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69132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座位号 2018 年 12 月三台中学实验学校 2018 年秋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 “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 ”材料评论的是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2 荀子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家,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观察下图,诸侯国中属于姬姓封国的有( ) A B C D3 汉书记载:“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 ”这表明A秦朝仿中央官制,设立

2、地方政体 B秦朝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治国理念C秦朝地方官制有分封制遗风 D秦朝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 政权与族权互为表里C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D 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5下面一组有关印玺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 B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C 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D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进6徐继畬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

3、 ” 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掠夺工业原料 B割占中国领土 C进行资本输出 D抢占商品市场71856 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 200 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案件就有 503 起,共有 630 个英国人(次)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 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B 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C 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 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8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附近和在从广东通到内地去的粤湘大道上,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 。后来,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而不得不走进流浪者的队伍中去”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 B 广东人共同抵制洋货C “十三

4、行”辞退员工 D 清政府严禁对外贸易9下列选项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形势图 B北伐战争形势图C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D抗战相持阶段形势图10某次大会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以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直至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据此判断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111923 年 12 月北京大学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目是:“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可以救中国?”结果,回答国民革命的有 725 票,而其他选项的票数不足 30 票。这里的“国民革命”是指A开展工人运动,夺取全国政权 B反帝反军阀,谋求中国

5、的统一C发动工农革命,实行武装割据 D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12下图是 1933 年和 1938 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份比例的情况,这一变化说明了图 1 1933 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图 2 1938 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A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中国革命性质的重大改变C 中共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 D 建立新型民主政权的尝试13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 。这次会战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抗战的精神打乱了日本侵略者

6、的战略部署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A B C D 141954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5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是A村民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共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努力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提出“一国两制”

7、构想签署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A. B. C. D. 17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这个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18下图是 19492009 年中国外交状况曲线图 下列选项中符合史实的是A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B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C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D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始终坚持非集团、不结盟基本原则

8、19威廉弗格森在希腊帝国主义写道:“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 “可以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A 各邦之间贸易发达 B外邦人有公民权 C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D人们轮番而治20雅典“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鲜血,平时献出年华,她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材料强调A. 参政是公民的权利 B. 公民权利义务的统一C. 城邦公民自由平等 D. 城邦至上的公民意识21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这主要是指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9、 保护奴隶制度形成一整套法律运作范式 一定程度上体现平等和公正A. B. C. D. 22.1832 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56 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 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 40 多个新选区。这反映出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B长期的腐败问题得以解决C工人阶级获得议会选举权 D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变革23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这一规定( )A加强了中央权力,兼顾了地方分权 B类似中国的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C强化了总统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D其本质是“主权在民,权力制衡”24学完“欧美各国资

10、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 “借尸还魂” “循环往复”“独辟蹊径” 。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 英、德、美、法 B 英、德、法、美C 英、美、法、德 D 美、英、法、德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25 题 26 分,26 题 26 分,共 52 分)25.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材 料 一 中国行政区划的产生,经历了由分土而治到分民而治,到战国时期,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划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1)材料中的“ 分 土 而 治 ”和 “分 民 而 治 ”分

11、 别 具 体 指 什 么 ? 指 出 两 种 制 度 的 主要 差 异 。 ( 6 分 )材料三 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时间 机构变动及其主要职责1638 年 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及部分与外国通商及外事关系事务。1676 年 设“南书房” ,备顾问,参预机务。1729 年 设“军需房” ,后改名为“军机处” 。1859 年设“总税务司署” ,并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是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及海关行政事务的机构。1861 年应西洋各国需要,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主管外交事务,兼管通商、海防等洋务事务。1901 年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6 年

12、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法部等。1911 年正式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2)据材料三,分析清代中央机构变动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 (6 分)材料三序号 重大事件 1842 年 8 月 29 日,中英代表在南京下关江面的“皋华丽”号签订南京条约 1898 年,列强掀起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9 年,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43 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

13、特权废除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997 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3)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主题加以阐述。(10 分) 材料四: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 年单页版、1950 年版、1953 年版、1958 年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 1971 年版、1975 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80 年版将 1975 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各

14、版护照上“文字”、“使用范围”的变迁,谈谈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的特点。(6 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 分)材料一 用抽签的方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情上如果做错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轻得多的民主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民间相互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和表决。摘自古代西方的城邦政治(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6 分)材料二 第一条,国会是最高立法

15、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第二条,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同时又是陆、海、空总司令,执掌最高军事指挥权,有任命高级官吏、缔结条约的权力。第三条,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得终身任职。 摘编自 1787 年联邦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之。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力。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787

16、年联邦宪法规定的美国政体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的相同之处,并分析两者在总统权力设置上的差异及其原因。(12 分) 材料四:全国人大和政协召开情况表届次 时间 届次 时间第三届全国人大 1965 年 2 月 第三届全国政协 1959 年 4 月第四届全国人大 1975 年 1 月 第四届全国政协 1964 年 12 月第五届全国人大 1978 年 2 月 第五届全国政协 1978 年 2 月第六届全国人大 1983 年 6 月 第六届全国政协 1983 年 6 月第七届全国人大 1988 年 3 月 第七届全国政协 1988 年 3 月第八届全国人大 1993 年 3 月 第八届全

17、国政协 1993 年 3 月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 1982 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了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 200 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 7 500 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600 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3)据材料,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指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8 分)三台中学实验学校 2018 年秋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一)历史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从材料“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 ”来看,宗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避

18、免权力的争夺的,权力的更替能够和平的进行,从而使政局稳定,体现了宗法制积极的历史作用,故选 C;世袭制是世代承袭官位爵位的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A;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B;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D。2 【答案】C【解析】材料中为齐;材料中为鲁;材料中为燕;材料中为楚,依据材料中“属于姬姓封国”的信息可知,选择 C 项符合题意。3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郡县制及其特点的准确理解。从材料看出,秦朝仿照中央官制,在地方也设置了行政机构。4 【答案】B【解析】材料所讲的“封建”阶段并不是“封建社会,指的是先秦时期中国的政治

19、形态,特别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关系,是政权与族权的相结合,所以答案选 B;“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 “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因此 C 项错误;“民治”阶段一般是指近代以后,推翻帝制。5 【答案】D【解析】监史、刺史和监察御史都是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故选 D。材料没有反映中央或地方行政机构的信息,排除 AB;材料的官职不是负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 C。6 【答案】D7 【答案】C【解析】联系南京条约的附件可知,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要求在华外人的一切诉讼,均由本

20、国领事办理,这为列强在中国为非作歹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护,使他们有恃无恐,故 C 项正确;ABD 项与材料无关。8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开放五口通商,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由此导致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生计维艰。与广东人是否抵制洋货、 “十三行”是否辞退员工没有关系,故排除 B、C 项。清政府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严禁对外贸易,故排除 D 项。故选 A。9 【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清国”是指清朝, “南军”是指南方革命军,故 A 项正确;北伐战争时清政府早已被推翻,故 B 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

21、期,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南方和北方陕西,而北方的山西是国民党控制的区域,故 C 项错误;抗战相持阶段日本除占领东北三省外,还侵占了中国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此与地图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10 【答案】A【解析】题干中“以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直至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这是中共一大的目标,故 A项正确;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认清了中国基本国情,故 B 项错误;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故 C 项错误;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故 D 项错误。11 【答案】B【解析】国民革命指的是 1924192

22、7 年的革命,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以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为目标展开。12 【答案】A13 【答案】A【解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后,并非淞沪会战的影响,项错误;正确答案为 A 选项。14 【答案】D15 【答案】B【解析】村民自治制度不是精英参政,故 A 项错误;参加政协的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故 B 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故 C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是精英参政,故 D 项错误。16 【答案】 D 17 【答案】B18 【答案】B【解析】第

23、一次建交高潮源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 A 项错误;第二次建交高潮源于中美关系的改善,故 B 项正确;第三次建交高潮源于两极格局的解体,故 C 项错误;建国初中国与苏联结盟,改革开放后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 D 项错误。19 【答案】C【解析】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希腊各城邦相互的独立自主,相互没有隶属关系。各城邦之间的独立性使得希腊并没有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B 说法错误,外邦人不属于公民范围。其他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20 【答案】 D 21 【答案】D 22. 【答案】D. 【解析】A 项掌握政权错误 23 【答案】D24 【答案】B【解析】英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是通过改革循

24、序渐进;美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是通过创新独辟蹊径;德国皇帝保留绝对权力,是专制主义借尸还魂;法国通往共和的道路艰难曲折、循环往复。故答案是 B。25. (26 分)(1)分 封 制 和 郡 县 制 (2 分) 。 分 封 制 下 统 治 者 并 未 实 现 高 度 集 权 , 后 者 实 现 了 中央 对 地 方 的 垂 直 管 理 (2 分) ; 前 者 是 由 贵 族 世 袭 做 官 , 后 者 官 员 由 皇 帝 任 免 产 生 。(2 分)(2)趋势:设“南书房”和“军需房”反映反映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总税务司署”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的设立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半殖民地

25、化程度加深的趋势,从理藩院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外务部、责任内阁,反映出中国走向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趋向;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等,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反映中国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趋势(任答三点得 6 分)(3) 【示例】主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 分)阐述:1945 年抗战胜利,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作出以经济建设

26、为中心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后中国生产力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洗刷了百年耻辱,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综上所述,七十多年来,中华民族走上了独立自主和民主富强的道路,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4)50 年代护照采取中俄文对照,反映外交上一边倒,主要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 分)70 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体现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热潮;因私护照几乎为零反映 “文化大革命”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任意一点 2 分)80 年代护照不再注明使用地域范围,反映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

27、不结盟”政策。(2 分)26.(26 分)(1) 弊端:范围狭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之外;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6分)(2)相同:民主共和政体;(2 分)三权分立;(2 分) 不同:美国宪法赋予总统较大权力;(2 分)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对临时总统的权力加以限制。(2 分) 原因:为改变邦联制下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现状,稳定统治秩序,需要赋予总统较大权力。(2 分) 为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需限制总统的权力。(2 分) (3)成就:重新召开了全国人大和人民政协会议;在立法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 分)趋势:制度化、法律化。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