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 1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9 湖北恩施月考)有关 Cl2 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l2 有毒但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Cl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正盐C.Cl2 能与 Fe 反应生成 FeCl2D.一定条件下与 H2 反应产生苍白色火焰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 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2C.某溶液加入 CCl4,CC14 层显紫色 ,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D.某溶液加入 BaC
2、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有 Ag+3.(2019 四川南充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氯气与水反应:Cl 2+H2O 2H+Cl-+ClO-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2OH- Cl-+ClO-+H2O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O 2+4HCl Mn2+2Cl-+Cl2+2H2O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 2+2ClO-+H2O+CO2 CaCO3+2HClOA. B.C. D.4.从海带中提取碘要经过灼烧、浸取、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5.(2019 湖北华师一附中周测 )A 是中学化
3、学中常见的单质,B 、C 为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B.A、B、C 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B、C 的水溶液一定都呈碱性D.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6.(2019 湖南株洲调研)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建设海峡经济区 ,海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如图所示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复分解和置换反应B.只发生了化学变化,是用电解熔融 NaCl 制备 Cl2C.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蒸馏即可得到单质 Br2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Br2
4、+2H2O 4H+S +2Br-2-47.(2019 甘肃武威模拟)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 ,a、b、d、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 KMnO4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 4+16HCl(浓) 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 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A a 处变蓝,b 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 2Br2I2B c 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 d 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e 处变红色 还原性:Fe 2+Cl-8.(2019 湖北三市联考)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 5
5、0 mL 浓度为 10.00 molL-1 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形成 NaCl、NaClO、NaClO 3 共存体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n(Na+)n(Cl -)可能为 65B.反应共消耗氯气为 0.25 molC.n(NaCl)n(NaClO)n(NaClO 3)可能为 1051D.若该体系中 n(NaCl)=0.375 mol,则反应中共转移电子 0.375 mol9.(2019 北京西城模拟)某溶液中含有 N 、S 、Si 、Br -、C 、Na +,向该溶液中通入过+4 2-3 2-3 2-3量的 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反应前后,
6、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 N 、Na + 有胶状物质生成 有气体产生 +4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共发生了 2 个氧化还原反应A. B.C. D.10.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 45 倍,下列有关氯胺(NH 2Cl)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氯胺的水解产物为 NH2OH(羟氨) 和 HClB.氯胺的电子式为C.氯胺中氯的化合价为+1 价D.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11.(2019 河南开封调研)(12 分 )氯气可用于制取漂白剂和自来水消毒。(1)将氯气通入水中制得氯水,氯水可用于漂白有色物质
7、,其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 填写化学式)。 (2)“84”消毒液也可用于漂白 ,其工业制法是控制在常温条件下,将氯气通入 NaOH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同学们探究“84” 消毒液在不同 pH 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步骤 1:将 5 mL 市售“84”消毒液稀释至体积为原来的 100 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 pH=12;步骤 2:将稀释后的溶液各 20 mL 分别加入 3 个洁净的小烧杯中;步骤 3:用 H2SO4 溶液将 3 个烧杯内溶液的 pH 分别调至 10、7 和 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步骤 4:在 3 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 ,观察现象,记录
8、如下:烧杯 溶液的 pH 现象a 10 10 min 后,红纸基本不褪色;4 h 后红纸褪色b 7 10 min 后,红纸颜色变浅;4 h 后红纸褪色c 4 10 min 后,红纸颜色变得更浅;4 h 后红纸褪色已知,溶液中 Cl2、HClO 和 ClO-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实验现象可获得以下结论:溶液的 pH 在 410 范围内,pH 越大,红纸褪色 。 结合图像进行分析,b、c 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 (4)由于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们尝试研究并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 ClO2 气体就是一种新型高效含氯消毒
9、剂。一种制备 ClO2 的方法是把 SO2 通入硫酸酸化的 NaClO3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另一种制备 ClO2 的方法是用 NaClO3 与盐酸反应,同时有 Cl2 生成,产物中 Cl2 体积约占,每生成 0.5 mol ClO2,转移 mol e -。 12.(2019 江西景德镇一模)(14 分)IBr、ICl、BrF 3 等称为卤素互化物,(CN) 2、(SCN) 2、(OCN) 2 等称为拟卤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均与卤素单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碘(ICl)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Cl+H2O HIO+HCl,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填中
10、学常见的无机反应类型) 。 (2)溴化碘(IBr)具有强氧化性,能与 Na2SO3 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已知某些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SCN-CN-Br-Cl-。现将几滴 KSCN 溶液滴入到含少量Fe3+的溶液中 ,溶液立即变红,向其中逐滴滴入酸性 KMnO4 溶液,观察到红色逐渐褪去,请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 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使该溶液红色褪去的是 (填字母) 。 A.新制氯水 B.碘水C.SO2 D.盐酸(4)KCN 为剧毒物质,处理含有 KCN 的废水常用的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用 NaClO 溶液将 CN-氧化为 C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
11、程式为 。 2-3(5)已知 HCN 的电离常数 K=6.210-10,H2CO3 的电离常数 K1=4.510-7,K2=4.710-11,则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发生的是 (填字母 )。 A.CN-+CO2+H2O HCN+HC-3B.2HCN+C 2CN-+CO2+H2O2-3C.2CN-+CO2+H2O 2HCN+C2-3D.HCN+C CN-+HC2-3 -313.(14 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 Cl2 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 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 a 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 为湿润的品红试纸。(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的作用
12、是 。 (3)实验过程中,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中观察到 b 的红色褪去 ,但是并未观察到“a 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看到预期现象,你认为还需在上图装置 与 之间添加下图中的 装置(填序号),该装置的作用是 。 (5)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课时规范练 1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C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残留比较少,不会影响健康,A 项正确;Cl 2+2NaOH NaCl+NaClO+H2O生成的两种正盐为 NaCl 和 NaClO,B 项正确; 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 Fe
13、 反应生成 FeCl3,C 项错误;氯气在氢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D 项正确。2.A 由于液溴容易挥发,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所以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A 项正确; 与 KI反应生成单质碘的物质,都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不一定是氯气 ,B 项错误;碘离子是无色的,某溶液中加入 CCl4,CCl4 层显紫色 ,证明溶液中存在碘单质,C 项错误;某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含有 Ag+或 S 等,D 项错误。2-43.B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 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书写,错误; 浓盐酸可全部电离,应写成 H+和 Cl-的形式
14、,错误。4.D 灼烧物质应在坩埚中进行 ,A 项错误; 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B 项错误;碘的苯溶液在上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C 项错误; 碘与苯互溶 ,利用沸点不同选择图中蒸馏装置可分离,D项正确。5.B A 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B、C 两种化合物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 A 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存在负化合价,应为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不存在负化合价,A 项错误;A 单质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B、C 两种化合物,则 A、B 、C 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B 项正确; 若 A 单质为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C 项错误; 单质生成化合物 ,
15、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化合物生成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和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项错误。6.D 题述工艺流程中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氯气属于分解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化合、复分解反应,故 A 错误 ;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是用电解熔融 NaCl 制备 Cl2,故 B 错误;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Br2+2H2O 4H+S+2Br-,故 D 正确。2-47.D a 处变蓝、b 处变红棕色,说明 Cl2 分别与 KI、NaBr 反应生成 I2、Br 2,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无法证明 I2 与 Br
16、2 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 错误;c 处先变红,证明 Cl2 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证明 Cl2 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B 错误;d 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因为 Cl2 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 NaOH,C 错误;e 处变红说明 Cl2 将 Fe2+氧化为 Fe3+,证明还原性:Fe 2+Cl-,D 正确。8.A n(NaOH)=10 molL-10.05 L=0.5 mol,氯气和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 NaCl、NaClO 及 NaClO3,根据钠元素守恒 n(NaOH)=n(NaCl)+n(NaClO)+n(NaClO3),再根据氯元素守恒有 2n(Cl2)=n(NaCl)+
17、n(NaClO)+n(NaClO3),根据电子守恒得 n(C1-)=n(ClO-)+5n(Cl )。根据方程式-3Cl2+2NaOH NaCl+NaClO+H2O、3Cl 2+6NaOH 5NaCl+NaClO3+3H2O 可知,当氧化产物只有NaClO 时,n(Na +)n(Cl -)最大为 21,当氧化产物只有 NaClO3,n(Na+)n(Cl -)最小为 65,故反应后的溶液中 65HCNHC ,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规律知,A、D 正确。-313.答案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3)无色溶液变蓝色 Cl 2+2KI I2+2KCl(4) 干燥 Cl2(5)Cl2+2OH- Cl-+ClO-+H2O解析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2)加热时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易挥发,会导致生成的氯气中混有 HCl 杂质,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3)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故氯气能把 KI 中的碘置换出来,所以装置 中的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4) 从装置出来的是湿润的氯气,能够使干燥的品红试纸褪色,要观察到“a 无明显变化” 这一预期现象,需要在与之间添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来干燥 Cl2,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5)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