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6454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长安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时间:100 分钟 总分 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60 分)1.古代某制度下,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 ;该制度“形成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 。据此可判断下面对该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大宗与小宗相对立B. 实行自下而上举荐制C.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宗法制。依据材料可知,在这一制度下,微子启虽然年长但是庶出,仍不能立为王位继承者,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是西周宗法制。分析选项内容可知,宗法制下大小宗相对,但并非相对立,A 选项错误;自下而上的举荐制是察举制的选官制度

2、,B 选项错误;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 选项正确;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不是宗法制的特征,D 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2.西方某学者说:“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国家元素,在公元前 3 世纪的中国业已到位。其在欧洲的浮现,则晚了整整一千八百年。 ”该学者评论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郡国并行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郡县制。依据材料“现代国家元素” 、 “公元前 3 世纪”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公元 3 世纪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分封制出现于公元前 11 世纪的西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C 选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出现于公元前 2

3、世纪的西汉初期,与材料时间不符,且不是现代国家具备的因素;D 选项错误,行省制出现于公元13 世纪的元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3.唐代宗时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A. 是门下省官员B. 掌控监察大权C. 隶属于中书省D. 负责起草诏令【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具有审议职能和封驳之权的部门是门下省,所以给事中是门下省官员,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唐代监察机构是御史台,不是门下省;C 选项错误,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不是中书省

4、;D 选项错误,唐代负责起草诏令的是中书省,不是中书省 。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4.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A. 保障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地位B.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 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D. 主要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科举制。根据“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制度指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打破了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地位,故排除 A 项。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故排除 C 项;科举制形成于隋唐时期,故排除 D 项。

5、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故选 B。【点睛】科举制通过读书考试选拔人才,不再注重血缘和门第,降低了做官的准入门槛,所以培植其全国人民对政治的兴味。5.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的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明朝A. 设置了内阁B. 君主专制的加强C. 废除了丞相D. 国家权力的下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代丞相制度的废除。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朝废除了丞相,从而明代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内阁的设置是明代废除丞相的结果,不是原因;B

6、选项错误,君主专制的加强是明代废除丞相的结果,不是原因;D 选项错误,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不是国家权力的下移,而是皇帝掌握了大权,是权力的上移。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6.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 。这一做法A. 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B. 进一步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力C.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D. 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解决了平民参加政治活动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故答案为 D 项 。发放津贴是针对公民,不包括奴隶,与

7、缓和阶级矛盾无关,排除 A 项;发放津贴没有涉及公民权力的变化 ,且“居民”说法错误,排除 B 项;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排除 C 项。7.按法律规定,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选举法还规定,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说雅典城邦A. 实行公民轮番而治B. 注重加强对权力的制约C. 强调法律至上权威D. 试图铲除旧氏族的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由“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 “已任过公职者,在其它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可知,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担任公职的机会,体现轮番而治的特

8、点,故 A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权力的制约” “铲除旧氏族的势力”,故排除 BD;材料只是法律规定,无法体现“强调法律至上权威” ,排除 C。8.下列法律条文摘编自十二铜表法之所以说这部法律的颁布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因为十二铜表法A. 能够保护平民的私有财产B. 严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 可限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D. 使得平民掌握了法律的立法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十二铜表法。题干中十二铜表法 的内容没有体现对平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和对贵族利益的打击,故排除 A、B 项;十二铜表法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但平民并没有掌握立法权,故排除 D 项。 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的第一

9、步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和任意曲解,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选 C。【点睛】 十二铜表法颁布之前,罗马人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所以十二铜表法作为第一部成文法,最重要的作用是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任意曲解,以保护平民利益。9.有学者评论某个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进步方式,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随之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 。这个国家A. 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国B. 形成了以议会为权力中心的君主立宪制C. 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D. 形成了皇帝掌握国家大

10、权的君主立宪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根据“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随之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个国家是英国。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实行的是以议会为权力中心的君主立宪制,不是总统制共和制,故排除 A 项;英国保留了国王,不是议会制共和制,故排除 C 项;但英国的国王并不掌握国家大权,故排除 D 项。故选 B。10.1791 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 10 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与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各项权利,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予以保留。 ”该规定A. 造成联邦政府软弱无力B. 促进了美国共和制的确立C.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

11、原则D. 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787 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度,该规定将不属于美国宪法规定的权力,由各州或人民享有,在中央权力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留了一些州权,这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因此 D 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联邦政府并非软弱无力;B 选项错误,共和制是美国的政体,不是国家机构形式;C 选项错误,三权分立是美国中央政府权力构建体现的原则,不是国家的结构形式。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11.有学者评价近代某国代议制,认为它阻碍了各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

12、量的“垃圾” , “议会民主只起到专制的遗羞布作用。 ”学者意在说明该国的政治体制A. 专制主义色彩十分浓重B. 推动国家最终实现了统一C. 确立标志是权利法案D. 宰相掌握国家实际大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特征。依据材料“议会民主只起到专制的遗羞布作用。 ”可知该国民主政治为虚,君主专制是实,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国家是德意志帝国,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民主政治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专制主义色彩十分浓重,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该体制的确立是在德意志统一之后;C 选项错误, 权利法案 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与德意志帝

13、国无关;D 选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12.沈志华在1917 年俄国革命中写道:“在哈尔科夫铁路工厂,当一位社会党人向工人们宣布沙皇已被推翻时,一些工人把他从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揪了下来。在赫尔松,当省长宣读尼古拉二世退位的诏书时,一些刚刚参加了革命游行的工人双膝跪下。 ”这说明当时的俄国A. 二月革命的时机并不成熟B. 工人阶级希望和平夺权C. 临时政府的政治策略失当D. 传统政治观念仍然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俄国二月革命。依据材料可知,封建专制的统治者沙皇仍然受到部分工人的信仰,说明传统政治观念依旧存

14、在。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沙皇已被推翻,说明二月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B 选项错误,工人阶级希望和平夺权是在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之后,与此时期部分工人仍存在传统政治观念无关;C 选项错误,工人的态度与临时政府的政治策略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13.马克思说,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前提下在全世界同时发生。下面事件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是A. 美国独立战争B. 俄国十月革命C. 新中国的成立D. 法国大革命【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所以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所以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是资本主义

15、革命,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新中国的成立和材料中的资本主义发展无关联,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国大革命是资本主义革命,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14.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大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如“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首歌谣A. 是太平天国辉煌历史的再现B. 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王朝C. 表明金田是革命志士的圣地D. 便于传播,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依据材料可知,歌谣大意是清王朝统治黑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所以金田爆发农民起

16、义,将会出现新的统治者。这表明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所以可以用来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歌谣表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不是辉煌历史;B 选项错误,歌谣没有反映出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并且此歌谣出现时太平天国运动还未爆发,尚未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C 选项错误,歌谣没有表现出金田是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15.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描述某条约时说:“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所说的条约A.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 签订于 1858 年C. 是南京条约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解析】

17、【详解】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设机造货,夺我生产”结合所学可知,此条约指的是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扩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 马关条约签订于 1895 年;C 选项错误,该条约指的是 马关条约, 不是南京条约;D 选项错误,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16.1901 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 12 项要求分为: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等几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A.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B. 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

18、暂停科举C.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 ”D. 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可知,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目的是控制清政府,防范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属于预防性措施,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属于赔偿性措施,错误 ;B 选项属于惩罚性措施,错误;D 选项属于惩罚性措施,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17.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 、“武汉的形势” 、 “排满兴汉宣言” 、 “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可能是A. 有关太平天国运动B. 出现在 1895 年C

19、. 与八国联军侵华有关D. 有关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依据材料中“革命”、 “武汉” 、“排满兴汉”、 “列国的态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首义发生于武汉,12 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 ,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排满兴汉宣言”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所以这篇可能是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太平天国并未占据武汉地区;B 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 1911 年,不是 1895 年;C 选项错误,材料报道的是辛亥革命,不是八国联军侵华 。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18.毛泽

20、东曾说, “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A. 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变革B. 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C. 五四运动取得了中国外交的胜利D. 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 选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并未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A 选项错误。五四运动沉重打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与材料无关,B 选项排除。五四运动并未取得中国外交的胜利,只不过中国并未在和约上签字,C 选项错误。19

21、.根据下图中的提示,你认为A. 该事件是武昌起义B. 该事件是秋收长沙C. 该事件发生在南昌D. 该事件发生在广州【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南昌起义。依据材料中“周恩来”、 “第一枪”、 “建军节”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南昌起义,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8 月 1 日被中国共产党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该事件是南昌起义,不是 1911 年资产阶级领导的武昌起义;B 选项错误,南昌起义发生在江西南昌,不是湖南长

22、沙;D 选项错误,该事件发生在江西南昌,不是广州。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20.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A. 使中国基本实现统一B. 创立了新的革命道路C. 实现了伟大战略转移D. 改变了解放战争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红军长征,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瑞金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起点,黄土高原是红军长征的终点,这条联系两头的红飘带指的是红军长征,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因此 C 选项正确。 A 选项错误,长征并未实现中国统一;B 选项错误,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新的革命道路的创建;D 选

23、项错误,长征发生于国共对峙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21.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抗日战争。依据材料信息“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 ,可判断材料所描述的战役是淞沪会战。1937 年 8 月至 11 月的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

24、中国的计划,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故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太原会战是 1937 年 10 月至 11 月,不足“13 个星期” 。徐州会战是 1938 年 1 月至 5 月,武汉会战是 1938 年 6 月至10 月,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 C、D 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选项。22.1842 年中国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919 年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英美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国A. 成为世界强国B. 外交逐渐自强C.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D. 摆脱了列强压迫【答案】

25、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反映的中国政府外交活动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政府逐步从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立场出发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反映出中国外交逐渐自强。故答案为 B 项。A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说法绝对, “取消美英在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并非表明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排除;D 项不符合史实,旧中国仍然遭受列强压迫,排除。23.二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下列对应正确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措施A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措施B C军事措施

2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A. “铁幕演说”B. 欧洲经济共同体C. 经互会D. 越南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分别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分别是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故 C 正确;“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不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政治上的措施,排除 A;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并非美苏对抗的措施,排除 B;越南战争不是苏联对抗美国的军事措施,排除 D。24.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但二战后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如

27、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达到成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A. 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D. 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和提高国际地位,欧洲逐渐走向联合,1967 年欧共体成立,1993 年欧盟成立,各国间在货币、能源、科技和市场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因此 A 选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早于欧洲的一体化,因此欧洲的一体化才是欧洲国家和睦相处、互利合作的主要原因,故 BC项错误;D 选项错误,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是欧洲走向联合的

28、部分原因,欧洲的联合才是欧洲国家和睦相处、互利合作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25.下图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局势。根据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A. 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领导世界B. 美国的国家实力已严重削弱C. 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D. 国家利益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冷战结束之后的国际局势 。解读漫画内容可知,代表美国的漫画人物想要让代表世界的奶牛听话,这说明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领导世界, A 选项是对漫画的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依据漫画内容可知,世界想要摆脱美国的控制,但并不等于美国的国家实力已经严重削弱,B 选项不是对漫画的正确

29、解读,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世界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说明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的方向发展,C 选项对漫画的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依据漫画内容可知,美国要求在国际局势中满足国家利益,说明国家利益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D 选项是对漫画的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 B 选项。26.“这是总结了中国人民在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经验,而制定出来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刘少奇评价的这一文献A. 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B. 是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 颁布于 1954 年D.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30、领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共同纲领 。依据材料可知,这部纲领总结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斗争经验,说明这部纲领是一部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纲领,而且也是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 。结合所学可知,这部纲领是 1949 年 9 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共同纲领 。因此 D 选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这部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纲领,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宪法, 因此 A、B选项错误;C 选项错误,这部纲领颁布于 1949 年,不是 1954 年。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27.下图是 19502000 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

31、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A. 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B. 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C. 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D. 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数轴显示文革时期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最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有关法律文献增长速度最快,说明我国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故 B项正确;数轴体现出民主政治法制化,并不能说明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故 A 项错误;以法治国的正式确立是 1992 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故 C 项错误;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属于民间选举形式,故 D 项错误。28.在广泛吸收香港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32、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下列各项不属于该法的基本原则的是A. “一国两制”B. “民族自决”C. “港人治港”D. “高度自治”【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一国两制” 、 “港人治港” 、“高度自治” ,故 A.C.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民族自决”具有独立分裂的倾向,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29.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在美国的挑拨和煽动下,处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特别是邻近中国的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对新中国存在种种疑虑和偏见。如何处理同这些国家的关系,是新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新中国以主动姿态采取的举措主要是A. 实行一边

33、倒的外交方针B. 参加日内瓦会议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谋求重返联合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 50 年代,为了妥善处理与邻国的关系,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一边倒外交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能处理同处于两大阵营之间的国家的关系;B 选项错误,1954 年日内瓦会议的主旨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不是新中国为处理同处于两大阵营之间的国家的关系所主动采取的措施;D 选项错误,谋求重返联合国不是为处理同这些国家的关系而采取的措施。故正确答案为C 选项。

34、30.“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下列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体现此精神的是A. 另起炉灶B. 一边倒C. 不结盟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依据材料可知,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另起炉灶”政策,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 “一边倒”是指在两极格局中,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材料并未体现;C 选项错误,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中国独

35、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体现,不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D 选项错误,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要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第 II 卷非选择题(40 分)31.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 11 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材料二 郡县之

36、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实行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分封制相比“郡县之制”的进步性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有什么特点?并分析

37、元朝设置行省的历史意义。【答案】 (1)背景:西周灭商,获得了对中原区域的控制权;西周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宗法制度的建立。(2)进步性:减少了地方割据,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或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打破世卿世禄的选官方式,中央任命地方官员,能够唯才是举。(3)特点:权大而不专,服务于朝廷的集权。历史意义: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详解】 (1)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依据材料“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

38、统治”结合所学可从西周灭商后获得了对中原区域的控制权、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宗法制度等角度回答分封制确立的背景(2)本题考查郡县制。依据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 “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结合所学从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打破世卿世禄的选官方式等方面回答郡县制的进步性。(3)本题考查行省制。依据材料“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可概括得出行省制的特征。依据材料“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 “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结合所学从加强了中央集权、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统一

39、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行省制设立的意义。32.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法治社会的真谛在于: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只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 ;意思是“罗马帝国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自然法则是“将自然理性注入人心的道德法” ,是一切事物的逻辑和秩序。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限制政府权力)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

40、想家的模范国家。【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总目标,加快建立和完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制度安排,致力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门洪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的战略布局请回答:(1)请补全材料一方格中所缺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历史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美国是如何践行“有限政府”的理念。(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我国实行依法治国重要意义。【答案】 (1)所缺文字:公民法,万民法。历史意义: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古罗马的社会矛盾;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对后世西方近现代国家立法提供了很多借鉴。(2)实行联邦制,但宪法中未明确规定属

41、于联邦政府掌握的权力,一律下放地方各州;践行三权分立原则下的民主共和,行政、立法、司法分别归属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相互制衡。(3)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发展成果。【解析】【详解】 (1)本题考查罗马法。依据材料“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罗马公民法。依据材料“罗马帝国各民族共有 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罗马万民法。结合罗马法的影响相关所学从对当时罗马社会的影响和对后世立法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罗马法的影响。(2)本题考查美国 1787 年宪法。依

42、据材料“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限制政府权力) ”结合所学从美国实行联邦制的结构形式,既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又使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中央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衡的角度回答美国对“有限政府”理念的践行。(3)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依据材料“加快建立和完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制度安排,致力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结合所学从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等角度分析作答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33.中国近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积极领导和参与民主革命

43、,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加以实践。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 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孙中山中国革命史材料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清

44、平乐蒋桂战争 (1929 年)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的土地分配方案进行简要评价。(2)材料二中孙中山在民族方面的革命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答案】 (1)评价: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能够激发农民斗争的积极性;但绝对的平均主义不利于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带有强烈的空想色彩;战争的年代也未能提供全面实施的可能,最终成为一纸空文。(2)主张:对外要求反对帝国主义;对内主张民族平等;意义:有利于团结国内各民族一致反对帝国主义

45、,促进国民革命的开展(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解析】【详解】 (1)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结合所学从天朝田亩制度 的进步性和空想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如天朝田亩制度 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无论男女,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能够激发农民斗争的积极性,但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利于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带有强烈的空想色彩,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天朝田亩制度并未真正实行过。(2)本题考查三民主义。依据材料“对于满洲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 ”、“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

46、族之独立地位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可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概括得出孙中山在民族方面的革命主张。结合所学可知该主张有利于团结国内各民族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促进国民革命的开展。(3)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依据材料“ 军阀重开战”、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1929 年”结合所学可知,该时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3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47、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 20 世纪 50 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 10 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

48、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1)概括材料一中所体现的国际局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局势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20 世纪 70 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有哪些积极影响。【答案】 (1)局势:东欧依靠苏联,西欧依靠美国的局势;影响:两大阵营的对峙造成了长期分裂,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2)变化:西欧、日本在外交事务上独立性、自主性增强;原因:20 世纪 50、60 年代日本和西欧获

49、得了快速的发展,逐渐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两极格局中出现了多极化趋势。(3)影响:世界局势得以相对缓和,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走向民主化。【解析】【详解】 (1)本题考查两极格局。依据图片信息可得出当时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其中东欧依靠苏联,西欧依靠美国。结合所学可知,两大阵营的对峙造成了长期分裂,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2)本题考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依据材料“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可得出 20 世纪 70 年代西欧、日本在外交事务上独立性、自主性增强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从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发展,逐渐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在两极格局中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等方面分析回答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依据材料“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 ”、 “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