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 年 福 建 省 福 州 市 长 乐 高 中 、 城 关 中 学 、 文笔 中 学 高 二 上 学 期 期 末 联 考语 文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2、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现代社会中,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受到丧文化的影响,把人生看做雪泥鸿爪,这是悲观、虚无主义思想的表现。本次民俗摄影展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蔚为大观。受世界经济形势
3、的影响,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是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 三四个月以来都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的风气得到好转。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这种“摇头丸”的毒性很大,人吃了之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摇起头来,而且一摇就是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A B C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一届政府拟建设符合本地老人入住意愿的多元化养老机构,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 群体,打造独具特色的养老天堂。B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
4、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 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C该报告显示,我国经济增速的止跌回升仍将受到多种因素所影响,如国企改革、技术 创新能力、城市的发展等。D节目组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 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了再创作。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经过认真研究,报社决定任命中科院王院士担任社刊的顾问。B居民因停车问题发生了争执,居委会为此进行斡旋,解决了矛盾。C各位校友,在校庆活动中,希望你们能为学校尽一点绵薄之力。D这一次大型评选活动能够顺利举行,要感谢诸位专家的鼎力支持。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建言 40
5、 载的作者王开忠 在部队当兵, 在铁道部、中宣部工作,一直都保持着建言的习惯。该书打破传统编著套路, 有理论性阐述, 有代表性实例, 同时, 在内容上做到图文并茂,或讲述建议书写背景、构思过程,或叙写建议书产生的效果。 ,书后还附有一些建议书的写作体会,这些无疑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对读者具有 很好的启示作用。 A / 还是 因为 所以 或 所以B 既 又 因此 / 尽量 然而C 不但 而且 / 也 一定 进而D 无论 还是 既 又 / 此外AA BB CC DD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有
6、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 ,而提起“中国经典” ,就转换成“儒 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 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 “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 ,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
7、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 资治通鉴 ,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
8、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 ,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 ,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衹,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
9、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 ,有刪改)5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应当包括儒家、
10、佛教、道教经典,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B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考虑历史、文字学名著以及唐诗、宋词、元曲里的名著佳篇等。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身,用道教思想治心。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
11、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它们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曰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B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C阅读经典时,如果
12、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新经典才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从而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城市鸟巢黄学友在金生居住的这座城市里,不用说找到一只鸟巢,就连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都很难看到。可金生却找到了一只鸟巢,还是在自己家的阳台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天是周六,金生一大早起床后,要到阳台上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刚踏上阳台,一只鸟就从某个角落“扑棱”一声飞向天空,在天空划了一道美丽的孤线后消失了。金生就在阳台上找那只鸟留下的蛛丝马迹。最后,他在阳台一角的一个瓷
13、罐里找到了一只鸟巢。他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他已经忘记了那只瓷罐是什么时候放到阳台角落里的。那是他的母亲来城里看他时,从乡下带来的,说是让他放在厨房里当盐缸用。可他觉得这只瓷罐太古老,又粗糙,与现时流行的用具格格不入,就随手把它放在了阳台的角落里,想不到它竟成了鸟儿的栖身之地。金生再仔细去看瓷罐里的鸟巢,那巢穴编制的很牢也很密。它的外一层是用一些干枯的枝棒织成,里面铺满了松软的杂草。他抬起头望一眼这高楼林立的城市,心里想:“那只鸟是从什么地方衔来的这么多枯枝棒和杂草呢?”金生还在鸟巢里发现了三颗鸟蛋,鸟蛋的壳上布满了美丽的花纹。他刚要用手去拿,却又马上停了下来。因为小时候他听人说过,遇见鸟窝如
14、果动里面的鸟蛋,那鸟就永远不再回来了。他没有去动那些好看的鸟蛋,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他除了百般呵护外,还每天在阳台上撒一把小米,喂鸟儿。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金生不断地走近鸟巢,仔细观察那三颗美丽的鸟蛋,盼他早一天孵化。终于有一天,那三颗鸟蛋变成了三只黄嘴鸟丫。小鸟刚刚睁开两只圆圆的小眼时,在巢穴里躁动不安地“喳喳”叫,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金生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自然想到了把这一景色摄入镜头,于是就跑回房间取来了照相机,把镜头对准了瓷
15、罐。这时大鸟嘴里也衔着一只小虫飞了回来,站在了瓷罐沿上,三只小鸟抬着头“喳喳”叫着抢要虫食。金生快速按下了快门,把这一精彩的时刻留在了相机里。没多长时间,金生拍的照片获得了野生动物保护一等奖。金生的照片获奖后,有不少人幕名来他家观看阳台上的鸟巢。这天来了一名参观者,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戴一副深度眼镜,脸上布满了沧桑。金生把他领到阳台上的鸟巢前时,他似乎对里面的小鸟并不感兴趣,而是用两只深邃的眼晴好奇地紧紧盯着瓷罐。他问:“这只瓷罐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金生回答:“是我娘从乡下带来的。 ”那人刚要用手动那瓷罐,被金生阻拦了。于是那人就俯下身去仔细观看,甚至还边观看边环绕鸟巢转了几圈,然后站直了
16、身说:“好东西,好东西啊丨”金生不知他说的“好东西”是指小鸟?鸟巢?还是瓷罐?只是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那人思忖片刻说:“你的这只瓷罐我买了。 ”金生先是一怔,然后摇了摇头。那人就打着手码说:“我出八万元。 ”金生又摇了摇头。那人咬咬牙说:“十万元怎么样,你该同意了吧?”金生还是摇了摇头,那人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走了。那人走后,金生才知道那人是个古董商。他已看准装着鸟巢的瓷罐是一件稀有的古董。后来又有人出高价来买金生阳台上那只瓷罐,依然都被金生拒绝了。金生不是嫌买家出的价格低,是为了那只鸟巢。(有刪改)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句
17、话后四段属于补充的内容,交代了金生发现鸟巢的时间、地点和过程,也表现鸟巢出现的突然和不可思议。B从发现鸟巢到拒绝出售瓷罐,金生心理经历了变化过程:发现时的“兴奋” 、细看时的疑问”、呵护时的“牵挂” 、拒绝出售时的“珍惜” 。C作者善于刻画人物特点,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角度描绘了金生在发现鸟巢到守护鸟巢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人物形象渐趋饱满。D金生对古董商所说的“好东西 ”感到茫然,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同:古董商重视的是瓷罐的经济价值,金生关注的是保护鸟巢的生态价值。9作者不避其繁地描绘古董商试图购买瓷罐、与金生商讨的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10 “瓷罐 ”这个物象的选择体现
18、作者的匠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评卷人 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痒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通判登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泽奏免之。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 ”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
19、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金人谋攻汴京,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 ”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方与衍战,伏兵起,前后夹击之,金人果败,自是不复犯东京。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
20、”上乃降诏择日还京。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纤敌,则我死无恨。 ”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丨”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节选自宋史宗泽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B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
21、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C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D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 /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 /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十余人/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末甲,古代科举制度殿试中一种等级,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B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C疏也称“奏疏” ,与作为文体的“表”不同,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陈情说理的文章。D阙是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空缺为道路,这里指宫殿,可理解
22、为“旧都”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泽兴学重教,开启民智。他在担任衢州龙游令时,发现当时民众不知学习,遂兴办学校,聘请老师,讲论经学,不仅转变了风俗,也使考上科举的人不断涌现。B宗泽高瞻远瞩,有政治远见。他在担任登州通判期间,对朝廷结交女真、与它结盟并谋划夹攻契丹的举措不以为然,认为天下势将大乱,遂辞官隐居,不再出仕。C宗泽精明能干,富于军事才能。他在担任磁州知州期间,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备措施,为坚守磁州作长远的打算,并为此向朝廷献计献策,使五郡互为援助。D宗泽尽忠报国,至死不渝。他从宋王朝利益出发,一再上书请求朝廷返都东京;病重之际,他不把家事放在心
23、上,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叮嘱将领要实现其遗愿。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2)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评卷人 得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野望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萄边要塞。“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
24、 ,近看“南浦清江” ,景象开阔辽远。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 “未报圣朝” ,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C尾联“极目”照应题目“野望” , “不堪”包含作者对百姓沉重赋役的担忧。D本诗首联写景,后三联叙事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16本诗颌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评卷人 得分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 ”(2) 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_,_ 。 ”(3) 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
25、,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 ”(4)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 ”(5)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 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 ,_ 。 ”(6) 阿房宫赋中用 14 个字“_,_,_, _!”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 势构成鲜明的对比。(7)杜甫在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的千古绝唱是:_,_。评卷人 得分六、语言表达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26、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经络按摩有利于养生。经络分布于全身,内属脏腑,外连肢节,沟通表里,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等功能。通过按摩,可以更好地_。按摩是用手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上进行推、按、捏、揉等,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脉,调节神经系统。_,即无污染、无损伤。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平稳可靠,被养生家视为延年益寿的好方法,也成为_。1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势必消失。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发展旅游,
27、使传统村落得到活 态保护,传统村落以新的活力融入现代文明。而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地方政府参与,就可以使 传统村落得到更好地保护,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增进民生福祉。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未必消失。_;_。评卷人 得分七、材料作文20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让很多东西或诞生,或成长,或改善,或丰富它将很多东西引进来,又让很多东西走出去这一伟大国策,赋予一个古老民族无穷的活力 和无尽的挑战。作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读了下面六句话,你对这场关系到国运、 人生的变革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
28、患不安。 (论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 )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 (鲁迅)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邓小平)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请以“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为副标题,主标题自拟;并以上述两到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2018-2019 学 年 福 建 省 福 州 市 长 乐 高 中 、 城 关 中 学 、 文笔 中 学 高 二 上 学 期 期 末 联 考语
29、文 答 案1 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雪泥鸿爪:意思是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使用正确;蔚为大观:大观,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多指文物、盛大的景象等。此处符合语境;偃旗息鼓:原意是放倒军旗,停止擂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此句用错对象;上行下效:意思是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情,是贬义词
30、,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使用正确;情不自禁:指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比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句子是说摇头丸毒性大,控制人的神经,与感情无关。故不合语境。故选 C。2 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A 项,宾语残缺。在“不同群体”后加上“需求” ;C项,句式杂糅。去掉“所” ;D 项,并列不当。 “风情民俗、文化娱乐” 有重叠,去掉“风情民俗”。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
31、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3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题中,A 项,任命,意义有承命,接
32、受命令。指下命令任用,与语境不符;B 项,斡旋,在当代国际交往中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之。大词小用;C 项,绵薄之力,是指微不足道的力量 ,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是谦辞,不能用在别人身上。4 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本题要求辨析的是关联词语的运用。首先阅读语段理解内容,然后根据具体语境辨析。第一、二处,由第一个复句中的“一直都”可以看出,这个复句是无条件的条件关系,据此可以排除句间结构松散“/”、表示并列关系的“既”、与下文构成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即排除掉 ABC 三项。第至第句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句群,可知第三、四处应选用“既又”,由此又可以排
33、除其他关系的选项。再看第六处,根据语境知用“此外”正确。故选 D。5 B 6 D 7 B 【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中国经典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关于“中国经典”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 项,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错误,文章第一段说“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 经典,而提起 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
34、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原文是“有人说” ,选项以偏概全。故选 B 项。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A 项, “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身,用道教思想治心 ”错误,选项张冠李戴,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 ,由此可知应是“用儒
35、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 项, “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错误,该信息无中生有,文中未说“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 项, “它们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错误,选项以偏概全,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并非全部。故选D 项。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
36、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 项, “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表述错误。文章第三段只是说“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C项, “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错误,该说法过于绝对。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 ,但并不是一定就能了解。D 项, “新经典才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从而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错误,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的”是“旧经典” 。
37、 “继续发挥作用” “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故选 B 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
38、,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 “所有” “人人”等)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
39、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40、“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8 D 9 使故事生出波澜,推动情节发展;让金生在守护鸟巢与获取利益的冲突中坚定选择,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使不同人物的价值观对比鲜明,进一步彰显主题。 10 内涵丰富。母亲从乡下带来的瓷罐,既是鸟儿安巢之处,也是人与鸟、人与人情感沟通的寄托物。瓷罐与鸟巢共生,构成作品的线索,使情节更集中、紧凑。围绕瓷罐的命运,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突出保护鸟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解析】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 项, “金生关注的是鸟巢的生态价值”分析错误,由上文“他抬起头望一眼这高楼林立的城市,心里想:“
41、那只鸟是从什么地方衔来的这么多枯枝棒和杂草呢?” “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 “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 “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可以知道,与价值都无关,完全是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爱。9试题分析:题干“作者不避其繁地描绘古董商试图购买瓷罐、与金生商讨的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题关键词“好处”,这是对小说情节作用的考查,答题时,要总的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同时结合小说人物、情节、主旨分析。情节方面:使故事生出波澜,推动情节发展;人物方面:让金生在守护鸟巢与获取
42、利益的冲突中坚定选择,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主旨方面:使不同人物的价值观对比鲜明,进一步彰显主题。小说作用题,要建立人物、情节、主旨、环境四级循环的答题意识。 10试题分析:题干“瓷罐 这个物象的选择体现作者的匠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答题关键词“瓷罐这个物象”“匠心”。题干换一种简单的说法,就是问文章中 “瓷罐这个物象”的作用和含义。答题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含义从浅层到深层理解。 “瓷罐这个物象”最初是母亲从乡下带来的瓷罐,后来成了鸟儿的巢,由原文中“他希望那飞走了的鸟儿再回来,仍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尽快让那三颗鸟蛋孵出美丽的小鸟” “阳台上的鸟巢成了他的牵挂” “鸟儿不仅回到了鸟穴,住在了阳
43、台上,还渐渐地与金生产生了感情,见到金生不再害怕,不再飞走”等细节,可以推测深层含义是人与动物情感的桥梁。 “作用”角度还是从小说人物、情节、主旨等角度分析。情节角度:瓷罐与鸟巢共生,构成作品的线索,使情节更集中、紧凑;主旨角度:围绕瓷罐的命运,不同的价值观发生碰撞,突出保护鸟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11 D 12 C 13 B 14 (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但每年却要交税一万多缗,都是向百姓横征暴敛来的。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 【解析】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
44、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本题抓住关键时间词“靖康元年”“ 即日”,关键词虚词“曰” ,结合动宾结构断句。本句翻译为“靖康元年(26),任命他为磁州知州。当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地区的官员都借故不到任。宗泽说:“受朝廷俸禄却逃避困难,是不行的。 ”宗泽受命,当日就独自骑马上路,随从的只有十几名老弱士卒”。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夫、惟
45、、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 “纵” “是故”“于是” “向使” “然而” “无论” “至若” “是以” “继而” “纵使” “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 “向之” “未几” “已而” “斯须” “既而” “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
46、 (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 “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 “哉”后叹(!) , “夫” “盖”大都在句前。 “于” “而”一般在句中, “矣” “耳”后面画圆圈(。 ) “耶” “乎”经常表疑问(?) , “也” “者” 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 ,)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 C 项,错误,奏疏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
47、明,其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言事。奏疏中可以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幼等等,其使用范围相当之广泛。奏疏同时也是有为之士关注社会人生、宣扬政治主张、驰骋王佐之才的重要渠道。选项中“与作为文体的表 不同”错误,二者同属奏章。13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 B 项, “后来练兵打仗,攻破了辽阳 ”错误,由原文“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 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 ”可以知道, “不再出仕”错误,后文有出仕做官。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14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 “输”,交税;“率”,都;“横取于民”,状语后置,向百姓横征暴敛来的;(2) “翕然”,团结;“及”,趁;“何敌国之足忧乎”,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