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藏传佛教和西 藏寺庙.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70803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16.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传佛教和西 藏寺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藏传佛教和西 藏寺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藏传佛教和西 藏寺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藏传佛教和西 藏寺庙.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藏传佛教和西 藏寺庙.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佛教看西藏,藏传佛教和寺庙,大 纲,一、西藏简介 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 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 四、著名藏传佛教寺庙,一、西藏简介,“西藏”在汉语中,唐代称“吐蕃”,宋代称“西蕃”,元代称“乌思藏纳里诉古鲁孙”,明代称“乌思藏”,清代称“卫藏”。公元1663年(康熙二年),出现“西藏”一称,沿用至今。,一、西藏简介,北纬2650-3653 东经7825-9906 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8在中国个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位居第二。,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部,一、西藏简介,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国境线长达3842公里,

2、一、西藏简介,青藏高原的隆起,位于印度洋版块和亚欧版块的消亡边界。,大约在古近纪末期,原来存在于南北板块之间的东部特提斯海,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逐渐闭合。与亚欧板块碰撞后,印度板块的前缘以很小的角度俯冲斜插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青藏高原巨厚的地壳和高峻的地势,一、西藏简介,喜马拉雅高山区 藏南谷地 藏北高原 藏东高山峡谷区,安多藏区,卫藏地区,康巴藏区,一、西藏简介,前藏,后藏,阿里地区,back,前藏,即卫,包括拉萨、山南、林芝等地区,以拉萨为中心。前藏逐渐发展为西藏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后藏,即藏,以日喀则为中心。地形复杂,由北至南可分为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雅鲁藏布江河谷、拉轨冈日山脉

3、、朋曲流域、喜玛拉雅山脉五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被称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一、西藏简介,一、西藏简介,安多一带是万里无垠的广阔草原,所以安多藏区以出良马、崇尚马而闻名。 因海拔低、交通条件好,是三大藏区中最易进入、旅游最多的地区。,back,康巴最有名的是康巴人:康巴汉子剽悍好斗,天性喜爱流浪,被人称为西藏的“吉卜赛人”。 一首著名的康巴歌谣:“我骑在马上无忧无虑,宝座上的头人可曾享受?我飘泊无定浪迹天涯,蓝天下大地便是我家。” 康巴藏区走婚习俗(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区有典:法

4、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一、西藏简介,康巴藏区,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现尼泊尔蓝毗尼。 公元前1世纪左右,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 按照传播方向,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教派之一。 主要流行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的藏、蒙、土、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 形成于公元7世纪前后,由印度的密教和汉地大乘佛教以及藏区原有的“苯教”结合而成。,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标记 一个是表示吉祥万德的的标记。武则天将其定名为“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和燃烧的火,表示吉祥万德。 另一个是法轮,以为佛之法轮如车轮

5、转动不息,可催破终生烦恼。,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藏传佛教发展 藏传佛教发展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 1、前弘期(七世纪中叶至公元838年朗达玛灭佛,约200年) 松赞干布-赤德祖赞-赤松德赞-。赤祖德赞-朗达玛 尺尊、文成公主入藏 第一次禁佛 复兴佛教 再次禁佛,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松赞干布时期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建吐蕃王朝,被称为藏王。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宗室文成公主,分别携来一尊释迦牟尼的八岁等身像和一尊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以及大量的经卷,在两位公主影响下,松赞干布皈依佛教。两位公主在拉萨建立小昭寺与大昭寺,松赞干布建立12座佛教寺庙。派遣大臣吞米桑布扎

6、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吞米桑布扎返回后,创制了藏文,翻译大批梵文经典,输入印度佛法。,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文成公主入藏与藏传佛教带入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推算吐蕃地形 寺庙选址 大小昭寺,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赤德祖赞时期迎娶唐朝金城公主,佛教势力一度扩大。金城公主到来后,将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建立谒佛之供。这一朝佛习俗传颂至今。在公主的影响下,赤德祖赞也较为重视佛教,派人去印度取得佛法,并在冈底斯山请两位修行高僧的记诵的经典分别经和金光明经请了回来。修建了五处佛堂,作为藏经之处。这一时期,大量吐蕃境外僧人前来吐蕃,尤其是以于阗和汉地僧人居多。佛教真正开始了在西藏的发展。,二、藏传

7、佛教源流和教派,赤松德赞时期:第一次灭佛 赤松德赞继位时年幼,苯教贵族发动灭佛运动,驱僧毁寺,改大昭寺为屠宰场,佛教发展暂时受到挫折。复兴佛教 赤松德赞成年后,派人往尼泊尔迎请寂护和莲华生两位大师。莲花生到吐蕃后,把苯教与佛教相融合,苯教众神祗都收归为佛教的护法神,在佛教的仪式中揉进苯教仪式的内容。公元766年,赤松德赞在西藏建立第一座正规佛教寺院桑耶寺,挑选七名优秀的藏族子弟出家为僧,被称为“七觉士”,广译密、显典籍,当时译出的大小显密经律论有738种,从汉文转译的32种,佛教进入大规模传播时期。,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赤祖德赞时期:派16人去印度学习翻译,成为吐蕃三大译经师。在吴祥多(今

8、拉萨西南)建立了柏麦扎西格寺,藏文史料记载此时期所建立的寺院多达一千零八处。确立了“七户养僧制”,开始将百姓分治权交给僧人。政治上将僧侣地位居于相位上。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朗达玛灭佛公元836年,苯教贵族发动政变,绞杀赤祖德赞,拥立朗达玛为赞普。公元838年,朗达玛展开大规模灭佛运动。针对佛教的佛、法、僧三宝来摧毁佛教,时间虽然不很久(公元838一842年),但对佛教的打击十分沉重。 西藏佛教史把朗达玛时代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时期”,把朗达玛称为牛魔王。,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藏传佛教发展 2、后弘期(公元10世纪后半叶以后)公元10世纪后,藏区步入封建社会

9、,原割据一方的吐蕃权臣成了各地的封建势力,他们积极开展兴佛活动,大兴土木重建佛教寺院,佛教开始复兴。公元978年,佛教从青海安多地区传入西藏,被称为“下路弘传”。公元1042年,印度超岩寺首座阿底峡大师应邀由阿里入藏,被称为“上路弘传”。公元11世纪中叶,四大教派陆续形成公元13世纪前后,上层僧侣把持藏区地方政权,形成活佛转世制度,在元代皇帝支持下,形成政教合一体制。,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1、宁玛派(红教)形成于公元11世纪,是藏传佛教中历史最久远的派别。“宁玛”,意为“古”或“旧”,因该派遵

10、循旧密咒而得名。开创人:素释迦炯乃,奉莲花生大士为祖师。该派僧人多戴红帽,故又称“红教”。,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2、萨迦派(花教)藏语“萨迦”,意为“灰土”,因该派主寺坐落在一片灰白色土地上,名“萨迦寺”而得名。寺庙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三菩萨的红、白、蓝三色线条,又称“花教”。创始人为昆贡却杰布,以家族形式沿袭,政教权力集中在昆氏家族手中,称为“萨迦五祖”。,贡却杰布,贡嘎宁布,贡嘎跋,索南孜摩,扎巴坚赞,柏钦沃波,一 祖 (观世音菩萨化身),二 祖(修炼),贡嘎坚赞,索南坚赞,三 祖 (主持建造佛殿),八思巴,四 祖 (与印度大师辩经13天获得全胜),五 祖 (被忽必烈封为帝师

11、,被任命为西藏法王,执掌西藏政教大权,由此开创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奉命创造“蒙古新字”,即八思巴文),萨迦五祖中的前三祖称为白衣三祖,因为他们都没有正式出家受比丘戒,而是身著俗衣以居士身份自居,故称白衣三祖;后二祖称为红衣二祖,因为他俩正式出家为僧,受过比丘戒,身著红色袈裟,故称红衣二祖。,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3、噶举派(白教)藏语“噶举”,意为“言传”,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又名“白教”。噶玛噶举派于公元13世纪首创了活佛转世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所采用,沿袭至今。 帕竹噶举的首脑于公元14世纪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

12、 目前中国藏族地区共有366座噶举派寺院,其中分布在西藏的有共有217座,集中分布在西藏昌都地区。,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4、格鲁派(黄教) 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常戴黄帽,又称“黄教”,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兴起的最有实权的教派。 创始人为宗喀巴, 在达孜县兴建甘 丹寺,标志格鲁 派正式形成。,二、藏传佛教源流和教派,格鲁派传播: 确立达赖、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至清代,达赖与班禅两转世系统均由清廷扶持确认。格鲁派成为西藏地方政权的执政教派,成为后期藏传佛教的唯一主角。学修并重、讲修并重的学风使其成为藏传佛教中影响最大的派别。,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1、寺庙布局 2

13、、寺庙建筑 3、寺庙特色,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1、寺庙布局:曼陀罗式自由式,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曼陀罗式 曼陀罗在梵语中为圆和中心的意思。其要义是:地球是圆形, 一个绝对的超现实精神- 梵天,存在于方形的场所形态之中。 早期佛教认为宇宙中心为须弥山, 围绕须弥山世界分为四大洲和八小洲, 且有上中下三界之说。 藏密曼陀罗空间的中心原则在于对中心的强调和突出,,藏密曼陀罗体现了这种古老宇宙观的圆形哲学,诸多要素按照圆的规律建构:最外部和正中的图形是同心圆,正方与圆构成内接、相切等几何关系。,五智佛佛教曼陀罗海,四元素佛教曼陀罗海,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曼陀罗式 前弘期及后弘期初期,西藏寺院主要

14、采用曼陀罗平面布局模式。 借用早期印度佛教文化中普遍尊崇的“曼陀罗”的模式来规划寺院的总体格局,主要分布在卫藏地区。如:桑耶寺,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巨型立体曼陀罗桑耶寺,乌策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轮,白、红、黑、绿四塔代表释迦牟尼出生、成佛、讲法、涅槃,也有镇服一切凶神邪魔的意思。,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自由式 后弘期以来,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广泛传播,藏族地区各地都兴建了大量藏传佛教寺院,其寺院布局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独特的自由式布局。如:萨迦北寺、色拉寺等。,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自由式主要特点:寺院规模大小不一,大者宛若城镇;

15、循山顺势,在平面布局上无统一规划建筑功能大致可分为宗教及生活两部分;主体建筑位置突出,处于寺院的中心或略靠后的位置,其他建筑依照主次关系围绕主体建筑分散排布;建筑朝向不一定与主体建筑相关联,在地基高度上可以超过主体建筑;佛殿建筑位于靠山坡的较高处,借助山势建造;附属建筑建在寺院的低矮、偏僻处。,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2、寺庙建筑:措钦(集会大殿)拉康(佛殿)扎仓(学院)康村(安多地区寺院无康村)活佛拉章、辩经院、佛塔、灵塔殿、晒佛台、僧舍建筑等,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措钦 措钦是集会殿,是寺院的正殿,也是整个寺院的活动中心。相当于汉式寺院的大雄宝殿。 措钦建筑的中心地位依靠体量和规模来显示。一

16、是选择最优地段,二是加大建筑体 量、提高装饰等级。,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拉康 拉康即佛殿,是供奉佛像,经书和僧侣集会的场所,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扎仓 札仓即僧院,是僧侣学习佛经的场所 寺庙垄断了藏族社会的文化事业。寺院除了修习经论之外,还要进行语言、文字、诗歌、医药、天文、历算教育,如甘肃拉卜楞寺的“丁科扎仓”专修天文,“曼巴扎仓” 修习医药。,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康村 是寺院最基层的组织,僧侣食宿和起居作息之处。 西藏寺庙有独立的经济,一座寺庙也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全藏的40%的耕地归寺庙所有。,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活佛拉章 活佛大师的府邸 寺庙除了参加地方政权之外,还要统治本寺的辖地

17、。 随着活佛地位的不同,拉章权限也不一样。但即便是地位较低的“拉章”也有管辖自己封地属民的职能。,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辩经院 辩论佛教教义,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 辩经为西藏三大寺佛学的最大特色,辩经者由较优秀僧人担任,其方式各寺不同,主要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两种形式。对辩。藏语称“作朗”。辩者二人,其中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且不许反问;告一段落后再反过来,直至一人无法问出。立宗辩。藏语称“当贾狭”。辩者无人数,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佛塔 佛塔是佛教用来供放僧侣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的一种雄伟建筑物。 坛城式 坛城又称“曼陀罗”,是古印度密教修秘法

18、时防止魔众侵入,在修法场地筑起的圆形或方形土台,认为此处充满佛与菩萨。这种佛塔多见于早期藏传佛教寺院周围或寺院中。 覆钵式 身大而圆,又称“瓶塔”。塔顶一般有镀金铜华盖,边缘悬风铃,华盖顶上有鎏金火焰宝珠塔刹。各派高僧大德,僧侣大众都把它作为供放佛舍利、活佛肉身法体和各种法物的灵塔,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灵塔殿 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 五世达赖灵塔殿, 是布达拉宫内最大、 最气派的一座灵塔, 藏语名为“赞姆林 坚吉”,意思是 “世界惟一庄严”,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晒佛台 “晒佛”,就是把寺院里珍藏的巨幅锦缎织绣佛像,抬出来展示于光天化日之下及广大信众面前,让善男信女观瞻膜拜。 布达拉宫的

19、晒佛台规模 最大。每年藏历四月中旬, 将长约二十余丈的五色锦 缎堆绣成的巨幅佛像取出, 悬挂于第五层楼的楼壁南 面,每年悬挂一幅或数幅。,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3、寺庙特色:金顶 门窗 廊柱鎏金技术 彩画、壁画,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金顶 金顶是藏地寺院建筑主要殿堂的标志,它采取梁架式结构,檐四周饰有斗拱,内部立柱支撑长额,其上构成梁架,用横梁柱托檩,构成金顶的坡度。,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门窗藏族民居的门窗多为长方形,较内地门窗用材小,窗上设小窗户为可开启部分,这种方法能适应藏族地区高寒气候特点,可以防风沙。 藏族以黑色为尊贵,所以门窗靠外墙处都涂成梯形上小下大黑框,突出墙面。考究的住宅和寺

20、院常在土上掺加黑烟、清油和酥油等磨光,使门窗框增加光泽。 门窗上的端檐口,有多层小椽逐层挑出,承托小檐口,上为石板或阿噶土面层,有防水及保护墙面、遮阳的作用,也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在西藏的城市住宅和寺院大门经常成为装饰重点,门框刻有细致的边连续三角形几何图案或卷草、彩画等。,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梁柱梁柱是藏式建筑中室内装饰的重要部位。柱为木柱,一般无柱础,呈正方形、圆形、八角形以及“亚”字形。 寺院和居民中经堂的柱头、柱身常装饰着各种花饰雕镂或彩画,主要图案有覆莲、仰莲、卷草、云纹、火焰及宝轮等等,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梁上常施彩画,梁头、雀替则多用高肉木雕或镂空木雕花饰,涂重彩、色彩艳丽、浑

21、厚,与室内木柱等连成整体,有一定的艺术效果。,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鎏金技术 藏族的鎏金技术是驰名国内外的特种工艺技术。 著名的 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以及藏族广大地区寺院的金顶,各种鎏金饰物,如宝塔、倒钟、宝轮、金盘、金鹿、覆莲、金幢经幡、套兽等,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相当具有特色。,三、藏传佛教寺庙特征,彩画、壁画 多用于装修木部、壁画上、以及天井院落两侧或殿前回廊的壁上。 绝大部分为宗教内容题材。常见的有释迦牟尼佛和黄教始祖宗喀巴传记、故事画,历代藏王、大师的肖像,四大天王、十八罗汉以及礼佛图等;图案如:西蕃莲、梵文、宝相花、石榴花和八吉祥(海螺、宝伞、双鱼、宝瓶、宝花、吉祥结、胜利幢、法轮)等。

22、 彩画、壁画技术一般是采用矿物颜料,经久不褪色。彩画主要色彩喜欢暖调,与内地唐、宋时期建筑色调较接近。,四、著名藏传佛教寺庙,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布达拉宫,拉萨三大寺,大、小昭寺,扎什伦布寺,白居寺,萨迦寺,绒布寺,布达拉宫观音道场,地理位置:拉萨市中心建造历史:始建于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地位: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雪域高原的标志性建筑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布达拉宫,历史沿革: 建于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称红山宫,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 9世纪,吐蕃王朝解体,红山宫逐渐废弃; 9-17世纪,红山宫成为一处重要的宗教

23、活动场所,进行讲经等佛事活动; 1642年,五世达赖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政权,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第司.桑结嘉措主持修建了以五世达赖灵塔殿为主的红宫配套建筑群,基本形成布达拉宫的建筑规模。 1936年(藏历火鼠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形成了布达拉宫现在的规模。 1959年,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经过1300多年的修建历史,布达拉宫形成现在的规模。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达117米,大小

24、房间二千余间。,布达拉宫,建筑: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 东 白宫 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 中 红宫 主体为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佛殿。除六世达赖喇嘛外,五世至十三世达赖喇嘛等八位的灵塔均在此 西 白色僧舍 附属 印经院、后花园宗角禄康,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地理位置:拉萨老城区中心建造历史:始建于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地位:“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宇宙中心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 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政府的机构便设于寺内。许多重

25、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如“金瓶掣签”等都在这里进行。,大昭寺,建寺传说: 传说一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大昭寺原名“羊土神变寺”, 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大殿通道入口处右侧是关于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画,它生动形象地绘出了7世纪时的早期布达拉宫的样子,以及当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大昭寺,建寺传说: 传说二 两位公主各自带来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的佛像。作为最贵重的陪嫁,尼泊尔公主带来的是释迦

26、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从内地的长安请来的是另一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藏民公认这两尊佛像是最早进入雪域高原的佛像,为了供养这么神圣的佛像,松赞干布就开始修建西藏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便是大昭寺和小昭寺。,大昭寺,建寺传说: 传说三 文成公主推算吐蕃地形为仰卧的罗刹魔女。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大昭寺,大昭寺与拉萨城: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建大昭寺填湖时,主要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把湖泊填平,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 最早拉萨叫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

27、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大昭寺,布局: 主殿坐东面西 曼陀罗坛城模式环大昭寺内中心 的释迦牟尼佛殿 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 圈称为“八廓” ,大昭寺,108佛殿 供奉:释迦穆尼 12岁等身像,世界上的3尊佛祖等身像: 8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小昭寺, 12岁等身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 25岁等身像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 其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大昭寺,佛殿供奉:莲花生 未来佛(强巴佛)红教创始人,密宗大师

28、掌握西藏风调雨顺,大昭寺,佛殿供奉: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宗喀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创立者。 八大弟子分别是: 嘉曹杰 妙音法王 克主杰(一世班禅) 大慈法王 根敦主巴(一世达赖) 上慧贤 下慧贤 曲吉桑吉嘉措,大昭寺,佛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又称甥舅和盟碑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大昭寺,壁画:大昭寺的吐蕃壁画是西藏保存下来的最早绘画作品。 大昭寺的中心主殿高四层,上二层为五世达赖在公元1642年

29、以后所建,唯一、二层保留着吐蕃时期的作品。 彩画,稚拙天真,带着浓郁的曼陀罗艺术情调,善于在动态中显示佛的神采,形式自由,风格醇厚。,大昭寺,壁画:在公元1642年蒙古亲王固始汗拥五世达赖为全西藏的宗教领袖,建立甘丹颇章王朝。在这一时期西藏的壁画艺术发展到了辉煌的阶段。 这一时期彩画内容除大量的佛像之外,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庆典图等一批历史风俗画,具有较为浓郁的生活气息。 壁画长于通过面部来表达人的感情,注重于五官、年龄、特征的描绘。,大昭寺,传召法会: 公元1409年,藏历元月1日至15日,宗喀巴大师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用神变之法征服六种外道的功德,同时为兴盛佛法、弘扬藏传佛教,遍召各寺院、各

30、教派的僧众上万人,在大昭寺举行祝福祈愿的“默朗钦莫”大法会,即传召大法会。 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延长了法会期限至二十一天,并增加了通过辨经考取格鲁派最高学位“格西拉让巴”等活动,使法会内容更为丰富。藏历元月15日晚,供奉酥油花展, 跳锅庄舞; 藏历18日至23日 ,马队比武表演、赛马、武艺检阅 藏历24日,驱鬼仪式 藏历25日,迎请未来强巴佛仪式, 为供奉在大昭寺南佛殿的强巴佛换上盛装,迎请至装饰一新的马车上,环绕帕廓一圈,大昭寺,双鹿听经:来源于佛陀时代双鹿听法的故事,左右各有一只伸颈伏臣的金鹿,象征着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信仰感召力。,小昭寺,又名上密

31、院,藏语叫“居堆巴扎仓”,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地理位置: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建造历史:小昭寺始建于唐代,与大昭寺同期建成,7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族工匠建造。建筑物朝向东方,据传是文成公主悲思汉唐之故。现存的小昭寺为晚期作品,是黄教格鲁派上密院的修法之地。,小昭寺,建寺传说: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由汉力士贾伽与鲁伽两个人用木车将释迦牟尼佛像送到西藏,到了现今的小昭寺处,木车沉陷在沙地之中,只好四面立柱,覆盖白绸供养。 笃信佛教的文成公主通过历算,得知此处是龙宫所在地,决定把释迦牟尼佛像安放在此地,建寺供奉,认为如此即能镇慑龙魔、国运昌盛。 小昭寺的整体建筑,经过一年时间顺利竣工

32、。随后,藏王松赞干布设广大庆筵,为之开光,声势浩大、壮观。,小昭寺,供奉: 释迦穆尼8岁等身像,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寺院全称“甘丹朗杰林”,意为“兜率天”,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清世宗曾赐名永寿寺地理位置: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旺波日山上建造历史: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筹建地位:格鲁派的祖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拉萨三大寺哲蚌寺,地理位置: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建造历史: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地位: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特色活动:雪顿节晒佛,拉萨三大寺色拉寺,地理位置: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名称由来:

33、全称“色拉大乘洲”,“色拉”意为 野玫瑰。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建造历史:1419年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兴建地位: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特色活动:辩经,扎什伦布寺吉祥须弥寺,后藏地区最大的寺庙1447年宗喀巴弟子根敦珠巴建立。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扩建,后为历代班禅驻锡之地建筑:错钦大殿、大弥勒殿、历世班禅灵塔殿等特色:强巴佛像历世班禅灵塔学经制度,萨迦寺第二敦煌,不看萨迦寺,不了解西藏历史既是寺庙,又是都城花教:三色墙经书墙:高10米 宽84米 藏经4万多部,白居寺一寺融三派,意为“吉祥轮胜乐大寺”,通常简称为“吉祥轮寺”地理位置:西藏江孜县境内地位:萨迦派、布顿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共有17个扎仓。寺庙建筑:由措钦大殿、吉祥多门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组成,白居寺,吉祥多门塔:亦称“十万见闻解脱大塔”,简称“白塔”,亦称“白居塔”。塔座占地2200平方米,为四面八角形,总计十万余尊佛像和近千幅壁画,故又称“十万佛塔”。寺中有塔 塔中有寺,绒布寺,地理位置:珠穆朗玛峰下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山顶特色:属西藏宁玛派寺庙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海拔4980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