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1902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1、练习酸溶法的溶样方法。2、掌握配位滴定法测定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方法和原理。3、了解沉淀分离法在本测定的应用。4、练习沉淀分离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如沉淀、过滤、洗涤等。二、实验原理石灰石或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 3和MgCO 3,此外,还常常含有其他碳酸盐、石英、FeS 2、粘土、硅酸盐和磷酸盐等。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测定的原理如下:1、试样的溶解:一般的石灰石或白云石,用盐酸就能使其溶解,其中钙、镁等以Ca 、Mg 等离子形式转入溶液中,有些试样经盐酸处理后仍不能全部溶解,则需以碳酸钠熔融,或用高氯酸处理,也

2、可将试样先在9501050的高温下灼烧成氧化物 ,这样就易被酸分解(在灼烧中粘土和其他难于被酸分解的硅酸盐会变为可被酸分解的硅酸镁等)。2、干扰的除去:石灰石或白云石试样中常含有铁、铝等干扰元素,但其含量不多,可在pH值为5.56.5的条件下使之沉淀为氢氧化物而除去。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于沉淀少,因此吸附现象极微,不致影响分析结果。3、钙、镁含量的测定:石灰石或白云石经溶解并除去干扰元素后,调节其溶液之 pH12,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纯蓝色,用 EDTA V1mL,此时,测定的是钙的含量。钙指示剂(H 3Ind)在水溶液中按下式电离: H3Ind 2H+HInd

3、 2 ;在 pH12 的溶液中,Ca 2+与Hind2 形成比较稳定的配离子;HInd2 Ca 2+ CaInd +H ; CaInd H 2Y2 OH CaY2 HInd 2 H 2O酒红色 无色 纯蓝色再取一份试液,调节其酸度至pH10,以K-B指示剂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棕红色墨绿色),记下滴定所用的毫升V mL,此时得到钙、镁的总量。由(V 2-V1)即可以求镁量。三、仪器及药品0.02molL EDTA标准溶液;11HCl溶液,11氨水,NH 3-NH4Cl缓冲液(pH10),10%NaOH溶液,钙指示剂,铬黑T指示剂,K-B指示剂,0.2%甲基红指示剂,镁溶液,1

4、1三乙醇胺溶液。酸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 ,FA/JA1004 型电子天平,称量瓶。四、实验步骤1、试液的制备:准确称取石灰石或白云石试样 0.20.3 克,放入 250 毫升烧杯中,然后加入数滴纯水将试样润湿,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处逐滴滴加 1:1 盐酸至刚好溶解,加适量水后定量转移到容量瓶中,转移时玻棒下端靠住容量瓶颈内壁,烧杯口靠住玻棒,转移过程中不能有液体洒在外面。并配制成 250 毫升溶液。2、钙量的滴定:初步滴定:吸收25毫升试液,加三乙醇胺3毫升,加25毫升水稀释,加10毫升10%NaOH溶液,摇匀,使溶液pH达1214左右,再加约0.01克钙指示剂(米粒大小即可),用E

5、DTA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纯蓝色(在快至终点时,必须充分振摇),记录 所用EDTA溶液的体积。正式滴定:吸收25毫升试液,加三乙醇胺3毫升,加25毫升水稀释,加入比初步滴定时少1毫升左右的EDTA溶液,再加入10毫升10%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0.01克钙指示剂(米粒大小即可),继续以EDTA滴定至终点(酒红色纯蓝色),记下滴定所用的EDTA溶液的体积V mL。3、钙、镁总量的滴定:吸取试液25毫升,加三乙醇胺3毫升,加25毫升水稀释,加入5毫升NH 3-NH4Cl缓冲溶液,使溶液酸度保持在pH10左右,摇匀,再加入0.01克(米粒大小即可) K-B指示剂,以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棕红

6、色墨绿色),记下滴定所用EDTA的毫升数V 2。五、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1、钙含量的测定数据及计算 测定次数项目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m 试样/gV 试液 / cm3V 三乙醇胺 / cm310%NaOH / cm3V1 / cm3 CEDTA / mol dm-3 Ca 2+ Ca 2+均值2、镁含量的测定数据及计算 测定次数 项目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m 试样/gV 试液 /cm3V 三乙醇胺 / cm3VNH3-NH4Cl / cm3V2 / cm3 (V2V1) /cm 3 CEDTA / mol dm-3 Mg 2+ Mg 2+均值六、结果讨论注意事项:(结合过去的滴定实验)1、 移液管、滴定管的三三步骤洗涤;2、 移液管、滴定管的手型;3、 滴定操作的规范性(左右手) ;4、 读数的规范性;5、 记录数据的规范性(有效数字的位数) ;6、 天平使用的规范性;7、 容量瓶的查漏及规范使用;8、 指示剂量的控制(米粒大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