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庸之道是个什么东西?中国人都喜欢谦谦君子,而不是喜欢直来直去的狂傲之士。因为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所以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就是一个公允、折中、不温不火的形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算是对中规中矩中国人操行的一个尺度。竭力保持这种公允,对什么都不过火,采取“去其两头、把握中间”的态度,是中国人生存的大哲学。这种哲学之下,我们看到了无数的中国人那张微笑着的脸上,充满着高深莫测的神情,对什么都不急于表态,好像很睿智的样子。历朝历代,那些文武大臣们,在朝堂之上,不断地用这种中庸之道,互相说着话,表着态,云遮雾罩,玄而又玄,连东方朔那样的睿智者,都需要采取比较隐晦的方式,来表
2、达他的非常锐利的观点;看看史书,历史上著名的敢于实话实说的魏征,也常常是说半句留半句,有时候说得过于直了,也险些倒霉。唐书上就记载了一次唐太宗的发火,因为魏征说话过于不讲究中庸之道,太白了,惹得皇帝非常生气,竟想杀了他;要不是一位皇后比较理智,成功地劝服了太宗,魏征的小命就没有了。中庸之道如此重要,甚至关联着身家性命,它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和思索讲话的重要原则?探讨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几乎都有个中庸之道在起着作用,中庸之道,已经渗到了中国人的骨子里。中庸之道大概出在论语雍也篇。当时,孔子指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意思是
3、说,中庸之道应该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宋代学者程颐进一步发挥,把中庸之道解释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就更简明地指出了中庸之道的核心之处还有个静止的原则(不易),反对变化和动荡。孔子为什么要大讲中庸之道呢?大概当年战乱频仍,烧杀抢掠司空见惯,天下大乱了,没有秩序了,所谓“礼乐崩坏”,没有了规则,勤于思考的孔子就想通过恢复旧制,来达到天下大治的结局。这个旧制,就是周礼,也就是孔子极力贩卖的那一套“君臣父子” ,讲究尊卑关系,分出等级,互相尊重。唯有下面对上面尊敬了,服从了,上面对下面仁义了,爱护了,这天下就会太平,就会大治。可见,中庸之道从诞生之初,就是为巩固统治而存在的;并不同于一般宗教意义
4、上的修身养性律条,具有极其明显的社会功利性,显然,它不过是一种实用的处世规范而已,并没有达到哲学的高度。在孔子的哲学中,中庸之道是他的一切的基础。中庸之道的核心,强调的是忍,对什么事情都不能偏执。表面上看,中庸之道讲的是把握中间,折中公允,但因为事物的发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明了,那个中间谁都难以把握住,因此要不想让自己犯过火的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直接表态。因为不偏激了,人们的态度自然和蔼,和稀泥的多了,就自然好进行孔子所谓的“仁”。仁是个什么东西呢?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又好像是个很讲人性的东西。但是,因为中庸之道作为基础,这种仁,实际上还不如解释成忍比较合理。这样,中国人对
5、于错误的东西不直接表态的心理基础,就找到了。后代的学者们对中庸之道进一步发挥,让它的无原则的折中公允更加“合理化”。郑玄在中庸中注解道,“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在中庸这本书中,学者们又提出了“三达德”、 “五达道 ”,即:“智、仁、勇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该怎么样处理这些关系呢?他们解释道,要“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 ”、“兄友弟恭” 、“朋友有信”。而要做好这一切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 :忍也,折中也,公允也。完全可以想象,这种道德准则之下,中庸之道最有利于谁。因为法度中强调
6、了尊卑关系,道德中又强调了以忍为中心的“中庸之道”,所以上级对下级总是具有天然的优势。如果你敢反对,首先要突破中庸之道的约束,因为你不应该“直白”,不能偏执;其次要突破尊卑关系的约束,因为你是下级,如果惹得上级生气了,就是犯上作乱。所以,两千多年下来,中庸之道就成了中国人最安全、最省力的生存之道,就自然渗到了骨子里去了。于是,上级就天然地具有威严,上级的上级,直到皇帝老子,就更具有威严了。讲中庸之道得到好处的人历史上太多了,那些忠臣志士,都深得此道。比如岳飞,比如范仲淹;而不讲究中庸之道的人会是什么结局呢?这历史上也太多了,他们大都没有好结局。比如韩信,他的死很有说服力。韩信攻占齐地后,项羽派
7、人去游说韩信,以三分天下为条件,希望韩信反汉联楚,被韩信所拒绝。韩信的谋士蒯通劝他:“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吗?将军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挟难赏的大功,归楚,楚不信;归汉,汉王震恐。若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韩信听了,这个时候还讲究中庸之道,连连摆手道:“请不要再说了,汉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车给我乘,把他的衣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古人说过:乘人家的车,要替人分担忧患;穿人家的衣,也应替人分担忧患;吃人家的饭,就应该为人家卖命。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建议。可是齐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所以韩信就遣使修书请求刘邦立他为假齐王。当时,
8、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自顾不暇,看罢来书后勃然大怒,本不想应允,但听取了张良和陈平的意见后,就狡猾地说:“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是真王,当假王干什么!”于是,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部队攻楚。正是这“立齐王” 的不中庸之举,让刘邦心神不宁。拥兵自重也罢,功高盖主也罢,反正,我相信,韩信后来死于妇人(吕后)和小人(萧何)之手,根子大概这个时候就埋下了。原来,对于统治者来说,中庸之道的作用,就是要你顺从,无条件的服从。也因此,历朝历代,无不要求文武百官和天下士人做到中庸,以方便最高统治者的统治。讲求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因为说半句留半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见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处世原则;中庸
9、之道在统治者的强行推动下,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学子们必修的课程,通过教育,从小就熟知了这种处世之道,经过科举、为官为臣,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应用,就更加娴熟了。于是,诺大的中国,到处都是中庸之道的影子,中国人的思维,就通过这种文化的渗透,带上了中庸之道的印痕;直到现在,仍然如此。不要相信那些乱七八糟解释中庸之道的理论。有人说,中庸之道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最好的哲学,因为强调了“中”,就公平;强调了“庸”,就宽容。其实,恰恰是你的中庸丧失了原则,造成了上面的不中庸无所顾忌,从而形成巨大的社会灾难。中国社会从来缺少监督机制,这个中庸之道,是要负最大的责任的。因为都不明说,那里有什么批评而言!中庸之道透出的
10、劣根性每一个人都能思维,而能思维的人,应该具有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能力,有自己的见解。但通过中庸之道,中国人的独立思维能力,就被巧妙地抹杀了。它是怎么样抹杀掉中国人的独立思维的呢?首先,把握中间、不偏不倚是个骗局。事物的发展变化纷繁复杂,特别是新生事物,在还没有完全显露它的整体的时候,有谁能天才地把握它的中间做到不偏不倚呢?但是,有了中庸之道,中国人的聪明劲儿就有了用武之地了,因为面对新的东西,他们可以不表态,这是中庸之道所要求的,所谓“君子不打诳语”,“不语力乱怪神” 。又因为中庸之道强调“不易” ,追求静止,所以如果非的要中国人表态,中国人就会可以用过去的眼光来剪裁新生事物,看它合不合祖宗的法
11、度,历史的经验,不然的话,就是异端邪说,就是“力乱怪神”。即使把握住了所谓的中间,也并不是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中间是个尺度概念,强调的是不偏不倚;而本质属性,却跟中间不中间的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因此,中国人在把握所谓的中间状态之时,实际上常常是以牺牲本质为代价的。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屡见不鲜。除去无法参透的本质之外,其实很多是因为要保证中庸之道,才不得不谦谦君子地说。赵盾杀了无道的晋灵公,显然是正义的大臣杀了无道的昏君,但孔子修史的时候,却硬要加上“拭君 ”的贬义,这不是故意去抹杀赵盾的正义性么?这个例子,对所谓的中庸之道,是最强烈的讽刺;无论孔子怎么讲君臣父子关系,也难以把
12、握这个中间的,所以只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这样,就活生生地抹杀了正义的社会道德。其次,中庸之道导致中国人不敢面对事物的本质。为了保证中间状态,不偏不倚,中国人善于大而化之地思维,讲各种原本并不相同的事物,强行归类,简而化之,美其名曰“求大同”、“把握整体” ,其实根本上就是回避事物的本质。中国人的臆想功能非常发达,对世间的任何事情,都跟给出洋洋洒洒的解释。自古以来,对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主观臆断式的自我意淫般的解释充斥各种典籍,毒害深远。最著名的,就是用阴阳五行的谬论,来解释自然的一切事物,尽管这些事物是那样地具有个性,那样地不同。凡事都分阴阳,看上去好像具有矛盾的观点,但因为必须整
13、出个阴阳,实际上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能够迅速被中国人所接受,大概中庸之道打了两千多年的基础,起了巨大的作用。看看毛泽东是怎样看待中庸之道的:“过的即是左的东西,不及的即是右的东西。依照现在我们的观点说来,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或中庸或时中 。”“重要的是从事物的量上去找出并确定那一定的质,为之设立界限,使之区别于其它异质,作两条战线斗争的目的在此。”(毛泽东书信选)你看,毛泽东巧妙地用中庸之道,解释了路线斗争的属性,而且对左右的划分,明显地是那种主观臆断。请问,他的一生中,是否准确地把握了
14、这个度呢?如此聪明睿智的人物,都昏昏然地犯了可怕的左的错误,可见他的中庸之道,一点好作用没起到啊。毛泽东犯了那么多扩大化的错误,其实根子就在这个求大同上。事物的本质属性原本都是各异的,但因为这个把握中间求大同,静止化了那些生龙活虎的事实,所以信奉中庸之道的人,最拿手的恰恰是“一刀切”,根本就违反了他自己都坚持的“中间路线”。因为强调“不易” ,所以中国人就喜欢主观臆断,用简单的大而化之的思维取代纷繁复杂的推理,还表现在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设想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15、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是中国人当时最理想的社会境界。但是,从古代典籍中也可以看出,那些所谓的工部、刑部、户部,真正工作起来,并不如此简单。经济、军事和社会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怎么能单纯地依靠人的思想境界来发展呢?人是利益的动物,为了达到这个理想的目标,那就只好压抑人的利本性,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最可耻的本色。不敢面对本质,让中国人在专制的体制下,不能有任何不同于统治者的思想,从中庸之道角度讲,因为强调了超稳定的静止状态,所以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口令贯彻到底的事情,人们自然地会从统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很
16、容易理解了,虽然常常这些口令多么荒谬,多么悖离真理。中国历史上多次的重农抑商、封海封关,其实就是为了维护稳定,但没有谁敢于怀疑其错误性。最后,中庸之道强化了人的内倾性和小国寡民思想,人为割裂了社会交流,对形成大规模集群但互相割裂的社会群体,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封建体制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古代的思想流派,具有很强的相近性,中国人实际运用的时候,往往将儒道释混为一体,综合运用,它们的结合也是天衣无缝的。中庸之道的中间静止思维,往往容易和道家的清静无为、释家的“嗔诫”天然地结合。因为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又大而化之,本质上又强调忍,所以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国人是内倾的,并不希望通过交流而暴露自己的
17、偏执,所谓“言多必有失”。君臣尊卑关系的强化,更加造成了整个社会的等级森严,更不可能发生官民一家亲的状况,同时,又通过严酷的管理制度,人为地阻止人们自由结合成群体,就反过来更顺利地强化了人的内倾性。自古以来,中国就没有演说家,没有街头政治鼓动者,除了制度上的严酷之外,就是这个中庸之道在起着作用。因为不能偏执,不能尖锐,所以中国人往往对新生事物不敢表态,也就造成了中国人不敢负责任,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善做表面文章的秉性,因此就不会面对社会问题而求真,流毒至今非常严重。其实,人们之间要加强交往,往往要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交流、协同解决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状态,而中国人因为中庸之道的不负责任性,就见人且说三分话,这正好顺应了大一统社会不许人们议论社会本质问题的要求。说了很多中庸之道的缺点,最后是它的一点优点。中庸之道对形成中国人性格比较有利的方面是,培养了不少谦谦君子,比较懂得礼貌,也懂得及时收手,不把事情做绝。这虽然有时候会让中国人丧失原则性,但很多时候,特别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让中国人显出一种胸怀,这就跟日本很不相同。所以,中国的君子们,一般地都比较大方,能够用等闲的态度,观察变化的世界,所谓“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