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楷书概述,楷书的名称及含义 楷书指称的历史沿革,1)楷书的类型分为晋代楷书、魏碑楷书、唐代楷书三大类型形态 2)晋楷的特征 3)魏楷的特征 4)唐楷的特征,第一章 楷书类型和特点,第3章 晋代楷书名作临摹(1),钟繇宣示表的临写 1、版本说明 宣示表的考证:一是传为钟繇所作。二是据说:“右军从叔王导携之渡江,后归右军,又借与王敬仁。敬仁于永和十三年卒,仅廿三岁,其每以此表为敬仁平生所爱,竟以入棺,真迹遂绝,世所传者只右军临本。”此表为小楷,共十八行,备尽法度,被誉为“正书之祖”。,3、临写注意的问题 点画要圆浑灵动,饶有隶书笔意;布局要疏朗得体,但行间气息要得茂密沉实。,第4章 晋代楷
2、书名作临摹(2),王羲之黄庭经的临写 1、艺术特点分析 结体疏朗秀逸有致,点画漾翳无际为此帖的主要艺术特点。,2、临写注意的问题 用笔要中和,不激不厉;结体要飘逸安详,雍容和穆;处理好笔与意的关系,因为此作乃以意韵取长的作品。,第6章 唐楷名作的临摹(1),1、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书,魏征撰文。唐贞观六年(632)四月刻。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碑在陕西临麟游。传世拓本很多,以明驸马李琪藏北宋拓本最佳,今藏故宫博物院。此碑为欧阳询七十五岁时奉诏所书,笔法瘦硬劲健,结字奇险和谐。临写时除要把握点画的不同形态外,要重点注意线条的瘦硬健遒,运笔要果断爽快,切忌拖泥带水,迟疑不决。,1、欧体写瘦硬易写干
3、枯,应注意其笔意虽瘦硬却实腴健。 2、颜体如果写得变化不丰富极易写俗。改变的办法就是注意它用笔的丰富性及结体手段的多样性。,第7章 唐楷名作的临摹(2),(二)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介绍与临写提要 1、大字阴符经:褚遂良书,墨迹。九十六行,共四百六十一字。此帖点画起讫清楚,用笔方圆兼备且含行书笔意;书写流利迅捷,线条轻重对比强烈,结体宽博洞达,自然多姿。 临写时要注意初始将用笔轨迹辨明,然后在得形似的基础上不断体验节奏的快捷流利,切忌拖泥带水。,临写时要注意初始将用笔轨迹辨明,然后在得形似的基础上不断体验节奏的快捷流利,切忌拖泥带水。 图为大字阴符经,2、颜勤礼碑:全称为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
4、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颜真卿书。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四面刻,存楷书三面,四十四行,行三十八字。原藏陕西西安,宋时佚失,一九二二年重出,现藏西安碑林。 临写时要注意点画饱满丰腴,以及线条的粗细、轻重对比变化,同时应注意线条细处不纤弱,粗处不臃肿。,第8章 唐楷名作的临摹(3),1、神策军碑:柳公权书。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唐会昌三年(843年)立石。原石久佚,传世仅存贾似道旧藏本上半册,曾流入香港,现藏北京图书馆。此碑为柳公权六十八岁时奉敕所书。此书有颜意,因奉诏书写,颇有拘禁之处,不及玄秘塔体势舒展劲捷耐看,2、玄秘塔碑:全称为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一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
5、金鱼袋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柳公权书并篆额,裴休撰文,劭建和、劭建初刻。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现在陕西西安碑林。此碑乃柳公权最为突出的代表作。用笔方圆兼备,点画瘦劲遒媚,结构骨势洞达。是楷书高度成熟的标志。,临写时要注意点画变化极其丰富且用笔痛快酣畅,在结构上尤其要注意骨势洞达,勿使拘挛迫促。,第9章 唐楷名作的临摹(4),1、虞恭公碑:亦称温彦博碑,岑文本撰文,欧阳询书。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十月立石。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传世拓本以陆谨庭旧藏宋拓本和上海博物馆藏嘉庆内府宋拓本为佳。此书点画特别精到,结体布白严谨,用笔方圆、藏露结合,颇有可学之处
6、。,临写时要注意其结构体势,同时注意线条瘦硬、坚实、挺拔、爽利之妙。,2、雁塔圣教序:亦称为慈恩寺圣教序,凡二石,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书,万文韶刻。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两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的大雁塔下。此书瘦劲飘逸,乃褚遂良最为突出的代表作。用笔方圆兼备,点画瘦劲飘逸,结构雍容华美。,临写时要注意入笔痛快迅捷,在结构上尤其要注意雍容大度,勿使拘挛迫促。,第10章 唐楷名作的临摹(5),1、多宝塔: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唐天宝十一年(752)立。现藏陕西西安碑林。此书为颜真卿四十四岁时书,是颜真卿早期创作风格。用笔方圆兼备,骨力遒劲,转折处多有明显的顿挫,有棱角,这与颜真
7、卿晚年书风差异甚大。结体端庄严谨,充实紧结,则与其晚年书风一脉相承。,临写时要注意其结构体势,同时注意线条瘦硬、坚实、挺拔、爽利之妙。,2、麻姑仙坛记:颜真卿书并撰。唐大历六年(771年)立。旧在江西临川,明季遭火焚毁。拓本极少,翻刻甚多,皆失真。此书风格拙朴古雅,内敛含蓄,融篆籀之气于楷法,线条如万岁枯藤。结体宽博大方,寓奇逸之情于刚正,是颜体精髓之作。后世评其为颜楷第一。,临写时要以圆笔为主,方笔为辅。注意字形不要过于平正,而是顺势诘屈,方显古意。在结构上尤其要注意雍容大度,勿使拘挛迫促。,第13章 魏碑楷书名作的临摹1,1、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立
8、。正书。碑阳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碑额正书“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十二字。碑阴署名共十二列。碑存山东曲阜孔庙。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之正书下册收录。此碑为北魏诸刻石中之名品,结字欹险且随字赋形,用笔方正且纵横开张,犹以横画坚实舒展。同时体势成左低右高,笔势成左放右敛,点画方圆并施,丰神俊朗。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张猛龙碑为正体变态之宗。”列为“精品上”。,注意:对每个笔画进行细致观察分析,发现书法线条的丰富性与技巧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培养自己理性观察书法对象的能力。,2、高贞碑全称魏故龙骧将军营州刺史高使君懿侯碑铭。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六月立。正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
9、碑额篆书阳文“魏故龙骧将军营州刺史懿侯高君之碑”。雍正、乾隆间出土。现存山东德州。此碑于魏碑诸刻石中相当成熟且有相当典型之风格。结字端庄肃穆,用笔方直钢劲,尽管镌刻痕迹明显,但毫无生硬单薄之病。同时,其笔势流畅,俊严中见灵动;结体平和,变化中见从容。徐树钧宝鸭斋题跋评:“北魏书字淆乱已甚独此碑刚健中正,树欧、褚之先声,当北魏善书。今之习北魏者,亦当以此为钜。”,注意:对每个笔画进行细致观察分析,发现书法线条的丰富性与技巧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培养自己理性观察书法对象的能力,第14章 魏碑楷书名作的临摹2,1、董美人墓志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79年)十月刻上柱国益州总管蜀王制。正书
10、。二十一行,行二十三字。清嘉庆道光年间陕西西安出土。曾归上海陆君庆、徐渭仁。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毁于兵事。拓本流传甚少,出土初拓尤为难得。上海古籍书店有影印本。此志书法上承北魏、下启唐风,风格清峻妍雅,气格不凡。其用笔严峻挺拔,遂轻刻细画却骨力刚健,毫无纤弱之病。结字疏密有致,收敛相宜,切因字造型,揖让多姿。后世有隋志小楷第一美誉。清季学者,传习颇众,有很大的影响。,董美人墓志,2、元怀墓志。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八月刻。正书。十六行,行二十字。1952年河南洛阳张羊村出土。归河南洛阳图书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书法用笔秀劲圆润,线条飘逸飞动,结字左低
11、右高取欹侧之势,且上紧下放,灵动之中见端庄稳重。有意态雅正、骨气洞达之美。,3、元略墓志全称魏故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徐州刺史太保东平王元君墓志铭。北魏建义元年(公528年)刻。正书。三十四行,行三十三字。一九一九年河南洛阳驾沟出土。此志曾归固始许氏、武进陶氏,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石下半部略有残损。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此志书法质劲姿妍,意态闲静,且用笔遒丽隽美,清逸流畅;结字疏朗洞达,欹侧有势。近人吴玉如认为:“元略志用笔与二王息息相通,结构似不同,实则由质而妍,亦自然趋势。”,注意:以技法动作显露教明晰的墓志笔画作分解。要求明确:1、起止顿挫形态,2、线条顿挫形态,3、线质迟速形态观察
12、其中的种种差别,并体会其中的节奏变化。,第15章 魏碑楷书名作的临摹3,1、石门铭。摩崖刻石。北魏王远书。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刻。在陕西汉中石门东壁。武阿仁凿字。正书。二十八行,满行二十二字。1981年,山西省文物局拨专款,兴建“石门十三品”专题陈列馆。石门铭为其中之一陈列于中。文物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有影印本。此铭书法用笔有篆籀流之意,行笔生涩凝重而取势排宕,可谓万毫奇力。结体随字赋形,不拘一法,或长或扁,或正或欹,偃仰向背,收放疏密,今人叹为观止。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此铭列为“神品”并云:“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若瑶鸟散仙,骖鹤跨鸾。”,石门铭,2、郑文公碑全称
13、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摩崖石刻。郑道昭书。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立。正书。五十一行,行二十九字。额正书“荥阳郑文公之碑”二行七字。有上下二碑,文字大体相同。上碑在山度平度县天柱山,字比下碑小,多漫灭。此是下碑,在山东掖县云峰山。上海书画出版社之正书上册收入。此碑书法用笔方圆兼蓄,且有篆之气势、隶之雄浑。结字平正稳重,宽博大度,有从容不迫之感,清欧阳辅集古求真评:“笔势纵横而无乔野狞恶之习,下碑有为瘦健绝伦。”,注意:临摹时注重结构的准确度,可先排除笔画变化的干扰,先从“骨骼”开始。要求逐渐增加难度,线条变化也逐渐丰富,从中理解线条变化在结构中
14、的地位与作用。,第16章 魏碑楷书名作的临摹4,1、史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惠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史平公造像记。北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刻。阳文正书。十行,行二十字。方界格,额阳文正书“史平公造像一区”二行,行三字。后署“朱意章书,孟广达文”。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龙门造像二十品之首。清乾隆年间钱塘黄晓松访得。处拓本未经铲底,无自出皆露细麻点。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此像书方硬如截,线条挺进饱满,结构缜密充实,风格森严朴茂,气势雄健。清胡鼻山评:“字形大小如星散天,体式顾盼如鱼顾水,方笔雄健允为北碑第一。”,史平公造像记,2、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清代因避康熙玄烨之讳而改称张黑女墓志。原石久佚。传世仅存一明拓剪裱孤本。道光五年归道州何绍基,民国时归无锡秦文锦。今存上海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上海古籍书店均有影印本。此志书法用笔含蓄清雅,方圆并用,结构宽博开张,仪态万方。与通常墓志风格大异其趣。可谓“雅兴可奇、识量冲远”。清何绍基评:“化篆、分入楷,遂而无神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注意:临摹时注重结构的准确度,可先排除笔画变化的干扰,先从“骨骼”开始。要求逐渐增加难度,线条变化也逐渐丰富,从中理解线条变化在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第17章 魏碑楷书名作的临摹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