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例词:根据作出;立足于实例:个人、国家或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定、决策、路线、方针、政策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方法论】(1)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例词:规律、科学安排实例:改造自然、环境问题、低碳经济、工程建设、航空飞船、农业工业的发展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例词:学习、运用科学理论、制定合理计划、提出目标、在*指导下、借鉴经验。实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就业观、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阻碍作用。【方法论】
3、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例词:根据作出;立足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例词: 个人与国家、社会,整体与局部、中央与地方实例: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中华民族利益
4、、中央与地方、区域发展与国家发展、城乡经济发展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导入歧途。【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例词:从 得出认识,理论;从中总结经验实例:实践出真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都来自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重点是科学发展观、效率与公平、发展低碳经济、十二五规划等一些
5、党和政府的一些新观点新决策提出及验证。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例词:以前认为,现在认为 实例:人类对某些事物,党和政府对社会发展、效率与公平、指导思想等一些问题的认识不断改变,不断发展。联系的普遍性【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不要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不要无视客观存在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例词: 与之间的关系、往来; 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例:经济全球化中国家之间,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好与快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三大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与环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