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9民 国初年的社会与变革.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40546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民 国初年的社会与变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19民 国初年的社会与变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19民 国初年的社会与变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19民 国初年的社会与变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19民 国初年的社会与变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观察溥仪前后两张照片,我们可以发现哪些变化(体貌特征除外)?,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时间概念 民国初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兴,旧内阁灭;新官制兴,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时报(1912年3月5日),请对上述材料内容归类,指出当时社会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政体、官制

2、、军事、教育、纪年、法律、穿戴、礼节,等等,清朝男子发式的演变,民国政府颁布的剪令,剪发辫,辛亥革命后的民间剪辫子运动,剪发辫,剪辫前(1893年),清代官服标识,易服饰,清代官服标识,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易服饰,易服饰,1881年,詹天佑所在的耶鲁大学菲尔德学院毕业照,四排左一是詹天佑,回国后的詹天佑,1872年首批留美幼童在上海轮船招商局合影(最后一排左三为詹天佑 ),易服饰,该称谓,清制规定:京官凡四品以上方可称大人,外官则知府方能称大人,知县只能称大老爷。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下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遍称呼则曰先生,曰君。”各政党社团内部大多

3、互称同志。中国民俗学概论,当时的跪拜礼分为一跪一叩、一跪三叩、二跪二叩、二跪六叩、三跪三叩、三跪九叩。清朝礼制明文规定,官场交往时,必须根据不同的身份,时间、场合,采用不同礼节。民国政府明文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礼;庆典、婚礼、丧礼用脱帽三鞠躬;寻常宴会、交际用脱帽一鞠躬礼。中国民俗学概论,废跪拜,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年轻的一代与她们的母亲已经大不相同了。” 蒋梦麟西潮 1917年 上海,禁缠足,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清末的女学生,倡女权,据徐珂可言记载:辛亥

4、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社会的兴革、事物的新陈代谢是一个复杂的扬弃和汲取过程,并不像引文中所描绘的那样立竿见影,但它却反映了革故鼎新潮流所向的威力和民初社会异乎往古的变迁。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民国初年社会习俗方面的革故鼎新潮流不可阻挡,但我们必须看到,在社会向文明方向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深处所潜在的传统的观念变革却并不是可以立竿见影的。思想意识方面缓慢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了民国初期的政治局势。,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

5、群起而攻之”,暗杀宋教仁,引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签订“二十一条”,出卖国家利益,宣布复辟帝制,“护国运动”,袁世凯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袁世凯死去,军阀割据开始,北洋军阀一分为三, 争夺政权混战不断。 西南军阀陆桂唐滇, 南北对峙为害人间。,19121928年: 内阁变更了35次,军费开支高达24亿元,相当于中国近80年工业建设积累的2.5倍,光四川军阀之间混战,即达400余次,四川某军向百姓预征田赋,每年达14次,到2008年为止的田赋都已预征,政治进化的潮流,由君主而民主,乃一定之趋势,吾人可以怀抱乐观。 袁氏病殁,帝制取消, 鄙人却又不以为然。 只因为此时,我们中国多数国民

6、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要帝制不再发生, 我看比登天还难!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1917年5月),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社会习俗的移风易俗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追求自由、平等的时代变化也使中国更进一步融入世界潮流;但是另一方面,政治舞台却出现了复辟的丑剧,这是历史的倒退。进步与倒退、传统与现代、光明与黑暗并存的现象,构成了民国初年独有的时代特征。辛亥革命所带来的希望在民国初年或在徘徊中反复,或在曲折中前行。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将孕育新的社会转折。,结 语,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

7、概述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事件。,李三拒绝剪辫的原因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军阀割据混战,原因:李的思想守旧,辛亥革命脱离了广大群众,当时世道的混乱反映: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依然困难,王淑芬:(看李三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该剪了吧? 李 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李 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 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了呢!选自茶馆,政府人物之真相是当时人创作的讽刺漫画。,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 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