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宁省矿产普查项目设计编写格式.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575114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矿产普查项目设计编写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矿产普查项目设计编写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矿产普查项目设计编写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辽宁省矿产普查项目设计编写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辽宁省矿产普查项目设计编写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年省级地质勘查项目设计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项目主管单位: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提交设计时间: 二年月XX 省 XX 县 XX 矿区XXX 矿普查设计设计编写单位:主要编写人:总 工 程 师 :单位负责人:提交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日期:I目 录第 1 章 前 言 .11.1 目的任务 11.2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 11.3 矿权登记情况 1第 2 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2.1 以往区域地质工作 12.2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 22.3 以往地质科研工作 22.4 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2第 3 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23.1 区域成矿条件 23.2 普查区地质特征 33.

2、3 矿体地质特征 33.4 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评价 3第 4 章 工作部署 .34.1 工作部署原则 34.2 总体工作部署 34.3 年度工作安排 4第 5 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45.1 测量工作 45.2 地质填图 45.3 槽井探工作 55.4 钻探工作 55.5 坑探工程 55.6 物探工作 55.7 化探工作 65.8 取样化验工作 65.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65.10 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 .75.11 矿床可行性评价 .75.12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7第 6 章 设计工作量 .7第 7 章 经费预算 .7第 8 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8

3、8.1 组织管理 8II8.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88.3 质量保障措施 88.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8第 9 章 预期提交成果 .89.1 预期成果 89.2 提交成果时间 9III附图目录图号 顺序号 图 名 比例尺1 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图3 区域地质图 1:20 万1:5 万4 物化探异常图 1:5 万1:5 千5 矿区地形地质图(附工程部署图) 1:1 万1:2 千6 主要勘探线剖面图7 拟提交的资源/储量估算图1第 1 章 前 言1.1 目的任务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

4、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上述内容,凡与普查无关或关系不大者可不写或少写。1.3 矿权登记情况包括调查区内探矿权、采矿权登记范围、面积等,视情况附勘查区块图。第 2 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2.1 以往区域地质工作主要阐述以往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 、遥感地质等大致情况,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22.2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主要描述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详述。2

5、.3 以往地质科研工作对涉及本次矿产普查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如对成因认识的改变并涉及对矿床远景评价的应扼要地予以叙述) 。2.4 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和应解决的重要地质技术问题。第 3 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3.1 区域成矿条件重点阐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本节要避免泛泛罗列地质资料,力求文字精练。33.2 普查区地质特征叙述普查内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

6、质作用等地质特征,并阐明与成矿的关系,对与矿有关的地质要素应详细论述,同时对矿床类型及远景做出分析。阐述普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归纳并总结普查区主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及找矿标志。3.3 矿体地质特征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3.4 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评价在资料具备时,阐明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石的可加工利用性),并进行经济评价。第 4 章 工作部署4.1 工作部署原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4.2 总体工作部署

7、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原则,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及其依4据。在矿体、矿化体基本明确的前提下,应阐明勘探线布置依据、勘探间距及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分年度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资源/储量、提高工作程度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必要时附预想的资源/储量估算图。4.3 年度工作安排着重说明本年度设计的主要勘查技术方法、探矿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勘探线设计剖面图。第 5 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普查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工作的基础,底图比例尺应满足上述工作的

8、要求。要充分利用 GPS 定位及航测资料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5.2 地质填图通过地质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石与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及其变化。视普查区大小和矿床的复杂程度确定矿区填图类型(大部分矿区搞草测,个别情况较复杂的搞简测)及比例尺,说明填图范围、5面积、剖面测制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和矿化带、含矿层、与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图示方法。5.3 槽井探工作槽井探工作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圈定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及各类异常。重点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

9、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4 钻探工作普查阶段布置的钻探工程,主要用于了解矿带、矿体的深部延伸情况。要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控制的重点部位、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5.5 坑探工程普查阶段一般不使用坑探工程,确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工程的,可布设坑探工程。设计中应说明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5.6 物探工作说明物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测网密度、主要技术要求及施工顺序。6物探工作应根据已有物探资料、普查矿种及围岩的物性特征部署,比例尺按普查面积及矿床大小等因素确定。工作量

10、较大时,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5.7 化探工作说明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采样密度、主要技术要求及施工顺序。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及取样分析方法,要根据勘查区特点进行选择。工作量较大时,也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物化探工作部署要有的放矢,采用的比例尺应尽可能与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致,并确定有效的成图方法,做好物化探资料的综合解释。5.8 取样化验工作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 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

11、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5.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并明确具体技术要求。75.10 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勘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5.11 矿床可行性评价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12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 和 DZT007993) ,说明对经过普查工作,估算推断的内蕴

12、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可能采用的方法。第 6 章 设计工作量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各类实物工作量。第 7 章 经费预算按照“地质勘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要求”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设计预算表。预算按省国土资源厅指定的标准执行。8第 8 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8.1 组织管理说明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能8.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明确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作业组长、项目组成人员及具体分工。8.3 质量保障措施阐明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8.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阐明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而拟采取的各类安全及

13、劳动保护措施。第 9 章 预期提交成果9.1 预期成果说明拟提交新增资源/储量,新发现矿产地和提交可供详查基地情况。普查阶段主要提交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 。重点是通过普查评价,确定可否转入下一阶段地质工作。99.2 提交成果时间明确提交最终成果报告的具体时间。附录:矿产普查项目工作要求普查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而进行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其目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和找矿信息,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普查对象,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在选定的普查区内,大致查明成矿地质背景,寻找、发现与评价各类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点和矿点,对有远景的矿产地查明

14、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矿体(层) ,探求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的矿产资源评价,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工作目标:(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2)大致查明矿体(层)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3)进行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4)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5)在完成上述工作要求基础上,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 ,提出是否具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主要工

15、作内容:(1)系统收集矿区内已有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矿点、矿化点资料,以及综合研究等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2)开展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测制大比例尺(1:20001:10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和相应的物探、化探图件。10(3)对矿层、矿带(矿化带)进行较系统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分析,圈出矿体、矿化体、矿化蚀变带以及氧化带的空间形态或分布范围。(4)选择主要矿体,布置深部工程控制剖面,并进行工程施工。(5)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研究及选矿试验,如有同类型矿石的相关资料可进行类比研究。(6)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普查矿区外围开展中大比例尺物、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以发现新的矿产地或同类矿床。(7)通过上述工作,对普查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作出总体评价,提出可否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