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OAST亚型分类标准(一)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 这些病人应具备或脑成像提示脑的主干动脉或皮层分支动脉狭窄(50%)或闭塞,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二)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CE): 这一类别是指心源性疾病产生的栓子导致脑动脉闭塞所致的脑梗死,在 TOAST分型法中,列出了造成心源性栓子的高度、中度心源性疾病。(三)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mall-artery occlusion Lacunar, SA): 这种类型包括其他分类中经常被提到的腔隙性卒中的病人。(四)其它原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A
2、cute 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 这一类别包括由其他少见原因引发的脑梗塞(感染性、免疫性、非免疫性血管病及血液病、遣传性血管病变等。吸食毒品等)。这组病人应具备临床及 CT或 MRI发现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不管病灶的大小及位置。血液学检查或血管造影可展示这类卒中的少见原因。其他检查应排除心源性疾患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证据。(五)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Stroke of other undetermined etiology): 这种类型包括:广泛评估仍未发现病因的患者;评估资料不全的患者;两个或更多的病因,不能做最后诊断的病例。例如 1个
3、患者同时存在房颤及同侧动脉狭窄大于 50%或是同时存在一种经典的腔隙性梗死及同侧颈动脉狭窄率大于 50,均应归为此类。这 5个病因学标准中,前 3个是临床上的常见类型,应牢牢掌握。第 4个类型是少见类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检查以确定病因。TOAST分类的意义:早期分类有助于预后的早期评价;确定处于神经功能恶化的高危病人;预测早期复发性卒中及内科并发症;判断出院后是否需要长期的看护;预测病人长期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有助于制定长期的二级预防方案;LA型:内腹剥脱术、支架植入术及颅内外动脉搭桥术;药物治疗包括:PAS 三联的鸡尾酒疗法(抗血小板聚集、他丁类及丙丁酚);CE 型:抗凝治疗;
4、SA 型: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疗效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随着 TOAST亚型分类标准的广泛应用,TOAST 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William M Landau 在 Stroke(2005)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性文章:“Time to burn the TOAST”。在他的陈述中,作者列举事实阐述 TOAST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如:1)有影像学提示的严重脉病变不一定发生卒中;2)高估了心源性栓塞的发生率;3)经典腔隙性梗死的病理改变为高血压所致的脂质透明样变性,而病理学发现 22例新的腔隙性梗死中,血管发生单纯脂质透明样变性的患者仅 4例,血栓溶解者 4;动脉粥样硬化
5、斑块表面附着血栓者 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5例;基底动脉壁的粥样硬化 2例,微动脉瘤 1例,无法定性者1例。这个研究提示微小卒中不再有特化的血管病理,在临床上也没有特化的危险因素。小的卒中仅仅意味着多数终末动脉直径狭小,更容易被一些物质添塞而造成完全性闭塞,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凝块或循环血液中的碎屑等。TOAST 分类中未提供横断面直径小于 1.5mm确定为腔隙性的原理。这篇文章强调,依靠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投票确定原因是不公平的,应重新认识尸体解剖或临床病理讨论的价值。在第十届天坛脑血管病会议的缺血性卒中病因与发病机制论坛,国内外专家对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和历史演变进行了精彩阐述。
6、其中,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王乔树教授和法国巴黎 Bichat-Claude 医院的 Pierre Amarenco 教授分别介绍了 TOAST 分型和 ASCOT 分型。 TOAST 分型经典 TOAST 分型的标准是:大血管病变:任何部位大血管的梗死,梗死灶近段的颅内或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小血管病变:需符合典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基底节区或闹桥梗死(梗死直径1.5 cm)、梗死灶近端的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50%;心源性脑梗死:明确房颤病史或体征;其他或无法分类:其他明确心脏血栓者(如经食道超声检查发现心脏附壁血栓或机械瓣膜、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不明原因。 研究发现,上述常用分型
7、系统有以下缺点:仅考虑最可能的原因;忽略了其他可能或潜在的原因;忽略了无相关性的潜在疾病,如在头颅磁共振显示有小血管病变的严重脑白质疏松症、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证据的动脉并没有出现相应供血区的缺血;当有两个因素合并存在时,以往分型常将其归为无法分类,包括实际因素合并存在、证据不充分、尽管证据充分但原因不明等。 根据经典分型来划分脑梗死,常会得出以下 5 种类型:大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心源性脑栓塞、不明原因及无法分类。 ASCO 分型 ASCO 分型有效解决了上述的缺点,具体分为如下 4 种:A(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S(小血管病变)、C(心源性脑栓塞)、O(其他原因引起的栓塞)。 上述 4
8、种分型又分为以下几级: 1:有可引发卒中的一个确定潜在因素; 2:可能引发卒中的因素; 3:不可能是引发卒中的直接因素,但是疾病存在; 0:无任何疾病证据; 9: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分级。 ASCO 分型的使用非常简单。例如,一例患者同侧颈内动脉狭窄70%记为 A1,没有头颅影像学检查记为 S9,心电图、心脏彩超正常记为 C0,血小板计数 70 万/mm3 记为 03。 经典 TOAST 分型与 ASCO 分型的比较与 TOAST 分型比较如下:一例脑梗死患者,有房颤,同侧颈内动脉下载 40%,对侧狭窄 70%,有严重的脑白质疏松症,对侧有多发腔梗,用 TOAST 分型为心源性脑栓塞,ASCO 分型则为 A2S3C1O0。ASCO分型明显优于 TOAST 分型。 ASCO 分型是对疾病临床表现的描述而不是严格的等级划分,包含内容全面,不会丢掉其他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经典 TOAST 分型与 ASCO 相比,有一些不足:大动脉粥样硬化类型诊断条件过于严格; 小动脉闭塞诊断标准过于宽松;原因不明梗死诊断过多;心源性梗死分为高危和中危有时可能造成误诊。 不过,经典 TOAST 分型简单易懂,应用较广。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