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七)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63320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七)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七)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七)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七)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想纯正)!”这说明( )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 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古代文学艺术。材料信息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这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219 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称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 , “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

2、和文明发展程度” 。这说明诗经( )A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B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C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D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解析:选 A 诗经出现于春秋末年,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故 A 项正确;中国市民文学开始于 11 世纪中期( 宋朝),故 B项错误;题中材料不能说明诗经推动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故 C 项错误;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 D 项错误。3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 )A屈原 B辛弃疾C杜甫 D李白解析:选 C 本题材料“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

3、;“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反映了此诗人的作品多是记录和反映现实社会的民间疾苦,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唐朝诗人杜甫的特点,因此选 C 项。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C陆游 D辛弃疾解析:选 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备选项中,李煜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陆游的诗偏向现实主义风格,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豪放派词人。5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

4、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解析:选 A 材料“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说明元曲通俗易懂,面向大众,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因此选 A 项。6明清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而弃家出走。它们共同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 )A极度的拜金思想 B奋发向上的精神C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D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解析:选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思想,D 项表述准确。7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

5、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解析:选 D 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8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 。老秀才言:“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 “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 。作者意在(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

6、变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解析:选 C 丈夫病故,妻子便要殉葬,当时被认为是 “青史留名的事” ,这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二、非选择题(18 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材料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请回答:(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裁。(6分)(2)材料一所选诗句主要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情感?(2 分)(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 分)(4)通过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4 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诗歌的有关内容。第(1)问,通过材料本身的特点和作者就可以作出判断。第(2)问,屈原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 (3)问,文学是社会的反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两人不同的诗风。第(4)问,从三种文学的体裁发展与时代特征的关系中总结提炼认识。答案:(1)屈原:楚辞;李白:唐诗;辛弃疾:宋词。(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强烈情感。(3)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盛唐,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4)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文学作品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