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5983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蚌埠铁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 ”,5 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 ,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 “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 “驱动未来的动力” ,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

2、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 “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从 1956 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 61 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 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

3、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尽管中国不是人工智能的策源地,但在当前人工智能的这一轮技术爆发中,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被很多人

4、认为第一次同科技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小到手机语音助手,大到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广- 2 -泛应用,它们连同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所拥有的人才一起,充分证明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都不落人后。同时也要冷静看到,国内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人工智能平台,与亚马逊、谷歌等相比差距仍然不小。比如,在围棋人工智能领域,腾讯的“绝艺”还不敢说能和“阿尔法狗”相媲美。站在同一起跑线,只能说明具备站位优势,更重要的还是好好蓄力、精准发力,力争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故事才刚刚开始,从基础研究、技术发展,到未雨绸缪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规范,

5、人工智能的未来面临着无数挑战和变化。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人工智能的前景无限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全力奔跑。(选自 2017 年 4 月 17 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顶是A. 谷歌圈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展开人机大战,目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B. 被称作“下一个风口” “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 “驱动未来的动力”的人工智能,在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谈论最为热烈,因此人工智能将再一次迎来黄金发展期。C. 人工智能在上世纪 90 年代仍未走出实脸室,主要受限于科学家无法创造出会找寻自找、探索人性的机器人形象。D.

6、虽然人工智能令人向往,但是如果机器人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并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会让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感到害怕。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围绕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论证了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起点下拥有站位优势的中国应该努力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的观点。B. 文章回顾了人工智能遭遇技术瓶颈的原因,论述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走出实脸室伴随生活和工作迎来黄金发展期的话题。C. 文章论述了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中中国的优势和不足对比之下认为中国有科技实力引领这一轮人工钾能的创新浪潮。D. 认为人工智能的前景美好值得创新和发展这是文章论述的的前提也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理据

7、。3. 报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众眼中的人工智能和科学家眼中的人工智能不同前者多关注其科幻色彩后者多着重其理想色彩。- 3 -B. 以往几十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和工作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C. 人工智能变得更实用,发展更迅速,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D. 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拥有可以比肩科技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在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中具备了站位优势。【答案】1. D 2. C 3. B【解析】1. 试题分析:A 项,曲解文意,出处见第一段: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

8、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B 项,强加因果。D 项,以偏概全且曲解文意,出处见原文第三段“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 。2. 试题分析:B 项,无中生有,文章没有明确表示中国能引领浪潮。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 B 项文章论点分析错误。3. 试题分析:D 项,曲解文意,出处见第二段: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 “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

9、生活的第一代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近日,一场空巢老人和大学生签约仪式在武汉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举行。20 多名老人和大学生志愿者结成互助对子,大学生们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老人则腾出一间空余的房间给大学生免费居住。这个被称为“空巢不空,租客守望”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由一家社工服务组织发起,社会反响积极。 签约大学生都要通过社工服务组织的把关和考核,社工服务组织还会给签约协议的双方建档,留有相关证件复印件,老人须出具一份房屋物品清单,以保障老人的权益。应对老龄化,需要全社会发力,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需要发动群众、集思广益。- 4 -只

10、要群众发动起来,各级各界真正重视这个问题了,类似“空巢不空,租客守望”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一定会层出不穷。(节选自新华网“空巢不空,租客守望” )材料二: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也” ,是诚不能也;为老人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各区民政局、财政局: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根据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相关要求,我市决定对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给予入职奖励,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一、补贴对象:(一)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

11、业。(二)在我市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岗位工作满两年。(三)至申请之日仍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工作且不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补贴对象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劳动(务)合同上工作岗位为“护理岗位”或后期调整至养老护理岗位有证明材料的;(二)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二、补贴标准:(一)全日制毕业生:本科以上奖补 50000 元,大专奖补 40000 元,中专奖补 30000 元。(二)非全日制毕业生:按照全日制的 70%奖补。(三)取得高一级学历,应提高补贴标准的,在原有基础上补差。(节选自关于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入职奖励的实施意见 )材料四:- 5 -(选自未来你将

12、这样养老:看智慧养老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针对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武汉市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解放思想,通过“亲情呼唤”模式,在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保障老人权益,提高老人生活质量。B. 材料二中孟子在很早就提出,养老不只是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敬老、爱老,并把对老人的关爱落到实处,做好力所能及的事。C. 材料三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深刻认识到养老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对老人的晚年生活进行悉心照料。所以,将专门人才吸引到养老失业中来,并形成规范很重要。D. 材料四根据马斯诺的需要理论,老人晚年的幸福生活涉及医护、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是一

13、个系统工程。这一理论的实现需要包括老人自身在内的多方面的努力。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梳理,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A. 材料一种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比较明确地规定了大学生必须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这种帮助和陪伴更应该是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关爱。B. 材料三中,南京市民政局引进的专门人才必须拥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这是基于老人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需要。C. 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各级各界真正重视养老这个问题,全社会才能以“养老” “爱老”“敬老”之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让更多好的养老模式惠及数亿老人。D. 关于“养老”孟子提出很多具体的要求:五十岁

14、的人可以穿丝绸衣服,七十岁的人可以- 6 -吃肉,头发花白的人可以不背不驮。这些要求百姓可以自然习得。E. 情感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是老人晚年生活中比较高级的需求。这些需求必须是在前两个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才会有的新需求。6. 根据材料内容,概括使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答案】4. A 5. DE 6. 社区创新与服务(材料一、材料四) 全民参与(材料一、二)专业人才引进与政府重视(材料三、四)老人自我实现(材料四)等。【解析】4.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等的能力。A 项, “在追求学生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无中生有,于文无据。点睛:做关于信息筛选题,

15、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涉及题干中的有哪些段落,哪些内容,关于题干中答题指向的内容又有哪些,先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概括。5.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梳理能力,语句理解、整合信息的能力。D 项, “这些要求百姓可以自然习得”错误,材料二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这说明百姓不可以自然习得。E 项, “必须”错误,表述太绝对。点睛: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6. 本题解答时要结合所有材料,对四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需要对每一段材料

16、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从材料中看,材料一讲述的是社区创新服务模式关爱老人晚年生活;材料二引用名言说明老人晚年幸福生活需要人人参与;材料三说的是政府要重视这一工作,及人才的引进;材料四以图表的形式说明老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需求层级,最顶层是自我的实现。点睛:这道题的解答主要还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内容把握。一般来说解答时只要紧扣了材料,概括出材料的大意,即是回答的答案。学生解答时也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能够清楚的说清楚原因。(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窗棂上挂串红辣椒王长元- 7 -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

17、跳蚤在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那啥,顶子哪?”“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时走的?”“小半个月啦。 ”“回来过没?”“没。 ”村长吸溜一下鼻子, “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 ”二婶就一惊:“出了啥事?”“杀人啦,顶子。这不,官家正寻他哪!”“啥?”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她这才发现其中一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立马她心一颤动,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着向门框斜过去。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依旧是愣愣向上看着。“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既是杀了人

18、,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这,国法是不能容的。我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们来抓凶犯。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们的经验,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 ”“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 “要不,那叫什么?对,叫窝藏。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

19、,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芒。村长最费思索的是: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他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辣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对,就用它。二婶,他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 8 -红辣椒挂到窗户上。 ”她又痴痴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顶子伏在高粱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到高粱地之后才想起后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刀。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喝现在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他走来,把他弄得一惊一乍的可是一想到出逃,他又茫然了,天下这么大,地面这么广,去哪里呢?可是,不管去

20、哪里,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饼,然后就一张一张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又包了二斤盐巴,塞在缝隙处。她早已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他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办法。她相信,办法总是有的。记得,她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有办法?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闩门的当儿,突然间,门“吱呀”一声开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老太太眼泪马上就下来了。顶子狼吞虎咽

21、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咕噜一声咽下之后,他才急急地说:“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没有钱啥的,给我准备点。 ”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就这些了,都拿着吧!顶子,你要去哪里?”“娘,这您就不要管了。 ”“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您,也都不敢想。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顶子, ”老太太整个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娘,还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 ”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干啥?”顶子咬了下嘴唇说:“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

22、家伙呀。 ”“啥?”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 9 -“娘,我现在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个够本,杀俩就赚一个。 ”“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一样,眼前金光四射,她颤颤地向前走了一步。“娘,快快给我取刀来。 ”老太太表面应允着他,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选自 2016 年第 7 期小说月报 ,有删改)7.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村长在老太太苏醒后,劝慰她说“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 ,这句话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23、。B.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更暗示了老太太苦痛难受的心情,也为顶子回家提供背景。C. 老太太希望顶子躲进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顶子不要老太太管他,因为顶子觉得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不安全,还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来。D. 作品叙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老太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美。8. 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9. 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为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D 8. 以第三人称全知全

24、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太太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前后对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 9. 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标志着老太太由“包庇儿子”到“举报儿子”思想、心理发生的重大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情节结构上,这样结尾使情节突转,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思,回味无穷。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不仅表现了母爱的淳朴与伟大,更表现了人性的淳朴和理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

25、析和归纳概括能力。A 项,环境描写- 10 -的作用,不能暗示老太太的苦痛难受的心情。B 项, “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是村长在开导老太太,让她正确面对这件事,而不是“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 D 项“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 ,于文无据。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小说问“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审题把握“叙述故事特点”这个思维角度,从线索、叙述角度、情节展开角度思考。 “好处”是效果分析,要结合文本。全文围绕线索“儿子顶子杀人”贯穿全文,老太太思想、心理根据儿子杀人而变化,情节主要靠对话展开,从而塑造人物形象,完成老

26、太太的从“悲伤打算包庇毅然举报”的心理转变。点睛:分析概括情节结构特点,掌握答题的四个角度:线索。这是小说情节整体分析首要的思考角度。要它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特别要注意小说的双线特点,如有的使用明暗双线;有的使用多重线索,如时空线、感情线等。叙述视角和方式。叙述视角有两种,一种是有限视角指用第一人称叙述;一种是无限视角,指用第三人称叙述。分析叙述视角,一般先指出小说是采用了“我”的视角,还是“我” “他”不同视角的交叉,然后再分析。分析叙述方式,主要看小说采用了顺叙、倒叙、插叙及平叙中哪种(些)方式,一般先指出采用了倒叙、插叙、平叙等方式,然后再分析。组织材料的详与略。这一点不太常用,也

27、不常考。安排情节的技巧,如使用了悬念法、误会法、对比法、拆构法及“欧亨利笔法”等。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小说结构的作用。这里考小说结尾的作用。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表现上去分析。在人物形象上,老太太由“包庇儿子”到“举报儿子”形象更加丰满。在情节结构上,前文都是写老太太做准备帮儿子躲藏逃避,结尾听儿子还要杀人转变思想要举报儿子,这样结尾使情节突转,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思,回味无穷。在主题表现上,从母爱和人性角度理解更深刻。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

28、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生试论之。 ”对曰:“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已之威,- 11 -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故王氏擅朝,因窃号位。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中外搔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 ”嚣曰

29、:“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时人复知汉乎?”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限,乃著王命论 ,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 ”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后数应三公之命,辄去。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

30、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 ,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B. 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C. 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D. 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

31、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隋唐以后简称“辅” 。B. 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 “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拨官吏的制度。C. 哀帝的“哀”是公谥。公谥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褒扬死者。- 12 -D.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两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

32、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班彪痛恨隗嚣的狂言,感叹时局艰难,于是著一篇王命论用来感动隗嚣,可是隗嚣始终不觉悟,因此避走河西。B. 后来窦融奉诏回京师,光武帝问他所上的奏章,是谁和他一起商议的,窦融据实禀报。皇帝早就听到班彪很有才干,于是召见班彪,举他作司隶茂才,叫他作徐州令,因病没有就位。C. 班彪多次上书请奏,皇帝每次都采纳了。后来选司徒廉作望都长,得到官吏百姓的爱戴。D. 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十余年间,中外搔扰,

33、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2) 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 十多年间,中外发生搔扰,远近都在行动,各自打着刘氏的旗号,会合响应,众口一词,不谋而同。(2) 河西大将军窦融用他作从事,十分恭敬地待他,用师友之道接待。班彪就替窦融出谋划策,敬事汉朝,总领西河一带来抗拒隗嚣。【解析】10.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回答问题可以根据重要固定词语动词“上才”排除B、C,句中重要虚词“以”排除 B、D 两项,最后得出答案是 A。点睛:断句时应注意“四要” 。一、要通读全文,

34、反复钻研,了解大意。二、要把握重点词语,考虑句子成分。三、要记住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当断则断,不当断则不断。四、要熟练掌握虚词的用法,利用它作为断句的参考。11.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 项, “都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员”错误, “举孝廉”是自下而上。点睛:文学常识面广量大,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积累。积累可以采用分门别类记忆- 13 -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 “边塞诗派”

35、 “婉约派” “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大名著”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 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12. C 项, “多次上奏,皇帝都”错误,原文只提他 “书奏上后,皇帝采纳了” 。并没有说道“每次” “都” 。点睛: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与大纲说明对此考点的要求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两点均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

36、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评价。这种考查应用性、综合性强。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事件细节的表述; (2)整个事件的概括; (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5)某个论点的依据;(6)对人物或事件的评述或争议等等。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及其细节进行归纳,对主人公的品质进行推断,或对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3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13. 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翻译时要注意下列关键

38、词:“发”“假号” “辞” “以为” “寝” “乃”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 14 -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

39、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祖父班况,成帝时做过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哀帝时做过广平太守。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当时,隗嚣带领众人在天水起事,班彪跟着他避难。有一次,隗嚣问班彪道:“从前周朝灭亡,战国纷争,天下四分五裂,经过好几代才得安定。是合纵连横的事又将出现在今天呢,还是承受天命,在某一个人身上呢?望先生谈谈看法。 ”班彪答道:“周朝的废兴,与汉朝不同。从前周朝分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掌握自己的领地各自为政,正像一棵大树,本根很弱小,枝叶很茂盛,所以到了后来,出现合纵连横的事,是形势促使

40、它那样。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改封建为郡县制,国君有专制的权威,臣下无百年的大柄。到了成帝,假借外戚的势力,哀帝、平帝在位时间很短,三帝无子,所以王莽篡位,窃取国位年号。危险来自上边,伤害不及下面,因此,王莽真正篡位之后,天下人没有不伸着脖子在叹息。十多年间,中外发生搔扰,远近都在行动,各自打着刘氏的旗号,会合响应,众口一词,不谋而同。现在英雄豪杰统治各州县的,都没有像七国传统的资本,可百姓却异口同声,想念汉朝的恩德,发展趋势已经可想而知了。 ”隗嚣道“:先生分析周朝与汉朝的形势是对的;至于只看到愚蠢的百姓习惯刘氏姓号的缘故,而说汉家一定复兴,这就不见得了。从前秦朝失去天下,好比一只鹿逃走了,刘

41、邦追鹿到了手,当时人又谁知有什么汉朝么?”班彪一方面痛恨隗嚣的狂言,一方面又感叹时局艰难,于是著一篇王命论 ,认为汉德是继承唐尧,有灵验的王符作证,王者登上宝座,不是凭欺诈能成功,想用这来感动隗嚣,可是隗嚣始终不觉悟,于是避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用他作从事,十分恭敬地待他,用师友之道接待。班彪就替窦融出谋划策,敬事汉朝,总领西河一带来抗拒隗嚣。后来窦融奉诏回京师,光武帝问道:“你所上的奏章,是谁和你参谋?”窦融答道“:都是我的从事班彪做的。 ”皇帝一向听到班彪很有才干,于是召见班彪,举他作司隶茂才,叫他作徐州令,因病没有就位。后来几次应三公的命令,就去了。班彪既有高才又好写作,于是专心在史籍方

42、面下功夫。彪又被征到司徒玉况府。当时太子的东宫刚建立,诸王国同时开辟,而官吏没有配齐,师保- 15 -齐缺。班彪又上奏书,皇帝采纳了。后来选司徒廉作望都长,得到官吏百姓的爱戴。建武三十年(55),班彪年五十二,死在官位上。他所著的赋、论、书、记、奏事共九篇。评论说:班彪身为博古通今的儒者和杰出的人才,置身于危难动乱之中,行为不逾越道义,言语不背离正轨,当官不急功近利,守志不背弃他人,写文章来治理国家,守着清贫的生活而没有闷闷不乐的神色,他坚守道义,恬静淡薄的志向是多么的坚定呀。(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淡黄柳姜夔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 异,唯柳色夹道,

43、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注 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 年),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江左:泛指江南。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14.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B. 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

44、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C. “寒恻恻”写的是一种体肤之感,这种感觉既来源于衣单不耐春寒的现实状况,更多地来自于“空城晓角”的心理感受。D. 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E. 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1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答案】14.

45、BC 15. 诗人看尽柳色的风光,觉得此乃江南旧识,这鹅黄嫩绿的垂柳就- 16 -带有了诗人客居异乡的万般愁绪;)异乡又逢寒食,诗人唯怕花落春去,可见诗人惜春伤春的迟暮之悲;全词写生机勃勃的柳色春景,反衬空城巷陌的荒凉凄清,这些景象则暗含了诗人伤时感世的家国之痛。【解析】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A 项,无动,是以声衬静;无色;D 项, “池塘自碧”四字以池水的无情表达人之多感多情,并无指责池水占尽春色之意;E 项,“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理解错误。点睛:考查的内容有表达技巧、情感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分析选项的时候要注意结合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分析。应仔细查对原文

46、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有我之境”的分析,实际上考查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与归纳。答题时可根据题目对“有我之境”的提示“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从“我”的思想情感与“物”的“色彩”特点进行分析。(三)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两句,借用燕昭王重金求士的典故,表达主将甘愿为国捐躯以报答君主知遇之恩的豪情壮志。(2)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在求学过程中应做到及时解惑,体现教师解惑重要性的句子是:“_,_,_?”【答案】 (1). 报君黄金台上意 (2). 提携玉龙为君死 (3).

47、惑而不从师 (4).其为惑也 (5). 终不解矣【解析】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 “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

48、核“理解性默写”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解题策略:一、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 17 -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四、名句默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

49、。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死报国的决心,所以直至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人民的名义这部良心剧直击对懒政现象,达康书记对光明区区长孙连成的尸位素餐行为非常愤慨,并召开专门会议扭转势头。在本次座谈会上,代表们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主动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在学校,我们与老师、同学朝夕相处,摩擦、争吵都是难免的。但是,与他人有过矛盾之后,我们不应该在心里一直耿耿于怀。我们物理老师学识渊博、和蔼可亲。只要我们遇到问题,他就能以恰当的方式悉心讲解。他好为人师的精神赢得同学们一致的好评。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让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们豁然开朗。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错误。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使用对象不当。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