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教案4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758619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教案4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项羽本纪教案4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项羽本纪课题 项羽本纪(四) 司马迁 总课时数 第 节教学目标1) 对比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分析成败的原因。2) 借鉴司马迁高超的写作技巧。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 2难点:目标 1教学参考教材、教参多 媒体 无授课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手段专用教室 无教 学 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提问:检查上节课所学的重要文言现象。二文本研读:1)积累相关成语及其运用。破釜沉舟【释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四面楚歌【释义】:比喻陷入四

2、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取而代之【释义】: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先发制人霸王别姬【释义】: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1)积累词语。2)小组讨论分析成败原因。3)细读文本借鉴写作技巧。f第八段略写项氏宗族战后境况和待遇,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的什么特点?结合高祖

3、本纪体会史记 “互见法”写人物的高超艺术。 明确:八段略写项氏宗族战后境况和待遇,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的宽大的政治胸襟和高超政治艺术。运用“互见法” ,刘邦的形象得以补充和完善,既不喧宾夺主,又丰富了人物。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二次备课【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小组讨论对比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提示:刘邦出身,个人素质,武功都不如项羽。从人物性格入手分析。总结贵族打不过流氓。3)结合文本分析司马迁的高超写作技巧:a.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

4、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 。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b.三个“无不”两个“莫敢”:侧面烘托。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c. 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是一种末路英雄穷途之哭。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运用细节刻画是必需的。作者从传主的性格,实际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出发,进行合理的虚构,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用了夸张手法。示项羽威猛。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 小结: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e. 第六段写汉将争夺项羽尸首,第七段写鲁地之民义不降汉对刻画项羽分别有何作用? 明确:第六段写汉将急夺项羽尸首, “相杀者数十人”,突出项羽声名的显赫和身份的尊贵;第七段写鲁地之民义不降汉以曲笔写出项羽重礼尚义的一面。三课堂小结:小结本文的艺术手法: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语言特色 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叙述语口语化。(“太史公曰”新体例)课外作业 周记练笔教 学 小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