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二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6578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二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二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二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必修二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3 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选择题2018 年题组( 2018全国卷 35) 20 世纪 6070 年代, 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0 世纪 6070 年代,欧洲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发展,实现了机械化,究其原因,一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二是内部合作(欧共体)的推动,三是抓住和平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故答案为 B 项。马歇尔计划在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发挥

2、作用了,故 A 项排除。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西欧北部农村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 C、D 两项排除。【答案】B2017 年题组1.( 2017新课标全国卷 文综 35) 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考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 【

3、解析】结合题意可知,20 世 纪末对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不 仅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世界旧的 经济秩序受到冲击, A 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或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并非材料表述的中心意思,排除 B、D 两项;二战后 亚非拉国家已经加入世界体系,C项错误,排除。【答案】A2016 年题组1 ( 2016新课标全国卷 文综 35) 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

4、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煤钢联营)【解析】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 的简历,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是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 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 C 项错误 ;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A2 ( 2016江苏单科 20)

5、 1987 年,英、法、意等 12 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 。该文件的签署(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解析】1967 年,欧共体成立,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1987 年,英、法、意等 12 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表明欧洲一体化逐步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过渡,

6、 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故 B 项正确;1993 年欧盟的成立,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但是没有真正实现政治一体化,故 C 项错误;欧元是在 1991 年欧洲联盟条约中规定的,成 员国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 标准,欧盟成立后,逐渐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故 D 项错误。【答案】B2015 年题组(备注:无)2014 年题组1 ( 2014新课标全国卷 文综 35) 图 6 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一体化(欧盟)【解析】冷战结束是指苏联解体,与 题中波兰没有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华约解体是在1991 年是通 过签订

7、议定书的方式宣告的,与 题干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 B 项错误;北约是军事政治集团,规定进行 “集体防御”,与波 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 C 项错误;波兰开放本国边境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且从图片中的欧盟旗帜亦可得出答案,故 D 项正确。【答案】D2 ( 2014新课标全国卷 文综 35)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 21 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8、化 欧洲一体化(欧元)【解析】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 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 A 项正确;“消除了贸易壁垒” 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 B 项错误;欧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 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 C 项错误;资 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 谈不上 这一地位的巩固,故 D 项错误。【答案】A3 ( 2014安徽文综 22) 2011 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 “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

9、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 。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考点】史学理论 史学研究方法;世界 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一体化【解析】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观点不正确,故 A 项错误;根据“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 给一种答案 ”可以得出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 ;“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和“ 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可以得出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故 C 项 正确;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本身表述有误,故 D 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备注: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