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甘肃省甘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6437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甘肃省甘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版】甘肃省甘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版】甘肃省甘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版】甘肃省甘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版】甘肃省甘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甘州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末试卷1.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动、植物细胞内含有 RNA 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B. 动、植物细胞核膜上的核孔一般不允许 DNA 分子通过C. 线粒体可以为动植物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D. 动、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答案】D【解析】【分析】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详解】动、植物细胞内含有 RNA 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A 正

2、确;动植物细胞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NA 分子不能通过核孔,B 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为动植物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C 正确;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不需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D 错误。2.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B. 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加快C. 细胞凋亡属于细胞的意外死亡,是由环境引起的而与基因无关D. 癌细胞代谢异常活跃,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答案】A【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 正确;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B 错误;

3、细胞凋亡属于细胞的正常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C 错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D 错误。3.“无酒不成席” ,酒席上,有些人喝了少量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 ,有些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 , “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 ,没有乙醛脱氢酶(ALDH) ,导致乙醛积累才会出现红脸。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红脸人”的基因型有 2 种B. 对“白脸人”夫妇,后代“白脸人”与“红脸人”的比可能为 3:1C. 老年人醉酒后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且肝脏、脑组织等容易受损伤,这与酒精代谢有关酶的活性

4、下降有关D. 若某正常乙醛脱氢酶基因复制时,其中一条母链上的 G 被 A 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连续复制 n 次后,突变型该基因占的比例为 1/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示意图为主线,综合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DNA 复制等相关知识。【详解】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红脸人”为 A_B_,其基因型有 4 种:AABB、AaBB、AABb、AaBb,A 错误;“白脸人”为 aa _ _或 A_bb,若对“白脸人”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则二者的后代中, “白脸人”与“红脸人”的比为 3:1,B正确;老年人体内与与酒精代谢有关

5、酶的活性下降,导致醉酒后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且肝脏、脑组织等容易受损伤,C 正确;若某正常乙醛脱氢酶基因复制时,其中一条母链上的G 被 A 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连续复制 n 次后,产生的子代 DNA 中有一半是以正常链为模板合成,一半是以突变后的单链为模板合成,所以突变型该基因占的比例为1/2,D 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会判断“白脸人” , “红脸人”与基因组成的关系。由题意 “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 ,没有乙醛脱氢酶(ALDH) ”和图示信息准确定位:“红脸人”为 A_B_, “白脸人”为 aa _ _或 A_bb,据此可将各种脸色的基因型分析清楚。难点在于对

6、突变型该基因概率的计算,依据 DNA 的半保留复制并学会画草图辅助分析是关键:4.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B. 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C.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 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D. Ot 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答案】C【解析】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是两个物种。题图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的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 t 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 时

7、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A 错误,C 正确;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型增长,甲种生物最终被淘汰,但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都受本身密度制约,B 错误;O t 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先高于乙种群的出生,而后二者的出生率相等,最后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D 错误。5.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传输信息的几种方式,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和性激素激发第二性征的传输信息的方式依次是( ) A. 1、2、3 B. 4、2、3 C. 4、1、3 D. 4、2、1【答案】D【解析】【分析】图 1 为体液调节;图 2 为神经调节;图 3 分泌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自身,如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

8、岛素可以作用于自身;图 4 为甲状腺激素或性激素的反馈调节。【详解】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体液传输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传输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传输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既可作用于相关细胞,也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故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为图 4,A 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上一神经元)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 故为图 2,C 错误;性激素由性腺分泌,可通过体液传输作用于全身多个部位的细胞,故为图 1,B 错误;因此正确表示其传输信息的方式依次是4、2、1,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点睛】解答本

9、题的关键:识别图示中的四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再根据题意作答。6.如图(a)表示在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B. 在种子解除休眠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C. 图(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时促进甲和乙生长的效应一定不同D. 图(b)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同一种器官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描述和图(a) 、 (b)呈现的信息可知:该题考查植物激素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知识。【详解】依

10、题意和图(a)分析可知,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少,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可见,种子在解除休眠的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而且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A、B 正确;图(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时,促进甲和乙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如曲线上 A 点所对应的浓度,C 错误;图(b)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同一种器官生长的效应可能相同,如曲线上 C 点和D 点所对应的浓度,D 正确。 【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植物激素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

11、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分析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各点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曲线各区段的含义,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7.为研究干旱胁迫对某植物生理的影响,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其他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人为制造缺水环境(干旱胁迫) 。请回答下列问题:(1 ) 干旱胁迫初期,测得叶片气孔开度降低,叶片光合速率也降低。请分析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2 ) 在干旱胁迫中期,测得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出可能是叶绿体内_(结构)受损所致,这样为暗反应提供的_减少,从而光合速率降低。(3 ) 将叶面积相等的 A、B 两种植物叶片分别放置

12、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内,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测量仪每隔 5 分钟测一次小室中的 CO2 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当密室中 CO2 浓度下降到一定浓度后不再继续下降,原因是_。此实验可推测出_植物更耐旱。【答案】 (1). 气孔开度降低,叶片吸收 CO2 的量减少,所以光合速率降低 (2). 类囊体薄膜 (3). ATP 和H (4). 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 CO2 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 的量,导致容器内 CO2 的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 (5).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6). 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意,干旱胁迫初期,由于叶片气

13、孔开度降低,叶片吸收 CO2 的量减少,导致叶片光合速率降低;而干旱胁迫中期,是由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受损所致,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 ATP 和 H减少,从而光合速率降低。密室内,随着绿叶光合作用不断进行,由于光合作用吸收 CO2 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 CO2 的量,导致容器内 CO2 的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直至达到 CO2的补偿点,则密室内 CO2的浓度保持不变。(1)结合题意,干旱胁迫初期,由于叶片气孔开度降低,叶片吸收 CO2 的量减少,所以叶片光合速率降低。(2)在干旱胁迫中期,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出可能是叶绿体内进行光反应的结构类囊体薄膜受损所致,这样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14、的 ATP 和 H减少,从而光合速率降低。(3)密室内,由于绿叶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 CO2 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 CO2 的量,导致容器内 CO2 的浓度降低,光合速率降低;当密室中 CO2 浓度下降到一定浓度后不再继续下降,说明此时绿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 CO2 的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 CO2 的量。根据两种植物在密室中 CO2浓度大小比较,B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补偿点更低,说明 B 植物更耐旱。【点睛】注意:通过该实验的结果判断植物耐旱性能主要是依据是密室内剩余的 CO2 浓度,越小越耐旱。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到的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5、以下问题:(1)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 X 染色体的细胞是_,此时,该细胞中含有_个染色体组。(2)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丁表现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 A、a 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 X 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_(填序号)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性状表现为_,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已确定 A、a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

16、:选取甲与乙作为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答案】 (1). 次级精母细胞 (2). 2 (3). 甲、丁 (4). 雌性全部为卷曲翅,雄性全部为正常翅 (5). 卷曲翅正常翅21【解析】【分析】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 。2、判断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可用显性雄性(卷曲翅雄性)与隐性雌性(正常翅雌性)杂交。若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全是显性(卷曲翅) ,雄性全是隐性(正常翅)则为伴 X 染色体遗传。【详解】 (1)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细胞中可能同时含有两条 Y

17、染色体或两条 X 染色体。此时,该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2)判断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可用显性雄性(卷曲翅雄性)与隐性雌性(正常翅雌性)杂交,即甲丁,若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全是显性(卷曲翅) ,雄性全是隐性(正常翅)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假设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则卷曲翅得基因型都为 Aa,若不存显性纯合致死,则卷曲翅的基因型有 AA 或 Aa 两种可能,可用卷曲翅与卷曲翅进行交配来验证,即甲乙,若子代卷曲翅:正常翅=2:1,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就不存在。【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

18、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产生异常现象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遗传实验的设计能力。9.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如图(a)为下丘脑的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b)为压力对人体部分器官的影响。分析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若已知图(a)中的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则在 a 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 处电流计会发生_次偏转。分析图(b)可知,人体因为情绪产生压力的调节属于_调节;若肝脏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激素 a 的特异性受体,激素 a 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由此推断激素 a 能促进_水解为葡萄糖。(2)下丘脑对激素 e 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图(b)中

19、缺少_(描述出起点和终点)箭头,图(b)中的(二)应填_(填“长”或“短” ) 。(3)研究发现,在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激素 e 能抑制 T 细胞中_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 B 细胞的_受阻。(4)图中各器官细胞中的 mRNA,可以与生长激素基因形成杂交分子的是_。【答案】 (1). 2 (2). 神经一体液 (3). 肝糖原 (4). 激素 e 指向下丘脑和垂体的 (5). 长 (6). 淋巴因子 (7). 增殖和分化 (8). 垂体【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题

20、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围绕“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传递、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体液免疫过程”等相关知识,结合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详解】(1) 在 a 处给予适宜的刺激,产生的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引起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性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先传到 b 处电流计的左电极,此时左电极膜外为负电位,右电极膜外为正电位,左右电极间会产生电流,电流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电流计指针会向左偏转;当兴奋传递到右电极时,右电极膜外变为负电位,左电极膜外已恢复为正电位,左右电极之间又会产生电流,电流计指针会向右偏转。综上分

21、析,在 a 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 处电流计会发生 2 次偏转。图(b)显示,人体因为情绪产生压力时,既有兴奋的传导,又有多种激素的参与,说明此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激素 a 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由此推断: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 a 是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2)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 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下丘脑对激素

22、e 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图(b)中缺少激素 e 指向下丘脑和垂体的箭头。图(b)中激素 e 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产生的(二)应为长期压力效应。(3) T 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促进 B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激素 e 能抑制 T 细胞中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 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导致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4)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说明生长激素基因只在垂体细胞中表达,因此垂体细胞中存在由生长激素基因转录而来的 mRNA。可见,图中各器官细胞中的 mRNA,可以与生长激素基因形成杂交分子的是垂体。【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1

23、)题前两个空的解答。明确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兴奋在细胞间(突触处)的传递过程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兴奋在细胞间(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如下图: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a刺激 a 点,b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 c 点(bccd),b 点和 d 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10.如图(a)为某弃耕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 ,图(b)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

24、能量传递效率为_,图中 d 表示_,生态系统的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第三营养级每增加 50 千克,至少需要生产者_千克。(2)由图(b)可知,种群密度在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当种群密度从 AE 变化的过程中,种群中成年个体平均重量的变化趋势是_。(3)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经过数十年,该生态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该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 C02量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02量;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该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答案】 (1). (c/a)100% 或者(b-h)a100% (2). 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25、的能量 (3). 能量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所利用 (4). 1250 (5). C (6). 先相对稳定,后逐渐降低 (7). 大于 (8).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详解】(1) 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100%,据此分析图(a)可知: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或者(b-h)a100%。图中 d 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通过呼吸作用将输入其体内的

26、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散失到环境中,这些热能不能被生物体所利用,导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若第三营养级每增加 50 千克,当能量传递效率为 20%时,则需要的生产者最少,此时该数值为 50 千克20%20%1250 千克。(2)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时,种群的数量增加最快,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据此分析图(b)可知,种群密度在 C 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当种群密度从 AE变化的过程中,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由最初的相等变为先增加后减少,由此推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S”型曲线增长,种群中成年个体平均重量的变化趋势是先相对稳定,后逐渐降低。(3)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经过数十

27、年,该生态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说明在该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增多,所以生产者吸收的 CO2 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 CO2 量。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使之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能维持相对稳定。【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没有正确理顺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去向而导致对(1)的解答出现偏差。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流程图如下:本题的难点在于不能很好地把握“S”型曲线的变式曲线即图(b)蕴含的生物学信息。11.如图表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棉花等栽培作物由于_,因此很难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相应抗性新品种。(2)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

28、得抗虫基因后,常利用_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还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文库包含_和_等类型。重组质粒除了含有目的基因外,还应含有_、_、_。(3)农杆菌中的 Ti 质粒上 TDNA 的作用是_。(4)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细胞内表达,其原因是_。(5)要检测抗虫棉是否具有抗虫特性及其抗虫程度,需要做_实验。【答案】 (1). 自身缺少抗虫(抗病毒)基因 (2). PCR (3). 部分基因文库 (4). 基因组文库 (5). 启动子 (6). 终止 子 (7). 标记基因 (8). 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 上 (9). 生物界通用一套遗传密码 (10). 抗虫的接种【解析

29、】【分析】本题以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1) 棉花等栽培作物由于自身缺少抗虫基因或抗病毒基因,因此难以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相应的抗性新品种。 (2)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得的抗虫基因属于目的基因,扩增目的基因常利用 PCR 技术。基因文库包含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等类型。重组质粒属于基因表达载体的范畴,其组成除了含有目的基因外,还应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3) 农杆菌中的 Ti 质粒上的 TDNA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的 DNA上。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利用 Ti 质粒上的 TDNA 的这一特点,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 上。(4)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由于生物界通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细菌的基因能在棉花细胞内表达。(5) 要检测抗虫棉是否具有抗虫特性及其抗虫程度,需要在个体水平上做抗虫的接种实验。【点睛】解答此题需识记并理解目的基因与基因表达的内涵、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农杆菌中的 Ti 质粒上的 TDNA 的特点、基因工程操作的“四部曲”等相关知识,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