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功效分类: 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 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功效分类: 清热药; 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 肺经; 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
2、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用药禁忌 :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常 用 中 药 大 全.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科属分类:木犀科。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 肝经、 胆经、 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4. 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科属分类:伞形科。别名:茈
3、胡、北柴胡、硬柴胡。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苦。归经:归 肝经、 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用药禁忌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5.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山菜根、山 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 头花、山 蚂蚱、锥花丝石竹、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蝇子草、鹤草、旱麦瓶草、黄柴胡、铁柴胡。性味:
4、甘,微寒,无毒。归经:入 肝经、 胃经。功能:清虚热;除疳热。 主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发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近年来宁夏的陶乐、平罗、固原、西吉、隆德、彭阳等县试行栽培。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汉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的根。别名:防已、粉防己、白木香。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归 膀胱经、肾经、 脾经。 功能: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主治:咽喉炎、中暑、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痛、肾炎水肿、痛、尿路感染、坐骨神经痛、脚气湿肿、蛇虫蛟伤。 资源分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咸宁、黄冈等地。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
5、石蟾蜍的根。 7. 仙茅: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茎。功效分类: 补益药。 科属分类:石蒜科。 别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独脚仙茅、蟋龙草、风苔草、冷饭草、小地棕根、地棕根、黄茅参、独脚黄茅、独足绿茅根、独脚丝茅、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盘棕、山 兰花、仙茅参、千年棕、山棕皮、尖刀草。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肾经; 肝经。 功能:温肾阳壮;祛除寒湿。 主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更年期综合征。 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基源:为仙茅科植物仙茅的根茎。8.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
6、本,花紫红色,果实有很长的白毛。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 性味: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归经:归 胃经、 大肠经; 功能: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 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 疬。 用药禁忌:虚寒泻痢忌服。药材基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资源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 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川断: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续断的根,因能“ 续折接骨”而得名。别名: 川断、龙豆、属折、接骨、南草、接骨草、鼓锤草、和尚头、川萝卜根、马蓟、黑老鸦头、小续断、山萝卜。性味:苦辛,微温。归经:入肝、肾经。功 效:补肝肾,续筋骨,
7、调血脉。 主 治: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 带下, 遗精, 跌打损伤,金 疮,痔漏,痈疽疮肿。 资源分布:主产湖北、四川、湖南、贵州、陕西、云南、江西、广东等地亦产。10.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红橘、大 红袍、川橘。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 脾经、 肺经。 功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 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用药禁忌: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吐血症慎服。资源分布:主产四川、浙江、福建。此外,江西、湖南等地亦产。 采收储藏:10 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
8、干。11. 青皮: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约 3米;枝柔弱,通常有刺。科属分类:芸香科。 功效分类:理气药;疏肝药。 别名:青橘皮、青柑皮。 性味:苦;辛;温。 归经: 肝经; 胆经; 脾经; 肺经; 心经。 功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主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癥瘕积聚;久疟癖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资源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
9、未成熟果实的果皮。12. 使君子:落叶攀援状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两面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被毛,宿存叶柄基部呈刺状。功效分类: 驱虫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使君子科。 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索子果、冬均子、病柑子、君子仁、冬君子、病疳子。性味:味甘;性温;小毒。 归经:归 脾经; 胃经。 功能:杀虫;消积;健脾。 主治:蛔虫腹痛;小儿疳积;乳食停滞;腹胀;泻痢。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实。13. 白芷:夏季开伞形白花,果实长椭圆形,根入药,有镇痛作用,古以其叶为香料,以根入药。科属分类:伞形
10、科。 性味:味辛;性温。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归经:归 肺经; 脾经; 胃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资源分布:栽培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用药禁忌:阴虚血热者忌服。14. 桂枝:采折肉桂嫩枝,去叶,晒干就称桂枝。功效分类: 解表药。 科属分类:樟科。 别名:柳桂。 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膀胱经;心经;肺经。 功能: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 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热病高热,阴虚火旺,
11、血热妄行者禁服。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有栽培,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15.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皮和粗枝皮。干皮去表皮者称肉桂心,采自粗枝条或幼树干皮者称官桂。别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 性味:性大热,味辛、甘。 归经: 脾经、肾经、 心经、 肝经。 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主治: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 热妄行出血及 孕妇均禁服。畏赤石脂。资源分布: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
12、大多为人工纯林。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 采收储藏:多于秋季剥取栽培 510年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16.苏梗: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临床用名: 苏梗、 紫苏梗性味: 辛,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17.滑石: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它非常软并且具有滑腻的手感。富镁矿物经热液蚀变常变为滑石。别名: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画石。 处方名:滑石、滑石粉、西滑石、飞滑石、水飞滑石 性味:甘谈,寒。 归经:入 胃经、 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 敛疮。主治: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
13、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 疮,痱子。 用药禁忌: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律伤者忌服。 孕妇慎服。药材基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即3MgO4SiO2H2O.)。 18. 望春花:辛夷花,又名木笔花,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还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和化工原料,亦是一种观赏绿化植物。有散风寒的功效,可用于治鼻炎、降血压。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胃经。功用主治: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忌服。19.白术:属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块状。茎高 50-80cm,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别名:山蓟、杨枹蓟、
14、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科属分类:菊科 功效分类:补益药 性味:苦、甘,温。 归经: 脾经; 胃经。 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资源分布:现各地多有栽培,以浙江栽培的数量最大。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20.白夕莉:又名白蒺藜。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性昧:苦、辛,平。归经:入肝经。功用: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21.制乳香:本名薰陆,为橄榄科常绿乔木的
15、凝固 树脂。因其滴下成乳头状,故亦称乳头香。取拣净的乳香,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点,略呈黄色,取出放凉,所制成的称为制乳香。功效分类: 活血药;止痛药。科属分类: 橄榄科。别名:乳头香、塌香、马思答吉、天 泽香。性味:味辛;苦;微温。归经:心经;肝经;脾经。功能: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主产地:北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岛。性状特质:无色或淡黄色,有树脂的香气。22.制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爱伦堡没药树的胶树脂。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
16、。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应用。功效分类: 活血祛瘀药。科属分类: 橄榄科。别名:末药。性味:苦;平。归经:肝经;脾经;心经;肾经。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资源分布: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西部。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23.北沙参:多年生草本,高。全株被白色柔毛。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茎露于地上部分较短,地下部分伸长。功效分类: 补益药;止咳药。 科属分类: 伞形科。 别名:真北沙参;海沙参;根条参;菜阳参;辽沙参;野香菜根。 性味:味甘;性凉。 归
17、经:归 肺经; 胃经。 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主治: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级不足;津伤口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 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沙参的根。用药禁忌:风寒作嗽及肺胃虚寒者忌服。24.乌药:乌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 4-5m。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功效分类:理气药;行气药。科属分类:樟科别名:旁其、天台乌药、鰟魮、铜钱柴、土木香。性味:辛;温。归经: 脾经; 胃经、 肝经、肾经、 膀胱经。功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主治: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乌药
18、的根。用药禁忌:气虚及内热证患者禁服;孕妇及体虚者慎服。25. 蝉蜕: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别名:蜩甲、蝉壳、伏壳、枯蝉、蝉退壳、蝉退、蝉脱、蝉衣、催米虫壳、唧唧猴皮、知了皮、热皮、麻儿 鸟皮、仙人衣。 性味:味甘;咸;性寒。归经: 肺经; 肝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产地:山东、河北、河南。分布于我国辽宁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采收和储藏:在夏、秋季可到蝉所栖息的树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树干上采集。收集后去净泥杂,晒干。用药禁忌:孕妇慎服。26.山楂: 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树皮暗灰色,有浅
19、黄色皮孔,小枝紫褐色,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叶片宽卵形,伞房花序,花白色,后期变粉红色,果实球形,熟后深红色,表面具淡色小斑点。功效分类: 消食药;祛瘀药。科属分类: 蔷薇科。别名: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小叶山楂、山果子。性味:酸甘;微温;无毒。归经: 脾经; 胃经; 肝经; 肺经。功能:消食积;化滞瘀。主治:饮食积滞,脘腹胀痛,泄泻痢疾,血瘀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用药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27.砂仁:是热带和亚热带特有的一种植物,它的果实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目前药用的砂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
20、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功效分类:祛湿药;行气药;温里药。科属分类:姜科。别名: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 脾经、 胃经、肾经。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资源分布:主产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有分布。 用药禁忌:阴虚有热者忌服。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28.阿胶:是以驴皮为主要原料,放阿井之水而制成(不放阿井水熬煮的胶为驴皮胶、驴胶)。 阿胶原产 山东省古东阿县(今天的阳谷县阿城镇古阿井),佳者带琥珀色,透明,无臭味。
21、亦称驴皮胶。性味:甘,平。归经:归肺、肝、肾经。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多种出血证,止血作用良好;用于阴虚证及燥证。能滋阴润燥。用药禁忌:忌油腻食物、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感冒病人不宜服用、孕妇、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宜饭前服用。29.胖大海:是梧桐科的一种植物。生长于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成熟的种子经晒干后可入药也可生用。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肺、 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治干咳无痰,喉痛,音哑,骨蒸内 热,吐衄下血,目赤,牙痛,痔疮漏管。用药禁忌:脾虚寒泻者慎服。30.碧桃干:为蔷薇科植
22、物桃或山桃的未成熟果实。干燥未成熟的果实,矩圆形或卵圆形,表面黄绿色,具网状皱缩的纹理,密被短柔毛。性味:酸苦,平。归经:入手足厥阴经。功能主治:治盗汗,遗精,吐血,疟疾,心腹痛;妊娠下血。31.焦栀子:为栀子的炮制加工品,形状同栀子或为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褐色或焦黑色。果皮薄而脆,内表面棕色,种子团棕色或棕褐色。气微,味微酸而苦。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肺、 三焦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用于 血热吐衄,尿血崩漏。32.山花粉:又叫百花粉、杂花粉,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花粉,味道有点苦,但是具有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可以调整内分泌。驻颜美容、防治脑心血管疾病、防治前列腺疾病、调节肠胃功能、
23、保肝护肝。33.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属多年生草本,高 40 一 50 厘米,有白色乳汁。根粗壮,长倒圆锥形,表皮黄褐色。别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茹、房图、荠世纪、苦梗、苦桔梗、大药、苦菜。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 肺经; 胃经。功能: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中药治咳嗽痰多,咳痰不爽,胸膈痞闷,咽喉肿痛,肺痈咳吐脓血。蒙药治肺热,肺脓疡,肺痨。用药禁忌:阴虚久咳,气逆咳血者忌用;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34.前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伞形科。别名:紫花前胡又名:土当归、鸭脚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鸭脚前胡、鸭脚板。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归经: 肺经; 脾经; 肝经。功能: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主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用药禁忌: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