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第一节 概述一、中药、中药制剂和天然药物制剂的概念中药: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及保健的动物药、植物药及矿物药。天然药物: 经现代医药体系证明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动物药、植物药及矿物药等。中药制剂: 将饮片加工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天然药物制剂: 将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加工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二、中药制剂的特点1.中药制剂的优点 药性持久、性和力缓,尤其适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疗效多为复方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药在治疗疑难杂症、骨科疾病及滋补强壮 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制剂原料多为天然物质,毒副作用较小,患者较易接受。2.中药制
2、剂的缺点 相当多中药制剂的药效物质不完全明确,影响了对工艺合理性的判断及生产规范化的监控,也影响质量标准的制订; 产品质量标准较低,目前已有标准未能全面反映产品的内在质量,无法对产品质量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最后导致临床疗效的不确定; 部分制剂由于生产技术及剂型滞后影响疗效的发挥; 药材因产地、采收季节、储存条件差异,质量较难统一和稳定,影响制剂投料、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三、中药剂型的改革1.中药剂型的改革意义有效成分不完全明确,制剂工艺比较落后、服用量大、质量标准水平较低等,影响了中药制剂的国内外竞争力,也给中药制剂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及多学科联合公关,研究出安全、有效、稳定
3、、质量可控、服用方便的中药新剂型是中药制剂研究的主要目标。2.中药剂型的改革原则 坚持中医药特色; 坚持对传统中药剂型的继承和对新剂型的研究并重; 坚持以临床疗效来评价剂型是改革的金标准; 坚持剂型改革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科学性。3.中药剂型的选择原则 :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剂型; 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选择剂型; 更加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为原则。第二节 中药的提取入药形式 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粗提物 全粉传统剂型 多全粉现代化中药制剂 多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一、中药提取物的形式1.中药的有效成分 起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一般指单一化合物2.中药的有效部位 起治疗作用的一类或几类有效成分的混
4、合物3.中药粗提物 中药提取物经初步的分离、纯化后制得的含有效成分、辅助成分及无效成分的混合物。二、中药材的前处理1.药材的品质检查 药材鉴定,属真伪鉴别; 药材检查,属优劣鉴定 .2.药材的炮制 将药材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饮片的操作3.药材的粉碎 根据药材种类、提取及制剂需要,粉碎成适宜粒度三、中药的提取方法提取是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将药材(或饮片)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转移至提取溶剂中的过程。(一)煎煮法是在药材适当粉碎加水浸泡微沸一定时间,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方法。1.工艺流程饮 片饮 片 浸泡 煎煮 汤剂浓缩 其他 剂 型加适量水2.煎煮法注意事项 煎
5、煮前,将药材冷浸 3060分钟; 煎煮时每次加水量约为药材的 68倍;沸腾后改为文火,每次煎煮 12小时,通常煎煮23次; 适用于对湿热稳定且成分溶于水的药材; 提取成分复杂,杂质较多。3.常用设备 敞口倾斜式夹层锅。适合用于小批量生产。 多能提取罐适用范围 :n 有效成分溶于水n 对湿、热稳定n 杂质多n 易霉变(二)浸制法饮 片 粉碎 置有盖容器中密 闭 浸泡一定 时间 收集浸出液 过滤过滤 浸出液不 时搅 拌 压 榨残汁静置 24h是将药材置于溶媒中 ,在一定温度下浸泡一段时间,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1.工艺流程冷浸法: 常温下( 15 25 ) 溶媒中浸渍 。温浸法: 40 60 溶媒中
6、 浸渍 。一次浸渍 法: 定量溶媒一次浸渍完毕多次浸渍 法: 定量溶媒多次浸渍,减小药渣吸液损失。2.浸制法注意事项 浸制时间较长,因此不宜用水浸制,多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故浸制过程应密闭; 浸制过程中应加强搅拌,促进溶剂循环,提高浸出效果; 对热不稳定药材可采用冷浸法; 不适于贵重、有毒及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提取; 适于粘性、无组织结构、新鲜及易膨胀药材; 重浸制法可减少单次浸渍时药渣吸附浸液所引起的有效成分的损失。3.常用设备 不锈钢罐、搪瓷罐及陶瓷罐(三)渗漉法将药材粗粉装入渗漉筒中,不断添加浸出溶媒,由于重力作用使其渗过药粉,从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在流动过程中浸出有效成分的方法。1.工艺
7、流程饮 片 粉碎(粗粉 ) 润 湿 装筒 排气泡浸 渍 渗漉 渗漉液 过滤 浓缩 至 规 定 浓度 渗漉 液加入溶 剂特点: 良好的浓度差,提取完全 省去分离浸出液的时间和操作; 粒度和操作要求高; 不适宜易膨胀、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提取。渗漉具体操作方法 1.润湿药材 60 70溶媒粗粉 湿粉浸润、搅拌、密闭、膨胀 2.装筒垫脱脂棉 分次装入药材湿粉 压平 盖滤纸加重物 3.浸提开活塞加入溶媒排除空气 流出液和 添加的溶媒倒入筒内 加盖放置浸提 24 48h 4.渗漉打开活塞,控制渗漉液流出速度2.渗漉法注意事项 将药材放入渗漉筒前,先润湿药材,使其充分膨胀,以免药材在筒内膨胀,造成药材过紧使渗
8、漉不均匀,润湿时间一般为 15分钟至 6小时; 装柱应分次加入,每次应均匀压平,且应松紧适宜、四周均匀,渗漉筒装粉量一般不超过筒容积的 2/3; 装柱后药材粗粉上部以滤纸等覆盖,防止加溶剂时药粉浮起,然后打开渗漉筒底部阀门,自上部缓慢加入溶剂以利气泡排除; 渗漉前应浸制 2448小时,完成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扩散过程; 渗漉速度以 1000g药材计,一般为13ml/min(慢速), 35ml/min(快速),用 48份溶剂完成浸出过程; 初滤液的 85%另器保存,续滤液浓缩后与初滤液合并。3.常用设备 连续渗漉装置 传统渗漉装置(四)水蒸气 蒸馏法p 是指将药材与水共蒸馏,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馏
9、出,经冷凝后分离挥发油的方法,常用于中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p 适用于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又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如挥发油的提取。p 分为直接加热法、通水蒸气蒸馏法、水上蒸馏法(五)超临界流体提取法1.超 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 SCF)随着环境温度及压力的变化,任何物质都存在三种相态,即气相、液相、固相,三相共存的点叫三相点。液气两相共存的点称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称为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2.超临界流体提取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为非凝缩性高密度流体,同时具有液态和气态的优点,即粘度小、扩散系数接近气体,密度接近
10、液体、有很强的溶解能力,使得超临界流体能够迅速渗透进入物质的微孔隙,提取速度比液体快速而有效,尤其是溶解能力可随温度、压力和极性而变化。3.CO2 超临界流体提取的特点( 1) CO2超临界流体提取的优点 : 萃取温度低,避免热敏性成分的破坏; 无有机溶剂残留,安全性高; 萃取物中无细菌、霉菌等,具有抗氧化、灭菌作用,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提取和分离合二为一,简化工艺流程,生产效率高; 超临界 CO2 纯度高,价廉易得,可循环使用; 超临界流体的极性可以改变,一定温度条件下,只要改变压力或加入适宜的夹带剂即可提取不同极性的物质,选择范围广。( 2)超临界流体提取的缺点: 较适用于亲脂性、
11、小分子物质的提取,对极性及分子量较大成分的提取需加入夹带剂,且要在较高的压力下进行; 超临界 CO2 萃取产物一般是多组分混合物,要得到纯度高的化合物单体,必须对萃取产物进行适宜的精制; 设备较昂贵。(六)超声波提取法1.超声波提取原理u 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使介质产生振动,强化介质的扩散与传播。u 空化效应:声压达到增大到一定值使介质内部的微气泡增大,产生共振腔后突然闭合的现象。u 热效应:介质吸收超声波能量并转为热能,使介质或药材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增大药物的溶解速度。2.超声波提取特点 不需加热,适于对热敏感物质的提取,而且节省能源; 提取效率高,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 溶剂用量少,节约成本; 超声波提取是一个物理过程,在整个浸提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不影响大多数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