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热学复习题-复习题按章节分类第 1 章 绪论选择1 (华电,06)为了对一电厂省煤器的换热进行强化,提高 B 的表面传热系数效果会会最明显。(A) 管内水侧 (B) 管外烟气侧 (C) 一样3 (华电,07)常温下,碳钢的导热系数 在下列哪个范围( B )KmW/(A) 0.1-10;(B) 20-60;(C) 100-150;(D) 150-1903 (华电,07)常温下,碳钢的导热系数 在下列哪个范围( B )(A) 0.1-10;(B) 20-60;(C) 100-150;(D) 150-190填空1 (华电,03)为了强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应主要降低表面传热系数 小(大;小)的一侧的
2、热阻。2 (华电,03)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 时导热系数不大于3500.12 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KmW/1 (华电,04)下列材料在常温下导热系数最大的是 a 。(a). 纯铜;(b). 纯铁; (c). 黄铜;(d). 不锈钢1 (华电,05)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导热系数最小的是( B ) 。(A) 水 (B) 空气 (C) 玻璃 (D) 岩棉板简答计算第 2 章 稳态热传导选择1 (华电,08)对于描述温度场的等温线而言,以下正确的是(C)2(A) 不同温度的等温线可以相交 (B )等温线不可以封闭(C )可以终止于边界2 (华电,08)冬天,在室外放置时间很长的两个物体,一个为金
3、属材料,一个为木质材料,两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但手摸上去感觉的冷热程度不一样,这主要是由于(A)2(A)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 (B )两种材料的密度不同7 (华电,08)某厂锅炉正常运行时,采用裸露的热电偶测量省煤器入口区域的烟气温度,如果测量系统工作正常,稳定后,测得的烟气温度(A)2(A)小于烟气实际温度 (B )大于烟气实际温度 (C)等于烟气实际温度填空3 (华电,08)一无内热源的无限大平板中的温度分布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 、 和 为已知的常数,导热系数为 。321cxct1c23 此时刻在 的表面处的热流密度为02/)(mW4 (华电,03)在圆筒壁稳态导热问题中, 当内壁温度
4、 小于外壁温度 时, 其壁内温度分布应为下图中的 。2acb;;2.(华电,06)在圆筒壁稳态导热问题中, 当内壁温度 小于外壁温度 时,1wt2wt其壁内温度分布应为附图中的 A (A;B ;C) 。 9 (华电,03)一无内热源的无限大平板中的温度分布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 和 为已知的常数,导热系数为 。此321cxct21c、 3 时刻在 的表面处的热流密度为 。202 (华电,04)通过单层圆筒壁导热的热阻表达式为 。lrn213 (华电,04)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大平板,其导热系数为 ,测得在KmW/50稳定情况下,其内部温度分布为: ,则平板内的内热源生成250xt率为 。235/W
5、10.2m9 (华电,04)一个肋片,测得其肋基处温度为 ,周围气体温度为 30,8表面传热系数取 ,肋片表面积为 ,查得该肋片的效率为K/ 2.0.6,则该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为 。2W102 (华电,05)对于等截面的直肋片,沿着肋片的高度方向,肋片横截面上导热的热流量逐渐( B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4 (华电,05)对于等温线而言,以下不正确的描述是( A ) 。(A)不同温度的等温线可以相交 (B) 等温线可以封闭 (C) 等温线可以终止于边界3 (华电,06)一个肋片,测得其肋基处温度为 ,周围气体温度为 ,5020表面传热系数取 ,肋片表面积为
6、 ,查得该肋片的效率为K) W/(m152 2.m0.5,则该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为 。44 (华电,06)壁面绝热的情况属于 B 边界条件。(A) 第一类 (B) 第二类 (C) 第三类1 (华电,07)对于等截面的直肋,沿着肋片的高度方向,肋片横截面上导热的热流量逐(B)(A) 变大(B)变小(C)不变(D )不确定1 (华电,07)对于等截面的直肋,沿着肋片的高度方向,肋片横截面上导热的热流量逐(B)(A) 变大(B)变小(C)不变(D )不确定简答1 (华电,08)你是否做过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若做过,简述其实验基本原理,若没有做过,自己设计一个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系统。6答:做过测
7、量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原理:将被测量的元件做成厚度为 ,半径为 的圆片,其中 。RR将实验元件放在接触紧凑的两温度不同的被加热的平板之间,由于可以认为只有在厚度方向的传热。测量出其换热量 及两平板的温R 度 和 ,由公式:1t2可以得出214RtAt214Rt1 (华电,07)用文字语言说明下面用数学描述给出的导热问题。2)(,00,2fthdxttxtc常物性、无内热源、一维非稳态、无限大平板导热问题。平板一侧绝热,另一侧为第三类边界条件,对流传热系数为 ,流体温度为h,初始时刻温度为 。ft 0t1写出傅立叶导热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式中没有出现时间变量,为什么同样可以分析非稳态导热问题?(华
8、电,02)5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在热水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你能提出一些提高暖气片散热量的措施吗?(华电,02)1 (华电,06)一火车车窗尺寸宽为 ,高 ,玻璃的厚度是 ,假m8.06. m5如在冬天,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分别为和 和 ,内侧的表面传热传热20系数 ,外侧的表面传热传热系数为 。玻璃的导热K) W/(m62 KW2/1系数为 ,不考虑内外侧与环境的辐射换热。 (1)计算通过此0.78车窗的散热量;(2)若采用中间真空的双层玻璃窗,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列出计算车窗的散热量的关系式。只列出关系式,不需要计算,玻璃的表面发射率为 2解: 车窗的面积 ,
9、mA48.06.05.通过此车窗的散热量 hAtoii 86.10478.61.21 换热系数为: 2,12Xhkoi车窗的散热量为: 211212, oiioii hAtXhAt1 (华电,06)一火车车窗尺寸宽为 ,高 ,玻璃的厚度是 ,假m8.06. m5如在冬天,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分别为和 和 ,内侧的表面传热传热 0系数 ,外侧的表面传热传热系数为 。玻璃的导热K) W/(m62 KmW2/10系数为 ,不考虑内外侧与环境的辐射换热。 (1)计算通过此0.78车窗的散热量;(2)若采用中间真空的双层玻璃窗,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列出计算车窗的散热量的关系式。只列出关系式,不需要计算,
10、玻璃的表面发射率为 2解: 车窗的面积 ,mA48.06.05.通过此车窗的散热量 hAtoii 86.10478.61.21 换热系数为: 2,12Xhkoi车窗的散热量为: 211212, oiioii hAtXhAt计算四、 (25 分(华电,08) )厂房内有一外径为 蒸汽管道,其外部敷设有厚140m度为 的保温材料,保温层内侧壁温为 ,保温层外侧壁温为 ,30m3550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6KW/1.01试计算该蒸汽管道单位长度上的导热量。解: ,d20.3.4.,.2该蒸汽管道单位长度上的导热量为: mdt 1.58.01432lnl11 (华电,05)一厚为 的金属大平板,一
11、侧绝热,另一侧暴露于温度为c的空气中,表面与空气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通电后30 K) W/(m4502平板内相当于有 的均匀内热源,平板的导热系数为36 W/m.。K) /(m8(1)写出描述该问题的数学描述(导热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解:该问题导热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02fthdxtxt,(2)确定平板中的最高温度及其位置。解:由导热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解得温度分布为: fthxt2所以当 时温度取得最大值,即:0x 1803450.1301823.2 6262 ftht1 (华电,07)一有 4 种材料组成的复合平面,其断面如附图 3 所示,复合壁的上下表面绝热,两侧与流体仅进行对流
12、换热,取垂直于纸面方向单位长度进行分析。 画出系统的热阻分析图; 若已知:复合壁的几何尺寸如下:,四种材料的导0.1m;L2,.53L1.5mHC B3, H3热系数分别为:, , ;两侧的流体温KWDA/0KB/0KWB/度和表面换热系数分别为: , , ,it )(2hi 50t;计算通过该复合壁面的传热量;)/(120h 该问题是否为严格的一维问题。(1)(2)WKmHhARii /067.35112kL3.1 B /067.5.KmARC.1.W/06.9.425.CB 并 KAR/03DmHh.12012 .467DAR并总 3W467.25总Rti(3)不一定,在 B 与 C 相接
13、触的面上,是否发生传热与温度是否相同有关,而温度的分布与 B 和 C 的导温系数 有关。pca第 3 章 非稳态热传导选择2 (华电,07)对于一个非稳态的导热问题,下面那一种情况下,更适合采用集总参数法进行分析(C ) 3(A) 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很大,表面对流换热也很强;(B) 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很小,表面对流换热也很强;(C) 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很大,表面对流换热也很弱;(D) 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很大,导热体的尺寸很大。2 (华电,07)对于一个非稳态的导热问题,下面那一种情况下,更适合采用集总参数法进行分析(C ) 3(A) 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很大,表面对流换热也很强;(B) 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很
14、小,表面对流换热也很强;(C) 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很大,表面对流换热也很弱;(D) 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很大,导热体的尺寸很大。填空简答三、 (华电,08) (15 分)厚度为 的无限大平板,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初始2 时内部温度均匀为 ,然后将其放置于介质温度为 的流体中进行冷00t t却,流体是流动的,故可以流体的温度不变,两侧表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试定性画出下面几种情况下平壁内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含初h始、最终和两个中间时刻的温度分布即可) 。(1)平壁的厚度 等于 ,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等于 ,表面2m.1KmW/50传热系数为 等于 。KW2/0解: ,符合集中参数法,内部热阻可
15、忽略。5.1hBi1 线: ,初始时刻;2 线,3 线为中间时刻;4 线为最终时刻。(2)平壁的厚度 等于 ,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等于 ,表面传2m1.0KmW/1.0热系数为 等于 。hKmW2/50解: ,此种情况表示内部热阻远远大于外部热阻,1.Bi1 线: ,初始时刻;2 线,3 线为中间时刻;4 线为最终时刻。4 (华电,03)试说明 Bi 数的物理意义, 和 各代表什么样的换0Bii热条件?有认为 代表绝热工况,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30Bi答:(1) ,hl其中, 为表面传热系数, 为物体导热系数, 为物体的特征长度。l数表示物体导热传热热阻与表面换热热阻的比值,即: ,i
16、hlBi1当 时,即 , ,导热热阻远小于表面换热热阻,0Bi0l,hl1为第三类边界条件;当 时,即 ,此时表面换热热阻远小于导热热阻,ih0,为第一类边界条件;lh1(2)不赞同,代表绝热工况是不正确的, 表示边界热阻相对于内部0Bi热阻较大,边界上有热流;而绝热工况是边界上没有热流。4 (华电,05)试说明 数的物理意义, 和 各代表什么样的换Bi i热条件?有人认为 代表绝热工况,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0答: 数是物体内外热阻之比的相对值,Bi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边界上,内部温度趋于均匀,可以用集总参数0法进行分析求解;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内部,可以近似认为壁面温度就是流体温度;i代
17、表绝热工况是不正确的, 表示边界热阻相对于内部热阻较0Bi大,边界上有热流;而绝热工况是边界上没有热流。2(华电,06)煤粉颗粒在进入炉膛的加热升温过程可以当作一个集总体来分析,试列出在着火之前描述其温度变化微分方程式,并注明式中各符号的名称。对于集总体,有 ,即煤颗粒内部温度均匀,则有微分方程式及定解0Bi条件为; 03tdtcrthf,其中: 煤粉颗粒半径, 煤粉颗粒密度, 煤粉颗粒比热容, rch对流换热系数, 煤粉颗粒任一时刻的温度, 烟气温度, 加热时t ft间。计算第 4 章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选择填空6 (华电,04)毕渥准则数 的表达式为 ,傅里叶准则数 的表达式iBhlio
18、F为 。2laFo简答2 (华电,07)如附图 2 所示一个常物性、内热源均匀为 的二维稳态导热体,。其右侧有温度为 的流体,且与改壁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列出图 4 中的ft h有限差分方程式。0)(22 446434 ythyxytxtyt fhxyttttt f26341 (华电,03)一个常物性、无内热源的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试列出内部节点的显示格式差分方程 。yx dtyxcytxtytxt 151413121 (华电,05)一个常物性、含均匀内热源的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有限差分的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试列出任意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y
19、015141312 yxytxtytxt 1 (华电,04)如附图 2 所示一个常物性、无内热源的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列出图中角部节点 A 的差分方程式。 02ythxqytxt AfCB2 (华电,04)一块大平板,一侧被电加热器均匀加热,另一侧为第三类边界条件,通电前平板处于环境温度 ,电热器给出恒定的热流密度 。2/mWq现突然合上开关。画出初始状态和最后稳定以及中间两个时刻平板内的温度分布曲线。答:如图所示:初始时刻为 1 线,此时大平板的温度为 。中间时刻两条曲ft线为 1 和 2 线。最后稳定后的温度分布为 4 线。1 (华电,06)一个常物性、含均匀内热源的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在直角
20、坐标系中利用有限差分的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试列出任意内部节点的差分方程。yx节点方程为: 015141312 yxytxtytxt 计算第 5 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选择6 (华电,08)在室内一根未保温的钢管内通入 的饱和水蒸气,用来加热10室内空气,如果要强化传热效果,下面方法中那一种最有效(B)(A)采用内螺纹管 (B )在管外安装肋片 (C)改用铜管9 (华电,08)对于粘度很大的油,当进行外掠平板的对流换热时,在同一位置,其流动边界层厚度 和温度边界层厚度 的关系是(B)t(A) (B) (C) ttt填空8 (华电,03)在常温下下列工质的 数最小的是 ( .水; .空气; .Prc
21、abc水银; .11 号润滑油) 。d8 (华电,04)对于粘度很大的油,当进行外掠平板的对流换热时,在同一位置,其流动边界层厚度和温度边界层厚度的关系是: ( ; bt; )tct3 (华电,05)在横掠管束的对流换热中,平均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随管排数的增加(在前几排)而( A ) 。(A) 增加 (B) 不变 (C) 变小 (D) 不确定8 (华电,05)对于粘度很小的液态金属,当进行外掠平板的对流换热时,在同一位置,其流动边界层厚度和温度边界层厚度的关系是( C ) 。(A) (B) (C) ttt简答6影响自然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华电,02)二、 (华电,02)12 分 一个功率为
22、 的电烙铁,其形状可近似看作一个半径很小的短圆柱,初始放在室内,然后瞬间通电加热。(1)分析并列出加热过程中烙铁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式(注明式中符号的名称) ;(2)给出最终稳定后确定烙铁温度的关系式。2 (华电,04)以外掠平板的对流换热为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包括哪些方程(只需要文字叙述即可)? 理论上如何求得表面传热系数?5答: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包括:能量方程;动量方程;质量方程。以上方程加上定解条件并结合对流换热微分方程 ,可解得某0yth处的对流换热系数 ,积分得对流换热系数 。xhdxhlm15 (华电,05)影响自然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大空间和有限空间的自然对流换热
23、是如何划分的?7答:影响自然对流换热的因素有:流体流动起因;流体有无相变;流体流动状态;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流体的物理性质。所谓无限大空间是指边界层可以自由生长的空间;而有限空间是指边界层相互干扰的空间。计算3 (华电,06)温度为 的空气以 的速度横向掠过直径为 的圆管,20sm/10cm5管壁表面温度保持在 ,试计算表面传热系数和每米管长的换热量。7已知:确定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准则式为: 31PrReNnCu式中: 及 的值见附表 1;定性温度为 ;特征尺度为管子外径;2/)( tw特征速度为来流速度。空气的物性参数见附表 2解:定性温度为:Cttfwm45207查附表 2 得:KmWsP
24、r 2619.,/145.7,698.0,流动处于湍流区408.0.1udRe查附表 1: ,,3nC,418.23695.)16.2(9.Pr168.04neuN,kmdh 22 .305.748每米管长的换热量为: Wt 76.10)(.139.附表 1 eRCn440 0.911 0.335404000 0.683 0.466400040000 0.193 0.618附表 2:空气的物性参数表 2t3/mkgpcKkgJ/210mW/6as/2610vsm/2rP20 1.205 1.005 2.59 21.4 15.6 0.70330 1.165 1.005 2.67 22.9 16
25、0.70140 1.128 1.005 2.76 24.3 16.96 0.69950 1.993 1.005 2.83 25.7 17.95 0.69860 1.06 1.005 2.9 27.2 18.97 0.69670 1.029 1.009 2.96 28.6 20.02 0.6942 (华电,07)采用一个电加热管对冷水进行加热。加热管的内径为 ,管cm3子外表面均匀地绕着电阻带作为加热器,其外还包有保温层,加热管总长。已知冷水的温度为 ,希望每小时能提供 3、温度为 的热m5156.065水。 计算该电加热器的功率应为多少(忽略保温层的散热损失) ; 估计出口处管子的内壁温度为多
26、少。附录 1:饱和水的热物理性质:t3/mkg)/(KkgjcpmW/102s/26sm/1026rP10 999.7 4.191 57.4 1306 1.306 9.5220 998.2 4.183 59.9 1004 1.006 7.0230 995.7 4.174 61.8 801.5 0.805 5.4240 992.2 4.174 63.5 653.3 0.659 4.3150 988.1 4.174 64.8 549.4 0.556 3.5460 983.1 4.179 65.9 469.9 0.478 2.9970 977.8 4.187 66.8 406.1 0.415 2.5
27、5附录 1:推荐的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层流: ,湍流:6.3Nu。0.4.8Pr.23ReNu 定性温度为: (其中 是冷水温度, 是热4026511ttm 1t2t水温度)所以饱和水的热物理性质为: , ,3/.9mkg74pcKkgJ/, , 。635.0KW/ 615.0s2.Pr电加热器的功率为: W02.351473.2Vtcqtppm 特征长度为 60.10.dl流速为: smuV /2944362 7.159Re所以处于湍流 23.691.40.023.Pr0.23Nu 0840.8 KmWdh 2/56.6503.143.52 Atw第 6 章 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选
28、择4 (华电,07)在横掠管束的对流换热中,每排管子上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随管排数的增加(在前几排)而 ( A )(A) 增加;(B) 不变;(C) 变小;(D) 不确定6 (华电,07)研究对流换热的一种方法是比拟法,它是指通过研究热量 传递 和 动量传递之间的共性,以建立表满传热系数与阻力系数相互关系的方法。填空5 (华电,03)研究对流换热的一种方法是比拟法,它是指通过研究 热量 传递和 动量 传递之间的共性,以建立表面传热系数与阻力系数相互关系的方法。510 (华电,03)自然对流换热的格拉晓夫数 表示 ( .惯性力与粘性力; rGba.浮升力与粘性力; . 浮升力与惯性力)之比的一种度
29、量。 6bc5 (华电,04)对于管内湍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当管长较短时,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其修正系数是一个 ( 大于 1; 小于 1)的值。a6 (华电,06)自然对流换热实验的自模化是指表面传热系数与 A 无关的现象。6(A)特征尺度 (B)定性温度(C )表面几何形状 (D)壁面换热条件4 (华电,07)在横掠管束的对流换热中,每排管子上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随管排数的增加(在前几排)而 ( A )(A) 增加;(B) 不变;(C) 变小;(D) 不确定简答4 (华电,08)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一个长圆柱形冰块悬吊在室内,过一段时间后,其上部和下部相比,那个地方溶化的更快?并解释。6答:
30、上部溶化更快些。 如图 2 所示,在长圆柱的顶部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最大。 由于冷空气下沉作用,使得在下部的换热温差下降。 在下部形成液膜层,增大换热热阻。图 23 (华电,07)如果把一块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的大平板竖直地置于空气中,试画出平板上流动及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分布的示意图。5 (华电,03)解释螺旋管、短管和小管径管强化传热的原理。6答:管内的传热热阻主要集中在边界层处,螺旋管的作用是增加流体在管内扰动,破坏边界层,减薄边界层厚度,螺旋管内的流体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连续地改变方向,因此会在横截面上引起二次环流而强化传热。短管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入口段效应以强化传热,在入口段流体流速增加,边界层减
31、薄,从而强化传热。小管径管:相同质量流体通过小管径管的流速大于大管径管,可以减薄边界层厚度,增加表面传热系数,减小表面传热热阻,强化传热。相同质量流体用多根小管径管代替大管径管可以增加比表面积,强化传热。3 (华电,06)对于一个处于湍流流动的管内对流换热,示意画出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随管长的变化,并解释其原因。6xh答:应为入口段产生入口段效应,在入口段形成了较薄的边界层,强化了传热,所以, 在入口段较大,又由于湍流的振动和混合作用使流动到充分发展x阶段后,传热系数趋于稳定。 计算3上面计算的对流散热量与导热量是否相等?为什么?答: ,即对流换热量与导热量不相等,因为存在辐射换热,对流换热系数
32、 接近于自然对流换热范围,所以辐射换热的影响不能忽略。36.15h附注:空气横掠圆管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为 31PrRenCNu式中: 及 的值见表 1,定性温度为 ,特征长度为管外径,特Cn2/tw征速度为来流速度。空气的物性参数见表 2。表 1 Ren0.44 0.989 0.330440 0.911 0.335404000 0.683 0.466400040000 0.193 0.618400004000000 0.0266 0.805表 2t 3/mkgpcKkgJ/210mW/6as/2610vsm/2rP10 1.247 1.005 2.51 20.0 14.16 0.70520 1
33、.205 1.005 2.59 21.4 15.06 0.70330 1.165 1.005 2.67 22.9 16.00 0.70140 1.128 1.005 2.76 24.3 16.96 0.69950 1.093 1.005 2.83 25.7 17.95 0.6982若室外空气温度为 ,空气以 的速度横向吹过该管道,试计算单位103m/s长度上外侧的对流散热量。,以此为定性温度;查得:Cttfwm25 KkgJCKWsP pr 105,1067.2,/106,7.02,42.3.udRe流动处于湍流区, ,8.,9n,048.157.0)175.(.0Pr 36.431 neuC
34、N,kmdh 222.6485Wt .)(.13 (华电,06)温度为 的空气以 的速度横向掠过直径为 的圆管,20s/10cm5管壁表面温度保持在 ,试计算表面传热系数和每米管长的换热量。7已知:确定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准则式为: 31PrReNnCu式中: 及 的值见附表 1;定性温度为 ;特征尺度为管子外径;2/)( tw特征速度为来流速度。空气的物性参数见附表 2解:定性温度为:Cttfwm45207查附表 2 得:KmWsPr 2619.,/145.7,698.0,流动处于湍流区408.0.1udRe查附表 1: ,,3nC,418.23695.)16.2(9.Pr168.04neuN
35、,kmWdNhu 222 09.1305.79418.3每米管长的换热量为: t 76.)(附表 1 eRCn440 0.911 0.335404000 0.683 0.466400040000 0.193 0.618附表 2:空气的物性参数表 2t3/mkgpcKkgJ/210mW/6as/2610vsm/2rP20 1.205 1.005 2.59 21.4 15.6 0.70330 1.165 1.005 2.67 22.9 16 0.70140 1.128 1.005 2.76 24.3 16.96 0.69950 1.993 1.005 2.83 25.7 17.95 0.69860
36、 1.06 1.005 2.9 27.2 18.97 0.69670 1.029 1.009 2.96 28.6 20.02 0.6942 (华电,03)某 高压锅炉的低温省煤器采用叉排、逆流布置,管子为ht/20,横向节距 ,纵向节距 ,总的受热面积为 ,已m35m7m302570m知烟气的入口温度为 ,通过省煤器的实际烟气流量为 ,烟气384 s/143平均流速(最小截面处)为 ,给水的入口温度为 ,给水流量为s/5. 2。管材的导热系数为 ,壁面的灰污热阻取 ,skg/6.9KW K2.忽略烟气侧辐射换热的影响和管内侧对流换热热阻。(1) 计算烟气侧的表面传热系数;(2) 计算受热面的总
37、传热系数,为何忽略管内侧对流换热热阻?(3) 该受热面积能否将给水温度加热到 ?245附注:(1) 推荐的外掠叉排管束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为:, 36.0.2.01PrRe35.fffsu21s, 36.0.r4.fffN21式中定性温度为管束进出口流体的平均温度, 按管束的平均壁温计算,特征速度为最小截面处的平均流速,特征尺度取管子外径。(2)烟气和水的物性参数:烟气在平均温度下的热物理性质如下:)/(kgm3K)/kJ(gpcK)/W(m102/s)(1026Pr0.57 1.135 5.25 52 0.645水的定压比热近似取 KkgJ/68.43 (华电,04) (20 分)有一块铝合金
38、板,表面温度被均匀加热到 ,然后27垂直地悬挂在一房间内进行冷却,室内环境空气温度和周围墙壁温度分别为和 。已知板的面积是 ,厚度为 ,表面发射率(黑21723.0m15度)为 0.25。(1)假定在冷却过程中任何时刻,板的内部温度均匀,建立一个表示板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2)计算在冷却的最初时刻,表面换热系数 为多少?(3)计算在冷却的最初时刻,它的冷却速率(K/s)为多少?附:(1)铝合金板的密度取 ,比热取 ;3kg/ 260KkgJ/871(2)推荐的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对于符合理想气 nGrCNuP)(体性质的气体,格拉晓夫准则数中的体积膨胀系数 ,定性温度取边T界
39、层的算术平均温度,式中 由下表确定:n,C加热面形状与位置流动情况示意 流态 系数 系数 n适用范围r层流 0.59 1/4 1043109过渡 0.0292 0.39 310921010竖平板或竖圆柱 湍流 0.11 1/3 21010(3)干空气的热物理性质如下: t/ )/(kgm3K)/kJ(gpcK)/W(m102/s)(1026Pr100 0.946 1.009 3.21 23.13 0.688120 0.898 1.009 3.34 25.45 0.686140 0.854 1.013 3.49 27.8 0.684第 7 章 相变对流传热选择6 (华电,05)努塞尔在对纯净蒸气
40、层流膜状凝结换热进行理论分析求解时,忽略了液膜流动过程中的( C ) 。7(A) 重力 (B) 粘性力 (C) 惯性力5 (华电,06)在努塞尔关于膜状凝结理论分析的 8 条假定中,最主要的是下面那一条 B (A)常物性 (B)膜内温度分布是线性的(C )蒸汽是静止的 (D)液膜的过冷度可以忽略5 (华电,07)对大容器的沸腾换热,工程上一般将其控制 在下面的那种情况?(B)7(A) 自然对流;(B) 核态沸腾;(C) 过渡沸腾;(D) 稳定膜态沸腾10 (华电,08)格拉晓夫数 的数值增大,表示(B)rG() 惯性力的作用相对增大 (B)浮升力的作用相对增大 (C )粘滞力的作用相对增大填空
41、4 (华电,04)大空间饱和沸腾曲线可分为自然对流、核态沸腾 、过渡沸腾 和稳定膜态沸腾 四个阶段。76 (华电,03)蒸气与低于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有两种不同的凝结方式,它们分别是 珠状凝结 和 膜状凝结 。77 (华电,06)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可分为自然对流、核态沸腾 、过渡沸腾和稳定膜态沸腾四个阶段。简答5 (华电,07)什么情况属于膜状凝结?从换热表面的结构和布置形式而言,强化膜状凝结换热的基本思想是什么?7凝结换热时蒸汽在壁面上凝结过程中形成均匀的液膜。(1)换热表面的结构:采用螺纹管可以破坏液膜强化传热,采用的凝结表面应该能够对液膜起扰动作用,使液膜层减薄。(2)布置方式:应尽可能
42、使凝结面垂直布置,使液膜迅速下流,减薄液膜层(3)外部强制对流:施加一定速度的气体破坏液膜。4沸腾换热过程的临界热流密度是如何定义的?对电加热沸腾换热的设备,控制临界热流密度有何意义? (华电,02)3 (华电,03)如本题附图中所示放置于大容器内的小容器中的水能否发生沸腾现象?并解释。答:沸腾换热是在液体内部固液面上形成气泡从而实现热量由固体传递给液体的现象。由此,其产生条件是固体表面温度 高于液体饱和温度 wt,又因为大小容器介质均为水,则小容器沸腾 st传热的驱动力 , ,则小容器中的水不能沸腾。0t0thq4 (华电,04)为什么少量的不凝结气体存在就会使凝结换热大大恶化?7答: 不凝
43、结气体的存在会降低水蒸气的分压,从而降低水蒸气开始凝结的凝结温度,使蒸气降低到更低的温度才能放出汽化潜热,使凝结换热恶化。 由于不凝结气体的存在使得蒸汽的热量向壁面传递过程中增加了一个热阻,而且不凝结气体的热阻很大,所以使凝结换热大大恶化。3 (华电,05)画出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并注明各个区域的名称,解释临界热流密度的概念。25/10mWq在核态沸腾与 过渡沸腾区段,热流密度 q 随温差增 大而增大,而在两区段过渡时,达到 的最大热流密度 ,maxq称为临界热流 密度。4 (华电,06)解 释不凝结气体存在对膜状凝结过程的 影响。答:不凝结气体是 指是在工业凝气设备的凝结温度下不会凝结的气体
44、。水蒸气凝结时,不凝结气体积聚在液膜附近,蒸汽与液膜进行换热时必须通过这个气体层的热阻,从而使对流换热系数降低,对膜状凝结起到了负面的影响。2 (华电,08)相对于静止蒸汽的膜状凝结过程,蒸汽的流动对其膜状凝结有何影响,并简单解释。答: 当蒸汽以一定的流速流动时,可以冲刷液膜层使液膜层减薄,强化蒸汽的凝结换热。 当蒸汽的流动方向与液膜层的流动方向一致时,蒸汽的流动可以拉伸液膜层,使液膜层减薄,强化蒸汽的凝结换热。 当蒸汽的流动方向与液膜层的流动方向相反时,蒸汽的流动可以减缓液膜层的下流增加液膜层的厚度,消弱了蒸汽的凝结换热。计算第 8 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选择9 (华电,05)描述黑体
45、辐射能量在空间方向分布规律的是( B ) 。8(A) 普朗克定律 (B) 兰贝特定律(C) 维恩位移定律 (D) 斯忒藩 波尔兹曼定律8 (华电,06)下面材料中表面的法向发射率最大的是 C 。(A)镀锌的铁皮 (B)磨光的黄铜(C )各种颜色的油漆 (D)磨光的铬8 (华电,07)两种材料的光谱吸收比随波长的变化近似表示如附图 1 所示,如选用其中一种作为太阳能集热器表面的图层,那一种合适(A)8(A)材料 A;(B)材料 B;(C)都一样9 (华电,07)关于气体辐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D)(A)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氮气都属于辐射性气体;(B)气体的辐射和吸收特性近似于灰体;(C)气体的辐
46、射和吸收特性与容积有关,与其温度无关;(D) 以上都不对;4 (华电,08)下面关于实际物体热辐射特性的标书中,正确的是(C)(A)光谱吸收比等于常数 (B )光谱发射率等于常数(C )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有关填空3 (华电,03)若炉膛内的火焰温度在 ,则炉膛火焰中最大光谱辐射能140量所对应的波长约为 。m73.110 (华电,04)一个可近似认为是漫射灰体的表面,其温度为 ,表面的K50发射率为 0.5,测得该平板得到的投入辐射为 ,此时该平板的有效2/80mW辐射为 。82/9.2W5 (华电,05)工程上主要的辐射性气体包括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二氧化硫、甲烷、氟里昂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辐射具有 选择性 和 容积性 的特点。89 (华电,06)工程上主要的辐射性气体包括 二氧化碳 、水蒸气、二氧化硫、甲烷、氟里昂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辐射具有 选择性 和 容积性 的特点。7 (华电,07)揭示黑体辐射能按照波长分布规律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