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55982.ppt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5752084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5598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5598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5598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5598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5598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接入网技术,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教学重点 接入网的两个重要标准 G.902 Y.1231 引出几种重要的接入技术 要求 了解接入网的标准化进程与发展 掌握G.902和Y.1231的定义、基本特点、两者的异同以及在接入网发展中的作用 初步了解几种典型的接入技术,第2章 接入网体系结构,2.1 引言2.2 电信网接入体系G.9022.3 IP网接入网体系 Y.12312.4 G.902与Y.1231的比较2.5 典型接入技术简介2.6 接入网的管理体系,2.1 引言,最初的接入网 用户终端到电话端局程控交换机之间的线缆和设施 历史上称为用户线(Subscriber Li

2、ne)或本地环路(Local Loop) 用户只能接入一个运营商(电信) 现在的接入网 摆脱传统的电话网的束缚,成为独立的网络 有独立的体系结构、协议和管理模式 依托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接入技术 用户可以接入不同的运营商,接入网标准出台与意义,英国电信1975年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 ITU-T制定接入网总体标准 ITU-T:国际电联电信标准部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T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ITU-T 1995年11月,发布第1个接入网标准G.902 基于电信网的接

3、入网 接入网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出现 ITU-T 2000年11月,发布第2个标准Y.1231 基于IP网的接入网 符合Internet迅猛发展的潮流 揭开了IP接入网迅速发展的序幕,2.2 电信网接入体系G.902,2.2.1 G.902建议概述 2.2.2 电信接入网的定义 2.2.3 电信接入网的结构与定界 2.2.4 电信接入网的接口 2.2.5 电信接入网的功能 2.2.6 电信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2.2.7 对电信接入网体系G.902的评价,2.2.1 G.902建议概述,定义了接入网的总体框架结构 定义的是基于电信网的接入网的框架 定义了接入网的: 体系结构和功能 接入类型

4、 管理和业务节点 着重从功能的角度对接入网进行描述,2.2.2 电信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 (AN) Access Network : An implementation comprising those entities (such as cable plant, transmission facilities, etc.) which provide the required transport bearer capabilities for the provis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between a Service Node Interfa

5、ce (SNI) and each of the associated User-Network Interfaces (UNIs). An Access Network can be configured and managed through a Q3 interface. In principle there is no restriction on the types and the number of UNIs and SNIs which an Access Network may implement. The access network does not interpret (

6、user) signalling.,接入网 (AN) 接入网(AN)是由一系列实体(诸如线缆装置和传输设施等)组成的、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一个实施系统。在一个业务节点接口(SNI)与之相关联的每一个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电信业务的所需的传送能力。 接入网可以经由一个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一个接入网实现UNI和SNI的数量和类型原则上没有限制。 接入网不解释用户信令。,接入网组成 由线缆装置、传输设施等实体构成的一个实施系统 接入网目的 为承载电信业务提供传送能力 电信业务是在SNI和每一与之关联的UNI之间提供 接入网的管理 经由Q3进行配置和管理 Q3:电信管理网TMN的系统管理

7、接口 接入网不解释用户信令 SN和UNI具有静态的关联 用户不能通过命令自动接入不同的业务节点(不能动态改变) 主要功能 复用、连接和运送,不含交换功能,独立于交换机,2.2.3 电信接入网结构与定界,G.902定义的接入网范围由三个接口定界: 用户网络接口 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 业务节点接口 SNI:Service Node Interface 电信管理接口: Q3,2.2.4 电信接入网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 UNI 连接用户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 类型:单一UNI和共享UNI 种类:电话接口(模拟)、ISDN、E1口,业务节点接口 SNI 连接接入网与业务节点之

8、间的接口 典型的SNI如:Z接口,V接口,ATM接口等 业务节点 SN 能独立提供某种业务的实体(设备和模块),一种可以提供各种交换型/或永久连接型的电信业务的网元 SN具有三种类型: 仅支持一种接入类型; 多接入,但所有接入支持能力相同; 能力不同的多接入;,电信管理接口 Q3 连接电信管理网与电信网其他部分的标准接口 电信管理网通过Q3接口实施对接入网的管理与协调 管理包括 用户端口功能的管理 运送功能的管理 业务端口功能的管理 注意: 指对接入网的管理,而非对用户的管理,2.2.5 电信接入网的功能,接入网具有五大主要功能 用户端口功能UPF (User Port Function) 将

9、特定的UNI的要求适配到CF和AN-SMF 业务端口功能SPF ( Service Port Function) 将特定的SNI的要求与公共承载相适配以便CF处理 核心功能CF ( Core Function) 将用户或业务端口的承载要求与公共传送承载适配 传送功能TF ( Transport Function) 在AN的不同位置之间为传送提供通道和传输介质 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 ( Access Network System Management Function) 协调各功能的指配、操作和维护,2.2.6电信接入网在电信 网中的位置,电信网组成接入网、交换网、传输网通常将交换网和传

10、输网合称为电信核心网 电信接入网是用户到电信核心网的承载电信业务的一系列实体,2.2.7 对G.902的评价,是接入网发展的里程碑 历史上第一个接入网总体标准框架 接入网作为一个独立网络形式出现 是接入网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束缚于电信网的体制 只具有连接、复用、运送功能,不具备交换功能 只能静态关联:UNI和SNI只能静态指派SN必须与核心网绑定 不解释用户信令:用户不能通过信令选择不同的业务提供者 由特定接口界定 核心网与业务绑定,不利于其他业务提供者参与 不具备独立的用户管理功能,2.3 IP网接入网体系 Y.1231,2.3.1 Y.1231建议概述 2.3.2 IP接

11、入网的定义 2.3.3 IP接入网的总体结构 2.3.4 IP接入网的参考模型 2.3.5 IP接入网的功能与特点 2.3.6 IP接入网的接入类型 2.3.7 IP接入网的典型模型,2.3.1 Y.1231建议概述,2000年11月由ITU-T通过 定义了IP接入网的总体框架结构 Y.1231建议的主要内容IP接入网定义参考模型 IP高层网络结构和模型 IP接入网支持的接入类型及接口 承载能力与功能 比G.902有较大的发展 如今的接入技术几乎都是基于IP接入网,2.3.2 IP接入网的定义,是IP用户和IP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接入能力的实体组成 由这些实体提供承载IP业务的能力 定义中的IP

12、服务提供者是一种逻辑实体 可能是一个服务器群组 可能是一个服务器 甚至可能是一个提供IP服务的进程 IP用户可以动态选择不同的IP服务提供者,2.3.3 IP接入网的总体结构,Y.1231定义的接入网统一由参考点RP定界,用户驻地网CPN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位于用户驻地、可以是小型办公网络,也可以是家庭网络 可能是运营网络或非运营网络,IP服务提供商的网络,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IP服务提供商。,IP 接入网的位置,2.3.4 IP接入网的参考模型,模型描述了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运送功能、接入功能、系统管理功能 模型还描述了IP接入网的统一接口RP,去管理口

13、,IP接入网系统管理,IP接入功能,IP接入网运送功能,IP服务提供商1,CPN,RP,RP,RP,IP服务提供商2,IP服务提供商3,IP接入网,IP核心网,2.3.4 IP接入网的参考模型,模型描述的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运送功能 承载并传送IP业务 接入功能 对ISP的动态选择、IP地址动态分配、NAT以及AAA等功能 系统管理功能 系统配置、监控、管理,2.3.4 IP接入网的参考模型,IP接入网的统一接口RP 一种抽象、逻辑接口 在Y.1231标准中未作具体定义 适用所有IP接入网 在具体的接入技术中,由专门的协议描述RP,2.3.6 IP接入网的接入类型,IP接入网允许多种接入类型

14、 xDSL Cable Modem 光纤接入(APON、EPON等) LAN、WAN 无线、卫星 ISDN B-ISDN,2.4 G.902与Y.1231比较,定义上: G.902定义SNI与对应UNI之间的承载电信业务能力的实体 Y.1231定义IP用户与IP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承载IP业务能力的实体 定界与接口: G.902建议由UNI、SNI和Q3接口界定 Y.1231建议的接口抽象为统一的接口RP,更具灵活性和通用性,2.4 G.902与Y.1231比较,功能: G.902建议 具有复用、连接、运送,无交换和记费功能 不解释用户信令,UNI和SNI只能静态关联,用户不能动态选择SN Y.1

15、231建议 除具有复用、连接、运送,还具有交换和记费功能 解释用户信令,IP用户可以自己动态选择IP服务提供者,2.4 G.902与Y.1231比较,接入网、核心网与业务提供者的关系 G.902建议 接入网与核心网相互独立 核心网与业务绑定,不利于更多的业务提供者参与 Y.1231建议 接入网、核心网、业务提供者完全独立 更多的业务提供者参与 用户可以通过接入网获得更多的IP服务,2.4 G.902与Y.1231比较,接入管理: G.902 对接入网的管理由电信管理网络实现,受制于电信网的体制 没有关于用户接入管理的功能 Y.1231 具有独立且统一的AAA用户接入管理模式 便于运营和对用户的

16、管理 适应于各种接入技术结论 IP接入网比电信接入网具有较大优势 宽带接入基于IP将是大趋势,2.5 接入技术简介,双绞线接入 典型的是以太网接入 采用UTP5类及以上介质 接入速率可为10/100/1000Mb/s 电话铜线接入 典型技术 xDSL接入 话带Modem接入 ISDN接入 使用用户环路(用户线) 分别采用不同的频段,多种接入技术可共存,同轴电缆接入 典型的是Cable Modem接入 接入到用户的部分采用同轴电缆介质 保留原CATV节目 采用剩余频段传输数据 光纤接入技术 典型技术 ATM无源光网络APON Ethernet无源光网络EPON,无线局域网WLAN 数据用户小范围移动 固定无线接入 用户位置固定不变的无线接入,典型的如LMDS 移动无线接入 用户位置大范围移动的接入 利用公众移动网络(如利用GSM,CDMA网络) 典型的如GPRS、CDMA1x 卫星接入 用户位置大范围移动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2.6 接入网的管理体系,实现用户接入是接入网的首要任务 接入网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需要进行管理 运营商是接入网运营的主体 对用户的接入控制和管理 为用户提供服务 记帐、记费并收取费用 接入网用户接入管理的核心功能 认证 授权 记帐,即AAA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