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空观念】(核心思维)(1)时间背景:1417 世纪;(2)阶段特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3)人物简史:类别人物生平 著作 思想(内容) 特点(地位)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达芬奇莎士比亚 马丁路德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答案解析】核心考点:相同点:人文精神的发展;反对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利用科学和理性;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 ;不同点:人文主义、因信称义、理性主义;反对神权、教权、王权;新航路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美好的蓝图;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借助宗教,自我觉醒;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本主义手工场时期、资本主义工厂时期。 5(江苏
2、省盐城中学 2017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最后一卷)历史试题)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 构建民权政府 B. 批判神权统治 C. 鼓吹人性解放 D. 主张平等自由【答案】A【解析】从题干材料分析,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构建 理性王国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 富,A 项符合题意。B、C 项是共同点,不 符合题意,可排除;D 项是不同点,但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可排除。6 “当路
3、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A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C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底层群众D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答案】D1 (2018 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 我们
4、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答案】A【解析】 “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 A。材料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 B、C、D 三项。 1恩格斯在评价某一运动时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也确实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这场“变革”:A引领着“人”与“社会”双重觉醒 B提供关于自然界新的思考方法 C以人人享有与
5、生俱来的自然权利为诉求 D以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为主要诉求【答案】D【解析】A、C 是启蒙运动的内容,B 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影响。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 ”这则材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A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说教 B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 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答案】B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
6、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指:A进入了精神乐园 B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C获得了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打击了宗教神权和专制特权【答案】C【解析】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只要有虔诚的信仰,便可获得精神自由,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故 C 项正确。4赵林在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中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
7、深刻的思想革命。 ”作者旨在说明:A文艺复兴运动存在人文主义滥觞 B宗教改革影响在文艺复兴之上C文艺复兴运动未与封建阶层决裂 D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影响。依据材料“文艺复兴说到底是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 、 “宗教改革则是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对比分析可见,宗教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更为深刻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表明宗教改革影响在文艺复兴之上,故选B;A、D 两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C 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5彼特拉克说道:“自然之物即使是真实的,对幸福生活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了解动物、鱼类和蛇
8、类的本性,却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的起源和归宿,这对我又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彼特拉克:A重视人在社会的价值 B对宗教信仰表示怀疑C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 D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答案】A6 1416 世纪罗马经历了约 40 余位教皇,教皇们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富丽堂皇的包装,还有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甚至有诸多教皇是由人文才能而登上权力巔峰。这反映出:A. 人权至上思想占据主流 B. 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观念C. 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宗教 D. 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宗教改造【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时间点“14-16 世纪” ;从中分析出人文主义的
9、影响。 再评:文艺复兴时代,资本主义尚处萌芽期,新兴资产阶级正在形成;罗马教廷宗教禁锢严重,人文主义者率先以人性对抗神性和封建等级观念,肯定现世幸福和人权、个性、思想自由,冲击教会的精神统治,在思想解放尤其是人的解放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进资本主义,为以后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奠定了基础,是欧洲现代化的起点。其托古、思想深度和广度不足是历史条件不足造成的,不能因此抹杀其伟大作用。【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一“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 据他们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可知列宁认为评判历史的标准应该是把相应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分
10、析其是否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简单评价贡献的大小是没有意义的。根据这一评判标准可知材料二中对文艺复兴的评判是有失公允的,因为材料二中的评价没有把文艺复兴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而是以今天的眼光和要求评判文艺复兴的内容。由此可知对文艺复兴的评判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文艺复兴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宗教改革的铺垫作用,对后来启蒙运动的奠基作用。文艺复兴所存在的缺陷是当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不能一味指责。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
11、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
12、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 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答案】 (1)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倡导世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体现了关注现实、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推动了人性的复苏 和精神解放。 (2)不同之处:中国,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西方,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成因: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 主导;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