练习 1 (2018新课标全国卷)下图反映了 1945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解析: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参加联合国国家数量增多不等于世界贸易扩大,排除 C 项;材料能够说明参加联合国的国家交往或联系增强,但不能说明经济区域化的发展状况,因为参加联合国的国家同样可以实行贸易保护或关税壁垒政策,排除 D 项。练习 2 (2018北京卷)1956 年
15、 7 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 。该宣言( B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A 项错误。1961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但是1956 年已经开始酝酿,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印度、埃及等国提出反对“国家集团” ,希望在两极格局下保持和平中立,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B 项正确。北约组织成立于 1949 年,C 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 1945 年,D 项错误。练习
16、 3 (2018天津卷)2015 年,习近平主席指出: “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 ,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 5 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 “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 。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
17、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 年)材料三: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美乔治 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 年)(1)概括材料一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
18、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答案:(1) 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2)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同盟。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视苏联为对手
19、,谋求领导世界。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4)示例: “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解析: 第 (1)问,可从材料一直接概括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含义: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了原有霸主的敌视。雅典当时强大的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崛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等方面分析。第二、三小问联系一战的史实进行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
20、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后美国谋求称霸世界,对苏联充满了敌视,究其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当时的世界超级大国,美苏两国利益和意识形态对抗加剧,美苏同盟关系逐渐破裂。第二小问两者对抗方式加剧,材料二体现的是军事对抗,材料三体现的是冷战方式。第(4)问,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大国关系,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1945 年,真实世界开始重建的方式也许和高屋建瓴的理想主义有关联,分享这一思想的有原抵抗运动战士、为和平而战的军人、震惊于原子弹破坏力的科学家和基督教大同世界论者,但关联远没有达到他们所希望的紧密程度。塑造战后国际体制(实际上这一工作战时就已启动)更多的是政治因素,而不是
21、宗教或道德理想。战时官僚、规划者、外交官和盟军领导人自始至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战时联盟转化为一个稳定的、谋求和平的战后国际秩序。如何避免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如何防范未来的希特勒们再次发动世界大战就这样,零年在感恩和焦虑的基调中落下了帷幕。人们对世界大多数地方取得的和平感到欣慰,但不像过去那样对美好未来抱有幻想,同时也为愈来愈分裂的世界表示担忧。战争是否真的结束于 1945 年?有人提出全世界对抗状态直到 1989 年才走向终结。1945 年斯大林把欧洲一分为二,这是二战最深的一道伤口。伊恩布鲁玛零年:1945 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基
22、本特征及国际社会为谋求和平秩序所作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材料中“1945 年斯大林把欧洲一分为二”的这一观点。特征:冷战开始,世界日益分裂成为两大阵营;美苏争夺霸权,威胁世界和平;努力: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成立联合国;签订关贸总协定;欧洲的联合。这一观点是片面(错误)的。二战后期,美、苏等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协议,就战后国际关系体系作出了安排;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冲突的结果,不是苏联斯大林单方面的原因。 考 点 二 二 战 后 世 界 经 济 的 发 展一、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3、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2)20 世纪 70 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2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其经济安全。(3)利弊: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第三产业的兴起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4 “新经济”的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极
24、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 年 7 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5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建立。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关贸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其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它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3)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
25、金组织、关贸总协定。(4)影响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1)欧共体的形成及其发展1952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于1967 年合并成欧洲共同体。1968 年,关税同盟建成;1985 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统一大市场。1993 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 年,欧元正式问世,2002 年 1月 1 日开始进入流通领域。(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
26、年,美、加、墨三国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亚太经合组织:1989 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成员之间差异较大,形成了独特的“APEC 方式” 。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1)世界贸易组织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世界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目标: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行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2)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2001 年 12 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3)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根本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技术手段:交通运输技术发展和信
27、息技术发展。消除障碍:两极格局的结束。体制保障:市场经济体制。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1多角度理解苏联经济改革(1)知识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的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试图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经济改革陷入困境。(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考虑,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带来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3)
28、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2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化与政府职能的转变(1)重商主义阶段及政府职能 重商主义出现于 16 世纪中叶,盛行于 1718 世纪(工业革命前)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萌芽和工场手工业时期,政府奖励输出,禁止输入,采用保护关税政策适应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政府主导经济发展。(2)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及政府职能 工业革命时代的经济政策其特点是经济上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以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反对政府干涉商业
29、发展,实行低关税和自由贸易,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废除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护关税政策,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及政府职能过渡:面对 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自由经济时代向国家干预时代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多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这一局面在 20 世纪 70 年代经济“滞胀”现象出现后有所变化。混合经济时代及政府职能:20 世纪 70 年代后,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压缩国营经济规模,推动民营化发展。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自发调节相结合。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及
30、解体(1)弊端: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是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分不开的。但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基础。美国要履行 35 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若美国黄金储备流失过多,储备不足,则难以履行兑换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就难以维持。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无力进行市场操作和平抑金价,则美元比价就会下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也就会随之动摇。该制度规定汇率浮动幅度
31、需保持在 1%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而且它实际上仅着重于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2)解体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以及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国无力稳定美元,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成员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3)影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实行相对固定的汇率,美国尚无法随意大规模地增发货币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掠夺,成员对美元抱有信心。但这一体系的崩溃,使美元摆脱了黄金的束缚,为美国滥发纸币、转嫁危机、掠夺世界大开方便之门。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中心地位并未随着布雷
32、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丧失,事实上仍是通行无阻的世界货币。这说到底是由美国的经济大国地位和值得信赖的实力所决定的此外,美国面对危机主动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综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并没有受到根本的动摇,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更加“自由的强化”了。学者谭智元对此有段精彩的叙述:“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
33、裁。 ”4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 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2)影响 经济上: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了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同时欧盟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也增加了各国的经济风险。政治上: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的图谋。文化上:经济联系的密切使得欧盟各国文化上相互交融,
34、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5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急速扩张:2007 年欧盟迅速扩大到 27 个国家。苏联解体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加入欧盟,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差距越来越大,问题随之增加。(2)欧盟盟主:德法无疑是欧盟的火车头,在欧盟的发展问题上,两国存在着共同利益,但是,也存在谁是盟主的争夺。(3)美国因素:过去,美国出于联合欧洲国家共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对欧洲一体化建设采取支持、默许的态度。随着欧盟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美国日益强烈地感到欧洲一体化建设对美国形成挑战的压力,这促使它从过去的支持、默许演变为阳挠、制约。6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阶段 推动因素开始起步阶段(15
35、18 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主义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阶段(19 世纪初期至中期) 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阶段(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陷入困境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及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战争的影响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制度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 世纪 9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放松对经济的管制,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等因素,交通、贸易生产、金融
36、、信息技术、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7.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影响(1)积极作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2)消极影响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
37、主权和经济安全 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典例 2】 (2018新课标全国卷)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
38、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题干三看一看时间空间:20 世纪 6070 年代,法国、德国、意大利二看关键信息: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大量农民成了富裕的农场主三看答题方向: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选项排查选项 判断理由 设障方法 查错补短A ()马歇尔计划在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发挥作用了运用“开始”一词设障马歇尔计划提出于 1947年,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 ()20 世纪 6070 年代,欧洲北部原本落后农村迅速发展,实现了机械化,究其原因,一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二是内部合作(欧共体) 的推动,三是抓住和平发展这一历史机遇C () 西
39、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 提出与材料 西欧的福利制度有利于稳立与法、德、意农村的发展没有关系主旨无关的结论定社会秩序,但加重了财政负担,也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D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1975 年的经济危机中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提出与材料主旨无关的结论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于1944 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伴随着西欧、日本等的迅速发展及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而瓦解历史追问结合上题思考,二战后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近 20 年的高速发展道路,其原因有: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第三次
40、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充分利用美国马歇尔计划,解决战后资金短缺问题;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重视科技和教育,并根据国情和社会发展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两极格局下,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除此之外,有些国家还有特殊原因,如西德、日本等因是战败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方针等。练习 4 (2018新课标全国卷)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
41、的控制解析: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C 错误;1959 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D 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斯大林模式一致,故 A 正确。练习 5 (2018浙江卷)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 1 和图 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A )欧洲一体化进程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 BC D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图 1 到图 2 阴影部分
42、的变化,体现的是欧洲区域集团组织欧共体不断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反映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故符合题意;调用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故符合题意;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的成立,与材料信息不符,故不符合题意;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与材料信息不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项 A 正确。练习 6 (2018浙江卷)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 (部分) 。下列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B )大事年表1947 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 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1 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2 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199
43、4 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1995 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9 年 欧元正式问世2001 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解析:根据表格材料“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欧元正式问世”可知,A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 B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故 C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故
44、D 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练习 7 (2018江苏卷)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要认识到题干中“由此可知”中的“此”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二是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的对待,A 项内容是对此的提炼和总结,正确。B、C 两项只看到其中的一个方面,排除;该学者
45、的言论强调全球化的影响而不是应对全球化的策略,D 项不准确,排除。练习 8 (2018北京卷)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D )A “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解析: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和控制欧洲的措施,A 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于 1962 年,而非图示的 1951 年,排除 B 项。美国人首次登月是在 1969 年,而非图示的 1959 年,排除 C 项。20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深陷越
46、战泥潭,美国面临巨大财政负担,财政赤字严重,D 项正确。练习 9 (2018江苏卷)1957 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 7 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 6 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 105 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C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1957 年苏联的工业体制改革并不是简单撤销一些工业部门,而是在地方设立经济行政区进行管理,这一做法体现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政府扩
47、大地方经济自主权的意图,C 项正确。结合史料信息可知,这一举措只是在工业领域里进行,而不是整体的变革,A 项错误,排除;材料强调苏联调整工业部门的经营管理权,而不是摒弃其原有的经济政策,B 项错误,排除;无论是中央政府领导还是地方领导,这些工业部门的性质都是公有制,D 项错误,排除。练习 10 (2018江苏卷)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 39%,美国同期从 1957 年的20.9%下降到 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 年至 1970 年,西欧所占比例由 20.8%升至 28.6%,美国同期则由 48.6%降至 37.8%。据此可知
48、,西欧经济的发展( D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题中信息剖析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美国、西欧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通过西欧在世界贸易总额和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数据变化可推理出,西欧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D 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 1944 年,题中数据出现于该体系建立之后,排除 A 项;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此时经济霸主依然是美国,排除 B 项;西欧国家的
49、崛起加剧了其和美国的矛盾,排除 C 项。练习 11 (2018江苏卷)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 1790 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 1935 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